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嶽飛打仗前,總是邀眾將商議一番,集思廣議。也有鼓勵士氣,以使眾將人人奮勇個個爭先之意。這一次大家亦無懼色。人人講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兩軍相戰,便是難道怕他不成?


    三橫與陽泉是客,亦不懂軍事對仗,但聽了大家之言,卻感到眾誌成城,心有讚許。等嶽飛特別問他們意見,陽泉搶先答道,


    “金人都說,‘撼山易撼嶽家軍難’,我們聽了大家的議論,自然感到同仇敵愾,十分同意眾將軍意見!”


    說罷,大家眼睛齊望嶽帥,但見他手捏須髯,若有所思。大家一下子安靜下來,難道此次迎敵,眾人之議有什麽不妥嗎?好半天,嶽帥起身,環視眾將,一字一頓道:


    “自從宋金交兵,我軍曆來戰略取防守之勢。斯有兵來將擋,水來土囤。如此保家衛國,吾乃正義之師,人人爭先殺敵,士氣從來不低。”嶽飛頓一頓又說,


    “我取守勢,亦非戰術不佳。我大宋漢民,數千年前早有孫子兵法。千年中長足進取,可說已是出神入化,攻可破陣,守如金湯。然所以取守勢者,無非兩件不如金人。”


    “哪兩件?”陽泉性急,剛出言便覺十分不妥,將軍議事的確輪不上她多言,不過嶽帥並無慍色,接著道:


    “其一,器不如人,我軍兵械不及金人。這也難怪,金人一心搶劫,生性殘暴。人家是多年來早作備戰,我大宋本性平和不與人爭,金人打來,不免措手不及。其二呢,”嶽帥,頓一頓,接著道,


    “是金軍人人備有戰馬。一人一乘。而我軍騎兵,隻占二成,機動性必然不如金軍。戰略進攻,講得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而我軍整體行動遲緩,自然是以守為攻,可以以逸代勞。”


    眾將聽到嶽帥高論,個個點頭稱是。嶽飛又說,


    “因為我軍槍械不敵金人,為防對仗折損,刀槍不得不做得傻大黑粗,十分沉重,更加限製了機動性,所以我軍練兵皆以守仗為主。”


    “嶽帥,年前我們來此,您已經開始備戰以攻,難道不是嗎?”,陽泉又言。


    “正是,我們知鐵匠營師傅有改進兵器,就開始訓練如何進攻。但仍然要把隊伍練成全攻全守型,並不敢在戰術上練成全攻型部隊。當然在戰略上,更加不敢部署攻擊金國。”


    嶽帥言罷,一手舉起三橫新製之刀,猛然一力砸下,大喝一聲:


    “眾將!,如今不同了,我們有新式刀槍,從今以後,轉守為攻!”


    嶽帥此言,聲若洪鍾,振聾發聵!眾將聽言,無不熱血沸騰,精神振奮。


    “對,多少年,總是金人來犯,受夠了鳥氣!”


    “是呀,我等總是高呼‘將金人趕出中原!’為什麽不殺卻大漠?”


    “兵書有雲,最好防守乃是進攻!如今得以一逞,殺去金都,直搗黃龍!”


    眾將一片歡呼之聲,三橫陽泉見狀,心中興奮不止。正是他們這些年的奮鬥,才令戰略進攻成為事實。


    嶽飛等眾人言罷,又說:


    “但是我軍機動性仍不如金軍。所以不能像彼等一樣千裏奔馳。故我軍必須穩紮穩打,尋找戰機。”


    嶽飛言罷,來到行軍地圖之前,用手點指:


    “金軍行動迅速,估計已到彭城。彼地距我軍前方百五十裏,有一小土山,喚作惡虎丘,方圓六十裏。丘上樹林茂密,正可掩護。我軍打牛皋旗號,在丘前頂住金兵。”


    牛皋一旁說道:“嗐,怪不得大哥讓我打旗,原來是要惡虎丘禦敵呀。”


    “賢弟,不然,”嶽飛又說:“此次迎敵與以往不同。賢弟不守先攻。”


    “好,全憑大哥調遣。可有一樣,最好兵器我來挑!”牛皋大叫。


    “不然,我把全營換下來的刀槍都交給你。”


    “什麽,舊刀禦敵還是進攻,想要老牛的命?!”


    “賢弟,你把部隊分成三隊。各持刀槍,上前殺敵。我軍從前主動進攻,皆是用箭弩射住陣角。此番一攻,金兵必然措手不及。”嶽帥本已坐下,他再度起身,道,


    “但你帶一隊攻上前,砍殺一頓,丟了刀槍,迅速後退。第二隊速上,當然也是丟槍就走。然後,第三隊上。三隊之後,湯懷等人,用箭禦敵,排出守勢。”


    “嶽帥,為何如此?”陽泉又言。當然,軍中議事她不該插言,不過無人怪她,因為人皆不解嶽飛之意。


    “因為金兀術善用兵。一上來攻他,當下措手不及。他馬上回過味來,一定用中軍相對,然後兩翼包圍於我。如是,必須分兵。此時張憲引馬隊突入,牛皋與我執新兵刃跟進,直取中軍,力求了斬兀術頸上人頭!”


    “好計!”牛皋聽言,高聲叫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瀝泉神槍中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梁並收藏瀝泉神槍中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