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回(2)赤熱硝碼說工藝,清涼烏耳藏陰謀


    王三橫帶楊再興觀看他的秘密作坊,跟楊將軍講,這山穀之中明確分為五區。三橫要帶楊將軍一區一區觀看。


    說話間,二人來到鍋蓋山前。楊再興見不大個小山包,周圍長滿刺兒梅。他南征北戰,什麽怪草奇木沒見過?看到密密麻麻的刺兒梅,他也不禁皺了眉。


    不想王三橫打聲呼哨,眼前一堆亂草突然被人移開,露出一輛大車寬的山洞。洞雖不長,挖成人字形。裏麵黢黑。王三橫叫守洞的掌了燈,與楊再興下了馬,步行穿過山洞。


    一出洞,迎麵一排排泡桐樹,整整齊齊,一看就是人栽的。三橫解釋說這樹長得快,一年來的工夫,有一人高了。密密實實,還是為了掩人耳目。


    轉過泡桐樹,是兩大堆鐵礦石。這第一工區就到了。王三橫介紹道,這第一區,是為冶鐵之用。先將鐵礦石砸成核桃大小。置於冶鐵爐中,以煤火燒之。楊再興見有兩座泥爐高丈五,闊八尺。爐下煤火熊熊,兩邊各有一風箱鼓氣。三橫又道:


    “以前是皮鼓送風,火力不夠。化一爐鐵要兩個多時辰。現在不到一個時辰,且爐子擴大了五倍。陽泉在當時沈文沈大人風箱算法之上,又有了改進。多大爐子多大風,所製風箱皆最跟勁兒!”


    “那是快多了。”楊再興點頭讚道。


    “豈止是快,由於時間短,所化之鐵亦較皮鼓鐵硬了幾分!”王三橫自得地說。


    二人觀罷高爐。又趕上正好爐中出鐵。工人將鐵水引入若幹鐵煲之中。鐵煲則置於車上,車輪之下又鋪木軌。說是推著輕快。二人隨鐵水煲到了第二區。


    隻見二區共有四個矮矮的爐子,亦是煤火熊熊。兩邊也有風箱,一來一去拉得正歡。工人們將熔化的鐵水倒入矮爐之中。楊再興不解道:


    “為什麽不一氣嗬成?”


    “楊將軍有所不知,這鐵礦石中雜質頗多。第一區,以高爐化之,必去其雜質,否則混在一起,刀身極易折斷。”三橫知道隔行如隔山,耐心解釋道。


    “原來如此。”楊再興不僅點點頭。


    “其實這第二道工序,沒有風箱之時,也不是這麽幹的。因為,第二爐要加入炭粉與廢鐵,鼓風不利,炭粉與廢鐵便不能熔化。”三橫道。


    “那原來如何辦的?”楊再興問道。


    “原來是將第一爐鐵,鑄成拳頭大小鐵錠。放入爐中加熱翻動,再不斷放入炭粉,隻是不能放廢鐵,這樣反複炒動喚作炒鋼。”


    “鋼也能炒?”楊再興奇道。


    “是的,這炒鋼極費時間。現在有了風箱,炭粉竟可化入爐中,是由於風大火猛的緣故。”


    “那幹什麽要加入廢鐵?”


    “原來為了節約,後發現加入廢鐵的刀槍堅韌無比,這個好處始料未及。”


    “有意思,看起風箱功勞甚大。”


    “當然,您再著第三區。”三橫又引楊再興往前走,進入另一小區。區中有數十座鐵匠爐。每爐前有一個掌鉗的,一個拉風箱的和兩個打大錘的。將矮爐所熔之鐵所鑄成的鐵錠反複鍛打。


    叮叮當當之下,一把把樸刀漸漸成形。楊再興見平時堅硬無比的鋼鐵,燒紅之後,像麵團一般任由鐵匠們錘打。


    三橫又說:“這鐵錠經過鍛打,似乎輕了一些。好像把雜質給鍛了出來。但我從來沒有稱過。不過你看鐵塊,每次鍛後都有外皮掉下,而掉下的外皮涼了之後,黑糊糊成了粉狀,不能再用了。”


    “掉下這樣多,可惜了。朝廷鹽鐵專賣,為了打刀不得不浪費不少。”楊再興歎道。


    “可這鐵末與先前高爐化出爐渣一起混勻,再加上水與沙石,和上些前頭說的石粉,四五天工夫,也可像石材一樣,蓋個房子橋梁,可作基礎。也可鑄成石凳甚至石獸,倒也賣了好價錢。”三橫道。


    “果有此事?”楊再興奇道。


    “這還不算,陽泉沒事瞎搗鼓,她發現鐵末、爐渣跟沙石和在一處,又有個大賣處。”王三橫是真心實意地在外人前誇自己老婆。


    “啊?”


    “楊將軍,您知道咱中原人作墳,上麵園拱,下麵方台。”三橫道。


    “當然,人死,是到另一世界,依舊天圓地方嘛。”


    “可方圓之間,應力不勻,常一個冬春,墳塚便要開裂。裂縫中便要長草。年年拔不盡,裂縫越來越大。”


    “是呀,年年上墳,年年拔草,不勝其擾。”楊再興當然知道這個。


    “陽泉發現了裂縫原因。”三橫穩穩地說。


    “啊,什麽原因?”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瀝泉神槍中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梁並收藏瀝泉神槍中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