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將定睛觀看。但見為首一人,頭戴黑盔,身著暗甲,大腦瓜,小眼睛。掌中一把大鐵刀,三尖兩刃,跨下一騎雜毛老馬,口中哇哇叫罵,正指揮手下人開弓放箭。這人誰也不認識。難道夏兵知道了他們的行蹤?


    墶烏岐是老將,什麽仗沒打過?他一聽來將口音,明白了。來人並非夏兵,乃是宋將,於是懸著的心,放下一半。可有一樣,趕大車的一個個端坐車上,沒遮沒攔,冷不妨被宋兵射殺不計其數。


    墶烏岐、墶烏律見狀大怒,各舉手中狼牙棒,上前殺敵。宋將一見金人馬快棒急,自知不是對手,老遠的,趕緊撤人。崎嶇山路中,金將追人不易,隻得返回。見手下早傷了數十人。二人氣得可以。不幸中大幸是,那些箭矢,皆老舊鏽蝕。一看便知,這支宋兵,絕非主力。更不能是金人忌憚的嶽家軍。為什麽?嶽家軍用的是最新的旋翼弩。這些人,不知哪裏的散兵遊勇罷了。


    這蜈蚣嶺,穀長五六十裏,岔路太多,實乃是非之地。墶烏岐皺皺眉,令部隊快速同過。


    唉呀他話音未落,‘咣當’又是一聲號炮。緊接著,還是那員宋將,其貌不揚,跨下這匹歪嘴雜毛馬,手中令旗一擺,雨打般弓箭射將下來。別看宋軍破弓破箭,那可是以上打下。轉眼間又有數十人中箭倒地。


    待墶烏岐帶人攀上山嶺。上哪找人去?射箭的宋兵早跑沒影了。墶烏岐恨得咬牙,可別無它法,隻得催隊快行。行了一裏多地,不見有人襲擾。金兵正自慶幸,‘轟隆’又是一聲炮響。金人這回學得聰明,紛紛躲入車下,以免中箭。


    好家夥,白躲了半天,哪有人影?大車隊中,連個箭毛也沒見著。墶烏岐大罵連聲,正起身上馬,不料宋人又回來了。為首一將,頭纏布巾,身著短靠,左手牽一頭黑白鬃叫驢,右手擺動令旗。細看之下,大腦袋,小眼睛,還是那姓遲的。他手下,皆騎各色毛驢。每人開弓射箭,個個口中叫罵。霎那間,又是數十人中箭身亡。


    墶烏岐是什麽人?那容得此種侮辱?他咬牙切齒,催馬欲取宋將。宋人一見,慌忙撤退。但見數十匹山驢,駝著士兵,沒盔沒甲,奪路奔逃。金人以下打上,弓箭不利。於是在墶烏岐帶領下,跨馬直追。


    可有一樣,宋兵撤退之路,乃是山勢陡峭之地。人不能攀,馬不能上,唯有山驢,一匹匹跑得飛快。轉眼間,宋軍蹤跡皆無。


    墶烏岐一看這麽不行。射,射不到,追,追不著。由他們去吧。


    怎料想,你不追他,他卻犯你。那票人見金兵不追,反而變本加厲,一個個又返回身形,從驢上取下破弓破箭,再度射來。轉個背,又是數十人受了重傷。


    墶烏岐隻好令手下加快速度,不去理睬弓箭、宋兵。他的算盤是,大隊離開蜈蚣嶺。宋軍沒有地形之利,那就要憑真刀實槍來戰。他相信,在自己部隊的強攻之下,第一報了蜈蚣嶺的仇,出了窩囊氣,第二,運箭的隊伍可就接近了宋夏邊境。那時候,你宋人憑什麽還來擾我?弄不好,你真要死纏爛打,進了夏境,讓夏人去對付你吧。


    墶烏岐改變戰術,不去理宋人。可惜的是,你不理他,他來擾你。一會炮響,一會箭來,一杆‘遲’字大旗,飄來飄去,真是不勝其煩。一個蜈蚣嶺,金人折損,竟有近三成人馬。恨得墶烏岐牙根癢癢。


    這還不算,快出蜈蚣嶺,宋人見金兵打不還手,隻管跑路。罵不還口,忍氣吞聲。竟然逼近來放火箭。金人準備運箭的大車是木頭的。一通亂箭之下,不少大車燃起火來。蜈蚣嶺下,本有穿山風。火借風勢,風助火威,一下子損失了好幾百輛車。


    這下墶烏岐是真生氣了。他踱腳發誓,定要取那宋將項上人頭。墶烏岐是當時有名的勇將,武藝高強,戰法出眾。他見前麵宋人雖不多,但有一人,跨下雜毛白蹄馬,掌中三尖兩刃刀,身高五尺,大頭小眼睛。不過是威風凜凜,氣勢非凡。墶烏岐知道,此姓遲的,定是蜈蚣嶺來襲擾的宋軍主將。


    好一個金將墶烏岐,一見遲某人在此,惡從心頭起,怒向膽邊生,催開戰馬,高舉狼牙棒,一招‘泰山壓頂’,直取宋將。


    那宋將不是別人,正是副將遲福遲熙運。這蜈蚣嶺擾敵,全是張憲采納了他的建議,巧妙布置下打的。遲福見墶烏岐馬快棒沉,不敢硬碰,用了吃奶的氣力,也隻是往旁邊用刀帶這狼牙棒,這一招叫‘順手牽羊’。


    不料墶烏岐狼牙棒太沉,遲福的三尖兩刃刀磕到棒上,‘嘡浪’一聲響亮,那刀差點把不住。震得遲福兩臂發麻,虎口開裂。


    遲福一見,不是耍子,跑吧。


    跑?你往哪裏跑?墶烏岐可找到出氣的機會,撥馬緊追。墶烏岐手下,都是能征慣戰之徒。見主帥追人,他們也趕著大車緊隨不放。至少,隊伍前行了,也免受宋箭之苦。


    你道墶烏岐乃大將,焉能怒而發兵?墶烏岐可並不傻,他尾隨遲福進入大叉子溝,一見溝中開闊,兩旁山勢雖高,可距離溝中甚遠。山山再放箭,多是無的放矢。再者一說,出了大叉子溝,就等於離了宋境還斛山,進入了西夏領地。那樣,他們就一勞永逸,離開了宋軍的襲擾。


    墶烏岐領軍追入大叉子溝,前麵遲福且戰且退,十分狼狽。眼看金兵越追越近。溝中部兩個岔口,金兵也不去把守,一心想要了宋將的命。至少,也能順利到達西夏邊境。


    要說金人戰員素質,那真不白給,墶烏岐馬快,手下也並不慢。眼看大隊人馬進入溝中。遲福再想跑,可就來不及了。墶烏岐看看追到近前,手中大棒一橫,立馬要取他的性命。


    正在千鈞一發之際,耳輪中猛然一聲炮響。山崩地裂。麵前豎起一杆大旗,上書鬥大的字“張”。旗下一員大將,身高八尺,銀盔亮甲,腰間金色袢甲絛,背後純藍護頸旗。胯下白龍馬,掌中銀欑提爐槍。真是百步的威風,萬丈的煞氣。


    墶烏岐見狀一愣,難道是嶽家軍張憲到此?再一想,不對。方才蜈蚣嶺,山陡坡急,他張憲要同我決一死戰,為什麽不在蜈蚣嶺。那地界對我大大不利。而眼下的大叉子溝,溝中甚平。宋軍地利盡失。張憲乃當世名將,他不能不懂這為戰之理。哼,宋人詭計多端,定是找誰扮了張憲,前來唬人。


    就在墶烏岐一愣之際,遲福反過身來,厲聲斷喝:


    “大膽金賊,宋金本有和約,互不犯境,爾等為何又來襲擾?難道一紙和約,是擦屁股用的?”


    “襲擾,是我襲擾你,還是你襲擾我?我等蜈蚣嶺本無害通過,你卻來擾我!”墶烏岐恨道。


    “放屁!我幾時去你境內‘無害通過’了。告訴你,這是我們主帥張憲,還不下馬受降?”遲福在另旁,高聲叫罵。


    “他是張憲?那我便是他丈人嶽飛!荒郊偏野,哪來的張憲?”墶烏岐恨道。


    “想當張帥丈人?你個三孫子胡子長齊沒?你有閨女用不著,倒可以歸我。”遲福是有意拱火。墶烏岐聞言大怒,他的腦子哪有遲福轉得快?於是怒火萬丈,舉狼牙棒,不顧張憲,單取遲福。


    唉呀,這一招‘天降巨雷’,乃墶烏岐成名之作。大棒掛動風聲,閃電般砸向遲福。好一個遲福,不躲不閃,也不招架,瞪眼怒視墶烏岐。墶烏岐早知旁邊張憲是假,義無反顧,專取遲熙運。


    就在墶烏岐狼牙棒離遲福頂梁門不遠,張憲可不幹了。離了八丈遠,他竟然從馬上躍出,掌中提爐槍一橫,便是‘敗槍’。眾人耳輪中‘嘡亮亮’一聲巨響,墶烏岐大棒拿將不住,‘嗖’的一聲,震出手二十步遠。再看墶烏岐,雙目圓睜,七竅流血,死屍摔落馬下。這還不算,墶烏岐座騎,本是金邦名馬,此時竟然前蹄不穩,後丘亂顫,一家夥臥倒在地。已是出氣多,進氣少了。


    啊呀!這人真是張憲。


    張憲大名,早傳遐邇。前日他打殺名將完顏蕩,已經被金人神傳,今日是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金兵一看,不由大亂。


    話說張憲神勇,墶烏岐本也不弱。由遲福用計賺他分心,今番栽倒兩軍陣前。他這一死,金兵沒了主張。饒他們都是百戰的老兵油子,見前行宋軍太強,紛紛後撤。


    金兵素質,的確不凡,說話間,大隊棄車而行,已經來到大叉子溝又一岔口。眾人剛在考慮是否由此出溝,但聽一聲炮響,與方才無異。炮聲之中,一杆大旗,飄於天際,上書鬥大的字“張”。旗下哈哈笑一員大將,亮甲銀盔,金色袢甲絛,純藍護頸旗。胯下白龍馬,響鼻‘噴噴’作聲,掌中銀欑提爐槍,閃閃放光。


    “不得了了,張憲怎麽抄了近路?”


    “快跑”


    金人一見,隻恨爹娘少生兩條腿,趕緊繞開叉口,奪路而逃。


    眼看第三個岔口又到。突然一聲炮響。山石崩裂。一杆大旗,迎空而立。上書大字“張”。旗下大將,銀盔亮甲,胯下白龍馬,馬蹄踏踏。百步的威風在在。那宋將高聲喊喝:


    “我乃大將張憲,爾等受降,饒你不死!”


    金人一看,這還了得,接著跑吧。大叉子溝,不足二十裏。金兵呼哧帶喘,返回來時入口。前隊剛到,後隊正行,又是一聲巨響。號炮聲中,大將張憲,端坐白馬之上。盔明甲亮。掌中銀欑提爐槍向前一指,口中高叫,


    “金兵弟兄聽真。你我同屬鹽黃子孫。大家本來無仇。是熙宗個狗皇帝,驅民為寇。如若爾等放下刀槍,本帥保你們全須全尾,返回家鄉!”


    金人中,主將已亡,正所謂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一番疲於奔命,大家本無鬥誌,聽眼前宋將張憲侃侃而談,一時沒了主張。還有的人,見前張憲擋路,知道不能送死,於是又要後撤。


    正猶豫間,可不得了了。後麵竟又有三名張憲,跨馬而至。個個銀盔銀甲,金色絲絛,純藍護旗。白馬長槍。百步的威風,萬丈的煞氣。


    金人一見,張憲乃轉世的天將,現今的閻羅。怎麽會有這麽多張憲。降了吧,誰不是爹生娘養,血肉之軀?還是不與天神去碰為好。


    就這樣,大叉子溝金兵,一個沒剩,悉數舉槍投降。還斛山埋伏戰,就這樣結束。堪稱神奇漂亮。宋軍一戰,張憲贏了嗎?


    沒有,他百密一疏,仗其實打輸了。還竟然輸了個慘。


    日後嶽飛回評一麵坡與還斛山之戰,當著眾將,大加讚賞了王橫令行禁止、與友軍配合天衣無縫。又讚賞了遲福多人妝二將,野山奇謀惑敵。卻嚴厲斥責了張憲,並且罰他俸祿三月。


    同時,嶽飛也看到鐵匠營的危險。嶽家軍乃野戰部隊,按大宋軍法,不能派兵到西坪保護王三橫。嶽飛特請王三橫並陽泉等南遷。由於種種原因,三橫並未成行。因此釀成大禍。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但,還斛山埋伏戰,張憲怎麽就輸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瀝泉神槍中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梁並收藏瀝泉神槍中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