“快要到家了。”唔空老媽臉上露出了溫暖的笑容,那是期盼、那是難忘、那是歸宿。
“是呀,估計村中的人們早就嘀咕我們了。”唔空老爸也是一臉笑容,在外旅行雖然開心,但是家鄉是更溫暖的地方,有著親人、朋友、老鄉的音容笑貌。
“一晃,我們出來三個多月了。”唔空看著列車窗外,熟悉的故鄉土地,同樣麵帶笑意,神色感慨。
此時,距離唔空阻止山火蔓延已經過去了六天,五天前他如約從林海雪原返回二師兄那裏告別,待了兩天就直接乘坐列車返回家鄉,此刻已經能夠看到五老山了。
到處遊玩的時候或許想不到,但是一踏上返回故鄉的列車,一家人的心情陡然不同起來,尤其是故鄉近在眼前,心情實在有些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就是近鄉情怯吧。
當然,唔空爸媽的旅行興致沒有有消失,隻不過離家太長時間了,不時的還有親戚掛念,距離年關也不遠了,唔空空間裏還有一堆物資需要處理,所以返回故鄉是最好的選擇。等到年後了,爸媽想要什麽時候旅行,隨時都可以出發。
“不知咱們家怎麽樣了?!”唔空老媽已經開始關心很久沒打掃的家了。
“應該不會遭了賊,不過屋裏的灰少不了,我們回去就要來個大掃除,好好收拾一番才行。”唔空老爸已經想著怎麽收拾家了。
“還得買一噸煤,不久可要取暖了。”唔空給自己安排了一個任務。
農村除非是集體住樓,否則獨門獨院的人家必須自己規劃取暖工作,這是北方絕大多數農家每個冬季必備的任務。
唔空家的維度雖然沒東北那麽誇張,比京都還低不少,但每個冬天至少也要消耗一噸煤炭,用來加熱家裏的小鍋爐,帶動家裏的幾片暖器。
此刻,雖然還沒到家,但是三人口中已經全是家裏事兒了。
半個小時後,一家三人下了出租車,站立在自家門前,看著恍如離開很久的庭院,三人臉上都是笑容綻放,終於回家了。
唔空老爸掏出鑰匙打開大門,一家人進了前院兒,除了滿地的枯黃落葉,家裏門窗看起來一切安好。
“我來掃院子。”唔空搶過了最累的活兒,這時候才體現出他這個家中唯一壯勞力的重要性。
“我們進屋,先得開窗透透氣,屋裏有的收拾了。”唔空老媽一笑,她可不怕兒子累著,說完就和唔空老爸開門進屋了。
分工明確,一家人開動起來,掃地的掃地,擦桌子的擦桌子,前後忙乎了一個小時,前後跨院兒幾間房才煥然一新,至少沒灰塵了。
這期間,唔空也空間裏的衣物拿出來放好,回到家裏常用的衣服不可能一直從唔空這兒取,反而不方便了。
此外,空間裏原來家中的鍋碗瓢盆醬油什麽的也重新放在廚房,一些從東北購買的米麵油酸木耳蘑菇蔬果魚肉也拿出一些來,家裏的冰箱很快就滿了。
所謂家,就是一個能夠安穩提供衣食住行、能讓人有安全感的所在,如果是在美利堅,甚至被法律允許用槍趕走不友好的人士。
“今天吃什麽魚?!”唔空老爸早就看到唔空砍下一大塊兒魚肉放進了冰箱。
“酸菜魚鍋。”唔空老媽胸有成竹的模樣。
“東北酸菜?!”唔空老爸詫異了,“能行麽?!”。
“沒問題。”唔空老媽非常有信心,“我覺得很搭配,味道不會差了。”說完,唔空老媽就開始往鍋裏放油了。
唔空這時候剛洗完酸菜,拿起菜刀準備切成細絲,家裏的感覺讓特別舒心,身體放鬆,臉上的笑容也燦爛。
“我去燜米飯。”唔空老爸找到了最後一項工作,不過米飯燜好也是個技術活兒。
一人主勺,一人切堆兒,一人悶飯,唔空一家有條不紊的準備回歸的第一頓豐盛大餐,既是對歸來的一家人的獎賞,也是給空蕩蕩許久的家中添上一份飯菜的味道。
二十多分鍾後,一海碗酸菜魚,一盤尖椒幹豆腐,一盤紅燒茄子,一盤蒜蓉西蘭花,三碗來自東北的大米飯,擺在了唔空家的餐桌上。
唔空爸媽就座,看著唔空給他們滿上一杯山葡萄酒,二老的笑容十分開心,更多則是溫馨了,走了這麽多地方,恐怕也隻有此刻家中吃飯才最為舒心。
“慶祝我們結束了一段難忘的旅程,再次回到這個溫暖的家園。”唔空給自己滿上一杯紅酒後,坐下舉杯與爸媽慶賀,自家人,就沒必要幹杯了。
“慶賀我們一家生活越來越美好。”唔空老爸大笑道,也舉起酒杯。
“預祝我們明年展開一段給精彩的旅行。”唔空老媽也笑著舉杯。
紅酒度數比啤酒高不少,所以一家人隻是喝了一口,表達了一家人的喜慶、愉快的心情。
“我來嚐嚐酸菜魚,真是太香了。”唔空老爸早就嘴饞了,這時候就不客氣了。
“老媽的菜一定差不了,這裏麵還有我的功勞呢。”唔空一笑,也伸出了筷頭。
“家裏屬你們父子能吃,這魚還不是給你們準備的。”唔空老媽也樂了,同樣去夾魚,做菜的時候是感覺、淺嚐,這時候就是細嚼慢咽的享受了。
“哎呀呀,不得了,魚肉香滑嫩口,魚湯酸爽暢快。”唔空老爸吃肉又喝湯,立刻舉大拇指讚揚。
“不錯。”唔空用力點頭,“這酸菜同樣浸透了魚湯的精華,吃起來也是分外美味,這細細酸菜更體現出了刀工的不凡。”唔空最後沒忘了把自己也誇一誇。
“這小子。”唔空老媽被唔空的話逗得開懷不已,更開心的是這道酸菜魚一家人都吃的滿意,說明她老人家沒白費心思。
其它三道茶,蒜蓉西蘭花體現在營養上,紅燒茄子是家中百吃不厭的菜,尖椒幹豆腐則是東北引進來的美味菜肴。
可以說,唔空一家今天飯桌上的這些菜肴,看似簡單樸素,實則卻是菜中的頂尖美味,更贏得了一家人的歡心。
“如果說,麵食我們這裏天下獨有,那麽米飯還是東北最佳。”唔空老爸就著魚肉酸湯吃著米飯,頭一次覺得米飯竟然這麽好吃。
“這可是東北今年的新米,能不好吃麽。”唔空老媽笑道,“而且還是無化肥的有機米,批發價都將近四元了。”這個價格自然是唔空隱藏身份從二師兄合作社購買的價格。
“雖然貴些,不過還是吃這樣的米舒服。”唔空老爸覺得一家人還是能吃得起這種中高檔大米的。
“要不這大米我們自己留下來,反正也沒多少。”唔空覺得自己也不差那兩個錢,關鍵是空間裏根本不在乎那點兒地方了。
“二十噸呐,還不少?!”唔空老媽驚訝道,“我看最多留五分之一,多了我們得吃到後年去。”
“是呀,咱們平時都是以麵食為主,米飯就是個調劑,吃多了也會厭煩的。”唔空老爸也讚同賣掉大部分,“蘑菇、木耳那些野生山珍多留點兒無妨,這些可是對身體有很大好處。”。
“那好吧。”唔空欣然接受了二老的建議。
ps,過渡章節,另外,這兩天感冒了,哦的天哪,還不供暖。
“是呀,估計村中的人們早就嘀咕我們了。”唔空老爸也是一臉笑容,在外旅行雖然開心,但是家鄉是更溫暖的地方,有著親人、朋友、老鄉的音容笑貌。
“一晃,我們出來三個多月了。”唔空看著列車窗外,熟悉的故鄉土地,同樣麵帶笑意,神色感慨。
此時,距離唔空阻止山火蔓延已經過去了六天,五天前他如約從林海雪原返回二師兄那裏告別,待了兩天就直接乘坐列車返回家鄉,此刻已經能夠看到五老山了。
到處遊玩的時候或許想不到,但是一踏上返回故鄉的列車,一家人的心情陡然不同起來,尤其是故鄉近在眼前,心情實在有些說不出來的滋味,這就是近鄉情怯吧。
當然,唔空爸媽的旅行興致沒有有消失,隻不過離家太長時間了,不時的還有親戚掛念,距離年關也不遠了,唔空空間裏還有一堆物資需要處理,所以返回故鄉是最好的選擇。等到年後了,爸媽想要什麽時候旅行,隨時都可以出發。
“不知咱們家怎麽樣了?!”唔空老媽已經開始關心很久沒打掃的家了。
“應該不會遭了賊,不過屋裏的灰少不了,我們回去就要來個大掃除,好好收拾一番才行。”唔空老爸已經想著怎麽收拾家了。
“還得買一噸煤,不久可要取暖了。”唔空給自己安排了一個任務。
農村除非是集體住樓,否則獨門獨院的人家必須自己規劃取暖工作,這是北方絕大多數農家每個冬季必備的任務。
唔空家的維度雖然沒東北那麽誇張,比京都還低不少,但每個冬天至少也要消耗一噸煤炭,用來加熱家裏的小鍋爐,帶動家裏的幾片暖器。
此刻,雖然還沒到家,但是三人口中已經全是家裏事兒了。
半個小時後,一家三人下了出租車,站立在自家門前,看著恍如離開很久的庭院,三人臉上都是笑容綻放,終於回家了。
唔空老爸掏出鑰匙打開大門,一家人進了前院兒,除了滿地的枯黃落葉,家裏門窗看起來一切安好。
“我來掃院子。”唔空搶過了最累的活兒,這時候才體現出他這個家中唯一壯勞力的重要性。
“我們進屋,先得開窗透透氣,屋裏有的收拾了。”唔空老媽一笑,她可不怕兒子累著,說完就和唔空老爸開門進屋了。
分工明確,一家人開動起來,掃地的掃地,擦桌子的擦桌子,前後忙乎了一個小時,前後跨院兒幾間房才煥然一新,至少沒灰塵了。
這期間,唔空也空間裏的衣物拿出來放好,回到家裏常用的衣服不可能一直從唔空這兒取,反而不方便了。
此外,空間裏原來家中的鍋碗瓢盆醬油什麽的也重新放在廚房,一些從東北購買的米麵油酸木耳蘑菇蔬果魚肉也拿出一些來,家裏的冰箱很快就滿了。
所謂家,就是一個能夠安穩提供衣食住行、能讓人有安全感的所在,如果是在美利堅,甚至被法律允許用槍趕走不友好的人士。
“今天吃什麽魚?!”唔空老爸早就看到唔空砍下一大塊兒魚肉放進了冰箱。
“酸菜魚鍋。”唔空老媽胸有成竹的模樣。
“東北酸菜?!”唔空老爸詫異了,“能行麽?!”。
“沒問題。”唔空老媽非常有信心,“我覺得很搭配,味道不會差了。”說完,唔空老媽就開始往鍋裏放油了。
唔空這時候剛洗完酸菜,拿起菜刀準備切成細絲,家裏的感覺讓特別舒心,身體放鬆,臉上的笑容也燦爛。
“我去燜米飯。”唔空老爸找到了最後一項工作,不過米飯燜好也是個技術活兒。
一人主勺,一人切堆兒,一人悶飯,唔空一家有條不紊的準備回歸的第一頓豐盛大餐,既是對歸來的一家人的獎賞,也是給空蕩蕩許久的家中添上一份飯菜的味道。
二十多分鍾後,一海碗酸菜魚,一盤尖椒幹豆腐,一盤紅燒茄子,一盤蒜蓉西蘭花,三碗來自東北的大米飯,擺在了唔空家的餐桌上。
唔空爸媽就座,看著唔空給他們滿上一杯山葡萄酒,二老的笑容十分開心,更多則是溫馨了,走了這麽多地方,恐怕也隻有此刻家中吃飯才最為舒心。
“慶祝我們結束了一段難忘的旅程,再次回到這個溫暖的家園。”唔空給自己滿上一杯紅酒後,坐下舉杯與爸媽慶賀,自家人,就沒必要幹杯了。
“慶賀我們一家生活越來越美好。”唔空老爸大笑道,也舉起酒杯。
“預祝我們明年展開一段給精彩的旅行。”唔空老媽也笑著舉杯。
紅酒度數比啤酒高不少,所以一家人隻是喝了一口,表達了一家人的喜慶、愉快的心情。
“我來嚐嚐酸菜魚,真是太香了。”唔空老爸早就嘴饞了,這時候就不客氣了。
“老媽的菜一定差不了,這裏麵還有我的功勞呢。”唔空一笑,也伸出了筷頭。
“家裏屬你們父子能吃,這魚還不是給你們準備的。”唔空老媽也樂了,同樣去夾魚,做菜的時候是感覺、淺嚐,這時候就是細嚼慢咽的享受了。
“哎呀呀,不得了,魚肉香滑嫩口,魚湯酸爽暢快。”唔空老爸吃肉又喝湯,立刻舉大拇指讚揚。
“不錯。”唔空用力點頭,“這酸菜同樣浸透了魚湯的精華,吃起來也是分外美味,這細細酸菜更體現出了刀工的不凡。”唔空最後沒忘了把自己也誇一誇。
“這小子。”唔空老媽被唔空的話逗得開懷不已,更開心的是這道酸菜魚一家人都吃的滿意,說明她老人家沒白費心思。
其它三道茶,蒜蓉西蘭花體現在營養上,紅燒茄子是家中百吃不厭的菜,尖椒幹豆腐則是東北引進來的美味菜肴。
可以說,唔空一家今天飯桌上的這些菜肴,看似簡單樸素,實則卻是菜中的頂尖美味,更贏得了一家人的歡心。
“如果說,麵食我們這裏天下獨有,那麽米飯還是東北最佳。”唔空老爸就著魚肉酸湯吃著米飯,頭一次覺得米飯竟然這麽好吃。
“這可是東北今年的新米,能不好吃麽。”唔空老媽笑道,“而且還是無化肥的有機米,批發價都將近四元了。”這個價格自然是唔空隱藏身份從二師兄合作社購買的價格。
“雖然貴些,不過還是吃這樣的米舒服。”唔空老爸覺得一家人還是能吃得起這種中高檔大米的。
“要不這大米我們自己留下來,反正也沒多少。”唔空覺得自己也不差那兩個錢,關鍵是空間裏根本不在乎那點兒地方了。
“二十噸呐,還不少?!”唔空老媽驚訝道,“我看最多留五分之一,多了我們得吃到後年去。”
“是呀,咱們平時都是以麵食為主,米飯就是個調劑,吃多了也會厭煩的。”唔空老爸也讚同賣掉大部分,“蘑菇、木耳那些野生山珍多留點兒無妨,這些可是對身體有很大好處。”。
“那好吧。”唔空欣然接受了二老的建議。
ps,過渡章節,另外,這兩天感冒了,哦的天哪,還不供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