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卷 巍巍秦風第九章灌嬰之膽公元前205年三月,匈奴寇雲中,殺死秦人兩千餘、擄走牲畜一千餘頭!公元前205年六月,匈奴寇雁門,雁門太守郭父之與敵血戰不勝,五千守城將士和萬餘民眾被匈奴屠戮一空!公元前205年九月,匈奴寇上穀,殺死秦人三千餘,擄走牲畜三千餘頭、百姓千餘,幸被韓信領輕騎追至擊敗,斬匈奴賊首三千餘級!公元前205年十月,匈奴寇高闕,縣令率軍三千拚死守城,結果不敵,秦軍盡皆血戰而死、無一投降,城內五千民眾被屠戮一空。


    蒙恬聞訊揮軍掩至,與匈奴軍大戰一場,互有損失而退!至去年匈奴被秦軍重創後,冒頓怒火衝天,重責趙勝、左右骨都侯一百皮鞭,直打得三人皮開肉綻,險些宛命;而左賢王般默幾乎損盡部眾,被冒頓怒而斬之。


    自此,冒頓對秦切齒痛快,不待元氣大蘇,便屢屢派兵利用機動性超強的優勢入寇秦邊。


    秦軍雖奮力反擊,但屢因反擊遲緩而被匈奴得逞。


    一時間,秦國軍民無不憤怒,紛紛上書扶蘇,誓言再討匈奴,以血國恥!而扶蘇知道去年大戰方歇,國力未複,新兵未成,故力壓此論,暗地裏卻積極籌措糧草和兵馬,做著再伐匈奴的準備!公元前204年四月的一天,早朝時分。


    扶蘇剛剛坐上龍椅,便有鴻翎信使火急來報:“啟稟陛下,匈奴騎兵七千人又寇遼西,殺死我邊民千餘、擄走牲畜五千餘頭,幸被守將公孫鵬領兵會合東胡各部合力擊退,才未造成更大損失!韓大將軍請求陛下再征匈奴,以雪前恥!這是大將軍的親筆書信,請陛下過目!”說著。


    信使掏出一封書信交與福呈與扶蘇,扶蘇皺著眉頭看完以後,不禁拍案大怒道:“匈奴欺我太甚,以為我大秦無殺人之刃乎!諸位愛卿,聯有意再討匈奴,你們看呢?”立時間,殿下文武一番**,蒯越出列道:“陛下,近年來匈奴屢寇我為邊庭,不僅殺我邊民、擄我財物。


    更是對我大秦威嚴的嚴重侵犯,故臣以為,為了國威和民安,我大秦理應再度出兵,蕩平匈奴!”“臣附議!”“臣也附議!”……一時間,眾文武幾乎無不喊戰,大有要將近年來的憋屈全部發泄出來的意思!扶蘇見軍心可用,低頭沉思片刻道:“範相,蕭相,汝二人認為可以一戰否?”範天石聞言出列道:“陛下。


    臣說一說!前年一戰,雖然我軍有以戰養戰之舉,但所耗國力也是非常大的。


    至此也未盡複!所以,單從經濟方麵考慮。


    臣以為最好能夠將對匈之戰推遲到明年進行;但如果陛下堅持的話,臣也一定會努力籌措錢糧,保證軍需供應!”蕭何聞言想了想道:“陛下,臣以為範相所言甚是!對外征戰。


    還是以不傷及國力為好!”扶蘇聞言,一時有些猶豫,忽然張良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對匈一戰現在是勢在必行!”“噢。


    子房有何理由?”扶蘇有些奇怪。


    張良道:“陛下,雖然我軍在前年一戰中,耗損大量錢財,但畢竟軍力損失較小,而且擄回了大量牲畜,並招回了十數萬東胡族民充塞邊疆,可以說亦有所得。


    我大秦現在國力上雖有些困難,但是匈奴的因難更大,這匈奴屢屢寇邊之舉並不僅僅是發泄對我秦國地仇恨,更多是民生艱難,要靠擄掠我邊民為生!所以,臣意以為晚戰不如早戰,趁匈奴兵力未複之機,再與敵以重創,正是時也!”扶蘇聞言振奮道:“子房所言甚是,如果今秋對匈奴動兵的話,我軍可動用多少兵力?”張良考慮了一下道:“回陛下,由於上一戰繳獲戰馬數量眾多,而且本國馬場也開始出產大批良馬,再加上舊年大月氏因我軍傾力相救所贈送的五萬匹良馬,我國現在已經形成戰力的騎兵有:輕騎二十萬,皆備雙馬,分駐燕地和九原;另有五萬在鹹陽備“今秋可成。


    重騎十萬,亦備雙馬,燕地兩萬,九原三萬,鹹陽五萬;另有二萬在鹹陽備“今秋亦可練成!也就是說,如果今秋出兵的話,我大秦可以動用的精騎便達三十七萬人!另外,五萬新式步兵亦可隨軍出征。


    不過,雖然我軍有多達四十萬精兵可用於出征草原,但由於國力和後勤的原因,恐怕最多隻能動用二十到二十五萬人!但臣想,如果有大月氏再從旁牽製匈奴的話,我軍便可大有勝算!”扶蘇聞言點頭道:“好,便就此決定吧,今秋再次北擊匈奴!張良,你立即加緊訓練兵馬,做好備戰工作。


    張跡,你立即再次做好準備,出使大月氏,勸說他們出兵相助,徹底掃清匈奴的威脅!蕭相、範相,你二人也必須克服一切困難,籌措好足夠的糧草以供軍用!”蕭何和範天石二人互視一眼,見扶蘇戰意已定,隻好應聲道:“喏!”心知這幾個月恐怕又得忙個底朝天了!扶蘇正要退朝時,忽然灌嬰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扶蘇道:“灌卿可是對北擊匈奴有何良謀?”灌嬰道:“臣意以為,秋季以主力北擊匈奴之前,最好馬上再組織一支偏師先殺一殺匈奴地威風,使得冒頓在近期老實一些,免得老騷擾我邊庭、影響我軍備戰!”“噢,灌卿此言很有見解,你將具體部署細說一下!”扶蘇頓時大感興趣!灌嬰見狀興奮道:“陛下,世人皆說草原民族飄忽難尋,其實這隻是誤解。


    匈奴騎兵飄忽難尋還說得過去,匈奴各部可就沒這麽輕鬆了,因為在大草原上,各地的牧草隨季節不同肥瘦程度是大有區別的,所以這些匈奴部族必須要逐水草而居。


    也就是說。


    隻要我軍能夠探明匈奴部族在夏季放牧之地,便可遣一支精騎千裏奔襲,以奇兵之效一舉摧毀其大量部族、牲畜和馬群,這樣必可進一步削弱匈奴的戰爭潛力,為我主力秋季北擊匈奴奠定勝利之基礎!不知陛下以為如何?”扶蘇精神一振,憑借敏銳的戰爭頭腦立時便察覺到其中的有利戰機,忙道:“那灌卿既如此說,想必就胸有成竹了!說吧,你的目標是哪裏?”灌嬰沉聲道:“陛下,匈奴現在全在兵力亦不足三十萬。


    近半都聚集在漠北王庭,另外右部之地大約有八九萬人,新建的左部之地約有五六萬人,臣考慮再三後將目標選定了匈奴右部。


    因為匈奴左部太遠,我軍襲擊其夏季牧營地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難以起到奇兵之效;王庭遠在漠北,不僅兵力強大而且有翰海相隔,也不是理想的目標乏而匈奴右部離九原不遠,而且有陰山和陽山可以幫助我軍隱蔽出擊,實是理想的自標!陛下,臣詢問過一些熟悉草原情況地胡商並向‘秦風’做了驗證。


    發現匈奴右部夏季牧營地主要有三個,最北的接近王庭、亦遠在漠北,不可取;而當中一個則在陽山西北約有千裏之地;第三個則是在陽山以西約一千五百裏外。


    和大月氏國交界。


    而這三個營地中,最主要的就是中部營地。


    夏季時這裏大概會有十五萬左右地匈奴部民,其中有三到四萬人的匈奴騎兵保護,也是右賢王和右穀蠡王本部地駐地。


    臣計算過,如果陛下可以拔給臣三萬精騎。


    每人四馬,臣前出陽山後,隻用三天三夜便可殺至這中部營地,給匈奴人以雷霆一擊。


    以有力算無力、以有備算無備。


    我軍勝算極大。


    而隻要將右賢王和右穀蠡王的軍隊幹掉,這剩下的十餘萬匈奴部民就是我軍案板上的魚肉,想怎麽下刀就怎麽下刀了。


    等其它匈奴軍隊聞訊來援,至少也在六七天後,臣早就率軍完成任務、溜之大吉了!不知陛下以為臣地計劃如何?”扶蘇聞言撫掌大笑道:“妙啊,妙啊!如果能將其匈奴右部打殘,或者能順帶將右賢王和右穀蠡王幹掉,那我軍秋天北擊匈奴壓力就會小、得多!這可是花小錢辦大事地好買賣,劃得來,劃得來!這樣吧,灌嬰,聯將最精銳的‘狼牙’一萬人拔給你,另外再火速傳旨蒙恬為你準備最精銳的兩萬輕騎,每個人再都給你配上四匹最彪壯地好馬,你要什麽兵器和裝備也馬上向太尉府說,聯讓子房一周內全部給你備齊!如要哪位將領相助,聯也統統拔給你!這一切的一切,隻為了你能夠打贏!怎麽樣,還有什麽要求嗎?”灌嬰笑道:“陛下,臣這支兵注定隻能是輕兵,所以隻能隨身攜帶十天左右的幹糧和水,而要從九原出發穿陰山、過陽山恐怕就要七到八天,所以臣建議在陽山南麓的高闕為臣秘密安排一次幹糧和飲水補給,否則聯這支兵恐怕要餓著肚子出草原打仗了!”扶蘇聞言大笑道:“沒有問題,皇帝也不差餓兵嗎!去年高闕被屠後,聯調中軍侯方拓領兵五千鎮守在那裏,聯立即秘密去旨,讓他為你安排補給,你就放心準備出征吧!不過,此次是秘密行動,你一定要注意保密,聯也不能為你送行,你就委屈一下,半夜偷偷北進吧!”灌要聞言自信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做好保密工作,陛下就等著臣的好消息吧!”扶蘇大笑道:“願天佑我大秦!”諸將聞言亦大喝一聲:“天佑大秦!”七天後,灌嬰率灌氏五虎領‘狼牙’秘密經直道迅速北上九原,又七天後,抵達九原。


    在匯合了蒙恬為他準備好的兩萬輕騎、並讓王離隨軍相助後,三萬奇兵潛入陰山,又在高闕接受了一次秘密補給,便殺入茫茫草原,日夜兼程、直襲匈奴右部中營而去!這時,正是五月中旬的初夏,美麗遼闊地大草原上正是牧草瘋長、野花盛開的季節。


    這裏是匈奴右部右賢王和右穀蠡王本部夏季遊牧的傳統之地,一時間。


    遼闊地大草原上像變戲法似的在河流、湖泊邊變出了數以萬計地白色帳幕。


    眨眼間,春天還是生機察寥的這裏頓時歡騰喧鬧起來,每天都有大批地匈奴右部部民遷涉而來、共度盛夏,多有許久沒見的老朋友互相拉扯著喝酒、打獵,真是好不快活!天漸漸接近了傍晚,中營最南地一個匈奴小營地上升起了無數熊熊的籌火,很多匈奴人圍繞著籌火團團而坐,一則取暖,二則烘烤著籌火上的肥牛、嫩羊,準備大快朵頤地美餐一頓!一時間。


    營地上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喧鬧:有男人、婦女,更多是嬉鬧地孩子們!突然間,南方傳來隱隱的奔雷聲,初時人們隻是本能地抬頭向南看了看便各忙各的了,現在這附近經常有匈奴軍隊和部民出沒,蹄聲隆隆的非常平常!但很快就有匈奴人意識到了這蹄聲地不正常之處:這蹄聲非常巨大、沉悶,直震得地麵都不停地劇烈顫抖,很多有經驗的匈奴人立即判斷出這恐怕有不少於十萬匹馬正在急速奔馳,但這附近根本沒有什麽部落和軍隊一次出動就動用十萬匹以上的馬匹啊!?這些匈奴人正奇怪間,忽然有一名匈奴騎兵瘋了般策馬急卷而來。


    遠遠地便嘶聲大吼:“快走,是秦人!秦人來襲啦!”立時間,原本安詳的營地頓時炸了。


    人喊馬叫,呼爺喚子。


    四處奔逃,不時的有因慌亂而引發的大火在營地內劇烈燃燒起來!然而,沒等這些匈奴人慌亂多久、也沒等他們跑出多遠,三萬名凶神惡煞般的秦軍已經驅動十餘萬匹戰馬席卷而來。


    那巨大的浪潮瞬間漫上不大的營地。


    驚濤駭浪中,刀光亂閃、戟風呼嘯,一蓬蓬炸裂的血霧在黑夜中四處飄散,天際間充斥著匈奴部民們淒慘地哀嚎聲。


    令人毛骨悚然!很快,十餘萬匹戰馬卷過這隻有數千人的小營地、直奔匈奴右賢王和右穀蠡王大營而去,留下的隻有一地血肉模糊地死屍和無數燃燒、崩毀的帳蓬,毫無一點生地氣息。


    無所顧忌的‘破軍’所過之處,能有一個活口真的很難!夜漸漸深了,位於中營稍稍靠南的匈奴右部右賢王和右穀蠡王營地上靜悄悄地,大部分匈奴士兵們都已經睡了,偌大一個數萬人的兵營上幾乎沒有幾點***,黑漆漆的一片!忽然間,天邊隱隱傳來奔雷之聲,在營邊警哨的匈奴士兵們有點奇怪:“哪裏來地騎兵?”一時驚愕不解,便沒有發出警訊,唯恐報錯了消息會讓將領們責罰!這也難怪他們,這些匈奴人做夢也沒有想到,本不適應大規模出兵的夏季秦人會一反常態派大隊輕騎千裏來襲呢!就在這些人一愣神間,遠方***燦若星海處,數以萬計的鐵騎已經席卷而來,蹄聲隆隆得像打雷一般震耳欲聾!很快,匈奴哨兵看得清楚了:明亮的***下,一名名身穿黑色甲胄的騎兵正縱馬持槍狂呼而來,那黑色獸麵盔下一張張猙獰的麵孔上殺氣騰騰,血紅得眼睛更是似乎能噴出火來!這回匈奴人要再不明白這是敵襲,腦袋就一定被棒槌砸了,連忙像被踩了尾巴的狗一樣一陣狼嚎:“不好了,秦軍來了!敵襲!”……”這一喊可了不得,霎那間南營一陣大亂,無數帳蓬中頓時躁亂起來,很多匈奴兵甚至赤膊袒胸便提著刀衝將出來,大吼道:“怎麽回事,何處敵襲?”話音未落,三萬秦軍驅動著十餘萬匹戰馬像黑色的巨浪一般漫上營地。


    霎那間,猛如雷,快如風,衝在最前的‘破軍’騎兵大呼一聲,右手一揚,小巧的短斧、流星錘等各自趁手的兵器呼嘯而出,凶猛地斫入匈奴兵的肉體,綻放出一朵朵腥麗的血花。


    很快,大隊鐵騎漫入營地,槍影漫漫、戟風呼嘯,在千錘百煉的‘破軍’殺技麵前。


    匈奴兵毫無還手之手,直被殺得血肉橫飛、殘肢亂滾,死狀慘不忍睹!一時間,遠的用短斧、流星錘,近的用戰戟、長槍,戰力異常強悍的‘破軍’騎兵勢若破竹,直殺得匈奴南營屍橫滾滾、一片火海!是時,營地中央地右賢王和右賢穀蠡王俱被驚醒,二人衣衫不整的提刀衝出營來,大呼道:“怎麽回事?哪裏來的敵襲?是秦人還是大月氏人?”有匈奴斥堠連滾帶爬地報上前來:“報右賢王、右穀蠡王。


    大事不好,也不知道有多少秦兵殺將前來,反正是鋪天蓋地,南營已經被殺得片甲不留了!”“什麽!?”右穀蠡王一般提住匈奴斥堠的衣領,麵目猙獰得可怕,大叫道:“秦軍來襲,為什麽沒有回報?”匈奴斥堠紅口結舌,半晌無言!怎麽回報!?秦軍每人四馬,日夜急進,每天突進速度達到三百五十裏以上。


    已經超過了正常斥堠所能達到速度的急限,別說秦軍一路實行焦土政策了,就算匈奴斥堠發現了。


    也根本來不及報訊!右穀蠡王大罵一聲:“廢物!”提起一刀便將斥堠斬得血肉橫飛。


    然後,大叫道:“右賢王。


    今日不是我死,就是敵亡!咱們跟秦軍拚了吧!”右賢王亦是振臂大呼道:“大匈奴的勇士們,今天是顯現你們勇氣的時候了,殺!”倉促聚集而起的匈奴中軍狂呼一聲。


    縱馬揮刀跟著著右賢王和右穀蠡王迎向凶猛撲來的秦軍鐵騎!很快,兩支奔騰的軍馬在紛亂地營上地猛烈的撞擊在一起,在相交的扇麵上霎那間碰撞出劇烈的火花!灌嬰奮力大呼道:“‘破軍’將士們,今日有進無退、有我無敵。


    陛下在等著我們的好消息!”立時間,‘破軍’一陣怒吼,重戟一晃,帶起一輪輪燦爛的斜月,將無數匈奴兵斬於馬下;長纓翻騰,似毒龍出海,洞穿一名名匈奴軍的胸膛!一時間,秦軍王牌中的王牌——‘破軍’將士大發神威,戟斬槍挑,直殺得匈奴中軍衣甲平過,紛紛栽落,那強悍的戰力和浴血的鬥誌令匈奴兵無不膽寒!頓時,隨著‘破軍’一波接一波地凶猛衝突,匈奴中軍的防線就像被一柄大錘砸下去的釘子一般一次一次向後無奈地退去!右穀蠡王急了,揮刀狂怒,一連斬殺了數名潰逃地匈奴兵,大吼道:“不要慌,給我頂住,給我殺!”眼見潰勢依然無可阻擋,右穀蠡王血衝腦門,大吼一聲:“大——匈——奴!”竟自摧馬舞刀,撞出親衛的包圍圈,和凶猛衝將上來地秦軍‘破軍’將士殺作一團!“咻……!”右穀蠡王彎刀一掄,火光熊熊中,帶起一彎巨大的光輪,正迎上一名‘破軍’騎兵的凶猛重戟!”當——!”一聲劇響處,戟風飄散無蹤,巨大的光輪所碎了重戟,又研碎了‘破軍’騎兵地胸膛,綻放出一團激濺的血漿!“哈哈哈……”右穀蠡王麵目猙獰地大笑一聲!忽聽耳旁怒吼如雷,蹄聲隆隆處又一名‘破軍’騎兵疾衝上來,長槍抖起一朵槍花,呼嘯著直撲右穀蠡王的胸膛。


    這一槍,無論是速度、技巧還是經驗,都無可挑剔,不愧是從屍山血海中走出來的精銳之師!隻可惜,這次‘破軍’對陣地不是一般人,便見右穀蠡王咆哮一聲,巨大的彎刀一記急斬,頓時迎擊在槍尖之上。


    一聲清脆的金鐵交鳴處,精鋼所製的槍頭竟然被彎刀挾帶的巨力生生斫斷!繼之,無情的光輪橫卷而過,當這名英勇的秦軍男兒頭顱絞得粉碎!又一蓬鮮血在夜空中腥麗地綻放,右穀蠡王揮刀大呼道:“大匈奴的將士們,不要慌,秦軍也不過如此!給我殺——!”一時間,匈奴軍士氣大振,嗷嗷一陣亂叫,頓時堪堪將‘破軍’凶狠的攻勢抵住!這狂妄的右穀蠡王頓時將灌嬰激怒了,他怒吼一聲,一戟將身前的匈奴兵連人帶馬斬得裂成數片,然後衝過漫天的血霧咆哮著撲向右穀蠡王而來:“呔,禿那蠻酋,不要張狂,灌嬰在此!”蹄響鈴動處,灌嬰掀起一陣黑色的勁風。


    倏忽間卷至右穀蠡王近前,不由分說,重戟凶猛揚起,使盡吃奶的力氣便是一記狂劈,分明要將這可惡的蠻酋斬個稀爛!立時間,一陣刺耳的急嘯聲拚命撕裂著空氣罩向右穀蠡王,右穀蠡王見來者不善,急抖擻起精神,大喝一聲,彎刀揮起一股勁風、一輪勁月。


    迎向重戟!“當!”一聲令人耳鼓發痛的靜鳴處,灌嬰和右穀蠡王無不如遭雷擊,各自被連人帶馬撞得踉蹌而退數步,險險翻倒!灌嬰頓時暴跳如雷,他一個二十多歲地壯小夥卻被眼前這個五十歲左右的老家夥一刀擊退,這讓他如何能夠忍得下這口恥辱。


    要說輸給那勇猛蓋世的項羽,灌嬰還算服氣,畢竟找遍秦軍,也沒幾人是項羽十合之敵,但要是輸給了這個糟老頭。


    灌嬰也就沒臉回家了!霎那間,灌嬰的臉龐激怒成青紫之色,狂吼一聲:“再來!”摧馬搶上。


    不由分說,又是一記卯足力氣的重斬!右穀蠡王年輕時也是匈奴有名的勇將。


    是時依然寶刀不老,當下也奮起精神揮起一刀迎接上去!當下,二將在亂陣中咬牙切齒拚命大戰,直殺得火星四濺、吼聲如雷,那勁風直吹得飛沙走石,數丈之內無人敢稍稍近身!二將一連硬碰硬連拚十七次這才各自氣喘籲籲地分了開來,灌嬰拚命地喘著粗氣,眼角眉梢熱汗狂流。


    隻覺得渾身酸痛,雙手幾乎抬不起來;右穀蠡王則更是不堪,畢竟年紀大了,彎刀又使的是單手之力,不僅滿麵熱汗,渾身劇酸,那右手更是不停地微微顫抖著,連刀都有些拿不穩了!灌要是細心之人,看得真切,不禁心花怒放,當下大罵道:“老家夥,年老不講筋骨為能,咱們再來過!”說著,奮起勇力,哇哇大叫著,又是一記重劈猛劈過來。


    右穀蠡王無奈,隻得奮力再迎,“當”耳籠中又一記劇烈的銻鳴,右穀蠡王隻覺得胸口一悶、咽喉一甜,一口熱血便凶猛地飆將出來,而且右手一軟,差點連刀都扔了!灌嬰見狀大喜,年青人畢竟恢複快,當下大喝一聲:“老家夥,不要走,再接我一戟!”說著,氣勢洶洶又撲將上來。


    右穀蠡王年紀大了,當不得這個生猛的年青人,當下心慌,不敢再戰,連忙一拔馬向北而走。


    灌嬰如何肯舍,大罵道:“老賊休走,留下頭來!”急追而來。


    一時間,右穀蠡王拚命逃竄地場景看在匈奴人的眼中,那士氣頓時泄得幹淨,而秦軍見灌嬰驍勇,俱各大喜,各自奮力再戰。


    當下兩軍勉強形成的均勢立時潰勢,秦軍以‘破軍’騎為先鋒一口氣攻破了匈奴防僥亂軍之中,驍將王離三戟斬殺右賢王,匈奴軍更是大亂,右穀蠡王逃、右賢王死,群龍無首之下,匈奴軍再無戰意,紛紛轉馬,四散逃竄而去!秦軍不舍,戰鼓擂動處,兩翼迅速如雁翅般展開,形成一個雁形陣,截下大部分逃竄的匈奴軍士,圍在陣心一陣亂殺。


    匈奴兵已無戰意,而秦軍卻形成了不要俘虜的習慣,當下直殺得營地上血流成河、屍首枕籍!漸漸地,天色開始放亮了,朦朧的晨曦中,巨大的營地上戰火漸漸熄滅。


    終於,最後一股頑抗的匈奴殘軍被殲滅了,一時間,營地上頓時響斥著秦軍將士們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


    灌嬰縱馬橫戟,四處打量了一下屍積如山的營地,不僅頗為誌得意滿之感。


    這次出擊,成功已在眼前,想想戰果之大,必將永載史冊,灌嬰就禁不住一陣心花怒放。


    隻是讓那可惡地右穀蠡王在亂軍中逃了,又讓灌嬰有些遺憾!忽地,灌嬰大喝一聲道:“來人,傳我之命,速速檢點戰果!”“喏!”很快,天色大亮時分,戰果檢點完畢:是役,共計殲敵二萬七千餘人,尚有千餘匈奴重傷兵未計;餘者潰逃;秦軍隻戰死二千七百餘人,重傷三百餘人,輕傷二千一百餘人!戰果可謂輝煌!灌嬰聞聽後。


    冷哼聲道:“三軍就地休整,從營中搜索一下,補充軍用。


    還有,匈奴傷兵統統殺了,我軍不要俘虜!”“喏!”各將應了聲,各自忙活了。


    很快,營地上又響起一陣淒慘的哀嚎聲!下午時分,秦軍休整完畢,由於匈奴右部中軍營地主力已被殲滅,餘者不過數千。


    已不足為患,所以灌嬰將傷兵留下,其餘兵馬分成三支,開始四處襲擊附近多如牛毛的匈奴各部族!立時間,廣袤地大草原上腥風血雨,處處橫屍,美麗的塞外變成了可怕而血腥地阿鼻地獄!六日間,秦軍四處出擊,戰果輝煌,斬殺匈奴各族之民多達十萬餘人。


    基本上將匈奴右部夏季中營無論軍民一掃而空!八天後,等逃脫的右穀蠡王率火速調來的北營、南營以及漠北王庭側翼共六萬大軍趕到中部營地的時候,除了遍地狼籍地屍體外。


    連一個秦人地影子都沒有找到。


    右穀蠡王暴跳如雷,立即派出大批斥堠四處搜尋秦軍蹤跡。


    誓要與秦軍決一死戰!而此時的秦軍又在哪呢?兩天後,黎明時分,匈奴右部夏季南營之北,現外蒙古國南部邊界附近!一座低矮的小丘上。


    突然齊刷刷奔上數十匹雄壯地駿馬,晨曦朦朧之中,將這些人身上原本便淒厲肅穆的黑甲映襯得更為森寒、肅殺!這些人赫然便是消失在大草原上的秦軍鐵騎!灌嬰領著眾將放目遠眺:朦朧的晨光中,遠方的天際隱隱約約的浮現出鋪天蓋地般連綿不絕的帳幕;此時。


    這些帳幕靜悄悄地,隻偶爾能隱約聽到其中傳來一兩聲雄壯的馬鳴!王離突然道:“灌將軍,你突然改變回軍主意,轉向南來襲擊匈奴南營,不得不說這是個好主意。


    但你想過沒有,我軍便是得手,卻又向哪裏退卻?”灌嬰笑道:“這點王將軍不必擔心!現在匈奴南營的主力都已經奉右穀蠡王之命北上、正在中營附近搜索我軍蹤跡呢,一時趕不回來,我軍可以輕鬆地將其南營掃蕩一空。


    我想過了,等我軍將這南營擊滅後,匈奴人必然已經得到消息,會抄近路阻截我軍東歸之路,所以我軍已經不可能再從原路返回陽山!但你們不用擔心,我軍不得東歸,可以向南想辦法嗎?”薑槐聞言吃了一驚道:“灌將軍,你是說我們要橫渡千裏流沙海南歸?”灌嬰聞言微笑著點了點頭。


    眾將頓時大吃一驚,王離急道:“灌將軍,你不是開玩笑吧!?流沙海不下千裏,憑我軍的實力能渡過這‘死亡之海’嗎!?要知道以匈奴人的堅忍都要準備很長時間才能渡過流沙海襲擊大月氏的,我軍倉促進入,實是凶多吉少啊!”灌嬰笑道:“鎮靜,鎮靜!慌什麽!你們聽我說嗎!匈奴人要南攻大月氏,所要越過的流沙海恐怕要在一千裏以上,所以要準備相當長時間。


    而我軍不同,我軍要走的路是向東南折進的。


    首先:我軍大約要走三百裏流沙海,這並不難,隻要進入沙海前稍有點準備就可以搞定。


    然後:在東南方就會出現一個較大的綠洲,這是千裏流沙海中惟一一個大型綠洲,裏麵很多各種族地牧民居住,足可供大軍補給,我們可以在那裏補充飲水和糧食。


    匈奴人之所以用不上,是因為這綠州並不在他們進軍月氏的路上,但卻在我軍向東南歸國的路上,這不能不說是天偌我大秦。


    再後,我們繼續向東南挺進,再經過四百裏左右流沙海,就又到了一個較大地綠洲——河南地。


    這河南地已經是我大秦的領土了,有不少我軍地馬場,和一些邊疆少數民族,我們可以在那裏再次接受補給。


    下麵就輕鬆了,我們再經邊隆小城銀,轉向東南、從直道返回鹹陽就行了。


    我精確計算過了,以我軍每人五六匹馬(多了的馬是搶來的,哈哈!)所帶的糧食和飲水,再加上中間陸續有綠洲和我邊隆之地進行補給,我們至少有九成以上地把握可以安全南歸!怎麽樣,你們還擔心嗎?”眾人麵麵相覷。


    王離苦笑道:“灌將軍,你將地理搞得這樣清楚,恐怕襲滅匈奴中營之後再襲南營不是一時心血**之舉,而是蓄謀已久吧!?不過,你想過沒有,一入沙海,我軍要消失相當長時間,恐怕陛下在鹹陽要坐臥不安了!”灌嬰聞言笑道:“王將軍既然已經看出來了,那我就不瞞你了。


    當時沒敢像陛下明說,就是擔心陛下會因風險很大而拒絕。


    但現在不同了,我就‘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了’。


    想來隻要打了大勝仗,陛下也不會責罰我的!”眾將聞言麵麵相覷,眾人征戰多年,皆以為自己膽子夠大了,沒想到這裏還有一個膽更大的!不過目下已經上了賊船,上來容易,下去可就難了!司馬悅苦笑道:“得,這次我們算是被灌將軍給坑了,下次咱們可得學聰明些。


    千萬別再和灌將軍一路了!我估計這回咱們就算能安返鹹陽,恐怕也非得脫層皮不可!畢竟這要過的七百裏流沙海也不是開玩笑地!”眾人連連點頭,一副深以為然地表情。


    灌嬰卻笑道:“行了。


    別發牢騷了,現在想不幹也不行了!趕快各自回去。


    咱們踏平1/2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鐵血大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華爵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華爵士並收藏鐵血大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