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京城後,秦小殼暫且搬去與助理方詠棠一起住了,等秦克兩個回國後再搬回來。


    而秦克和寧青筠更加忙碌起來,兩人幾乎放下了其餘課題,一心撲到eda課題上。


    接下來又要出國近十天了,兩人都抓緊時間,完成手頭上的eda課題工作,做好後續的研究工作安排,避免因為兩人的離開而影響到整個團隊的進度。


    秦克負責的依然是各個子模塊的框架規則編寫,兼每周的詳細研發計劃,寧青筠負責的是工程庫的高級算法編寫,不過現在她也嚐試著寫出算法的思路,然後交由給許清岩的團隊來細化完善。


    現在許清岩的eda團隊已越來越適應秦克與寧青筠的思維風格了,部分水平較高的算法工程師,甚至可以根據寧青筠寫出來的算法思路,完成工程庫裏的部分算法工作。


    至於各個子模塊的規則細化工作,也不需要秦克再二次檢查修正了,可以直接交到青檸智能編程進行代碼編寫。


    總體來說,隻要按著目前的進度表穩步推進,九月初推出功能完善的測試版是不成問題的。


    最激動人心的是,近來國內的芯片晶圓廠先後傳出好消息,一個是7nm的gpgpu(圖形處理器)芯片已成功研發並進入了小批量生產,另一個是研發的基於“fin+1”先進工藝芯片的流片和測試都成功了,這宣布了國內已具備了準7nm芯片的研發製造技術。


    當然,後者隻是流片而已,代表在實驗室擁有這樣的製造能力,距離真正的量產和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而且從技術指標來說,確實也隻能算是準7nm,主打低功耗,與國際主流的7nm芯片還有35%左右的性能差距。


    但對於許清岩這個eda課題來說,是個值得慶賀的消息,許清岩已火速打了申請報上去,要求獲得這兩款7nm芯片的測試數據,以完善手頭上的eda。


    eda涉及到工藝彷真,這一塊需要海量的數據作為驗證,此前eda團隊隻有國內幾個晶圓廠提供的14nm芯片測試數據,eda的適用模塊庫裏也隻能對14nm及以上工藝的芯片支撐最好。


    若是後續有了7nm的測試數據,就能直接利用這些數據,在適用模塊庫裏加入7nm芯片的工藝彷真模塊,一舉將國產eda的適用範圍推廣到7nm及以上工藝的芯片設計,而且能同時適用於gpu、cpu的設計!


    為了盡早拿到數據,秦克還特意打了電話給楊伯伯,說明這些數據的重要性,請楊伯伯想法子加快審批流程。


    楊伯伯哪想到秦克加入的這個eda團隊的成果如此逆天,聽到他描繪的藍圖後,當場就拍板了,等秦克和寧青筠從米國拿了柯爾數論獎回來後,就一定能看到這些數據,而且還表示會全力支持eda團隊的研發工作,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唯一的要求就是,十月前要能看到功能相對完善的eda測試版。


    難怪楊伯伯如此激動,國內進行eda課題攻關的科研團隊其實有幾十個,許清岩的團隊不過就是其中相對重點的課題組、有較多的原花瓣工程師加入罷了,其餘同樣申報了這個課題的科研團隊,也一樣有同樣的花瓣半成品eda及配套資料。


    但大半年過去了,燒了天文數字的經費,那些團隊的研發進展依然緩慢,隻有一絲絲的突破,而且是僅在部分細分領域有了小突破,根本無法完成芯片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彷真、驗證等全流程。


    現在聽到秦克和寧青筠以“q先生”身份帶領著的eda團隊,隻要數據到手,就有把握在近期內實現7nm芯片的全流程設計,楊伯伯哪裏還能坐得住?


    如果這樣的全流程eda真能研發成功,哪怕隻適用於14nm的cpu,都能讓他在年終的全國報告大會上抬頭挺胸、意氣風發地作為全年工作亮點成績,高聲念出來了!


    掛斷了與秦克的通話後,楊伯伯在辦公室來回走了幾圈,想到兩人後天就要出國了,他又有些放心不下兩個孩子的安全問題,沉思了良久,終於用加密線路打個電話,以極尊敬的語氣低聲說了幾句……


    秦克並不知道自己與楊伯伯通話後,自己和寧青筠這趟出國的安保等級又悄然地調高了兩個級別,更不知道無數的人在背後為了他們能平安出國、平安返回而徹夜忙碌個不停。


    他結束通話後正要繼續編寫eda項目組的細化計劃,卻意外接到何良傅教授打來的電話。


    “秦克,還在學校嗎?”


    “是的,在我們的數學實驗室。”


    “我過來找你們。”


    何教授做事有股雷厲風行的勁兒,十幾分鍾後,他就敲響了青檸數學研究實驗室、也就是“小窩二號”的房門。


    何教授帶來了好消息,他手頭上的兩個國家級科研課題都已在走結題報告的流程了。


    而這也真的隻是一個流程罷了,兩個課題的結果是如此的優秀,遠遠超過了原本的課題合格線要求,甚至有機會被評為年度優秀課題。


    “秦克,寧青筠,這兩個課題都會產生專利,到時專利申請下來、很可能會有扣除各種費用後的授權收益,按照學校這邊的科研成果轉移轉化收益的分配方式,我們團隊是科技成果完成人,能拿到70%。說實話,這兩個課題如果沒有你倆,是沒法子結題的,你們起碼有一半的功勞,所以……”


    何良傅教授遞來一份收益分配協議:“這是我們團隊的課題收益分配協議,請你倆看看有沒有問題,如果覺得少了,我們可以再商量。”


    秦克和寧青筠拿起來一看,都嚇了一跳,團隊一共有70%的收益分配權,結果卻給了他倆35%,整整一半!


    秦克忙道:“不行不行,何教授,你給我倆分配的比例太高了,如果沒有你們之前的研究成果,我和青筠根本無法完成數學建模,而且在我們進行數學建模的過程中,你們也發揮著關鍵的作用,我和青筠頂多隻能拿10%。”


    何良傅搖頭,堅決道:“這是我和團隊裏眾人討論出來的結果,你看,除了你倆,所有人都簽名了。”


    不管秦克和寧青筠好說歹說,何教授都不肯讓步,還說:“如果你們不拿35%,以後我遇到課題上的困難,怎麽好意思再麻煩你們?而且啊……你們這次,算是挽救了我的事業,還有我的家庭。總之,35%你們必須收下!”


    何教授沒細說自己家裏的事,但秦克二人都想起了胡青峰教授說過的話,不由感歎這老何真是個堅持原則的厚道人。


    最終秦克和寧青筠隻能同意下來。


    寧青筠在賬號一欄抄好了銀行卡號,又簽好了名字,把筆遞給秦克,卻見秦克隨手就抄了她的銀行卡號。


    見寧青筠要說什麽,秦克笑道:“都打到你的賬號上就行了,省事,我懶得查我的賬號了。”


    寧青筠抿了抿粉嫩的紅唇,點了點頭。


    何教授見兩人都簽了名,鬆了口氣,笑道:“那就不打擾你們了,後續咱們多聯係,我對計算材料學是真的感興趣,以後多向你倆請教。”


    看著何教授遠去的背影,秦克心情有點難以平靜,他轉頭問寧青筠:“筠兒,你猜老何這兩個課題的專利,最終會有多少收益?”


    寧青筠對這方麵還真不太懂,她隻能大概地估算。


    少女伸出一根白皙纖細的小手指:“一千萬?”


    她俏麗的小臉上掛著不太自信的神色,顯然對自己的估計毫無把握,還眨了眨漂亮的丹鳳眼,樣子分外的可愛。


    秦克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嫩滑的小臉,笑道:


    “‘碳納米管纖維的塗層研究’課題能使得碳納米管經過8小時的明火高溫灼燒而不被點燃、不變形,對於飛行器外殼、導彈等許多涉及高溫有氧環境領域的吸引力挺大的,而‘弛豫鐵電薄膜材料’對於儲能電池製造也有產生積極的影響。當然,實驗室的專利想要應用到實際的工業生產與批量製造,還有很長的路,但光是這兩項專利,起碼能有一個億的專利授權費,這隻是我的保守估計,哪怕最終有三五個億的專利授權費,我也不會太意外。”


    哪怕現在不缺錢了,但這龐大的數目還是讓寧青筠瞪大了眼睛:“何教授知道這些專利的價值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墨少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墨少堤並收藏我真的隻想當一個學神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