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中正今日前來,正是要看看勾走他兒子魂兒的狐狸精是誰,順便討個說法。
若實在沒轍的話,為治好兒子的失魂症,他便是仗勢欺人也要將這個“公道”強討回去。
他自信,在整個臨海郡地界,郡守說的話都沒他好使。
而他來討公道,臥病在床的玉公子,自然拚了命也要來了。
至於跟在玉公子身後的三位富家子,他們為一睹仙女芳容而來,是以在一旁不斷地加油添醋,起哄挑唆。
老員外方中正回頭,怒道:“來人,將門給我撞開,我倒要看看裏麵是何方神聖。”
“是!”候在門左右的官兵齊齊應聲,抽出刀劍就要上前硬闖。
勾首領豎眉,“我看誰敢?”他將刀抽出來橫放,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若是旁的江湖人或許就讓了,畢竟官府不好惹。但勾首領不怕,他身後站著誰?南朝朔北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家眷豈是小小中正官能見的。
眼見衝突要起,勾首領身後忽有一人問他,“勾大哥,你在和誰說話,是師父回來了嗎?”
勾首領回頭,見身壯膀圓的幸娘正提著一把巨斧,站在屋簷下,翹首向這邊望來。
‘’不是,是有幾個不長眼的在鬧事。”勾首領說。
幸娘見他抽出了刀,不放心走過來,“是誰,青衣幫的人?”
“不是,是官府的人。”勾首領揮手,“幸娘放心,有我在,他們闖不進去。”
幸娘走到門前,將掩著的門拉開一扇,門外巷子內果然站著許多官兵。
她見官兵已經抽出了刀劍,嚇了一跳,“這是怎麽回事,你們要幹什麽?”
“搶進去。”老員外方中正已經懶得與他們費口舌了。
“慢!”幸娘喝道,她身寬體胖,嗓門也大,震的湧上前來的官兵止住了腳步。
這邊勾首領已一句話將事情交代清楚了,幸娘掐腰道:“敢硬闖朔北王宅邸,你們是要造反嗎?”
巷子一靜,隻餘淅淅瀝瀝的落雨聲。
勾首領無奈一笑,他本來還想多逗這些人一會兒的。
“朔北王?”良久,方中正才懷疑道,“哪位朔北王?”
“當朝有幾個朔北王?”勾首領戲謔道。
幸娘應付不了這種事情,怕他們不信,道:“你們在此候著,我去通稟師父。”
她剛轉過身,就見雨幕之中傳來一隻雪白色的隼,在屋簷上打了個轉後,由窗戶鑽進了小樓,身後的人也看見了,俱驚“咦”一聲。
“你們別輕舉妄動。”幸娘怕他們打起來,嚇唬一句後,走進小樓。
她上了樓,見漱玉正在擦拭白隼身上雨水。
“外麵發生什麽事兒了?”漱玉把擦拭幹淨的白隼遞給侍女去喂食,自己將收到的信箋由小竹管內抽出打開。
幸娘於是將院子外的對峙和事由說了,問:“師父,那些官兵還在外麵候著呢,該怎麽做?”
漱玉仔細讀著信箋,慢慢皺起了眉頭。
她聽到幸娘問話後,頭也沒抬,隻是取出一塊牌子遞給幸娘,“把這塊牌子給他們看一眼就可以了。”
幸娘接過,見是一枚朔北王令牌,立時高興的答應一聲,噔噔噔的下了樓。
這可是王爺令牌,見牌如見人,她能好好威風一把了。
漱玉不曾注意到幸娘的小心思,她正為尚小樓寄來的信箋而愁眉不展。
信上寫的正是水龍王攜手海流劍派勾結東瀛劍客攻上龍王島之事。
與旁人氣憤水龍王勾結東瀛劍客不同,漱玉皺眉的是海流劍派與青幫的攜手。
往日裏海流劍派處處受藥王穀節製,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它竟公然與水龍王合作,已然是在挑戰藥王穀的權威。
這是漱玉所不能容忍的。
若不對海流劍派加以懲戒,將會有更多門派看低藥王穀。屆時,藥王穀想穩坐四大派寶座,統領江南江北的江湖必然舉步維艱。
現在東瀛劍客的出現,也正好給了藥王穀光明正大立威的機會,是以又思量片刻,斟酌一番後,漱玉請出了“虎撐令”。
虎撐令在江湖上頗有地位,是藥王穀號召江湖群雄時的信物。
各門各派,各城醫舍,各地龍門客棧見令後,自會響應和傳遞藥王穀的號召。
“喏,給你,看清楚了,此乃朔北王的令牌。”幸娘將令牌扔給方中正。
方中正接過令牌仔細打量後,回頭看了看兒子,歎口氣:“的確是朔北王令牌。”
候在兩側的官兵聞言,立刻將刀劍回鞘,不敢造次。
“那,那位仙女一般的姑娘……”玉公子強撐起身子,緊張的問。
“什麽仙女?”幸娘不解,院子內的人這些日子都為海上的朔北王擔憂了,壓根不知道有人單相思成災。
見兒子癱軟在竹轎上,慘白的臉色和緊張的神情,方中正不忍,隻能作揖對幸娘道:“勞煩問下姑娘,前些日子打傷我兒的姑娘是?”
幸娘這才仔細打量竹轎上的玉公子,恍然道:“哦,你就是那個翻牆頭,被我師父略施薄懲的登徒子。”
“咳咳。”方中正尷尬的咳嗽一聲,“不知令師是?”
幸娘驕傲的揚起下巴,“我師父乃是天下第一穀藥王穀穀主。”
方中正雖不聞江湖事,對藥王穀還是略知一二的,尤其在朔北王隱居幽穀二十春,一朝提刀振風雷後。
但為讓兒子死心,方中正繼續問道:“不知你師父與朔北王的關係是?”
“師父與王爺青梅竹馬,也自然是未來王妃了。”幸娘心直口快。
方中正回頭見兒子,見他如遭重擊,雙眼茫然,臉色煞白煞白的,如塗了脂粉。
幸娘是粗人,不曾注意到玉公子的黯然神傷,依舊對玉公子不客氣道,“下次若再孟浪從事,小心王爺回來對你不客氣。”
“不客氣什麽!”見幸娘火上澆油,愛子心切的方中正怒道。
幸娘不懼,冷笑:“你知道吳郡鄉侯齊季倫之子齊樂陵是怎麽死的嗎?”
方中正一怔,無力的擺了擺手,“多有得罪了。方某日後再登門向王爺請罪。”
說罷,他轉身走到竹轎前,見兒子形如槁木,麵如死灰,想要勸又不知說什麽,無奈擺了擺手,“走吧。”
“慢著!”站在玉公子身旁的黑衣富家子忽然開口,“你剛才說什麽,王爺不在?”
若實在沒轍的話,為治好兒子的失魂症,他便是仗勢欺人也要將這個“公道”強討回去。
他自信,在整個臨海郡地界,郡守說的話都沒他好使。
而他來討公道,臥病在床的玉公子,自然拚了命也要來了。
至於跟在玉公子身後的三位富家子,他們為一睹仙女芳容而來,是以在一旁不斷地加油添醋,起哄挑唆。
老員外方中正回頭,怒道:“來人,將門給我撞開,我倒要看看裏麵是何方神聖。”
“是!”候在門左右的官兵齊齊應聲,抽出刀劍就要上前硬闖。
勾首領豎眉,“我看誰敢?”他將刀抽出來橫放,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若是旁的江湖人或許就讓了,畢竟官府不好惹。但勾首領不怕,他身後站著誰?南朝朔北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的家眷豈是小小中正官能見的。
眼見衝突要起,勾首領身後忽有一人問他,“勾大哥,你在和誰說話,是師父回來了嗎?”
勾首領回頭,見身壯膀圓的幸娘正提著一把巨斧,站在屋簷下,翹首向這邊望來。
‘’不是,是有幾個不長眼的在鬧事。”勾首領說。
幸娘見他抽出了刀,不放心走過來,“是誰,青衣幫的人?”
“不是,是官府的人。”勾首領揮手,“幸娘放心,有我在,他們闖不進去。”
幸娘走到門前,將掩著的門拉開一扇,門外巷子內果然站著許多官兵。
她見官兵已經抽出了刀劍,嚇了一跳,“這是怎麽回事,你們要幹什麽?”
“搶進去。”老員外方中正已經懶得與他們費口舌了。
“慢!”幸娘喝道,她身寬體胖,嗓門也大,震的湧上前來的官兵止住了腳步。
這邊勾首領已一句話將事情交代清楚了,幸娘掐腰道:“敢硬闖朔北王宅邸,你們是要造反嗎?”
巷子一靜,隻餘淅淅瀝瀝的落雨聲。
勾首領無奈一笑,他本來還想多逗這些人一會兒的。
“朔北王?”良久,方中正才懷疑道,“哪位朔北王?”
“當朝有幾個朔北王?”勾首領戲謔道。
幸娘應付不了這種事情,怕他們不信,道:“你們在此候著,我去通稟師父。”
她剛轉過身,就見雨幕之中傳來一隻雪白色的隼,在屋簷上打了個轉後,由窗戶鑽進了小樓,身後的人也看見了,俱驚“咦”一聲。
“你們別輕舉妄動。”幸娘怕他們打起來,嚇唬一句後,走進小樓。
她上了樓,見漱玉正在擦拭白隼身上雨水。
“外麵發生什麽事兒了?”漱玉把擦拭幹淨的白隼遞給侍女去喂食,自己將收到的信箋由小竹管內抽出打開。
幸娘於是將院子外的對峙和事由說了,問:“師父,那些官兵還在外麵候著呢,該怎麽做?”
漱玉仔細讀著信箋,慢慢皺起了眉頭。
她聽到幸娘問話後,頭也沒抬,隻是取出一塊牌子遞給幸娘,“把這塊牌子給他們看一眼就可以了。”
幸娘接過,見是一枚朔北王令牌,立時高興的答應一聲,噔噔噔的下了樓。
這可是王爺令牌,見牌如見人,她能好好威風一把了。
漱玉不曾注意到幸娘的小心思,她正為尚小樓寄來的信箋而愁眉不展。
信上寫的正是水龍王攜手海流劍派勾結東瀛劍客攻上龍王島之事。
與旁人氣憤水龍王勾結東瀛劍客不同,漱玉皺眉的是海流劍派與青幫的攜手。
往日裏海流劍派處處受藥王穀節製,不敢越雷池一步。如今它竟公然與水龍王合作,已然是在挑戰藥王穀的權威。
這是漱玉所不能容忍的。
若不對海流劍派加以懲戒,將會有更多門派看低藥王穀。屆時,藥王穀想穩坐四大派寶座,統領江南江北的江湖必然舉步維艱。
現在東瀛劍客的出現,也正好給了藥王穀光明正大立威的機會,是以又思量片刻,斟酌一番後,漱玉請出了“虎撐令”。
虎撐令在江湖上頗有地位,是藥王穀號召江湖群雄時的信物。
各門各派,各城醫舍,各地龍門客棧見令後,自會響應和傳遞藥王穀的號召。
“喏,給你,看清楚了,此乃朔北王的令牌。”幸娘將令牌扔給方中正。
方中正接過令牌仔細打量後,回頭看了看兒子,歎口氣:“的確是朔北王令牌。”
候在兩側的官兵聞言,立刻將刀劍回鞘,不敢造次。
“那,那位仙女一般的姑娘……”玉公子強撐起身子,緊張的問。
“什麽仙女?”幸娘不解,院子內的人這些日子都為海上的朔北王擔憂了,壓根不知道有人單相思成災。
見兒子癱軟在竹轎上,慘白的臉色和緊張的神情,方中正不忍,隻能作揖對幸娘道:“勞煩問下姑娘,前些日子打傷我兒的姑娘是?”
幸娘這才仔細打量竹轎上的玉公子,恍然道:“哦,你就是那個翻牆頭,被我師父略施薄懲的登徒子。”
“咳咳。”方中正尷尬的咳嗽一聲,“不知令師是?”
幸娘驕傲的揚起下巴,“我師父乃是天下第一穀藥王穀穀主。”
方中正雖不聞江湖事,對藥王穀還是略知一二的,尤其在朔北王隱居幽穀二十春,一朝提刀振風雷後。
但為讓兒子死心,方中正繼續問道:“不知你師父與朔北王的關係是?”
“師父與王爺青梅竹馬,也自然是未來王妃了。”幸娘心直口快。
方中正回頭見兒子,見他如遭重擊,雙眼茫然,臉色煞白煞白的,如塗了脂粉。
幸娘是粗人,不曾注意到玉公子的黯然神傷,依舊對玉公子不客氣道,“下次若再孟浪從事,小心王爺回來對你不客氣。”
“不客氣什麽!”見幸娘火上澆油,愛子心切的方中正怒道。
幸娘不懼,冷笑:“你知道吳郡鄉侯齊季倫之子齊樂陵是怎麽死的嗎?”
方中正一怔,無力的擺了擺手,“多有得罪了。方某日後再登門向王爺請罪。”
說罷,他轉身走到竹轎前,見兒子形如槁木,麵如死灰,想要勸又不知說什麽,無奈擺了擺手,“走吧。”
“慢著!”站在玉公子身旁的黑衣富家子忽然開口,“你剛才說什麽,王爺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