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幹趴了衛無回,然而這麽多事後,朝廷真的千瘡百孔了――那個被打散的關東十一路諸侯各自為政,襄王、任盎都壯大了但按兵不動,此時最迫在眉睫的是赤巾、綠眉起義軍也壯**近,兩股力量占了近半個大祈,蕭協發召令令諸侯阻兩軍,然而諸侯都裝裝樣子撩撩腿,兩個起義軍約定一起(草根約定一起抵抗諸侯),一南一北,誰先入建陽,誰就是皇帝。愛玩愛看就來


    蕭協(在華璧暗搓搓的提醒下)決定先糾集主力擊破較弱的北邊來的綠眉,動搖赤巾軍心。


    然而三軍未發,卻傳來北邊當利、烏恒、瑞邪一同叩邊的消息。


    這三國前麵提過了,前身是大當利,和大祈算是世仇,被襄睿王華沂一手裂成三個國家,烏恒、瑞邪都挺小的,被迫對大祈俯首稱臣,當利桀驁不屈,還是和大祈對峙。


    現在,這三個國家趁火打劫來了,北邊主要有充州、襄州,三國大舉南下,燒殺搶掠,還把充州牧一家的腦袋砍下來掛城牆上。


    襄州那邊還好,華景一直磨刀霍霍準備謀反,戰鬥力絕對是杠杠的,眼見充州那邊擋不住,他還派了些兵馬去充州,但還是擋不太住。


    國家兵力隻這麽點(大概五萬到八萬),蕭協打算把軍隊全調去北邊抵擋胡虜。很多大臣當然不同意:什麽襄王能抵得住噠,陛下不要衝動,眼見著亂賊就要兵臨城下了。


    華璧站出來,分析了一下兵力情況,表示但憑襄王一州兵馬,最多能抵三國半年。


    大臣:那就好啦,半年後,陛下肯定已經打敗了亂賊,再抽兵援助襄王就好了,北境必然能保安危。


    這話虛的很,能不能抵住亂賊還是兩說,就算抵了肯定也剩不下多少兵馬了 。


    蕭協忽道:赤巾來勢洶洶,建陽經過幾場大戰已經千瘡百孔,薛卿有一句話說得很好,那就是遷都。


    群臣不太明白對方話裏意思沒吱聲。(這個時候,蕭協對朝堂掌控力已經挺高了,沒人再把他當初的小皇帝了)


    蕭協忽然站起來:算來算去,充都最安全,無亂賊,你們也說當賊下不來,不如遷都充都?


    群臣愣,然後麵無人色:萬萬不可啊,陛下。


    蕭協:有何不可,反正安全。


    群臣跪了下來,開始講其實充都也很危險啊,綠眉離充都很近的,當賊也是有那麽一點可能突破的,雖然可能性很小,但陛下不能有萬一啊。


    蕭協:朕不能有萬一,充都更不能有萬一。天子守國門,朕意已決。


    終於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其實陛下就是想派兵援北,不願讓當賊犯邊,陛下高義。臣有個法子,可兩全其美,昔日大祈建國之初,和如今狀況何其相似,國內百廢待興,當利猖獗在北,太/祖舍棄一點名利財富,用議和換取幾十年太平。


    他話一出口,所有人都色變了,但都沒出口阻攔,因為他們心底也有這樣的想法。


    蕭協眸光一利,然而沒等他說什麽,華璧就搶了他腰間的劍,把那個人一劍砍死了:妖言惑眾。建國初和如今狀況哪一點相似?當利在xxx年間就敢說出和大祈隔河而治的話來,敢屠我大祈三座城池,想要議和,就要拱手山河!(究竟怎麽樣沒想好,反正就是,現在和當利議和,代價非常大,要割很多地了)


    華璧:誰再敢說“和”,今日就不必活著走出這奉天殿了。


    群臣:陛下,你看他!


    蕭協:美呆了。


    然後,沒人敢再提了。蕭協很快認命單光拓為大將軍(他沉穩並且忠心),遊孝遊為他的副將(什麽將軍還沒想好,就是二把手,因為遊孝遊戰略眼光好,是軍事天才,但怕死且忠心值有待商榷)


    臨行前,單光拓:陛下有什麽要囑咐的。


    蕭協拍拍他: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潛台詞――放手去幹罷,朕不會給你命令,恐怕也給不了你命令了,不要想著回援,如果朕不在了,這些兵馬你說了算,就算要去投靠哪個諸侯也罷。(蕭協覺得這些是為大祈浴血奮戰的將士,他卻已經注定給不了他們封賞,那就別讓他們太慘,投靠大勢力諸侯會是最好的選擇)]


    綠眉得知消息後,轉頭不攻建陽,一起攻打當利了――綠眉起自北方,對當利有仇恨,且自覺幹不過赤巾就不為他人做嫁衣裳了。


    綠眉、襄王、朝廷軍三股力量,差不多可以了和三國扛一扛了。


    華景以他超高人氣和威望能力,成了驅當的首腦。


    然而,這個時候,建陽隻剩兩千兵馬了,赤巾十幾萬吧,分三路過來的,離得很近很近了,建陽城內卻已經沒多少武將了。很多大臣百姓準備要逃,華璧帶兵把那些逃的官員都逮住殺光了: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棄國者,誅!


    然後那些官員的盤纏分給百姓:要逃就逃,是他們沒有盡到責任,沒保護好你們。


    (地下群臣:臥槽,雙標。)


    蕭協站在城門口:他們要走,就讓他們走罷,到底擔驚受怕那麽多年,也算辛苦,留這兒也無用,貪生怕死,人之本性耳,你何必動這麽大怒。


    華璧看他一眼:生是祈臣,死就當是祈鬼,我決不允許有一個叛徒從我手下漏出去。若貪生怕死,就莫要來吃皇糧,吃了就沒資格怕。再說,怎麽沒用?臣把諸大臣的家兵都收編了,本來兩千兵馬,現在已經五千了。


    蕭協刮了刮他鼻子:……你啊,真是太凶了。


    說著,搖了搖頭,五千兵馬,擋十五萬大軍,螳臂當車啊,何必要這五千人馬枉送性命。


    (胸襟寬廣、大愛無疆是蕭協的屬性,霸道決絕、剛烈勇猛是華璧的屬性,所以我當初寫到太廟華璧那段話真是寫不下去了,哎喲喂,為了放火燒了樓家,華璧就有點生蕭協氣?這怎麽可能是我的東北小霸王嘛!)


    華璧:其實隻要拖住三個月,北境的事應該就能解決,屆時陛下必然民心高漲,單將軍和遊將軍也能回來支援。


    說完,他跪下請纓:臣誓死守建陽三月。


    蕭協看著他:好。


    華璧兵分兩路,一隊兩千人馬,給翦讚,讓他去黃河邊上建陽城外死死堵著,還有一路自己帶著去搞遊擊戰。


    他讓翦讚守住十五天,就能巴拉巴拉(其實我忘了當初怎麽想的方法了,反正是看周夫平七王之亂突然靈光乍現,可現在想不起來了)


    翦讚守住十五天了,然而等華璧帶人回來後,已經全軍覆沒死光了。


    赤巾主力被弄得神煩,被隔在建陽外。


    就是在這一期間,華璧大放異彩,展現非凡的軍事天賦。


    然而,三個月過去了,隻是五百兵馬了,單光拓他們還沒回來,他們被華景使計拖住了――華璧看得出來,華景當然更看得出來。


    還繼續派人抓華璧,最後一次時,華璧覺得自己可能真的等不到了,就讓那幾個來抓他的人帶了封家書回去。


    赤巾又增援,明天應該就是最後一場戰役了,華璧看了流央宮一眼,想去看蕭協最後一麵,於是他就去了。


    淩晨,偌大的奉天殿,隻有蕭協一個人坐在高高的九重階梯上,他一身龍袍,衣冠整齊,麵前放著一杯清酒,朝陽剛剛升起,極淡的幾縷光打來,照著他的臉斑駁不清。


    華璧抱著頭盔進來,走進,問道:酒裏是什麽?


    蕭協垂著頭看著酒:鶴頂紅。


    華璧:臣是來向陛下辭行的,預計最晚今日傍晚,亂賊便會攻入宮內。


    蕭協還是垂著頭:嗯。


    華璧最後看了他一眼,轉身:陛下保重,就朝外走去。


    走到殿中央時,蕭協忽然道:華璧。


    華璧一愣,停下腳步,背對對方:陛下果然早就猜到。


    (或許,中間應該說一下發現的細節)


    蕭協:弘王還好嗎?


    華璧:臣入建陽後,不曾見過弘王,不過父王絕不會苛待殿下。


    蕭協勾唇,冷冷一笑:不會苛待?當然不會苛待?否則待朕殯天,如何再演一場挾天子以令諸侯?


    華璧抿了抿唇,沒說話。


    蕭協神色轉淡:你走罷。


    華璧轉身跪下,還是沒說話。


    蕭協長長一歎:你走罷,你本就不該來的。


    華璧叩頭:臣誓與建陽共存亡。


    蕭協忽然大笑起來:誓與建陽共存亡?哈哈哈哈哈――


    他站起來,撿起手邊一塊東西就往華璧頭上扔去:誰準你與建陽共存亡的?亂臣賊子,焉配與朕共赴國難?這是你心心念念的傳國玉璽,滾――


    玉璽從華璧額角墜落掉在地上,帶出他額頭一片血流如注,他低頭,血色模糊眼球一片血霧朦朧中捧起那塊玉璽。


    作者有話要說:  我又來偽更了。


    咦,隻寫大綱我居然也寫得有些心潮澎湃,唉――


    如果有小天使進來了,那麽,提前助新春快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封狼居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漱流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漱流央並收藏封狼居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