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努力者的末日
“眾所周知,人類對社會的價值,和他創造的使用價值幾乎毫無關係,隻和他技能、資源的稀缺性有關係。
人人都需要吃飯,但農民的地位依然卑微,這就是因為農民太多,他們沒法幹掉所有和自己技能樹重疊的個體,從而製造自己的稀缺性。
所以,我們討論專才和通才在未來社會哪個更重要、更吃得開時,不光要從人類社會自身看,還要從‘哪一類人更容易被機器消滅和替代’來看。
目前來看,隨著深度學習的誕生,那些‘用50個學時就能把一門課學到90分,用100個學時就能把兩門課都學到90分,但哪怕300個學時也不能把任何一門課學到98分的博而不精者’,在未來會遠遠比那些‘用50個小時隻能學到75分,但是砸300個小時能磨到98分的單一目標專精者’更吃香。
因為如果靠比努力,靠磨,血肉之軀的人類,怎麽可能比機器努力?曾經的機器,隻能‘執行’,不能‘學習’,所以人類中的‘隻有努力一項優勢’的人還有活著的價值。而一旦機器也學會了‘學習’,人類當中的‘隻懂努力’的人,就敗給了機器。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的創新型科技公司招聘研發人才時,越來越看重學習能力、學習速度而非知識存量。就算一個專才可以用3年磨一劍的時間,把一項技能磨礪到98分,又如何?知識更新換代太快,還沒磨到90分,前麵學的都已經過時淘汰了。
科技創新公司隻需要一個月就能上手一門新技能、並且在及格分線上跑起來,然後快速迭代就行了。至於專精的工匠精神者,你們就繼續去做壽司或者炸天婦羅好了。
那麽,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和人類相比,它們的劣勢在哪兒呢?就在於每一項人工智能隻能被設定一個奮鬥目標。比如穀歌公司目前立項做的一個名叫‘阿爾法狗’的機器人下圍棋項目,它隻能被設定‘贏得圍棋’這一個目標,然後一切進化以實現這個目標為準。每自己下一盤,勝率高了就統計學習,勝率低了就回避。你要他同時把圍棋下得漂亮美觀有觀賞性,它是做不到的。
而人類和機器相比,最後一道底線,就在於人類有多重價值觀,有多重興趣,人類而已去做那些看上去漫無目標、或者對實現當前主目標毫無效率的‘不劃算’的事情。這時候,我們才能看到多重目標之間跨圈權衡帶來的思想碰撞、價值創新。這也是為什麽如今創業界的機會大量在跨圈節點出現……”
作為正方,馮見雄的總結陳詞是在蘇勤之後發表的。
所以,等馮見雄這洋洋灑灑的幾分鍾說完,滿場除了觀眾提問之外,對方已經沒有開口反駁的機會了。
在總結陳詞環節之前,馮見雄依靠自己的天馬行空和遠見卓識,已經把場麵分略微拉開了些,讓蘇勤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
但那時的蘇勤,畢竟還沒有徹底放棄治療。
他自己說完反方總結陳詞的時候,一度還覺得自己頗有氣場,有理有據。
可是,馮見雄這一錘定音下來。蘇勤知道,剛才對勝利的幻想,統統都是不存在的。
主席台上的主持人田海茉,也是一樣心情激蕩:“從專才和通才,誰更容易被機器消滅這個角度來辯,簡直是聞所未聞啊。但是看他的那些論據,貌似都是真的。”
她的認識,其實比蘇勤更加深刻。
因為蘇勤剛才還在比賽,是不可能現場驗證對方說的論據是不是真的,也沒法和法庭辯論一樣質證。
但田海茉和評審團的其他評委,卻是趁著雙方嘴炮的空擋,第一時間把馮見雄那本英文版的《連線》和其他紙麵證據拿來看了。
所以,她們知道馮見雄的證據是真的。
“這個馮見雄對前沿科技的敏銳度,簡直是太可怕了。沒想到一個05年時正反方還勢均力敵、灣灣的白執中還靠其獲勝的辯題。僅僅過了一年,就因為矽穀的最新科技趨勢變化,變成了一個沒什麽值得辯的搞笑話題。”
好幾個評委的內心,都升起了一股悲涼。
辯題的命題,太落後了!
今天的場景,簡直就像是在1990年,讓金陵大學和灣灣大學辯“蘇聯製度會不會崩潰”這種辯題,當時或許能廝殺得難解難分,但一年之後蘇聯滅亡的鐵證一擺出來,為蘇聯站台的辯手就被坑了。
“努力學習”,依然是一個優秀的品格。
但是“隻有努力”的人,以及“隻有努力”的專才,在機器也能學習的那一秒鍾,就已經注定輸給了自己的其他同類。
未來,是屬於能夠作,能夠找目標,定目標,質疑,問問題的人。而不是隻會被布置作業,然後光靠努力就能解決這些作業的人。
天道和真理,站在了馮見雄這一邊,著實讓他勝之不武。
……
“馮見雄的腦子到底怎麽長的?這不光是口才和辯術的問題了吧,眼界也太開闊了。”
“就是就是,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半專業的辯論愛好者,這個題目去年台巴子和港燦辯的視頻,我是上土豆千辛萬苦找來看過的!但是哪怕是去年的國際大賽,大家也都隻是扣定義,玩玩文字遊戲,完全沒有馮見雄今天這場比賽的腦洞啊。”
場下的吃瓜群眾們瘋狂傳說著馮見雄的牛逼,似乎唯恐大多數小白聽不懂其精微奧義的牛逼點所在。
等小白們的情緒被扇動得差不多了,該全體起立喊666了;那些半瓶水的高級粉絲又會賣弄自己的見多識廣,幫馮見雄喊“基本操作,喊666的都給我坐下”
場麵一度混亂,直到評審團完成緊張的討論。
田海茉心情複雜地拿著一個信封上台——是信封,不是平時的一張紙,所以顯得很鄭重。
打開,抹平,深呼吸,然後宣布。
“現在我宣布,今天比賽的獲勝方是:法學院隊!讓我們一起恭喜她們……然後,有請周校長為法學院隊的代表頒獎!”
“本場比賽的最佳辯手是:正方四辯,馮見雄同學!”
“本屆‘希望杯’的最佳辯手是:法學院隊,馮見雄同學!”
田海茉錯落有致地宣布完三條訊息,然後看著今天蒞臨現場的多位校領導先後給馮見雄虞美琴他們頒獎。
田海茉的心裏雖然有些空蕩,卻也不至於失落,隻是覺得一個時代似乎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
周副校長輕咳了一聲,把本屆杯賽最佳辯手的獎牌掛在馮見雄脖子上——那是一塊銅質鍍金、像大號紀念幣的玩意兒。然後從旁邊的司儀女生手中接過獎狀,也鄭重地雙手遞給馮見雄。
馮見雄畢恭畢敬地拿過。
周校長是個50歲出頭的禿發男,平時官腔打慣了,所以哪怕此刻說話確實發自誠意,也依然不免帶出幾分居高臨下:
“你們表現很不錯,這一屆的新生,給學校的辯論圈帶來了不少新生力量啊。希望你們曆練兩年,後年能在國內大賽上,跟華東賽區的傳統兩強,金陵、複旦一決高下。”
周校長說完,旁邊幾個工作人員,包括擔任校辯論隊教練的老師,也都湊趣讚賞,談笑著勸馮見雄應下這樁差事。
畢竟,他和虞美琴隻是大一的新生,雖然銳意進取,總要再磨礪兩年,才能真正進入全盛狀態吧?
這是大多數人的正常想法。
對於這種期望,馮見雄當然是要給麵子的:“謝謝周校長的期望,不過兩年是不是太久了,我看就今年幹掉金陵複旦,明年就能去星島了。”
“今年……呃嗬嗬,好,有誌氣!”周校長臉色一僵,並沒有打擊馮見雄的自信,“有誌氣是好的,那你現在就該先開始了解對手的實力。”
校領導嗬嗬了幾句就先走了,田海茉也順勢講了幾句收官的話,宣布本屆杯賽結束。
馮見雄的老朋友、丁理慧學姐拿著話筒,也不見外,從旁聽席上幾步竄過來,讓他說兩句。
“自己想到啥說啥吧,我的提問我回去自己再錄剪。就說說獲獎感言、點評寄語就行。”丁理慧非常幹脆,反正校台隻是廣播,不是電視,所以純音頻的剪輯不要太輕鬆。
馮見雄如今已經和她當了半年多的“同事”,大家都是知道工作底細的,再拿腔作勢就沒意思了。
馮見雄清了清嗓子,換上一副很悲憫的語氣:“其實我覺得今天的獲勝,還是有點勝之不武——‘未來社會究竟是通才更吃得開,還是專才更吃得開’,這個題目和‘科技進步究竟是讓人發展更全麵還是更狹隘’其實是有很多共通性的。尤其是當我們從科技的角度來解讀社會時,這兩個問題幾乎重合了。
所以,四分之一決賽的時候,我輕鬆贏了田學姐帶隊的商學院時,就已經說明我在這方麵很有造詣了。蘇學長應該隻是不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田學姐高,他的隊友也比商學院的更強,所以還想試試。但結果果然很可悲。
其實,越是深入反思這一組辯題,我越是能感受到一股社會的趨勢:因為未來的機器也能學習了,而且學習速度肯定是比人類快,比人類更能不眠不休,所以和機器比專精是沒有前途的。
人類唯一的優勢,是至少目前看來,‘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還不會自己給自己定目標,定評判體係和數據標識。所以人工智能隻能當專才,而人類可以突然奇想做一些跨圈聯想性的事情,可以做通才。
曾經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靠吃苦和毅力出頭的機會,正在越來越渺茫。
當然我並不是說不要吃苦和毅力,而是一個人不能純粹隻有吃苦的毅力,而沒有愛好和理想。因為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要成為通才的,一個原始人既要會打獵也要會采集,社會分工本身雖然高效了,卻違背了人類的基因。所以重複鑽研一樣事情才會讓人痛苦,需要用毅力去解決。
而隻要一件事情是痛苦的,這裏麵就有資本的市場,資本嗅到這種需求,就會想辦法發明一種機器來幫人類完成這種反人性的工作。隻是曾經的我們不以為重複鑽研型的腦力勞動可以被機器攻克而已,但現在的進展已經說明我們錯了。
所以,如果一個人毫無理想、愛好和天才,他隻是單純地比別人能吃苦,那麽他被機器消滅的未來,並不會太遠——純粹的努力者,他們出頭的時代在20年內就會終結。雖然很殘忍,但這是事實。這不是我說的,我隻是站在了天道這一邊。”
“眾所周知,人類對社會的價值,和他創造的使用價值幾乎毫無關係,隻和他技能、資源的稀缺性有關係。
人人都需要吃飯,但農民的地位依然卑微,這就是因為農民太多,他們沒法幹掉所有和自己技能樹重疊的個體,從而製造自己的稀缺性。
所以,我們討論專才和通才在未來社會哪個更重要、更吃得開時,不光要從人類社會自身看,還要從‘哪一類人更容易被機器消滅和替代’來看。
目前來看,隨著深度學習的誕生,那些‘用50個學時就能把一門課學到90分,用100個學時就能把兩門課都學到90分,但哪怕300個學時也不能把任何一門課學到98分的博而不精者’,在未來會遠遠比那些‘用50個小時隻能學到75分,但是砸300個小時能磨到98分的單一目標專精者’更吃香。
因為如果靠比努力,靠磨,血肉之軀的人類,怎麽可能比機器努力?曾經的機器,隻能‘執行’,不能‘學習’,所以人類中的‘隻有努力一項優勢’的人還有活著的價值。而一旦機器也學會了‘學習’,人類當中的‘隻懂努力’的人,就敗給了機器。
這也是為什麽現在的創新型科技公司招聘研發人才時,越來越看重學習能力、學習速度而非知識存量。就算一個專才可以用3年磨一劍的時間,把一項技能磨礪到98分,又如何?知識更新換代太快,還沒磨到90分,前麵學的都已經過時淘汰了。
科技創新公司隻需要一個月就能上手一門新技能、並且在及格分線上跑起來,然後快速迭代就行了。至於專精的工匠精神者,你們就繼續去做壽司或者炸天婦羅好了。
那麽,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和人類相比,它們的劣勢在哪兒呢?就在於每一項人工智能隻能被設定一個奮鬥目標。比如穀歌公司目前立項做的一個名叫‘阿爾法狗’的機器人下圍棋項目,它隻能被設定‘贏得圍棋’這一個目標,然後一切進化以實現這個目標為準。每自己下一盤,勝率高了就統計學習,勝率低了就回避。你要他同時把圍棋下得漂亮美觀有觀賞性,它是做不到的。
而人類和機器相比,最後一道底線,就在於人類有多重價值觀,有多重興趣,人類而已去做那些看上去漫無目標、或者對實現當前主目標毫無效率的‘不劃算’的事情。這時候,我們才能看到多重目標之間跨圈權衡帶來的思想碰撞、價值創新。這也是為什麽如今創業界的機會大量在跨圈節點出現……”
作為正方,馮見雄的總結陳詞是在蘇勤之後發表的。
所以,等馮見雄這洋洋灑灑的幾分鍾說完,滿場除了觀眾提問之外,對方已經沒有開口反駁的機會了。
在總結陳詞環節之前,馮見雄依靠自己的天馬行空和遠見卓識,已經把場麵分略微拉開了些,讓蘇勤感覺到了深深的無力。
但那時的蘇勤,畢竟還沒有徹底放棄治療。
他自己說完反方總結陳詞的時候,一度還覺得自己頗有氣場,有理有據。
可是,馮見雄這一錘定音下來。蘇勤知道,剛才對勝利的幻想,統統都是不存在的。
主席台上的主持人田海茉,也是一樣心情激蕩:“從專才和通才,誰更容易被機器消滅這個角度來辯,簡直是聞所未聞啊。但是看他的那些論據,貌似都是真的。”
她的認識,其實比蘇勤更加深刻。
因為蘇勤剛才還在比賽,是不可能現場驗證對方說的論據是不是真的,也沒法和法庭辯論一樣質證。
但田海茉和評審團的其他評委,卻是趁著雙方嘴炮的空擋,第一時間把馮見雄那本英文版的《連線》和其他紙麵證據拿來看了。
所以,她們知道馮見雄的證據是真的。
“這個馮見雄對前沿科技的敏銳度,簡直是太可怕了。沒想到一個05年時正反方還勢均力敵、灣灣的白執中還靠其獲勝的辯題。僅僅過了一年,就因為矽穀的最新科技趨勢變化,變成了一個沒什麽值得辯的搞笑話題。”
好幾個評委的內心,都升起了一股悲涼。
辯題的命題,太落後了!
今天的場景,簡直就像是在1990年,讓金陵大學和灣灣大學辯“蘇聯製度會不會崩潰”這種辯題,當時或許能廝殺得難解難分,但一年之後蘇聯滅亡的鐵證一擺出來,為蘇聯站台的辯手就被坑了。
“努力學習”,依然是一個優秀的品格。
但是“隻有努力”的人,以及“隻有努力”的專才,在機器也能學習的那一秒鍾,就已經注定輸給了自己的其他同類。
未來,是屬於能夠作,能夠找目標,定目標,質疑,問問題的人。而不是隻會被布置作業,然後光靠努力就能解決這些作業的人。
天道和真理,站在了馮見雄這一邊,著實讓他勝之不武。
……
“馮見雄的腦子到底怎麽長的?這不光是口才和辯術的問題了吧,眼界也太開闊了。”
“就是就是,我跟你們不一樣,我是半專業的辯論愛好者,這個題目去年台巴子和港燦辯的視頻,我是上土豆千辛萬苦找來看過的!但是哪怕是去年的國際大賽,大家也都隻是扣定義,玩玩文字遊戲,完全沒有馮見雄今天這場比賽的腦洞啊。”
場下的吃瓜群眾們瘋狂傳說著馮見雄的牛逼,似乎唯恐大多數小白聽不懂其精微奧義的牛逼點所在。
等小白們的情緒被扇動得差不多了,該全體起立喊666了;那些半瓶水的高級粉絲又會賣弄自己的見多識廣,幫馮見雄喊“基本操作,喊666的都給我坐下”
場麵一度混亂,直到評審團完成緊張的討論。
田海茉心情複雜地拿著一個信封上台——是信封,不是平時的一張紙,所以顯得很鄭重。
打開,抹平,深呼吸,然後宣布。
“現在我宣布,今天比賽的獲勝方是:法學院隊!讓我們一起恭喜她們……然後,有請周校長為法學院隊的代表頒獎!”
“本場比賽的最佳辯手是:正方四辯,馮見雄同學!”
“本屆‘希望杯’的最佳辯手是:法學院隊,馮見雄同學!”
田海茉錯落有致地宣布完三條訊息,然後看著今天蒞臨現場的多位校領導先後給馮見雄虞美琴他們頒獎。
田海茉的心裏雖然有些空蕩,卻也不至於失落,隻是覺得一個時代似乎結束了,新的時代開始了。
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覺。
周副校長輕咳了一聲,把本屆杯賽最佳辯手的獎牌掛在馮見雄脖子上——那是一塊銅質鍍金、像大號紀念幣的玩意兒。然後從旁邊的司儀女生手中接過獎狀,也鄭重地雙手遞給馮見雄。
馮見雄畢恭畢敬地拿過。
周校長是個50歲出頭的禿發男,平時官腔打慣了,所以哪怕此刻說話確實發自誠意,也依然不免帶出幾分居高臨下:
“你們表現很不錯,這一屆的新生,給學校的辯論圈帶來了不少新生力量啊。希望你們曆練兩年,後年能在國內大賽上,跟華東賽區的傳統兩強,金陵、複旦一決高下。”
周校長說完,旁邊幾個工作人員,包括擔任校辯論隊教練的老師,也都湊趣讚賞,談笑著勸馮見雄應下這樁差事。
畢竟,他和虞美琴隻是大一的新生,雖然銳意進取,總要再磨礪兩年,才能真正進入全盛狀態吧?
這是大多數人的正常想法。
對於這種期望,馮見雄當然是要給麵子的:“謝謝周校長的期望,不過兩年是不是太久了,我看就今年幹掉金陵複旦,明年就能去星島了。”
“今年……呃嗬嗬,好,有誌氣!”周校長臉色一僵,並沒有打擊馮見雄的自信,“有誌氣是好的,那你現在就該先開始了解對手的實力。”
校領導嗬嗬了幾句就先走了,田海茉也順勢講了幾句收官的話,宣布本屆杯賽結束。
馮見雄的老朋友、丁理慧學姐拿著話筒,也不見外,從旁聽席上幾步竄過來,讓他說兩句。
“自己想到啥說啥吧,我的提問我回去自己再錄剪。就說說獲獎感言、點評寄語就行。”丁理慧非常幹脆,反正校台隻是廣播,不是電視,所以純音頻的剪輯不要太輕鬆。
馮見雄如今已經和她當了半年多的“同事”,大家都是知道工作底細的,再拿腔作勢就沒意思了。
馮見雄清了清嗓子,換上一副很悲憫的語氣:“其實我覺得今天的獲勝,還是有點勝之不武——‘未來社會究竟是通才更吃得開,還是專才更吃得開’,這個題目和‘科技進步究竟是讓人發展更全麵還是更狹隘’其實是有很多共通性的。尤其是當我們從科技的角度來解讀社會時,這兩個問題幾乎重合了。
所以,四分之一決賽的時候,我輕鬆贏了田學姐帶隊的商學院時,就已經說明我在這方麵很有造詣了。蘇學長應該隻是不服,認為自己的水平比田學姐高,他的隊友也比商學院的更強,所以還想試試。但結果果然很可悲。
其實,越是深入反思這一組辯題,我越是能感受到一股社會的趨勢:因為未來的機器也能學習了,而且學習速度肯定是比人類快,比人類更能不眠不休,所以和機器比專精是沒有前途的。
人類唯一的優勢,是至少目前看來,‘深度學習型人工智能’還不會自己給自己定目標,定評判體係和數據標識。所以人工智能隻能當專才,而人類可以突然奇想做一些跨圈聯想性的事情,可以做通才。
曾經我們小時候接受的教育,都是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但是,靠吃苦和毅力出頭的機會,正在越來越渺茫。
當然我並不是說不要吃苦和毅力,而是一個人不能純粹隻有吃苦的毅力,而沒有愛好和理想。因為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要成為通才的,一個原始人既要會打獵也要會采集,社會分工本身雖然高效了,卻違背了人類的基因。所以重複鑽研一樣事情才會讓人痛苦,需要用毅力去解決。
而隻要一件事情是痛苦的,這裏麵就有資本的市場,資本嗅到這種需求,就會想辦法發明一種機器來幫人類完成這種反人性的工作。隻是曾經的我們不以為重複鑽研型的腦力勞動可以被機器攻克而已,但現在的進展已經說明我們錯了。
所以,如果一個人毫無理想、愛好和天才,他隻是單純地比別人能吃苦,那麽他被機器消滅的未來,並不會太遠——純粹的努力者,他們出頭的時代在20年內就會終結。雖然很殘忍,但這是事實。這不是我說的,我隻是站在了天道這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