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英,孟英,你怎麽還不出來,你在不出來我可走了。”
正在盛長槐唏噓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一句熟悉的聲音,盛長槐聽完之後大喜,他道是何人,叫他叫的這麽親密,原來是胡六郎啊,他怎麽也來汴京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盛長槐丟下弟弟妹妹,掀起簾子就走了出去,剛出外屋,就看到全旭正和一個十七八的少年談笑,莊曉蝶已經親自給倒上了茶水,或是感覺到盛長槐出來了,那少年抬頭一看,故作生氣的說道。
“怎麽,多年不見,你莫非不把我當朋友了。”
也是,四五年沒見胡六郎了,想不到胡六郎過了幾年,相貌雖然有變化,但盛長槐依稀能認出來,這就是他之前的至交好友胡六郎,胡六郎這些年竟男大十八變,長得越來越英俊了,隻是臉上那玩世不恭的表情,還是那麽的熟悉。
“六郎,我忘了誰也忘不了你,多年不見,近來可好。”
那胡六郎也是久別重逢,剛才還有些玩世不恭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喜色,隻不過還是假裝成生氣的樣子。
“好你個孟英,前幾年還給我有來信,最近三四年,竟然一封信也不給我寫,想必是有了新歡,忘了舊愛。”
盛長槐好笑的錘了胡六郎一拳,這都什麽虎狼之詞啊,這麽多年過去,胡六郎還是這樣不靠譜。
“哪有,隻不過這幾年我人在江州,去信多有不便,我可沒忘了你們這些老朋友,每次給全大哥去信,都會打聽你的消息,不是說你拜倒範相公三子門下,後來又去了白鹿洞書院讀書了嗎,怎麽又跑到汴京來了,難不成是因為成績太差,被先生開除了。”
對於這些老朋友,盛長槐才能放鬆下來,就是和他二哥哥盛長柏聊天的時候,都沒有這麽隨意。
“去你的,誰被開除了,隻不過現在的白鹿洞,可不是之前的了,書院裏烏煙瘴氣,我老師一氣之下,給我寫了封薦書,讓我去太學讀書,免得被那些不靠譜的耽誤了我的前程。”
胡六郎得意洋洋炫耀道,旁邊的全旭卻調笑了幾句。
“說到不靠譜,這世上還有比你老師不靠譜的,我聽劉雲說過,當時範先生去河北就職,你父親設宴請客,不過就見了你一麵,說什麽此子甚賤,有他當年的風範,要不然你當初連個秀才都不是,怎麽能拜人範相公一派,還是給範相公的嫡子當了弟子,漬漬,這傻人有傻福,說的可不就是你。”
這典故盛長槐也聽說過,當時聽說胡六郎拜入範純禮門下的時候,盛長槐也吃了一驚,等明白原委,卻又哭笑不得,範相公三子,果然名不虛傳,從不按套路出牌。穀
被全旭當麵調笑,胡六郎有些惱怒,但想起之前在揚州和全旭鬧矛盾的時候,打又打不過,全旭的臉皮比他還厚,說又不頂用,隻得作罷,轉過頭去,表示不想理這人。
但全旭哪能放過他,繼續調笑道。
“你還說孟英忘了你,我看是你忘了我們才是,你成親的時候,怎麽連個招呼都不打一聲,孟英人在孝期不方便,我可沒那些顧慮,怎麽連我都不告訴,要不是我進京趕考,偶然間碰到熟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你來汴京了,甚至都要當爹了。”
盛長槐一聽,驚訝的看著胡六郎,他和自己年紀相仿,想不到已經成親了,甚至都快要當爹了。但全旭不說還好,一說這個,胡六郎突然變了臉,霍地站了起來。
“全子明,你還有臉說,要不是你,我何至於落到這種田地,你知道太學同窗是怎麽笑話我的嗎?我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被人那樣嘲笑,甚至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還不都是你害的,我為啥要請你,請你來看笑話嗎?”
全旭成親後就取了字,為子明,所以胡六郎稱呼全旭叫全子明,至少表明,胡六郎隻不過是生氣,並未翻臉,要不然就不會稱呼全旭的字了。
但盛長槐還是把胡六郎按了下來,好說歹說讓他先做下,免得被自己弟弟妹妹看了笑話,這時候,盛明蘭幾人也從盛長槐臥室出來了,對著全旭和胡六郎款款的行了個禮,便坐到一旁聽戲,胡六郎雖然是外男,但是盛長槐至交,又不是單獨私會,有盛長槐陪著,也沒必要特意回避,一臉八卦的樣子,眼神中全是好奇。、
雖然被胡六郎指著鼻子罵,但全旭的反應卻有些奇怪,一點也不生氣,甚至還有些尷尬,盛長槐問了幾聲胡六郎,胡六郎都不願意說,隻好把目光投向了全旭,全旭看了一眼胡六郎,看胡六郎不過哼了一聲,並沒有反對,這才把真相講了出來。
難怪胡六郎沒反對,原來這事早晚盛長槐也會知道,等盛淑蘭一到汴京,或者不用胡六郎說,盛淑蘭就會把這事當談資悉數說給盛明蘭聽,盛明蘭肯定會來告訴盛長槐,瞞是瞞不住的。
原來,胡六郎結親的對象,竟是全旭原來的相親對象,河東柳家的姑娘,這可就巧了,河東柳家那姑娘盛長槐也聽說過,長的雖然十分貌美,是難得一見的美女,但就是那性子,有些太過火爆,有點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但卻比王熙鳳安分,隻有脾氣和吃醋的性子特別像。
河東柳家乃是世家大族,各地都有分支,胡六郎娘子這一支也算是主支,胡六郎能娶這樣的媳婦,其實算是燒了高香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但這隻是外人長輩的看法,在男子心中,這柳姑娘不是良配,美則美矣,河東柳家女子的家教竟沒學到半分,不是說飛揚跋扈,而是因為這女子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外號,“河東獅”。
“河東柳氏好歹是世家大族,女子又基本不見外男,嫂夫人為何會多了這樣一個外號,在西北的時候可沒人敢編排河東柳氏的女子,這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能知道柳家女兒性格的,必是門庭相當之家,他們就不怕惹怒整個河東柳氏嗎?”
正在盛長槐唏噓的時候,門外傳來了一句熟悉的聲音,盛長槐聽完之後大喜,他道是何人,叫他叫的這麽親密,原來是胡六郎啊,他怎麽也來汴京了。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盛長槐丟下弟弟妹妹,掀起簾子就走了出去,剛出外屋,就看到全旭正和一個十七八的少年談笑,莊曉蝶已經親自給倒上了茶水,或是感覺到盛長槐出來了,那少年抬頭一看,故作生氣的說道。
“怎麽,多年不見,你莫非不把我當朋友了。”
也是,四五年沒見胡六郎了,想不到胡六郎過了幾年,相貌雖然有變化,但盛長槐依稀能認出來,這就是他之前的至交好友胡六郎,胡六郎這些年竟男大十八變,長得越來越英俊了,隻是臉上那玩世不恭的表情,還是那麽的熟悉。
“六郎,我忘了誰也忘不了你,多年不見,近來可好。”
那胡六郎也是久別重逢,剛才還有些玩世不恭的臉上也露出一絲喜色,隻不過還是假裝成生氣的樣子。
“好你個孟英,前幾年還給我有來信,最近三四年,竟然一封信也不給我寫,想必是有了新歡,忘了舊愛。”
盛長槐好笑的錘了胡六郎一拳,這都什麽虎狼之詞啊,這麽多年過去,胡六郎還是這樣不靠譜。
“哪有,隻不過這幾年我人在江州,去信多有不便,我可沒忘了你們這些老朋友,每次給全大哥去信,都會打聽你的消息,不是說你拜倒範相公三子門下,後來又去了白鹿洞書院讀書了嗎,怎麽又跑到汴京來了,難不成是因為成績太差,被先生開除了。”
對於這些老朋友,盛長槐才能放鬆下來,就是和他二哥哥盛長柏聊天的時候,都沒有這麽隨意。
“去你的,誰被開除了,隻不過現在的白鹿洞,可不是之前的了,書院裏烏煙瘴氣,我老師一氣之下,給我寫了封薦書,讓我去太學讀書,免得被那些不靠譜的耽誤了我的前程。”
胡六郎得意洋洋炫耀道,旁邊的全旭卻調笑了幾句。
“說到不靠譜,這世上還有比你老師不靠譜的,我聽劉雲說過,當時範先生去河北就職,你父親設宴請客,不過就見了你一麵,說什麽此子甚賤,有他當年的風範,要不然你當初連個秀才都不是,怎麽能拜人範相公一派,還是給範相公的嫡子當了弟子,漬漬,這傻人有傻福,說的可不就是你。”
這典故盛長槐也聽說過,當時聽說胡六郎拜入範純禮門下的時候,盛長槐也吃了一驚,等明白原委,卻又哭笑不得,範相公三子,果然名不虛傳,從不按套路出牌。穀
被全旭當麵調笑,胡六郎有些惱怒,但想起之前在揚州和全旭鬧矛盾的時候,打又打不過,全旭的臉皮比他還厚,說又不頂用,隻得作罷,轉過頭去,表示不想理這人。
但全旭哪能放過他,繼續調笑道。
“你還說孟英忘了你,我看是你忘了我們才是,你成親的時候,怎麽連個招呼都不打一聲,孟英人在孝期不方便,我可沒那些顧慮,怎麽連我都不告訴,要不是我進京趕考,偶然間碰到熟人告訴我,我還不知道你來汴京了,甚至都要當爹了。”
盛長槐一聽,驚訝的看著胡六郎,他和自己年紀相仿,想不到已經成親了,甚至都快要當爹了。但全旭不說還好,一說這個,胡六郎突然變了臉,霍地站了起來。
“全子明,你還有臉說,要不是你,我何至於落到這種田地,你知道太學同窗是怎麽笑話我的嗎?我一個鐵骨錚錚的漢子,被人那樣嘲笑,甚至連反駁的機會都沒有,還不都是你害的,我為啥要請你,請你來看笑話嗎?”
全旭成親後就取了字,為子明,所以胡六郎稱呼全旭叫全子明,至少表明,胡六郎隻不過是生氣,並未翻臉,要不然就不會稱呼全旭的字了。
但盛長槐還是把胡六郎按了下來,好說歹說讓他先做下,免得被自己弟弟妹妹看了笑話,這時候,盛明蘭幾人也從盛長槐臥室出來了,對著全旭和胡六郎款款的行了個禮,便坐到一旁聽戲,胡六郎雖然是外男,但是盛長槐至交,又不是單獨私會,有盛長槐陪著,也沒必要特意回避,一臉八卦的樣子,眼神中全是好奇。、
雖然被胡六郎指著鼻子罵,但全旭的反應卻有些奇怪,一點也不生氣,甚至還有些尷尬,盛長槐問了幾聲胡六郎,胡六郎都不願意說,隻好把目光投向了全旭,全旭看了一眼胡六郎,看胡六郎不過哼了一聲,並沒有反對,這才把真相講了出來。
難怪胡六郎沒反對,原來這事早晚盛長槐也會知道,等盛淑蘭一到汴京,或者不用胡六郎說,盛淑蘭就會把這事當談資悉數說給盛明蘭聽,盛明蘭肯定會來告訴盛長槐,瞞是瞞不住的。
原來,胡六郎結親的對象,竟是全旭原來的相親對象,河東柳家的姑娘,這可就巧了,河東柳家那姑娘盛長槐也聽說過,長的雖然十分貌美,是難得一見的美女,但就是那性子,有些太過火爆,有點像紅樓夢裏的王熙鳳,但卻比王熙鳳安分,隻有脾氣和吃醋的性子特別像。
河東柳家乃是世家大族,各地都有分支,胡六郎娘子這一支也算是主支,胡六郎能娶這樣的媳婦,其實算是燒了高香了。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但這隻是外人長輩的看法,在男子心中,這柳姑娘不是良配,美則美矣,河東柳家女子的家教竟沒學到半分,不是說飛揚跋扈,而是因為這女子有一個赫赫有名的外號,“河東獅”。
“河東柳氏好歹是世家大族,女子又基本不見外男,嫂夫人為何會多了這樣一個外號,在西北的時候可沒人敢編排河東柳氏的女子,這天子腳下,首善之地,能知道柳家女兒性格的,必是門庭相當之家,他們就不怕惹怒整個河東柳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