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克忙道:“不要緊,倒是我們給甘姐姐添麻煩了。”


    “秦克弟弟,咱們就別客套了,滿亭說你在學校裏經常幫他,真要客套起來,我還得感謝你替我照顧男朋友了。”甘佩璿的性格溫和中帶著直爽,很能引人別人的好感。


    她看到寧青筠,更是眼前一亮:“青筠妹妹,你可比網上的照片和視頻裏還要好看!”


    寧青筠被誇得小臉漲紅,小聲道:“甘姐姐你也很美。”


    甘佩璿笑道:“我不行,別說和你比了,滿亭穿上女裝都比我好看。”


    她這下幽默的自嘲頓時引起眾人的轟笑,也拉近了彼此剛剛相識、有些生疏的距離感。


    秦克暗暗點頭,這甘佩璿性格很好,接人待物也挺成熟的,起碼比起花滿亭高兩個等級,也不知道上次小花同學勇闖米國期間是誰吃了誰,說不定是小花同學自己鑽到套裏了。


    不過見甘佩璿提起男朋友花滿亭時眼裏掩不住地幸福感,四周的朋友也沒任何的異色,顯然她與花滿亭交往的事並沒有瞞著別人,這讓秦克心裏更舒服了。


    花滿亭是他的好朋友,秦克還是很希望小花同學能收獲美滿的愛情,雖然這甘姐姐比小花同學大了四歲,屬於典型的姐弟戀。


    甘佩璿又介紹在場的朋友給秦克和寧青筠認識。


    這些留學生有男有女,基本都是與甘佩璿年紀相仿的研究生,專業多數是物理方向,也有化學方向的,算是與甘佩璿一個圈子裏的京城舊友,家裏在京城都算是名門望族。


    見到秦克二人,這些高材生除了驚訝於兩人的年輕與出眾外貌外,很快就能坦然相處,既沒擺出什麽架子,也沒太過的熱情討好,顯示出良好的學識修養,並沒有那些“二代”常見的紈絝氣質。


    眾人年紀相差都在四五歲之內,又是他鄉遇同胞,在秦克的刻意結交下,很快就熟悉起來。


    秦克和寧青筠一邊在眾人的陪同下遊覽斯坦福大學,一邊聽著他們吐槽米國的導師製。


    米國的導師權力極大,稱呼為“老板”真沒叫錯,想開除了一個研究生隻需要一個電話打到學校那裏,甚至不用走紙質審批,就能把學生從學校裏除名。


    所以留學生們對導師都是又敬又畏。


    考取斯坦福大學時,有些知名教授的招生名額滿了,隻能由學校分配導師,這種情況往往是最慘的,因為沒有經過雙向選擇,導師對這些由學校分配過來的學生並不熟悉更不會看重,隻會安排些最苦最累的工作。


    甘佩璿就是這類最慘的情況。


    其實剛開始時她還覺得挺驚喜的,因為導師韋納·布雷夫教授在米國的物理學界相當有名氣,隻是已好幾年沒招研究生了,隻帶博士生,直到去年臨時才決定要招一批研究生,許多學生並不知道這個消息錯過了報考他研究生的時機,而甘佩璿因為學校調劑,很幸運地成為了布雷夫教授的研究生,跟隨著他從事理論物理的研究。


    不過甘佩璿很快就發現了,布雷夫教授這屆居然招收了十二個研究生,其中好幾個是他在本科時期就看好的苗子,這次根本就是為了那些好苗子才重新招生的,所以有什麽重要課題都會優先安排那些好苗子,而甘佩璿等其他學生,雖然也會跟著做課題研究,卻隻會接觸些最低層次、重複類的實驗。


    布雷夫教授的主攻方麵是“光學及高精度的電子和磁測量”,為了改進觀測手段與測量精度,往往一個實驗要重複上萬次,甘佩璿等人就是做這類重複的“試錯”工作,當出了一定的成果後,才會由布雷夫教授親自帶著他看好的幾個學生進行重點實驗,而甘佩璿等人隻能在旁邊觀摩……


    偏偏甘佩璿哪怕做簡單而重複實驗做到吐,也沒敢抗議或者投訴,畢竟惹惱了導師被當成不服從安排的刺頭而被開除掉,那就太冤枉了。在米國,被導師開除後,基本上也不會再有別的導師收留了,隻能灰溜溜地回國。


    而甘佩璿來到米國留學,就是為了做出成績、向家裏爭取婚姻自由,此時心裏的鬱悶可想而知。


    這幾天也是因為導師安排的實驗任務重,她和幾個同學天天熬夜做實驗,昨天才沒法子抽出時間來給秦克和寧青筠做導遊……


    甘佩璿歎道:“其實我還算好的了,學的是理論物理,估計後續還是有機會接觸一些更高層次的知識,我聽說有些留學生學的是應用物理,還要是高精尖方向的精密製造方向,他們就是真的悲劇了,除非與指定的企業簽訂條件苛刻、十年以上的就業合同,不然別想參與到重要的課題了,甚至連畢業都得拖延。”


    其餘的留學生也大多數都表示有些“水土不服”。


    這些留學生在國內應該都是出身大家族,加上成績優秀,受慣了追捧,來到這裏就不太適應西方的社交模式,受到一定的排擠。


    不過有一說一,國外的教育製度以及教學模式、教學水平,又確實比國內要優秀,使得眾人都很矛盾,最終還是決定熬過這三年,拿到斯坦福大學的畢業證與學位證再說。


    至於之後是否回國發展,都是未知之數,隻有甘佩璿表示是一定會回國的。


    眾人便起哄是不是要回國與小男友雙宿雙飛,甘佩璿也大大方方地承認是的,還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對秦克和寧青筠道:“秦克弟弟、青筠妹妹,聽滿亭說你們以後是一定會開物理實驗室的,如果我回國了,你們收不收留我?”


    秦克笑道:“我和青筠確實有開實驗室的打算,甘姐姐你兩年後就回國吧?正好幫我們把實驗室的框架搭起來,各位朋友有興趣也可以加入。”


    眾人都半真半假地表示會認真考慮,但現在秦克兩人隻在數學方麵取得了耀眼的成績,在物理方麵還是默默無聞,這些眼高於頂的高材生們心裏多少有些不以為然。


    隻有那個學化學的留學生尚明敭背景深厚,他若有所思地瞟著在四周似是路人,又似是同路的陳明等四人,隱約猜到了什麽,於是很熱情地與秦克交換了手機號碼與郵箱地址,表示要多聯係雲雲。


    遊覽完斯坦福大學這所世界著名的學府,眾人又帶秦克和寧青筠吃了頓當地美食,才揮手告別。


    坐在返程的車上,寧青筠悄聲問:“秦小克,布雷夫教授就是這屆物理新視野獎的得主吧?”


    秦克點頭:“就是他。我猜甘姐姐有意在我們麵前提起這事,除了吐槽外,也存著一定的心思,希望我們幫幫她。”


    寧青筠也是個聰明的女孩,一想就明白了,不由好奇道:“她知道我們認識布雷夫教授?”


    “不管認不認識,她提出來了就多了幾分希望。名門望族出來的就是不一樣,知道抓住各種機會。”秦克笑了笑,雖然甘佩璿有點小心思,不過給兩人的印象確實挺不錯:


    “既然這麽湊巧,甘姐姐也算是咱們的朋友,她的事咱們還真不能坐視不管。”


    秦克與布雷夫教授確實還真挺熟悉的,在最初參觀艾姆斯研究中心時就認識並結交過,後來一起拿獎後更是有好幾次在餐廳裏的交流,關係又進了一層。


    所以秦克直接給布雷夫教授打了個電話,寒暄過後便提了一嘴甘佩璿的事,請他多多關照。


    布雷夫教授也很爽快,一口答應下來,又問道:“對了,秦,上次你說過,以後主要往物理方向發展,可有什麽明確的方向?”


    “我的導師比較擅長物理材料以及流體力學方麵,我倆應該也會往這個方向發展。”


    “有機會多多合作。”


    秦克想起自己的芯片大業,指不定以後真會與這布雷夫教授進行一定程度的合作,便又與他聊了好會兒才結束通話,然後朝寧青筠比了個“搞定”的手勢。


    這事秦克沒和甘佩璿、花滿亭說起,對他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正所謂施恩莫望報,望報莫施恩,秦克轉眼就將之拋到了腦後。


    他此時心裏想得最多的是有關芯片的事,這趟來米國,無論是參觀穀歌總部,還是從甘佩璿等留學生口中得知的消息,都讓他對祖國當前的芯片產業鏈麵臨的困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時不待我哪。


    秦克暗下決心,必須盡快完成eda的課題,拿到係統的獎勵,這樣起碼能在芯片的材料方麵,使得國家能先走一步,不再受製於人——要知道現在製造14nm芯片的高純度矽基材料,國內都未能完成自給自足,更別說新一代的“鰭式場效應晶體管(fineft)”和“環繞式閘極電晶體(gaa)”了。


    係統獎勵的“適用於1nm芯片的全新型碳晶複合納米材料”,秦克是誌在必得!


    不過秦克剛回到酒店,就接到了來自國內的國際長途電話,打電話來的居然是教育線條的陳伯伯。


    陳伯伯心情非常好,未說先笑,一陣爽朗的笑聲後,才祝賀秦克和寧青筠取得了科學突破獎,又笑嗬嗬道:“秦克啊,我知道你和小寧原定於明天晚上就回國,不過現在組織還有任務交給你們,你們再推遲三天回國,可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