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家大企業,近三百億美刀的投入,足以支撐起一平方公裏的cbd建設了。


    王業的這個莫斯科cbd規劃,顯然是獲得了大家一致的認可。


    有了入駐企業,也有了建設資金,那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在國家經濟委員會上大家一致表決通過後,擬定正式方案,指定一位委員專職負責,並牽頭各部門各機構的協調,統籌整個cbd項目的初期規劃、拆遷、土地三通一平、交通建設等。


    具體的事務當然不可能是王業親自去操辦,他隻負責指方向定政策,一旦確定了方案,那交給下麵的人去負責經辦就好了。


    不然的話,國家經濟委員會裏那麽多委員都幹嘛用的呢……


    這個項目從王業提出,上會討論,再召集企業代表征求意見,再到委員會內部通過最終方案,並確定開始推進,前前後後一共也就是十來天的時間。


    可謂極為神速,效率高到離譜!


    這件事甚至都不需要經過克宮以及政府或者杜馬的批準,隻是在正式形成方案後,提交了一份備桉給到克宮,就相當於通知他們,這件事要開始做了啊……


    這就是“國家經濟委員會”的厲害之處了,隻要是涉及到經濟相關的問題,委員會內部達成一致後,直接就可以開始執行。


    涉及到任何的部門機構或個人,都必須無條件的予以配合!


    當然了,王業也不可能利用這個“特權”去幹什麽不好的事情。


    因為一次兩次或許沒什麽,克宮也會睜隻眼閉隻眼,但真要是一直這樣,或者做了什麽特別讓克宮無法忍受的事情,那這個“特權”,估計也保持不了多久了!


    …………


    本來這個cbd方案通過之後,也有了專人負責工程的推進,王業就沒再關注了。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最想不到的地方,竟然出事了……


    當初王業之所以選址在這個地方建設cbd,一來是因為它靠近市中心,環境也很好。


    第二個就是這片區域內建築很少,拆遷起來比較容易。


    可是,問題恰好就出在了拆遷上!


    那片劃為cbd的區域內,有一個老小區,裏麵有十幾棟蘇式筒子樓,很是有些年頭了。


    這個小區屬於某政府部門的家屬院,不過這個部門隨著前蘇解體也改製消失不見了,後來這個小區的房子也經過各種轉手買賣,現在住的人也比較複雜。


    但因為小區位置很好,所以能買得起這裏房子的,那多多少少也算得上有錢人了。


    王業當初就忽略了這一點,他還以為這個小區既然算政府部門家屬院,那住的應該都是公務人員和家屬吧,這樣拆遷起來豈不是一張公告的事情嘛。


    當然了,就算王業當時知道這個小區現在業主情況複雜,他也不會太在乎這個。


    任何事情,都不可能沒有一點困難,總不能遇到任何困難就不做事了吧!


    而且,相比起莫斯科cbd的建設,以及未來這個cbd能夠為莫斯科這個城市,甚至是為俄羅斯這個國家帶來的好處相比,拆遷就是個微不足道的事情了。


    無論如何,這個小區都要被拆掉的!


    負責統籌這個cbd項目的委員叫妥夫斯基,這也是個從政經驗豐富的老手了。


    他接下這個任務後,第一件事就是和莫斯科市政府那邊溝通,讓市政府出麵來把那塊地給“清理”出來。


    因為妥夫斯基很明白,這個任務的難點可能就在前期,也就是拆遷這一步。


    後麵要錢有錢,要人有人,那就是建設進度快慢的問題了,不存在什麽麻煩。


    但要是在第一步就被卡住了,壓根拆遷不出來地塊,那自己的麻煩可就大了!


    這個cbd項目不但是米哈尹爾議長主推的大項目,更是包括克宮在內的各方都非常關注的一件大事!


    現在歸自己負責了,結果第一步就被卡住了,那各位領導會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能力呢……


    原本妥夫斯基還以為莫斯科市府這邊會遇到點阻力呢,畢竟大家都清楚,米哈尹爾議長和莫斯科派並不是多對付。


    哪怕在這次的杜馬換屆中,莫斯科派係潰不成軍,失去了在杜馬的很多席位。


    但現在的莫斯科市依然還掌握在莫斯科派的手裏,這裏也是他們的大本營,外部勢力一時半會很難拿下這個“堡壘”的。


    妥夫斯基都做好了心理準備,萬一莫斯科市府這邊真的太不像話,一直拖著自己不辦事的話,那自己也隻能祭出“尚方寶劍”,當場撤職幾個涉事官員立威了。


    】


    國家經濟委員會有這樣的權利!


    不過出乎他的意料,莫斯科市府這邊出奇地配合,妥夫斯基剛拿出公文,對方就滿口答應下來,說立刻就派出工作組,去協助妥夫斯基去做好拆遷工作。


    但是因為這個cbd項目是經濟委員會主導並且負責的,包括拆遷賠償等事情,市裏並不清楚,所以市裏也隻能協助,真正拍板定下來賠償標準,支付賠償款什麽的,還需要妥夫斯基出麵。


    這也是合理的要求,所以妥夫斯基愉快地答應下來。


    他想著隻要市裏願意出麵,加上自己這邊在賠償標準上也不會吝嗇,那拆遷工作還不是手到擒來嘛。


    要是順利的話,估計一個月時間不到,整個規劃區域就能清理出來,可以開展後續工作了。


    這工作效率!


    嘖嘖,估計下次經濟委員會開會,自己匯報工作進度時,米哈尹爾主任必然是不吝讚賞啊……


    …………


    這個機關小區一共有十八棟居民樓,都是七層高的老式筒子樓,連電梯都沒有,很有些年頭了。


    不過因為住在這裏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錢,所以小區環境、建築本身這些都維護得還不錯,看起來很整潔。


    十八棟樓,根據統計,目前一共住了一千來戶。


    這個戶數,說不上多,但也絕對不少,算是一個有點規模的小區了。


    按照妥夫斯基的計劃,會在一個新的區域,修建一個新的居民小區,這裏的所有業主,都按照1:1的麵積給予補償!


    雖然說這裏的地段更好一些,但問題是這裏的房子都很破舊了啊。


    用這裏的“老破小”,去換稍微偏一些的新電梯房,怎麽算都是賺的嘛。


    當然了,新房子蓋好那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這段時間拆遷戶們居住的地方隻能自己解決了。


    但妥夫斯基也會給予大家租房補貼的,按每家拆遷房屋的麵積給予每個月五百到八百美刀不等的租房補貼!


    這個價格不可謂不良心了吧。


    要知道這年頭,莫斯科的大部分人每月收入還沒有這麽高呢!


    這些補償條件,自然是妥夫斯基和助理以及項目組的人共同商討出來的,這在莫斯科已經破了先例了!


    本來按照某些項目組工作人員的說法,這個小區本就是政府的房子!


    是政府分給單位工作人員居住的,但所有權依然還在原單位的手裏,雖然原單位已經“不見了”,但國家還在嘛。


    現有的國家機關總是有“繼承權”的吧!


    直接把裏麵的居民趕走就行了,哪裏需要什麽賠償啊。


    不過這個建議被妥夫斯基否定了。


    這樣做固然是有些道理,在法理上也能說得通,但問題是那些居民能願意嗎?


    他們肯定會鬧事啊!


    到時因為這點事鬧得沸沸揚揚的,耽誤時間不說,一個弄不好還給自己惹了一身騷,圖個啥呢……


    畢竟這個cbd項目確實很有錢,各大企業預計的幾百億美刀投入是鬧著玩的?!


    那自己也就不在一些細節上省錢了,能用錢換時間換效率的話,還是值得的。


    …………


    經濟委員會和市裏派來協助的工作人員組成的拆遷工作小組進入居民小區內,先是挨家挨戶分發了拆遷通知書。


    通知書上寫明了這塊地皮將要建設國家重要項目,需要各位居民配合工作,搬遷去別的地方。


    當然,國家不會讓大家居無定所的,不但會分配新的高擋住宅樓,還會給予一定的現金補償!


    從字麵上看,給出的條件絕對夠豐厚!


    大部分居民也確實心動了,短時間內就有不少居民簽訂了意向書,同意補償方案,搬去新的住宅樓。


    妥夫斯基正誌得意滿,以為一切順利時,卻出了意外……


    “委員,出事了!有幾十戶業主聯合起來,寫了一封公開信,發表在莫斯科晚報上。公開抨擊我們工作組野蠻拆遷,要把他們這些業主趕出家門,讓他們流浪街頭無家可歸……”


    一名工作人員急匆匆地來到妥夫斯基的辦公室,向他匯報道。


    妥夫斯基當場就“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滿臉愕然。


    這是在搞什麽……


    且不說自己完全沒有什麽野蠻拆遷,也沒有把業主趕出家門啊,反而自己給出的拆遷條件可謂相當優厚了。


    再說了,就算那些業主有什麽不滿,想要提什麽條件,也可以直接來工作組這邊談啊。


    現在壓根就沒有人來和自己談,直接就捅到報紙上去了?


    這是來者不善啊!


    以妥夫斯基的經驗來看,這件事絕不是那麽簡單的!


    對方可能也不隻是想要多一些賠償,而是壓根就沒有談的想法,目的就是奔著把事情鬧大去的啊。


    背後到底是哪方勢力在指使……


    妥夫斯基想到這,就是一個激靈,他可不想自己渾渾噩噩地被夾在了什麽派係鬥爭之中。


    就自己這“小身板”,還沒有那個資格被夾在中間啊。


    所以他立刻就麻溜地帶著一張莫斯科晚報,來到了王業的辦公室。


    開玩笑,就算這件事背後有人在搞鬼,那針對的也不是自己,估計都不是針對這個項目,而是衝著米哈尹爾議長去的!


    因為大家都知道,這個cbd項目就是米哈尹爾議長推出來的,而且參與進來的那些大企業都和他多多少少有點關係。


    要是能夠打擊到這個項目,讓項目流產或者拖延著不能繼續下去。


    那米哈尹爾將顏麵大失!


    甚至會讓他聲望受損……


    …………


    妥夫斯基考慮得沒錯,王業聽完他的匯報後,第一反應也是有人在針對自己搞事了。


    因為這事裏裏外外都透露出一絲詭異。


    要是真的釘子戶,哪怕是要漫天要價,那起碼也會先和拆遷工作組這邊接觸一下,談一下條件吧。


    哪有上來一聲不吭,直接就捅到了媒體上,而且還是一份非常有影響力的大報上!


    王業立刻讓自己的助理們搜集相關資料和信息,還有鬧事的業主中,到底是誰在挑頭,誰是主使者!


    不得不說,王業的助理團工作效率極高。


    隻用了不到一天時間,就在這件事還沒發酵起來時,就把一份完整的資料放在了王業麵前。


    尹蓮娜臉色凝重地匯報道:


    “老板,這件事確實有點不正常,因為在臉書上,暴力拆遷已經成為一個新聞熱點了。


    有很多粉絲眾多的大v都在轉發這件事!


    在他們的帶動下,整件事的風向都是在抨擊政府這邊,說什麽為了搞麵子工程,浪費國家資金,還害得大量民眾無家可歸,流離失所……”


    王業一聽眉頭就皺了起來。


    作為一位經曆過後世互聯網“風浪”的人,他可太明白這種網絡節奏的危害性了。


    任何一件事,無論誰對誰錯,但隻要掌握了網絡話語權的一方,在前期就通過大量、快速的輿論導向,讓輿論發酵起來,而且向著自己一方傾斜。


    那無數的網友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帶動起來情緒,加入到其中。


    哪怕是後麵事情的真相被揭露出來,但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了,因為大家的情緒已經過去,又有了新的網絡熱點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了。


    簡單來說,這就是“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


    真沒想到,在2005年竟然已經有人開始應用起互聯網上的這股輿論力量,而且還是要對付自己!


    要知道,這股輿論發酵起來以後,那整個莫斯科cbd項目就完全被抹黑了。


    那麽作為主導人的自己,也會被貼上“好大喜功、勞民傷財”的大帽子吧。


    這對自己來說,簡直就是精準狙擊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俄羅斯當寡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琉璃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琉璃灣並收藏重生俄羅斯當寡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