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毛屍犼口中掠奪精血的惡魔,多半是混入萬獸穀的外來魔物,暗中掠奪血氣修持神通,弱肉強食,此乃深淵司空見慣之事,契染也沒有十分在意,神念匆匆一掃,對方頗有幾分道行,藏匿甚深,一時半刻也找不出來,便輕輕放過。
南疆之地到處都是崇山密林,難保沒有迦耶轉輪的耳目,為免節外生枝,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契染並未動用涅磐之力破空飛遁,而是邁開雙腿跋山涉水,徑直投七十二蓮花峰而去。涅磐金身強韌無匹,雖未動用神通,風一般穿過山林,快得異乎尋常,較之遁飛亦相差無多。
一路風平浪靜,波瀾不驚,並未遇到不長眼的魔獸阻攔,南明山溫柔得不像話,蠻荒血性無覓處,令契染有些失望。不眠不休奔馳月餘,七十二蓮花峰遙遙在望,他毫無疲態,遁速憑空又快上三分,熟門熟路闖入群山深處,無移時工夫便來到沉淵湖畔,天地大陣業已崩解,溝壑縱橫,如刻滿大地的傷疤,沉淵湖幹枯見底,放眼望去滿目瘡痍,慘不忍睹。
契染飛身掠過沉淵湖,踏上九泉峰,三生崖蕩然無存,山濤修持千載的洞府亦隨之化作飛灰,他靜靜回思過往,曆曆在目。赤日流火,將三生崖燒結為五色斑斕一塊琉璃,碎屑片片剝落,現出蠶繭一般的簡陋洞府,一道身影盤膝坐於蒲團上,燈焰搖曳如血光,山濤獨自參悟血氣法則,厚積薄發,終見花開,一朝入主深淵之底,遺下南方本命血氣,喚醒七十二蓮花峰大陣,隻手撥動風雲。
深淵三皇六王四方之主,昊天,伏嶽,北冥,陰酆,幽都,地藏,閻羅,平等,轉輪,草窠,山濤,樊隗,郎祭鉤,一十三位深淵主宰,一十三輪赤日,最為人低估的並非轉輪,而是山濤。隻可惜他生不逢時,遇到了魏十七,又恰逢深淵意誌橫空出世,黯然隕落,令人扼腕歎息。
契染抬手輕輕推去,法則之線編織因緣,涅磐佛國降臨現世,一道道佛光刷過九泉峰,山濤
掩藏其中的秘密露出端倪,無所遁形。入主深淵之底固然是莫大的機緣,但直麵深淵意誌的衝擊何其凶險,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山濤未慮勝,先慮敗,不僅在南方本命血氣中做了手腳,而且在九泉峰下,千丈地底,藏了一份東山再起的後手。
當日在北地凍土冰原一戰,魏十七隱隱察覺不大對勁,山濤執拿血氣法則,卻敗落太快,天頂槍一擊固然毀天滅地,但不足以就此擊破神域,他似乎早有退路,順勢收攏血氣,沉入龜息,赤日轉為黑日,漸次隱沒,顯然存了保全實力,卷土重來之心。隻是世事每每出人意料,未等他施展後續手段,風屏穀原石出世,引動天地異象,山濤渾渾噩噩,不防露了行跡,為深淵意誌擊滅,留在南疆的後手亦成為鏡花水月,埋葬於地底。
離開深淵之時行色匆匆,千頭萬緒,無暇旁顧,魏十七心中卻始終惦記著兩件事,都與南方之主山濤有關。一是天頂槍擊破赤日,神念之中失去感應,卻未必就此損毀,二是山濤用心深遠,狡兔三窟,或恐另有安排。故此當契染在深淵站穩腳跟,見縫插針,才有了南疆之行,孤身深入南明山,先往萬獸穀取了半截斷槍,又赴九泉峰,找到山濤留下的後手。對契染而言,這一切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
藏於九泉峰地底千丈深處的後手,不是什麽神兵血藥,而是一具千錘百煉的“屍蛻”分身。
山濤煉化本命血氣,成就南方之主,升起一輪赤日,卻沒有固步自封,他深知赤日亦會隕落,一朝身死,數千載苦功付諸東流。南疆多異物,為此他親赴南明山極西之地,費盡心機,捉到一頭傳說中的“風狸”,大小如狸,體形似豹,渾身覆蓋青毛,水火不侵,利器不傷,以鈍器大力抽打數百下,生機消退,變作一卷不損不毀的獸皮,一旦口中進風,則死而複生。
山濤得了風狸,如獲至寶,花費無數心血,將獸皮煉成一具“屍蛻”,在其口中塞
了一枚血藥,布下接引血符,萬一時運不濟,肉身被毀,一靈尚存,投入“屍蛻”之中,猶能借屍還魂,譬如多一條性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還沒來得及動用“屍蛻”,山濤便身死道消,隕滅於天地間。
涅磐佛國不斷向下延伸,將“屍蛻”完完整整取出,佛光籠罩之下,過去未來曆曆在目,契染頓知此物來龍去脈,隨手將其懸於菩提古樹枝頭。菩提古樹枝葉婆娑,沙沙作響,一縷微風來自西方極樂世界,纏繞於枝頭,吹入“屍蛻”口中,風狸頓時死而複生。血藥滾入喉中,意識油然而生,他著地一滾化作人形,容貌卻與山濤有幾分相仿。
既入涅磐佛國,也不怕他翻出什麽花招來,契染熟視良久,出言問道:“閣下可知自身來自何處,有何根腳?”
風狸眉眼微微一動,周身血氣翻滾,毛孔中騰起氤氳血氣,被佛光一掃,不留分毫。他麵上露出訝異之色,微一沉吟,徐徐道:“吾乃一具分身,當由本尊喚醒,不知何故落在道友彀中。”
契染哂笑道:“你那本尊喚作‘山濤’,原是南方之主,後入主深淵之底,自號‘南明王’,如今業已隕落。冥冥之中羈絆已斷,你被這九泉峰鎮壓在千丈深的地底,我若不喚醒你,歲月如流,將永不見天日。”
風狸沉默片刻,道:“道友可是要市恩與我?”
契染也不遮掩,順著他的話頭道:“你若願受此恩,蓮台之上有你立足之地,日後為佛門護法,可修成正果。若不願受此恩,我便將你打滅為‘屍蛻’,收於避風處,隔千年再來問你。”
風狸體內血氣再度湧動,心念才動,周身隨之一緊,法則之力將其禁錮,身軀如被十萬大山死死壓住,動彈不得。契染緩步上前,伸手從菩提古樹上折下一根樹枝,在掌心輕擊數下,問道:“怎麽說?”
南疆之地到處都是崇山密林,難保沒有迦耶轉輪的耳目,為免節外生枝,引來不必要的麻煩,契染並未動用涅磐之力破空飛遁,而是邁開雙腿跋山涉水,徑直投七十二蓮花峰而去。涅磐金身強韌無匹,雖未動用神通,風一般穿過山林,快得異乎尋常,較之遁飛亦相差無多。
一路風平浪靜,波瀾不驚,並未遇到不長眼的魔獸阻攔,南明山溫柔得不像話,蠻荒血性無覓處,令契染有些失望。不眠不休奔馳月餘,七十二蓮花峰遙遙在望,他毫無疲態,遁速憑空又快上三分,熟門熟路闖入群山深處,無移時工夫便來到沉淵湖畔,天地大陣業已崩解,溝壑縱橫,如刻滿大地的傷疤,沉淵湖幹枯見底,放眼望去滿目瘡痍,慘不忍睹。
契染飛身掠過沉淵湖,踏上九泉峰,三生崖蕩然無存,山濤修持千載的洞府亦隨之化作飛灰,他靜靜回思過往,曆曆在目。赤日流火,將三生崖燒結為五色斑斕一塊琉璃,碎屑片片剝落,現出蠶繭一般的簡陋洞府,一道身影盤膝坐於蒲團上,燈焰搖曳如血光,山濤獨自參悟血氣法則,厚積薄發,終見花開,一朝入主深淵之底,遺下南方本命血氣,喚醒七十二蓮花峰大陣,隻手撥動風雲。
深淵三皇六王四方之主,昊天,伏嶽,北冥,陰酆,幽都,地藏,閻羅,平等,轉輪,草窠,山濤,樊隗,郎祭鉤,一十三位深淵主宰,一十三輪赤日,最為人低估的並非轉輪,而是山濤。隻可惜他生不逢時,遇到了魏十七,又恰逢深淵意誌橫空出世,黯然隕落,令人扼腕歎息。
契染抬手輕輕推去,法則之線編織因緣,涅磐佛國降臨現世,一道道佛光刷過九泉峰,山濤
掩藏其中的秘密露出端倪,無所遁形。入主深淵之底固然是莫大的機緣,但直麵深淵意誌的衝擊何其凶險,稍有不慎便是萬劫不複,山濤未慮勝,先慮敗,不僅在南方本命血氣中做了手腳,而且在九泉峰下,千丈地底,藏了一份東山再起的後手。
當日在北地凍土冰原一戰,魏十七隱隱察覺不大對勁,山濤執拿血氣法則,卻敗落太快,天頂槍一擊固然毀天滅地,但不足以就此擊破神域,他似乎早有退路,順勢收攏血氣,沉入龜息,赤日轉為黑日,漸次隱沒,顯然存了保全實力,卷土重來之心。隻是世事每每出人意料,未等他施展後續手段,風屏穀原石出世,引動天地異象,山濤渾渾噩噩,不防露了行跡,為深淵意誌擊滅,留在南疆的後手亦成為鏡花水月,埋葬於地底。
離開深淵之時行色匆匆,千頭萬緒,無暇旁顧,魏十七心中卻始終惦記著兩件事,都與南方之主山濤有關。一是天頂槍擊破赤日,神念之中失去感應,卻未必就此損毀,二是山濤用心深遠,狡兔三窟,或恐另有安排。故此當契染在深淵站穩腳跟,見縫插針,才有了南疆之行,孤身深入南明山,先往萬獸穀取了半截斷槍,又赴九泉峰,找到山濤留下的後手。對契染而言,這一切既在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之外。
藏於九泉峰地底千丈深處的後手,不是什麽神兵血藥,而是一具千錘百煉的“屍蛻”分身。
山濤煉化本命血氣,成就南方之主,升起一輪赤日,卻沒有固步自封,他深知赤日亦會隕落,一朝身死,數千載苦功付諸東流。南疆多異物,為此他親赴南明山極西之地,費盡心機,捉到一頭傳說中的“風狸”,大小如狸,體形似豹,渾身覆蓋青毛,水火不侵,利器不傷,以鈍器大力抽打數百下,生機消退,變作一卷不損不毀的獸皮,一旦口中進風,則死而複生。
山濤得了風狸,如獲至寶,花費無數心血,將獸皮煉成一具“屍蛻”,在其口中塞
了一枚血藥,布下接引血符,萬一時運不濟,肉身被毀,一靈尚存,投入“屍蛻”之中,猶能借屍還魂,譬如多一條性命。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還沒來得及動用“屍蛻”,山濤便身死道消,隕滅於天地間。
涅磐佛國不斷向下延伸,將“屍蛻”完完整整取出,佛光籠罩之下,過去未來曆曆在目,契染頓知此物來龍去脈,隨手將其懸於菩提古樹枝頭。菩提古樹枝葉婆娑,沙沙作響,一縷微風來自西方極樂世界,纏繞於枝頭,吹入“屍蛻”口中,風狸頓時死而複生。血藥滾入喉中,意識油然而生,他著地一滾化作人形,容貌卻與山濤有幾分相仿。
既入涅磐佛國,也不怕他翻出什麽花招來,契染熟視良久,出言問道:“閣下可知自身來自何處,有何根腳?”
風狸眉眼微微一動,周身血氣翻滾,毛孔中騰起氤氳血氣,被佛光一掃,不留分毫。他麵上露出訝異之色,微一沉吟,徐徐道:“吾乃一具分身,當由本尊喚醒,不知何故落在道友彀中。”
契染哂笑道:“你那本尊喚作‘山濤’,原是南方之主,後入主深淵之底,自號‘南明王’,如今業已隕落。冥冥之中羈絆已斷,你被這九泉峰鎮壓在千丈深的地底,我若不喚醒你,歲月如流,將永不見天日。”
風狸沉默片刻,道:“道友可是要市恩與我?”
契染也不遮掩,順著他的話頭道:“你若願受此恩,蓮台之上有你立足之地,日後為佛門護法,可修成正果。若不願受此恩,我便將你打滅為‘屍蛻’,收於避風處,隔千年再來問你。”
風狸體內血氣再度湧動,心念才動,周身隨之一緊,法則之力將其禁錮,身軀如被十萬大山死死壓住,動彈不得。契染緩步上前,伸手從菩提古樹上折下一根樹枝,在掌心輕擊數下,問道:“怎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