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臨此刻形勢逆轉,金兀術雖然年輕,戰場經驗不足,但他臨陣不慌。審時度勢之下,知道此時隻能放手一搏。一來隻要緊緊咬住天祚帝,可分敵將之心。二來說不定真的殺了遼帝也未可知,於是打馬直取天祚帝。
遼國天祚帝姓耶律名延禧,五十有三。本來也是著名的猛將。不料老之將至。在金兀術猛烈攻之下,輕敵在先,驚恐於後。見勢頭不對,打馬就逃。
延禧帝跨下馬可不一般,乃遼國汗血寶馬之中的上品。喚作‘赤焰火龍駒’,日行千裏,夜走八百。亂軍之中不驚不嚇,馱著天祚帝奪路而逃。
金兀術跨下馬也非同小可,他本是皇四子首次出征,老金帝特贈寶馬‘卷毛青麒麟’,雖非千裏馬,但是短時突擊速度更甚於耶律延禧的赤焰火龍駒。
金兀術見天祚帝要逃,那哪能容?打馬就追。旁邊遼將韓延雲見勢不好,手舞狼牙棒,截住去路。
金兀術見遼將阻擋,更不答話,舉斧就砍。‘立劈華山’,往下就剁。韓延雲見金兀術斧快,‘橫擔鐵門閂’,企圖檔住大斧。
那知道金兀術並不與之糾纏,大斧尚未砍下,突然抽單手從懷中取出一鏢。手起鏢落正中韓延雲麵門。
韓延雲屍體尚未倒下,左右又有兩將前來救駕。乃大將蕭約士,蕭成複。二蕭皆使大刀,一左一右直取金兀術。
哪成想,兀術馬快。二蕭之刀未到,金兀術連人帶斧已攻進夾擊之陣。兀術知道留兩將於馬後不是耍子,就在馬越二蕭之時,左手擎斧,右手取出馬鞍上精鋼劍。劍起斧落將二蕭斬於馬下。
此時遼將見金兀術如此凶猛,皆紛紛趕來護駕。有一將耶律前提馬欲擋金兀術。金兀術那容他阻,手中大斧一揮,‘秋風掃落葉’攔腰砍去。
耶律前手中鋼槍上下一順,‘懷中抱月’,去磕兀術手中斧。
金兀術見這將有所防備,並不停斧反而加力砍去,隻見‘嘡’的一聲,大斧將其連槍帶人斬成兩截。
金兀術得手不讓人,馬不停蹄繼續追趕天祚帝,此時遼將真的急了,離得遠的夠不上勁,近者隻有蕭運海,章過江二將。
蕭運海手揮狼牙棒率先接敵,章過江雙手舞動方天戟隨後趕來。此時金兀術與天祚帝隻有數馬之遙。
時不再來,機不可失。金兀術一記金叉探海,刺向蕭運海。蕭運海擰身躲過之時,金兀術將斧一扔,這一招喚叫‘烏龍吐信’,手中斧閃電一般飛向天祚帝。
天祚帝打馬正逃,腦後不長眼睛。大斧‘嘩’的一聲,正中他的脊骨。饒是天祚帝有一掛好甲。他本是武將,最愛此甲。上朝打獵皆是披掛齊整。眼看大斧剁向甲來,‘嗆’的一聲竟然將寶甲砍開。
原來金兀術的斧是天降隕鐵所製。鋒利無比。前書已表,此斧曾把嶽飛的鋼槍砍斷,可見其鋒。
幸虧天祚帝身著寶甲,減了大斧勢頭。就是如此也砍得他鮮血崩濺。再說金兀術手中斧即出,馬卻不停,仍然如飛一般,直取天祚帝。
旁邊遼將章過江那哪能讓?他挺戟便刺,怎料兀術馬快。章過江一戟刺出,金兀術身形一閃,讓過戟鋒。一招‘左攬雀尾’竟然將大戟抓定。
他右手取劍,一記‘鷂子翻身’反手持劍,插入章過江腰中,眼看是活不成了。
此時又有一將耶律南晃趕到。此將慣使托天叉,萬夫不擋之勇。與天祚帝同父異母,也是西夏元帥瀝重的親舅爺。
耶律南晃從橫路殺取金兀術。金兀術隻見眼前明晃晃一叉來襲,舉手中戟接駕相還。一是他連克數敵,強弩之末。二是耶律南晃武功蓋世。他見兀術戟到麵門,雙手把叉一迎,戟鏵正入叉中。
說時遲那時快,耶律南晃將叉一擰。這一招叫‘天旋地轉’乃使叉的絕世武功。
金兀術把持不住,大戟脫手。此時耶律南晃得理不讓人,見一招得手反手要再擊兀術。
也是天佑金兀術,正在這時金兀術的大斧在空中劃了數圈,擊下正中天祚帝。天祚帝中斧開始見鮮血尚不覺疼。馬奔了幾步,疼勁來了。
天祚帝吃痛不住,高聲喊:“救駕!”
說話耶律南晃打脫金兀術手中戟,此時勝負已見分曉。正要取他性命,不料天祚帝大呼。
那耶律南晃身經百戰,必知輕重。立時棄了兀術,前往救駕。臨轉馬頭時,卻沒忘要阻上金兀術一阻。回手取出囊中鐵鏢直取金兀術。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金兀術將天祚帝擒王未成,反被耶律南晃把馬射殺。也是他沒了手中兵器,無法阻擋之故。
金兀術不敵鐵鏢,竟跌下馬來。
遼國天祚帝姓耶律名延禧,五十有三。本來也是著名的猛將。不料老之將至。在金兀術猛烈攻之下,輕敵在先,驚恐於後。見勢頭不對,打馬就逃。
延禧帝跨下馬可不一般,乃遼國汗血寶馬之中的上品。喚作‘赤焰火龍駒’,日行千裏,夜走八百。亂軍之中不驚不嚇,馱著天祚帝奪路而逃。
金兀術跨下馬也非同小可,他本是皇四子首次出征,老金帝特贈寶馬‘卷毛青麒麟’,雖非千裏馬,但是短時突擊速度更甚於耶律延禧的赤焰火龍駒。
金兀術見天祚帝要逃,那哪能容?打馬就追。旁邊遼將韓延雲見勢不好,手舞狼牙棒,截住去路。
金兀術見遼將阻擋,更不答話,舉斧就砍。‘立劈華山’,往下就剁。韓延雲見金兀術斧快,‘橫擔鐵門閂’,企圖檔住大斧。
那知道金兀術並不與之糾纏,大斧尚未砍下,突然抽單手從懷中取出一鏢。手起鏢落正中韓延雲麵門。
韓延雲屍體尚未倒下,左右又有兩將前來救駕。乃大將蕭約士,蕭成複。二蕭皆使大刀,一左一右直取金兀術。
哪成想,兀術馬快。二蕭之刀未到,金兀術連人帶斧已攻進夾擊之陣。兀術知道留兩將於馬後不是耍子,就在馬越二蕭之時,左手擎斧,右手取出馬鞍上精鋼劍。劍起斧落將二蕭斬於馬下。
此時遼將見金兀術如此凶猛,皆紛紛趕來護駕。有一將耶律前提馬欲擋金兀術。金兀術那容他阻,手中大斧一揮,‘秋風掃落葉’攔腰砍去。
耶律前手中鋼槍上下一順,‘懷中抱月’,去磕兀術手中斧。
金兀術見這將有所防備,並不停斧反而加力砍去,隻見‘嘡’的一聲,大斧將其連槍帶人斬成兩截。
金兀術得手不讓人,馬不停蹄繼續追趕天祚帝,此時遼將真的急了,離得遠的夠不上勁,近者隻有蕭運海,章過江二將。
蕭運海手揮狼牙棒率先接敵,章過江雙手舞動方天戟隨後趕來。此時金兀術與天祚帝隻有數馬之遙。
時不再來,機不可失。金兀術一記金叉探海,刺向蕭運海。蕭運海擰身躲過之時,金兀術將斧一扔,這一招喚叫‘烏龍吐信’,手中斧閃電一般飛向天祚帝。
天祚帝打馬正逃,腦後不長眼睛。大斧‘嘩’的一聲,正中他的脊骨。饒是天祚帝有一掛好甲。他本是武將,最愛此甲。上朝打獵皆是披掛齊整。眼看大斧剁向甲來,‘嗆’的一聲竟然將寶甲砍開。
原來金兀術的斧是天降隕鐵所製。鋒利無比。前書已表,此斧曾把嶽飛的鋼槍砍斷,可見其鋒。
幸虧天祚帝身著寶甲,減了大斧勢頭。就是如此也砍得他鮮血崩濺。再說金兀術手中斧即出,馬卻不停,仍然如飛一般,直取天祚帝。
旁邊遼將章過江那哪能讓?他挺戟便刺,怎料兀術馬快。章過江一戟刺出,金兀術身形一閃,讓過戟鋒。一招‘左攬雀尾’竟然將大戟抓定。
他右手取劍,一記‘鷂子翻身’反手持劍,插入章過江腰中,眼看是活不成了。
此時又有一將耶律南晃趕到。此將慣使托天叉,萬夫不擋之勇。與天祚帝同父異母,也是西夏元帥瀝重的親舅爺。
耶律南晃從橫路殺取金兀術。金兀術隻見眼前明晃晃一叉來襲,舉手中戟接駕相還。一是他連克數敵,強弩之末。二是耶律南晃武功蓋世。他見兀術戟到麵門,雙手把叉一迎,戟鏵正入叉中。
說時遲那時快,耶律南晃將叉一擰。這一招叫‘天旋地轉’乃使叉的絕世武功。
金兀術把持不住,大戟脫手。此時耶律南晃得理不讓人,見一招得手反手要再擊兀術。
也是天佑金兀術,正在這時金兀術的大斧在空中劃了數圈,擊下正中天祚帝。天祚帝中斧開始見鮮血尚不覺疼。馬奔了幾步,疼勁來了。
天祚帝吃痛不住,高聲喊:“救駕!”
說話耶律南晃打脫金兀術手中戟,此時勝負已見分曉。正要取他性命,不料天祚帝大呼。
那耶律南晃身經百戰,必知輕重。立時棄了兀術,前往救駕。臨轉馬頭時,卻沒忘要阻上金兀術一阻。回手取出囊中鐵鏢直取金兀術。
俗話說,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金兀術將天祚帝擒王未成,反被耶律南晃把馬射殺。也是他沒了手中兵器,無法阻擋之故。
金兀術不敵鐵鏢,竟跌下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