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立下如此大功,可有什麽想要的。”
官家說完這句話,禹州跟著趙團練來的人,尤其是那個姓段的,都是一臉的嫉妒,即便是他們家主子就要當皇帝了,皇帝親口允諾,這可不多見。
要什麽,盛長槐哪裏有什麽準備,皇帝雖然開口,但做臣下的哪敢獅子大開口,這種事,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盛長槐想了半天也想到能要啥。
“官家,臣下沒什麽想要的,隻有一個不情之請,想求官家,給生母封個誥命。”
仁宗皇帝這就有些奇怪,盛長槐立下如此大功,就算自己不說,趙宗全也不能完全無視,加恩生母,這本就是封賞臣下的慣例,何須浪費這麽大的機會,專門給生母求取誥命。
皇後卻是知道盛長槐身世的,盛長槐和韓駙馬親密,福康公主知道他是楊無端的弟子,怕盛長槐和他老師一樣,和韓駙馬去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早把盛長槐的底細打探清楚了,去年盛長槐的上元詩詞流行的時候,進宮和皇後閑聊的時候曾經說起過,馬上在官家耳旁悄悄的把盛長槐的身世說了一遍。
仁宗皇帝麵帶一絲羨慕,有些感同身受,歎了一口氣。
“你比朕幸福,卻比朕坎坷,雖於理不合,朕就任性一次,答應你了,不僅如此,朕在給你一個人情,你師從楊無端,朕這一生將楊無端當做逆鱗,想不到最終卻是楊無端的弟子救了性命,讓朕不至死於非命,於情於理,朕都應該謝謝他。”
仁宗皇帝這麽說,盛長槐卻是能明白的,他的生母再嫁,便是楊家人,按照禮儀,隻能楊繼宗立下大功之後,禮部酬功,給生母封誥命,像盛長槐這樣的,大宋從無先例,所以官家說他最後任性一次。
至於其他的,盛長槐更能理解,當初楊無端說那句科舉考試不如寄情風月場的時候,恰逢官家成年,正是要借著親政把控朝局,待水到渠成,便將自己的生母李宸妃接到宮裏贍養,就因為楊無端那句話,生生的讓太後占據了主動,等官家終於可以不用忌憚太後的時候,李宸妃已經去世了,也是因為太後把持的朝政和軍隊,最後幾年,官家甚至連生母的麵都見不上,盛長槐卻能在生母最後一段日子陪在她身邊,所以他才會說盛長槐比他幸福。
而盛長槐雖然得以在生母亡故之時留在身邊,卻和生母不能相認,甚至過繼給自家大伯,到後麵的分家一無所得,算是比官家坎坷,官家好歹父愛無憂,又繼承了諾大的敵國。
至於官家把楊無端當做逆鱗,就更好理解了,讓盛長槐驚訝的是官家竟然能放下身段,給自家恩師表示感謝,話裏話外的意思,這是要給恩師楊無端追封啊,給一個七品小官追封,這可是很少見的,更何況自家恩師還是官家當初的逆鱗,仁宗皇帝的大度,讓盛長槐無比的敬佩。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之所以仁宗皇帝要給楊無端追封,其實還是因為盛長槐,官家在怎麽大度,也不會原諒一個讓自己母子不得想見的人,雖然楊無端不是罪魁禍首,但當仁宗皇帝的謀劃初功虧一簣是因楊無端而起。
但是,仁宗皇帝畢竟是大宋的掌舵人,他要對萬千黎民負責,心裏雖然不願原諒楊無端,但是為了社稷黎民,該給的尊榮,官家也不吝嗇,能培養出盛長槐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弟子,在官家看來,楊無端這算是對社稷有功,因其弟子功勞追封師長,算是仁宗皇帝為天下讀書人立下一個標杆。
接下來,仁宗皇帝向盛長槐詢問了一下勤王平叛的經過,聽到宮門口的廝殺,臉上漏出慶幸的神色,又聽聞西北全家子弟全旭和盛長槐配合默契,拍案驚歎,等盛長槐講到路遇趙宗全一夥,因誤會刀槍相向,撇了一眼局促不安的趙宗全,但卻沒有任何表示,在講到宋朝中力排眾議,起兵勤王,還有全旭不顧殿前司軍令,決意奉詔開門等種種事情,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兗王以為他靠著娘舅家的勢力,再加上宮內叛賊裏應外合,就可以謀逆成功,但他卻不知道,這天下的忠臣良將何其多也,即便是他僥幸成功,這皇位也做不了幾天,也幸虧你成功送出血詔,要不然,等兗王掌控京都,西夏,北遼趁著大宋內亂,寇邊進犯,受苦的終歸是百姓黎民,朕和皇後恐怕活不過今日。”
皇後僅僅抓住官家的手,想起剛才那一幕,還有些不寒而栗。
“官家,該休息了,從早晨到現在,您還沒合過眼呢。”
仁宗皇帝精力有些不濟,和盛長槐說了這麽些話,臉上的勞累愈發的明顯,畢竟是個即將燈枯油盡的老人,又遭受了這麽大的風波,臉上的疲憊一目了然,但還是強撐著身體擺了擺手。
“不急,我要親筆寫下立嗣詔書才能安心,準備筆墨。”
仁宗皇帝和盛長槐說了好長時間的話,一旁的趙宗全臉上雖然沒有什麽表情,但是心裏卻心急如焚,他好不容易下了這麽大的決心,沒拿到立嗣詔書之前,即便官家剛才親口允諾,還是有些不太放心,連帶著對口若懸河對官家講述平叛經過的盛長槐也有了一絲不滿。
聽到仁宗皇帝這麽說,趙宗全臉上漏出狂喜之色,被官家瞧個正著,心中暗歎,果然如此,幸虧自己記得這麽一茬,要不然盛長槐難免被趙宗全記恨,自己可就害了他。
即便是仁宗皇帝強撐著身體,但他確實已經快要油盡燈枯,拿著上好的狼毫筆,寫了幾個字都是歪歪扭扭的,不僅如此,光這幾個字,就費了好大的功夫,看著趙宗全一臉的急切,要不是怕以後招貼非議,恨不得自己替官家寫這個。
“官家,您別硬撐了。”
總歸還是出了事情,仁宗皇帝心力憔悴,寫到第九個字的時候,狼毫筆再也抓不穩,手裏的力道掌握不住,一筆畫了老長,很明顯,這一次算是寫費了。
“官家,實在不行,招諸位相公進宮吧,立嗣詔書由文官代筆也是一樣的。”
皇後對官家的身體愈發擔心,站都站不穩了,立嗣詔書洋洋灑灑至少一兩百字,並非是幹巴巴的立趙宗全為嗣一句話的事,畢竟是要念給百官聽的,沒點文采怎麽行,在者說,立嗣立嗣,要給百官說明,為何要立嗣趙宗全,他的功績人品什麽的,該吹的地方還是要吹的。
仁宗皇帝知道,自己強撐著親筆寫,以現在的身體狀況,確實是有些力不從心,無奈之下,隻好答應了皇後的懇求,正想著是不是要招韓章進宮,忽然瞄到了跪在一旁的盛長槐,在瞧了一眼趙宗全,心中有了計較。
“曆朝立嗣詔書或者遺照,要不就是皇帝親筆寫,要不就是書法大家來寫,諸位相公身份雖高,但都稱不上書法大家。”
眾人不解官家之意,皇後和官家生活了大半輩子,馬上明白官家這是要給盛長槐施恩,對於官家的想法,皇後也頗為讚同。
“官家的意思是,這立嗣詔書除非他親筆,要不然寫立嗣詔書的必須得是位高權重且是書法大家的才行。”
趙宗全有些心急,猜不到官家的意思,但卻不敢催官家,用眼神示意顧廷燁開口,顧廷燁已經猜到了官家的意思,看趙宗全不願意自己出頭,羨慕的忘了一眼盛長槐,心中暗歎了一口氣。
“敢問官家,若是這樣,諸位相公均不合適,我朝書法大家不少,但沒幾個地位高的,不知官家中意哪位,不過這時候,恐怕短時間找不到這樣的人,既要有足夠的地位,還得是書法大家的,有兩位老大人今日在禦書房當差,但卻死於叛軍之手,其他的都不在汴京。”
顧廷燁就像個先生捧哏一樣,給官家當起了托,讓官家不禁又對他高看了一眼,假裝沉思了許久,才裝作靈機一動的樣子,指著盛長槐說道。
“褚楊兩位愛卿蒙難,朕十分難受,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記得近些年在汴京呼聲很高的《明月集》裏麵有這麽一句,好像就是盛愛卿所寫,褚楊兩位愛卿已然去世,但眼前確有一個未來的希望,盛愛卿久負才名,一手瘦金體自成一家,說是書法大家也不為過,要說身份,盛愛卿送詔救駕,當為此次平叛續功第一,我朝雖然對這種謀逆平叛的事情鮮少給予爵位,但朕覺得,盛愛卿此等功勞,給個伯爵當無人有異議,諸位,你們覺的如何。”
說是問眾人,實際上官家是在問趙宗全,仁宗皇帝知道,要是自己身體好等得起,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不會淹沒盛長槐的功勞,但趙宗全可就不一定了,盛長槐並非是潛邸出身,除了救駕之功,其餘功勞和眾人比起來並不突出,但救駕的內幕,按照常理,是不會對外公布的,如果缺了這個,盛長槐將來難免吃虧,畢竟等到禮部和兵部評完功績,恐怕已經是趙宗全登基之後了,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白天已經是回光返照了,也就是這一兩日就要去見先帝了,要不然也不會急著寫下立嗣詔書。
為了自己登基名正言順,趙宗全當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稟官家,臣覺得,文林郎功勞當屬第一,伯爵之位名正言順。”
其餘人等,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官家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如此,盛愛卿就以文昌伯的身份,替朕寫下立嗣詔書。”
文昌伯,趙宗全和自己的鐵杆對視一眼,不明白為何是個文官爵位,盛長槐立的是軍功,封爵應該是武官爵位,他一個偏遠宗室哪裏明白其中的道理,還是顧廷燁看到趙宗全臉上有些疑惑,當即開口說道。
“官家聖明,文林郎文武雙全,為年輕一代文壇翹首,不僅詩詞聞名天下,一手瘦金體更是開宗立派,學問上更是儒家心學開創者,文昌伯的爵位在合適不過。”
然後,顧廷燁用眼神給趙宗全示意,趙宗全這才知道,眼前的這個十八九的青年,為何是個文林郎,而不是什麽校尉之類的武官,也是他們孤陋寡聞了,哪裏明白盛長槐在汴京文壇的名聲,以他那謹小慎微的性格,哪裏敢和文人結交,自然不知道最近兩年盛長槐聲名鵲起的事情。
但顧廷燁的話並沒有說完,就算盛長槐沒有那些虛名,等立嗣詔書一出,朝中諸位相公一定會要求禮部將盛長槐爵位定為文字開頭,開玩笑,立嗣詔書可是文官的專利,要是盛長槐作為武官的身份來寫立嗣詔書,這一屆的文官就要被後輩定上恥辱柱了,所以說,即便是以後盛長槐立下軍功,伯爵升為侯爵,甚至是公爵,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將,盛長槐也是文官的一份子,這才是顧廷燁羨慕盛長槐的地方,有這層身份,隻要盛長槐不自絕於文壇,天下文官也會把盛長槐當做是自己人,而不是一屆武夫。
再有,依照顧廷燁的預計,盛長槐下一次科考,必然是整個文官體係逼著盛長槐去參加,哪怕是盛長槐寫一坨狗屎,也能順利通過會試,繼而參加殿試成為進士,開玩笑,能給官家寫下立嗣詔書的,竟然考不中進士,哪怕是暗箱操作,也要把盛長槐弄成進士,坐實了他文官出身的事實,本朝重文輕武,哪個文官也不敢在盛長槐跟前搞這一套,即便是將來盛長槐擔任武職。
這就不是現在能給趙宗全解釋的事情了,隻能等出了大殿,和趙宗全私下相處的時候,顧廷燁才能找機會給趙宗全說這裏麵的彎彎繞繞。
“謝陛下,臣下粉身碎骨也不足以報答。”
仁宗皇帝精神愈發不濟,還是皇後一臉欣賞的讓盛長槐抓緊時間,不要耽誤官家休息。
“文昌伯文采非凡,還不趕緊寫下立嗣詔書。”
盛長槐諾了一聲,執筆一蹴而就,在皇後和趙宗全一左一右攙扶著的仁宗皇帝,看完盛長槐寫完的立嗣詔書,眼中欣賞之意愈發濃烈。
“詞好,字更好。”
其實內容也比較簡單,就是誇耀了一下趙宗全在宗室中德才兼備,各種吹捧,官家才決意立趙宗全為太子,其實大家都知道趙宗全這太子是怎麽來的,但事情是怎麽樣,詔書該怎麽寫,盛長槐還是明了的,各種不要錢的吹捧之詞當然不吝嗇,再加上絞盡腦汁想的一些華麗辭藻,算是盛長槐寫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
官家說完這句話,禹州跟著趙團練來的人,尤其是那個姓段的,都是一臉的嫉妒,即便是他們家主子就要當皇帝了,皇帝親口允諾,這可不多見。
要什麽,盛長槐哪裏有什麽準備,皇帝雖然開口,但做臣下的哪敢獅子大開口,這種事,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盛長槐想了半天也想到能要啥。
“官家,臣下沒什麽想要的,隻有一個不情之請,想求官家,給生母封個誥命。”
仁宗皇帝這就有些奇怪,盛長槐立下如此大功,就算自己不說,趙宗全也不能完全無視,加恩生母,這本就是封賞臣下的慣例,何須浪費這麽大的機會,專門給生母求取誥命。
皇後卻是知道盛長槐身世的,盛長槐和韓駙馬親密,福康公主知道他是楊無端的弟子,怕盛長槐和他老師一樣,和韓駙馬去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早把盛長槐的底細打探清楚了,去年盛長槐的上元詩詞流行的時候,進宮和皇後閑聊的時候曾經說起過,馬上在官家耳旁悄悄的把盛長槐的身世說了一遍。
仁宗皇帝麵帶一絲羨慕,有些感同身受,歎了一口氣。
“你比朕幸福,卻比朕坎坷,雖於理不合,朕就任性一次,答應你了,不僅如此,朕在給你一個人情,你師從楊無端,朕這一生將楊無端當做逆鱗,想不到最終卻是楊無端的弟子救了性命,讓朕不至死於非命,於情於理,朕都應該謝謝他。”
仁宗皇帝這麽說,盛長槐卻是能明白的,他的生母再嫁,便是楊家人,按照禮儀,隻能楊繼宗立下大功之後,禮部酬功,給生母封誥命,像盛長槐這樣的,大宋從無先例,所以官家說他最後任性一次。
至於其他的,盛長槐更能理解,當初楊無端說那句科舉考試不如寄情風月場的時候,恰逢官家成年,正是要借著親政把控朝局,待水到渠成,便將自己的生母李宸妃接到宮裏贍養,就因為楊無端那句話,生生的讓太後占據了主動,等官家終於可以不用忌憚太後的時候,李宸妃已經去世了,也是因為太後把持的朝政和軍隊,最後幾年,官家甚至連生母的麵都見不上,盛長槐卻能在生母最後一段日子陪在她身邊,所以他才會說盛長槐比他幸福。
而盛長槐雖然得以在生母亡故之時留在身邊,卻和生母不能相認,甚至過繼給自家大伯,到後麵的分家一無所得,算是比官家坎坷,官家好歹父愛無憂,又繼承了諾大的敵國。
至於官家把楊無端當做逆鱗,就更好理解了,讓盛長槐驚訝的是官家竟然能放下身段,給自家恩師表示感謝,話裏話外的意思,這是要給恩師楊無端追封啊,給一個七品小官追封,這可是很少見的,更何況自家恩師還是官家當初的逆鱗,仁宗皇帝的大度,讓盛長槐無比的敬佩。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之所以仁宗皇帝要給楊無端追封,其實還是因為盛長槐,官家在怎麽大度,也不會原諒一個讓自己母子不得想見的人,雖然楊無端不是罪魁禍首,但當仁宗皇帝的謀劃初功虧一簣是因楊無端而起。
但是,仁宗皇帝畢竟是大宋的掌舵人,他要對萬千黎民負責,心裏雖然不願原諒楊無端,但是為了社稷黎民,該給的尊榮,官家也不吝嗇,能培養出盛長槐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弟子,在官家看來,楊無端這算是對社稷有功,因其弟子功勞追封師長,算是仁宗皇帝為天下讀書人立下一個標杆。
接下來,仁宗皇帝向盛長槐詢問了一下勤王平叛的經過,聽到宮門口的廝殺,臉上漏出慶幸的神色,又聽聞西北全家子弟全旭和盛長槐配合默契,拍案驚歎,等盛長槐講到路遇趙宗全一夥,因誤會刀槍相向,撇了一眼局促不安的趙宗全,但卻沒有任何表示,在講到宋朝中力排眾議,起兵勤王,還有全旭不顧殿前司軍令,決意奉詔開門等種種事情,臉上露出欣慰的表情。
“兗王以為他靠著娘舅家的勢力,再加上宮內叛賊裏應外合,就可以謀逆成功,但他卻不知道,這天下的忠臣良將何其多也,即便是他僥幸成功,這皇位也做不了幾天,也幸虧你成功送出血詔,要不然,等兗王掌控京都,西夏,北遼趁著大宋內亂,寇邊進犯,受苦的終歸是百姓黎民,朕和皇後恐怕活不過今日。”
皇後僅僅抓住官家的手,想起剛才那一幕,還有些不寒而栗。
“官家,該休息了,從早晨到現在,您還沒合過眼呢。”
仁宗皇帝精力有些不濟,和盛長槐說了這麽些話,臉上的勞累愈發的明顯,畢竟是個即將燈枯油盡的老人,又遭受了這麽大的風波,臉上的疲憊一目了然,但還是強撐著身體擺了擺手。
“不急,我要親筆寫下立嗣詔書才能安心,準備筆墨。”
仁宗皇帝和盛長槐說了好長時間的話,一旁的趙宗全臉上雖然沒有什麽表情,但是心裏卻心急如焚,他好不容易下了這麽大的決心,沒拿到立嗣詔書之前,即便官家剛才親口允諾,還是有些不太放心,連帶著對口若懸河對官家講述平叛經過的盛長槐也有了一絲不滿。
聽到仁宗皇帝這麽說,趙宗全臉上漏出狂喜之色,被官家瞧個正著,心中暗歎,果然如此,幸虧自己記得這麽一茬,要不然盛長槐難免被趙宗全記恨,自己可就害了他。
即便是仁宗皇帝強撐著身體,但他確實已經快要油盡燈枯,拿著上好的狼毫筆,寫了幾個字都是歪歪扭扭的,不僅如此,光這幾個字,就費了好大的功夫,看著趙宗全一臉的急切,要不是怕以後招貼非議,恨不得自己替官家寫這個。
“官家,您別硬撐了。”
總歸還是出了事情,仁宗皇帝心力憔悴,寫到第九個字的時候,狼毫筆再也抓不穩,手裏的力道掌握不住,一筆畫了老長,很明顯,這一次算是寫費了。
“官家,實在不行,招諸位相公進宮吧,立嗣詔書由文官代筆也是一樣的。”
皇後對官家的身體愈發擔心,站都站不穩了,立嗣詔書洋洋灑灑至少一兩百字,並非是幹巴巴的立趙宗全為嗣一句話的事,畢竟是要念給百官聽的,沒點文采怎麽行,在者說,立嗣立嗣,要給百官說明,為何要立嗣趙宗全,他的功績人品什麽的,該吹的地方還是要吹的。
仁宗皇帝知道,自己強撐著親筆寫,以現在的身體狀況,確實是有些力不從心,無奈之下,隻好答應了皇後的懇求,正想著是不是要招韓章進宮,忽然瞄到了跪在一旁的盛長槐,在瞧了一眼趙宗全,心中有了計較。
“曆朝立嗣詔書或者遺照,要不就是皇帝親筆寫,要不就是書法大家來寫,諸位相公身份雖高,但都稱不上書法大家。”
眾人不解官家之意,皇後和官家生活了大半輩子,馬上明白官家這是要給盛長槐施恩,對於官家的想法,皇後也頗為讚同。
“官家的意思是,這立嗣詔書除非他親筆,要不然寫立嗣詔書的必須得是位高權重且是書法大家的才行。”
趙宗全有些心急,猜不到官家的意思,但卻不敢催官家,用眼神示意顧廷燁開口,顧廷燁已經猜到了官家的意思,看趙宗全不願意自己出頭,羨慕的忘了一眼盛長槐,心中暗歎了一口氣。
“敢問官家,若是這樣,諸位相公均不合適,我朝書法大家不少,但沒幾個地位高的,不知官家中意哪位,不過這時候,恐怕短時間找不到這樣的人,既要有足夠的地位,還得是書法大家的,有兩位老大人今日在禦書房當差,但卻死於叛軍之手,其他的都不在汴京。”
顧廷燁就像個先生捧哏一樣,給官家當起了托,讓官家不禁又對他高看了一眼,假裝沉思了許久,才裝作靈機一動的樣子,指著盛長槐說道。
“褚楊兩位愛卿蒙難,朕十分難受,但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我記得近些年在汴京呼聲很高的《明月集》裏麵有這麽一句,好像就是盛愛卿所寫,褚楊兩位愛卿已然去世,但眼前確有一個未來的希望,盛愛卿久負才名,一手瘦金體自成一家,說是書法大家也不為過,要說身份,盛愛卿送詔救駕,當為此次平叛續功第一,我朝雖然對這種謀逆平叛的事情鮮少給予爵位,但朕覺得,盛愛卿此等功勞,給個伯爵當無人有異議,諸位,你們覺的如何。”
說是問眾人,實際上官家是在問趙宗全,仁宗皇帝知道,要是自己身體好等得起,論功行賞的時候,自然不會淹沒盛長槐的功勞,但趙宗全可就不一定了,盛長槐並非是潛邸出身,除了救駕之功,其餘功勞和眾人比起來並不突出,但救駕的內幕,按照常理,是不會對外公布的,如果缺了這個,盛長槐將來難免吃虧,畢竟等到禮部和兵部評完功績,恐怕已經是趙宗全登基之後了,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白天已經是回光返照了,也就是這一兩日就要去見先帝了,要不然也不會急著寫下立嗣詔書。
為了自己登基名正言順,趙宗全當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稟官家,臣覺得,文林郎功勞當屬第一,伯爵之位名正言順。”
其餘人等,當然不會有任何意見,官家滿意的點了點頭。
“既如此,盛愛卿就以文昌伯的身份,替朕寫下立嗣詔書。”
文昌伯,趙宗全和自己的鐵杆對視一眼,不明白為何是個文官爵位,盛長槐立的是軍功,封爵應該是武官爵位,他一個偏遠宗室哪裏明白其中的道理,還是顧廷燁看到趙宗全臉上有些疑惑,當即開口說道。
“官家聖明,文林郎文武雙全,為年輕一代文壇翹首,不僅詩詞聞名天下,一手瘦金體更是開宗立派,學問上更是儒家心學開創者,文昌伯的爵位在合適不過。”
然後,顧廷燁用眼神給趙宗全示意,趙宗全這才知道,眼前的這個十八九的青年,為何是個文林郎,而不是什麽校尉之類的武官,也是他們孤陋寡聞了,哪裏明白盛長槐在汴京文壇的名聲,以他那謹小慎微的性格,哪裏敢和文人結交,自然不知道最近兩年盛長槐聲名鵲起的事情。
但顧廷燁的話並沒有說完,就算盛長槐沒有那些虛名,等立嗣詔書一出,朝中諸位相公一定會要求禮部將盛長槐爵位定為文字開頭,開玩笑,立嗣詔書可是文官的專利,要是盛長槐作為武官的身份來寫立嗣詔書,這一屆的文官就要被後輩定上恥辱柱了,所以說,即便是以後盛長槐立下軍功,伯爵升為侯爵,甚至是公爵,成為赫赫有名的大將,盛長槐也是文官的一份子,這才是顧廷燁羨慕盛長槐的地方,有這層身份,隻要盛長槐不自絕於文壇,天下文官也會把盛長槐當做是自己人,而不是一屆武夫。
再有,依照顧廷燁的預計,盛長槐下一次科考,必然是整個文官體係逼著盛長槐去參加,哪怕是盛長槐寫一坨狗屎,也能順利通過會試,繼而參加殿試成為進士,開玩笑,能給官家寫下立嗣詔書的,竟然考不中進士,哪怕是暗箱操作,也要把盛長槐弄成進士,坐實了他文官出身的事實,本朝重文輕武,哪個文官也不敢在盛長槐跟前搞這一套,即便是將來盛長槐擔任武職。
這就不是現在能給趙宗全解釋的事情了,隻能等出了大殿,和趙宗全私下相處的時候,顧廷燁才能找機會給趙宗全說這裏麵的彎彎繞繞。
“謝陛下,臣下粉身碎骨也不足以報答。”
仁宗皇帝精神愈發不濟,還是皇後一臉欣賞的讓盛長槐抓緊時間,不要耽誤官家休息。
“文昌伯文采非凡,還不趕緊寫下立嗣詔書。”
盛長槐諾了一聲,執筆一蹴而就,在皇後和趙宗全一左一右攙扶著的仁宗皇帝,看完盛長槐寫完的立嗣詔書,眼中欣賞之意愈發濃烈。
“詞好,字更好。”
其實內容也比較簡單,就是誇耀了一下趙宗全在宗室中德才兼備,各種吹捧,官家才決意立趙宗全為太子,其實大家都知道趙宗全這太子是怎麽來的,但事情是怎麽樣,詔書該怎麽寫,盛長槐還是明了的,各種不要錢的吹捧之詞當然不吝嗇,再加上絞盡腦汁想的一些華麗辭藻,算是盛長槐寫的最好的一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