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回(1)兵無常勢須機變,水無常形有定規。


    話說宋將牛皋與大將薛鐵花馬打對頭,三句兩句不合,二人戰在一處。那牛皋本知道這一仗,嶽帥要他三番作戰,絕不纏鬥。而且是必須棄了老舊兵器以賺金人。


    這一來,他便沒有任何顧慮,上來就是撒手鐧,打了金將一個冷不妨。


    薛鐵花本是當代名將,隻是太過輕敵。他牛皋第一鐧險些躲過,這第二鐧可就栽了。兩軍陣前隻聽得“撲“的一聲,飛鐧正中腰間,薛鐵花大叫一聲:


    “不好!”


    話音未落,屍身張落馬下。牛皋出陣第一功,竟斬了聯軍上將,不由哈哈大笑。牛皋聲如洪鍾,這一笑不要緊,嶽家軍聽了,歡呼雀躍。北齊兵聽了,人皆膽寒。金人聽了,也是心中打鼓,不寒而栗。


    當然他牛皋也不傻,知道自己雙鐧盡失,不能再戰。他不敢笑得太久,稍稍抒發一下得意,還沒笑透,便撥馬速回本部。


    `“牛皋匹夫哪裏走?!”


    沒等牛皋轉身回馬,聯軍營中又衝出一員大將,名喚薛不花。此人也身高八尺有餘,寬腰乍臂,手執青銅倭瓜錘。乍一看,長得與薛鐵花沒有兩樣。


    此人乃薛鐵花長兄兄弟。平時,兄弟二人關係最好,見弟弟隕命,焉能不急?遂打馬如飛,兩手高擎銅錘,直奔牛皋。


    在聯軍這邊,金錘薛鐵花乃上將。銅錘薛不花雖然長了幾歲,但武功可是差得遠了。加上是銅錘,兵器也不濟。


    唯有那匹戰馬叫‘暴月追風’,乃不世的寶馬。說話間,薛不花馬快錘急,已經欺到牛皋後身。


    再說金兀術本意是首戰必勝,不料先折了一位上將。此刻本應派更得力的人馬出戰。


    但第一呢,是見牛皋沒了兵器。與之做戰,那便宜不是占大了?


    第二,聯軍中就數薛不花馬快,上前追趕牛皋,非他莫屬。但等牛皋回營換了兵器,這個便宜可不著了。


    這第三呢,上陣親兄弟,打仗父子兵。薛鐵花一死,薛不花必然拚命,著他前去擒牛皋,恰是上選。


    薛不花催馬追趕牛皋,轉眼之間,已追到其烏騅馬後。他見牛皋雙手空空,心想,今天要爾性命正當其時!


    那薛不花右手錘向前,複挺左手隨後跟進,後發先至,雙取牛皋後身。


    話說薛不花一雙青銅倭瓜錘,各長四尺五寸。而牛皋“梅花沰”,長五尺有餘,他耳輪聽到馬蹄聲近在咫尺,忽地伸手從馬鞍橋上取下寶刀,不假思索,回手就是一劈。


    此乃馬後快三刀之一,倏然如電。薛不花舉錘以‘推波助流’之式。正欲取牛皋。冷不防牛皋揮刀先至,不覺出了一身冷汗,立馬改攻為守。


    刀錘相碰,隻聽得‘卡嚓’一聲,寶刃正中錘柄。


    哎呀,青銅倭瓜錘,錘把也是包了銅皮。一般兩軍對壘,那也算是上乘的兵器,不想牛皋竟生生將薛不花右手錘削斷。


    薛不花從來不知牛皋還有馬後快三刀的招式。更不知三橫新作“梅花沰”的威力,錘上用刀不均,先失一分。


    牛皋一招成功,得理不讓人,第二刀刺向薛不花腰間,薛不花此時左手錘已經無法帶還迎敵。


    隻得鐙裏藏身,躲過這一劫。“忽”的一聲,牛皋這一刺走空。但是不等薛不花回過味來,牛皋第三刀,快似疾風,勢如閃電,正向薛不花斜肩砍來。


    薛不花再不濟也是大將,此時他雖驚魂未定,但是銅錘也回到頭前,單錘一舉,力磕牛皋這最後一刀。


    金兀術等人見了,沒想到牛皋竟然除撒手鐧外,還有奪命之式。不過三刀過後,牛皋氣力便要使盡。隻要薛不花擰身躲過,抑或舉錘擋住其刀,那翻盤取勝,自當十中有九。


    再說三橫陽泉索長玉在對馬嶺上觀戰,看了個正著。雖然不知金方將領何人,但從他們騎馬執錘,虎虎生氣之式,可以看到二人武功俱非等閑之輩。


    待到牛皋斬了薛鐵花,索長玉高叫好。臉上放出光來。


    她‘好’音未落,又見薛不花馬如疾風,來到牛皋身後舉錘就打。索長玉大驚,竟緊張得叫不出來。隻盼馬後快三刀能取了薛不花性命,得以化險為夷。


    鐵匠營三人中,隻有王三橫是真正裏手。本知師父教了牛二哥敗中取勝之術,但究竟第三刀能否全勝,誰人也沒有把握。


    俗話說,‘能人背後有能人’,你有殺人之矛,彼有禦敵之盾。倒底自己的‘梅花沰’能否削透銅錘,三橫著實捏一把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瀝泉神槍中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幾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幾梁並收藏瀝泉神槍中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