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儒林雅士閣(第四更,為舵主“慫龍”加更)
再造大明:崇禎有個時空門 作者:飄逸楷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從八月二十二日一直到九月初,大量彈劾蕭升的奏章和指責皇帝不分忠奸的奏章湧上來,還有很多士子聚眾宣揚國朝有妖孽的言論。
一些人聚集在京師大學堂附近,不斷地去找新派學生的麻煩。
九月初四,這些聲音就全部消失了。
因為這一天,一個消息傳到了京師之中。
曲阜孔家,勾結後金, 意圖謀反,顛覆華夏衣冠,有愧於孔聖之道,幸得其中有人懸崖勒馬,舉報於朝堂。
現已平定孔家之亂,山東曲阜,再無孔家, 除迷途知返的孔燁一脈十叁人得以保全之外,其餘人等, 皆斬首,以儆效尤!
隨後,報紙上刊登出來孔燁“檢舉”出來的孔家這些年的罪狀,包括不限於強占土地百萬畝,蓄養私兵兩千,販賣軍需於女真人等等。
一條條的,都是死罪,孔家之人,皆是死有餘辜之輩,無一錯判。
這消息傳來之後,那些叫囂的人知道,自己完了。
就連萬世師表的孔家都被滅門了,皇帝還有什麽是不敢的?
先是孔家,接下來就是自己等人了, 再叫囂隻怕死得更慘。
他們所料還是很準的,當天下午, 錦衣衛直接抓獲了一大批人。
罪名大多是通敵賣國,就是往死了搞。
這天之後, 天下儒學讀書人噤若寒蟬,新學成功上位。
當然,南方地區,腐儒的勢力還是根深蒂固的。
大明之中,儒家子弟還是很多的,為了讓這些人安分一些,蕭升和朱由檢商討出來一個辦法。
九月初六,朝廷宣布建立“儒林雅士閣”,邀請儒家名士加入,對儒家典籍進行整理,整合,注釋,而後刊印天下。
儒學四大家,孔家孔燁,孟家孟楠,顏家顏仕林,曾家曾明奕為主,先入雅士閣,以各家學問為主,編纂書籍。
在同一天, 流傳出了朝廷要對科舉製改革的消息,而新科舉之中,對為官之人的考核書籍,就是由“儒林雅士閣”進行編製。
這一消息讓大家以為,皇帝還是需要儒學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的,而進入這個新的機構,就是真正成為學術獨裁者。
以前,朝堂隻是劃分一下考試範圍,真正考核的內容,並不是很明確。
但是現在朝堂讓他們來編纂考核書籍,也就是讓“儒林雅士閣”的人自己指定考試的具體要求和內容,還把解釋權交到了他們的手中。
作為考核書籍的編纂者,正確答桉還不是他們自己想怎麽寫就怎麽寫,天下為官之人,都要求著他們作為老師,何愁不能成為掌握一方派係的學術霸權者。
原本是孔家一家獨大,掌握這種權力,現在朝堂把這種權力從孔家身上剝奪了,賦予給了“儒林雅士閣”,也就相當於給予了其中的那些名流儒士。
進入其中,可要比進翰林院清高多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人,果斷就奔向了京城,至於之前叫囂的“維護孔聖之威嚴”之類的話語,全部都被這些人拋到了腦後。
“儒林雅士閣”的確是掌握編纂權的,新科舉的蒙學教材《語文釋義》,小學教材《文賦曆史》,以及大明通政學堂之中的《策論》,《思修》,《民政》叁套主要的考核教材,都是由這裏編纂的。
但是,最後這些東西都要經過一個獨立的“庭審處”機構才能被刊印出來。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這裏的人,都是接受新思想教導的流民,從琉璃侯府出身,獨立直屬於皇帝管理。
他們沒有官職,薪水掛靠在錦衣衛係統之中。
所以,要讓大明的士子和官員學習什麽,主導權不在儒林雅士閣,而在“庭審處”。
朝廷直接征辟一批人進入“雅士閣”,有威望的比如被稱為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的劉宗周,袁可立的弟子,現今掌管大明書籍刊印的著作司司長黃道周等
年輕人有複社領袖張溥,張采,未來的明末四公子之中的陳貞慧、方以智,冒襄等。
從事編纂整合工作的主要還是“老年組”,那些年輕人則是培養起來接替這些人的。
雅士閣之中的職位並無官職,但恰恰是因為這樣,才對那些“名士”更加具有吸引力。
畢竟,他們可是十分愛惜羽毛的,不想被人說是為了“功利”才加入了雅士閣,而純粹是為了學術,為了儒學能夠更好地發展。
劉宗周乃是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推陳出新,什麽“水太涼”錢謙益之流,在江湖地位上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這位老先生在受到邀請之後,也是立刻就答應前來了。
而他並不喜歡做官,隻是希望可以傳播他的思想,所以這雅士閣對他來說算是正中下懷。
不隻是他,大多數名士,也都是這種態度。
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或許這些人並不都是什麽通政類的人才,但是至少在對儒學,對理學,對做學問這件事上還是很優秀的。
而朱由檢需要的,就是這些人。
政務方麵的知識,自然有蕭升利用現代的資源去編製,如今蕭升在國內掌握的財富搞個學術小組還是沒問題的。
以劉宗周為代表的一大幫名士加入,一下子就把那些躁動的讀書人吸引了過來,針對蕭升的聲音彷佛一瞬間就被按了“清除鍵”一樣,都消失了。
冒襄即冒辟疆,他們加入雅士閣,更是激發了那些年輕人的熱情。
“儒林雅士閣”隸屬於禮部,雖然沒有品級,但也有著一些職銜。
比如劉宗周來了之後,擔任的就是“鴻儒”之職。
鴻儒之後是翰林,再下則是雅士。
“鴻儒”隻有五個席位,翰林分為一等翰林和二等翰林,雅士則是分一到叁品。
如此,便有了六個等級,也就有了六層待遇,最高級別的鴻儒每個月可以領取到四百塊銀鈔,也就是四十兩銀子,以購買力計算,大概相當於每個月叁萬的樣子。
而最低級的叁品雅士,每個月也有著二十塊銀鈔,也就是二兩銀子的待遇。
這樣清雅的工作,卻又有著如此豐厚的待遇,有哪個名士會拒絕呢?
於是,在儒林雅士閣建立之後一個月之內,大明境內的儒家勢力幾乎全部進入了這個地方,朱由檢把針對新學的舊派放到了眼皮底下,拿捏在了手中。
一些人聚集在京師大學堂附近,不斷地去找新派學生的麻煩。
九月初四,這些聲音就全部消失了。
因為這一天,一個消息傳到了京師之中。
曲阜孔家,勾結後金, 意圖謀反,顛覆華夏衣冠,有愧於孔聖之道,幸得其中有人懸崖勒馬,舉報於朝堂。
現已平定孔家之亂,山東曲阜,再無孔家, 除迷途知返的孔燁一脈十叁人得以保全之外,其餘人等, 皆斬首,以儆效尤!
隨後,報紙上刊登出來孔燁“檢舉”出來的孔家這些年的罪狀,包括不限於強占土地百萬畝,蓄養私兵兩千,販賣軍需於女真人等等。
一條條的,都是死罪,孔家之人,皆是死有餘辜之輩,無一錯判。
這消息傳來之後,那些叫囂的人知道,自己完了。
就連萬世師表的孔家都被滅門了,皇帝還有什麽是不敢的?
先是孔家,接下來就是自己等人了, 再叫囂隻怕死得更慘。
他們所料還是很準的,當天下午, 錦衣衛直接抓獲了一大批人。
罪名大多是通敵賣國,就是往死了搞。
這天之後, 天下儒學讀書人噤若寒蟬,新學成功上位。
當然,南方地區,腐儒的勢力還是根深蒂固的。
大明之中,儒家子弟還是很多的,為了讓這些人安分一些,蕭升和朱由檢商討出來一個辦法。
九月初六,朝廷宣布建立“儒林雅士閣”,邀請儒家名士加入,對儒家典籍進行整理,整合,注釋,而後刊印天下。
儒學四大家,孔家孔燁,孟家孟楠,顏家顏仕林,曾家曾明奕為主,先入雅士閣,以各家學問為主,編纂書籍。
在同一天, 流傳出了朝廷要對科舉製改革的消息,而新科舉之中,對為官之人的考核書籍,就是由“儒林雅士閣”進行編製。
這一消息讓大家以為,皇帝還是需要儒學來維護自己的統治的,而進入這個新的機構,就是真正成為學術獨裁者。
以前,朝堂隻是劃分一下考試範圍,真正考核的內容,並不是很明確。
但是現在朝堂讓他們來編纂考核書籍,也就是讓“儒林雅士閣”的人自己指定考試的具體要求和內容,還把解釋權交到了他們的手中。
作為考核書籍的編纂者,正確答桉還不是他們自己想怎麽寫就怎麽寫,天下為官之人,都要求著他們作為老師,何愁不能成為掌握一方派係的學術霸權者。
原本是孔家一家獨大,掌握這種權力,現在朝堂把這種權力從孔家身上剝奪了,賦予給了“儒林雅士閣”,也就相當於給予了其中的那些名流儒士。
進入其中,可要比進翰林院清高多了。
得知這個消息的人,果斷就奔向了京城,至於之前叫囂的“維護孔聖之威嚴”之類的話語,全部都被這些人拋到了腦後。
“儒林雅士閣”的確是掌握編纂權的,新科舉的蒙學教材《語文釋義》,小學教材《文賦曆史》,以及大明通政學堂之中的《策論》,《思修》,《民政》叁套主要的考核教材,都是由這裏編纂的。
但是,最後這些東西都要經過一個獨立的“庭審處”機構才能被刊印出來。
<a href="http://m.xiashuba.com" id="wzsy">xiashuba.com</a>
這裏的人,都是接受新思想教導的流民,從琉璃侯府出身,獨立直屬於皇帝管理。
他們沒有官職,薪水掛靠在錦衣衛係統之中。
所以,要讓大明的士子和官員學習什麽,主導權不在儒林雅士閣,而在“庭審處”。
朝廷直接征辟一批人進入“雅士閣”,有威望的比如被稱為明代最後一位儒學大師的劉宗周,袁可立的弟子,現今掌管大明書籍刊印的著作司司長黃道周等
年輕人有複社領袖張溥,張采,未來的明末四公子之中的陳貞慧、方以智,冒襄等。
從事編纂整合工作的主要還是“老年組”,那些年輕人則是培養起來接替這些人的。
雅士閣之中的職位並無官職,但恰恰是因為這樣,才對那些“名士”更加具有吸引力。
畢竟,他們可是十分愛惜羽毛的,不想被人說是為了“功利”才加入了雅士閣,而純粹是為了學術,為了儒學能夠更好地發展。
劉宗周乃是陽明心學的集大成者,推陳出新,什麽“水太涼”錢謙益之流,在江湖地位上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這位老先生在受到邀請之後,也是立刻就答應前來了。
而他並不喜歡做官,隻是希望可以傳播他的思想,所以這雅士閣對他來說算是正中下懷。
不隻是他,大多數名士,也都是這種態度。
所謂盛名之下無虛士,或許這些人並不都是什麽通政類的人才,但是至少在對儒學,對理學,對做學問這件事上還是很優秀的。
而朱由檢需要的,就是這些人。
政務方麵的知識,自然有蕭升利用現代的資源去編製,如今蕭升在國內掌握的財富搞個學術小組還是沒問題的。
以劉宗周為代表的一大幫名士加入,一下子就把那些躁動的讀書人吸引了過來,針對蕭升的聲音彷佛一瞬間就被按了“清除鍵”一樣,都消失了。
冒襄即冒辟疆,他們加入雅士閣,更是激發了那些年輕人的熱情。
“儒林雅士閣”隸屬於禮部,雖然沒有品級,但也有著一些職銜。
比如劉宗周來了之後,擔任的就是“鴻儒”之職。
鴻儒之後是翰林,再下則是雅士。
“鴻儒”隻有五個席位,翰林分為一等翰林和二等翰林,雅士則是分一到叁品。
如此,便有了六個等級,也就有了六層待遇,最高級別的鴻儒每個月可以領取到四百塊銀鈔,也就是四十兩銀子,以購買力計算,大概相當於每個月叁萬的樣子。
而最低級的叁品雅士,每個月也有著二十塊銀鈔,也就是二兩銀子的待遇。
這樣清雅的工作,卻又有著如此豐厚的待遇,有哪個名士會拒絕呢?
於是,在儒林雅士閣建立之後一個月之內,大明境內的儒家勢力幾乎全部進入了這個地方,朱由檢把針對新學的舊派放到了眼皮底下,拿捏在了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