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聖地高手(續)
千佛山上,丁木灣,茶王樹旁。
慧明禪師一直遵從師訓,門人弟子從不踏足中原半步,除非聽雪閣同意。於今蕭易水所言,實正中下懷,慧明如何不樂,但表麵上仍裝作不介意的樣子推辭一番。
素玉齋主柳月英不悅,數落道:“老和尚,少要裝蒜,蕭閣主既有此意,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一定不負所托,讓武林太平無事。”前半句對慧明言,後半句則是麵向蕭易水。
蕭易水欣慰道:“如此甚好,那我們就放手一搏吧,蕭某這一生,除了聽雪劍,從不用其他兵刃,這回就雙手較技,但請你們不要謙讓,至於你們用兵器否,你們自己決定吧。”
柳月英先自回道:“我這千變拂塵從未離身過,並且千變三十六式也是我畢生絕學,隻好不恭敬一回了。”
慧明和柳月英如往日般對蕭易水施禮,蕭易水回禮後靜如山嶽,竟是讓對方先行動手,似乎要以靜製動。
慧明將降魔棍插入樹旁之地,走到蕭易水身前丈許站定,先以一招羅漢拳中門直進,此招可謂平平無奇,但在場三位俱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已達化腐蝕為神奇之境,慧明禪師想試試蕭易水武技進步多少,算是投石問路。
柳月英則沒有多想,千變拂塵揮灑,從後麵夾擊蕭易水。
雲嘯飛在陣中看見,出聲提醒,卻見蕭易水仍是不覺,想想才知,這陣法隻能聽和看見外麵,外部卻不知陣內情形,隻是緊張的瞪大眼睛仔細看去。
三人本是各自隔著丈餘範圍,這對於他們這些武林高手來說並不成問題,隻需眨眼時間即到。就在前後二人將近尺許之境時,蕭易水動了,隻見他旋身往右,左手順勢帶動柳月英拂塵,拂塵變曲為直,轉而攻向慧明禪師。
慧明禪師不想在這時候蕭易水才還擊,卻見攻來的是柳月英的千變拂塵,大喝一聲硬接一記,聲音卻甚穩重,可見未曾有傷:“好一招‘移山填海’,一來就出絕招,可是你這逍遙劍法,我們都相當熟悉了,難道這十年來蕭大俠的武技沒有寸進嗎。”
三人很快戰到一處,轉眼已達百招開外。這期間,三人都在試探對方深淺,是以未出全力,但偶爾會逼對方以絕招相對。
蕭易水心裏忖度:他二人果然進步不少,謝道元的無極魔功仍對身體有所傷害,必須速戰速決才可,看來要拿新創的第十九式了。想罷退步收掌,複又攻上,進退間掌風突變,掌力挾勁風攻擊柳月英,掌到中途忽轉向慧明,待慧明揮拳欲接時,旋又進擊柳月英,又再轉攻慧明,如此往複再三,突然掌中逼出一道氣劍全力襲向慧明,慧明以為蕭易水會像以前一樣一開始便以硬拚硬,所以開始一輪就認為蕭易水仍在試探,不成想蕭易水會突然以全力真的攻來,隻好也以十成功力相抗,拳掌接實,四周突轉寂寥,初無聲,轉瞬間卻覺空中震蕩不已,二人周身沙石紛飛,數息間再無雜物。
慧明倒退三步,隻覺胸腹內氣血翻湧,內息震動不停,急忙坐下調息。
蕭易水則倒飛而回,借慧明一拳之威,十成之力,返攻柳月英,勢若奔雷,快如閃電,相當於挾兩人之力來襲。
柳月英拂塵突伸長一倍,根根舞動,旋身化力,擋一招又複旋身化力,直到十個轉身後才稍稍平複。
慧明調息未完,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這招何名?怎麽不見你施展過。”
蕭易水帶著雲嘯飛旋飛而去,此時已在十丈開外,遠遠的傳來一句:“這是一年前所創的十九式‘左右逢緣’”
慧明驚訝不已:“‘左右逢緣’,果然左右逢緣,真是厲害,厲害。”
柳月英喘息不止,聽到慧明如此說,不免譏諷道:“什麽?厲害你個頭,我們也沒有輸啊,我想,他這招一定很費功力,不然他怎麽會突然離去。”
此次比鬥,竟以蕭易水不勝而勝,柳月英和慧明禪師不敗而敗而告終,唯一的見證人卻是十歲不到的孤兒雲嘯飛。
第7章――少年不知愁滋味
京城大街,店鋪林立,叫賣吆喝之聲此起彼伏,喧囂嘈雜不絕於耳。
作為國之重心,新皇初登大寶,大赦天下,百姓舉國歡呼,感謝天恩浩蕩,讓這擁擠的大街更顯繁華不已。
然而在這京城中心,一處不知名的天牢,卻甚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一個長身甲胄的侍衛帶了名老頭突然出現在天牢門口,天牢門口的守衛照例查驗無誤後,方才放行。
侍衛手提酒壇,酒壇以粗繩捆之,外看少說也有五六斤重,老人則提著一個木桶,也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
兩人進門後快步朝‘天字一號’走去,那裏是關押朝庭重犯之處。
進到裏麵,正在東倒西歪的五個牢卒頓時起身詢問,侍衛招呼道:“各位大哥好,這次統領大人考慮到將近年關,所以特地叫小弟去醉春樓帶回一壇‘一夢千年’,大哥們可別小看了這酒,它可是醉春樓的頭牌瓊玉姑娘釀造的,據說瓊玉姑娘每次釀酒後都要親口品嚐一下,才能讓它擺上台麵。各位大哥真是有口福啊。”
這邊說著,那邊已叫老人拿出桶內物事,卻原來是四盤小菜,給牢卒佐酒用的。
其中一個似是領頭的,長得稍胖,上前謝道:“好說,好說,多虧公孫統領一直照顧,兄弟們過來,坐這一塊吃吧。”又叫侍衛也一塊吃。
侍衛隻以其他事推托道:“不了,各位慢用,慢用,我可要看著老人去檢查,雖說每月才一次,但主子交待下來,不得不照辦。”佯作愁意。
牢頭及其他四人不以為意,也不再理他,轉眼就劃拳行令,喝得不亦樂乎了。
不過盞茶時間,五個獄卒又複東倒西歪,但這回不是困了,而是醉了,醉得一遝胡塗。
這時候,老人正叫醒獄中的犯人,侍衛見牢卒倒下,將老人臉上的麵具摘掉,赫然與牢中人長相酷似,不論身高,臉形,五官皆有九分相似。
侍衛對牢中人道:“明王,是我啊,我是柱子,我來帶您出去的,”將麵具取下後戴在牢中人臉上,這才對‘老人’道:“你就在牢中呆著,隻要不說話,或者少說,不被他們識破,你就會有好日子過,每天吃好睡好,什麽也不用幹,你的家人我們會給一百兩銀子,應該夠你家三代人用的。”
老人隻是點頭,似乎不會說話。‘老人’已經不是老人,於今已是明王的替身,侍衛將二人衣服換過後,這個‘明王’隻嗯一聲,便進去牢中,在先前明王睡覺之處,躺下就睡。
侍衛再不多說,裝扮好明王後,二人速速離去。
這一切盡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進行,沒有被其他人發現。
此後虎歸深山,魚遊大海,明王在先前舊部協助下,暗中招兵買馬,秘密操練。
千佛山上,丁木灣,茶王樹旁。
慧明禪師一直遵從師訓,門人弟子從不踏足中原半步,除非聽雪閣同意。於今蕭易水所言,實正中下懷,慧明如何不樂,但表麵上仍裝作不介意的樣子推辭一番。
素玉齋主柳月英不悅,數落道:“老和尚,少要裝蒜,蕭閣主既有此意,我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一定不負所托,讓武林太平無事。”前半句對慧明言,後半句則是麵向蕭易水。
蕭易水欣慰道:“如此甚好,那我們就放手一搏吧,蕭某這一生,除了聽雪劍,從不用其他兵刃,這回就雙手較技,但請你們不要謙讓,至於你們用兵器否,你們自己決定吧。”
柳月英先自回道:“我這千變拂塵從未離身過,並且千變三十六式也是我畢生絕學,隻好不恭敬一回了。”
慧明和柳月英如往日般對蕭易水施禮,蕭易水回禮後靜如山嶽,竟是讓對方先行動手,似乎要以靜製動。
慧明將降魔棍插入樹旁之地,走到蕭易水身前丈許站定,先以一招羅漢拳中門直進,此招可謂平平無奇,但在場三位俱是武林中數一數二的人物,已達化腐蝕為神奇之境,慧明禪師想試試蕭易水武技進步多少,算是投石問路。
柳月英則沒有多想,千變拂塵揮灑,從後麵夾擊蕭易水。
雲嘯飛在陣中看見,出聲提醒,卻見蕭易水仍是不覺,想想才知,這陣法隻能聽和看見外麵,外部卻不知陣內情形,隻是緊張的瞪大眼睛仔細看去。
三人本是各自隔著丈餘範圍,這對於他們這些武林高手來說並不成問題,隻需眨眼時間即到。就在前後二人將近尺許之境時,蕭易水動了,隻見他旋身往右,左手順勢帶動柳月英拂塵,拂塵變曲為直,轉而攻向慧明禪師。
慧明禪師不想在這時候蕭易水才還擊,卻見攻來的是柳月英的千變拂塵,大喝一聲硬接一記,聲音卻甚穩重,可見未曾有傷:“好一招‘移山填海’,一來就出絕招,可是你這逍遙劍法,我們都相當熟悉了,難道這十年來蕭大俠的武技沒有寸進嗎。”
三人很快戰到一處,轉眼已達百招開外。這期間,三人都在試探對方深淺,是以未出全力,但偶爾會逼對方以絕招相對。
蕭易水心裏忖度:他二人果然進步不少,謝道元的無極魔功仍對身體有所傷害,必須速戰速決才可,看來要拿新創的第十九式了。想罷退步收掌,複又攻上,進退間掌風突變,掌力挾勁風攻擊柳月英,掌到中途忽轉向慧明,待慧明揮拳欲接時,旋又進擊柳月英,又再轉攻慧明,如此往複再三,突然掌中逼出一道氣劍全力襲向慧明,慧明以為蕭易水會像以前一樣一開始便以硬拚硬,所以開始一輪就認為蕭易水仍在試探,不成想蕭易水會突然以全力真的攻來,隻好也以十成功力相抗,拳掌接實,四周突轉寂寥,初無聲,轉瞬間卻覺空中震蕩不已,二人周身沙石紛飛,數息間再無雜物。
慧明倒退三步,隻覺胸腹內氣血翻湧,內息震動不停,急忙坐下調息。
蕭易水則倒飛而回,借慧明一拳之威,十成之力,返攻柳月英,勢若奔雷,快如閃電,相當於挾兩人之力來襲。
柳月英拂塵突伸長一倍,根根舞動,旋身化力,擋一招又複旋身化力,直到十個轉身後才稍稍平複。
慧明調息未完,就迫不及待的問道:“這招何名?怎麽不見你施展過。”
蕭易水帶著雲嘯飛旋飛而去,此時已在十丈開外,遠遠的傳來一句:“這是一年前所創的十九式‘左右逢緣’”
慧明驚訝不已:“‘左右逢緣’,果然左右逢緣,真是厲害,厲害。”
柳月英喘息不止,聽到慧明如此說,不免譏諷道:“什麽?厲害你個頭,我們也沒有輸啊,我想,他這招一定很費功力,不然他怎麽會突然離去。”
此次比鬥,竟以蕭易水不勝而勝,柳月英和慧明禪師不敗而敗而告終,唯一的見證人卻是十歲不到的孤兒雲嘯飛。
第7章――少年不知愁滋味
京城大街,店鋪林立,叫賣吆喝之聲此起彼伏,喧囂嘈雜不絕於耳。
作為國之重心,新皇初登大寶,大赦天下,百姓舉國歡呼,感謝天恩浩蕩,讓這擁擠的大街更顯繁華不已。
然而在這京城中心,一處不知名的天牢,卻甚是冷冷清清,門可羅雀。
一個長身甲胄的侍衛帶了名老頭突然出現在天牢門口,天牢門口的守衛照例查驗無誤後,方才放行。
侍衛手提酒壇,酒壇以粗繩捆之,外看少說也有五六斤重,老人則提著一個木桶,也不知道裏麵裝的是什麽。
兩人進門後快步朝‘天字一號’走去,那裏是關押朝庭重犯之處。
進到裏麵,正在東倒西歪的五個牢卒頓時起身詢問,侍衛招呼道:“各位大哥好,這次統領大人考慮到將近年關,所以特地叫小弟去醉春樓帶回一壇‘一夢千年’,大哥們可別小看了這酒,它可是醉春樓的頭牌瓊玉姑娘釀造的,據說瓊玉姑娘每次釀酒後都要親口品嚐一下,才能讓它擺上台麵。各位大哥真是有口福啊。”
這邊說著,那邊已叫老人拿出桶內物事,卻原來是四盤小菜,給牢卒佐酒用的。
其中一個似是領頭的,長得稍胖,上前謝道:“好說,好說,多虧公孫統領一直照顧,兄弟們過來,坐這一塊吃吧。”又叫侍衛也一塊吃。
侍衛隻以其他事推托道:“不了,各位慢用,慢用,我可要看著老人去檢查,雖說每月才一次,但主子交待下來,不得不照辦。”佯作愁意。
牢頭及其他四人不以為意,也不再理他,轉眼就劃拳行令,喝得不亦樂乎了。
不過盞茶時間,五個獄卒又複東倒西歪,但這回不是困了,而是醉了,醉得一遝胡塗。
這時候,老人正叫醒獄中的犯人,侍衛見牢卒倒下,將老人臉上的麵具摘掉,赫然與牢中人長相酷似,不論身高,臉形,五官皆有九分相似。
侍衛對牢中人道:“明王,是我啊,我是柱子,我來帶您出去的,”將麵具取下後戴在牢中人臉上,這才對‘老人’道:“你就在牢中呆著,隻要不說話,或者少說,不被他們識破,你就會有好日子過,每天吃好睡好,什麽也不用幹,你的家人我們會給一百兩銀子,應該夠你家三代人用的。”
老人隻是點頭,似乎不會說話。‘老人’已經不是老人,於今已是明王的替身,侍衛將二人衣服換過後,這個‘明王’隻嗯一聲,便進去牢中,在先前明王睡覺之處,躺下就睡。
侍衛再不多說,裝扮好明王後,二人速速離去。
這一切盡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進行,沒有被其他人發現。
此後虎歸深山,魚遊大海,明王在先前舊部協助下,暗中招兵買馬,秘密操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