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自然不會對梁晗有什麽好臉,這樣一個的人,白撿了自家一個孫女,老太太又豈能這麽快順過氣來。


    梁晗其實也不想來,但沒辦法,他又不敢不來,王大娘子前幾日剛到家裏說了這個事情,自家老娘就一口答應下來,在吳大娘子心裏,這是梁晗和盛長槐之間關係緩和最好的機會,而且做這個事情並非就是掉了麵子,大家族都這樣,在兄長成親之日,給兄長牽馬墜蹬,這才顯得家裏兄弟和睦,而且又不會真的叫他給盛長槐當馬凳,說是牽馬墜蹬,其實隻是牽馬。


    梁晗扭扭捏捏的答應下來,沒想到卻給自己討了便宜,張清那邊專程給梁晗放了幾天假,專門叫他準備,可把梁晗給高興壞了。


    說起來,梁晗一個好好的伯爵嫡子,這段時間可是混的不行,名義上是進了禁軍當文吏,實際上張清得了盛長槐的吩咐,哪裏是叫梁晗做文書這樣輕省的事情,是把他當做剛入伍的新兵對待,每日點卯,遲到一刻便是各種懲罰,軍中操練,別人都是三日一操,唯有梁晗,哪個都出操,他都得跟著去,美其名曰是要以身作則,文書畢竟算是軍中一個小官,這麽說也沒錯。


    <a href="http://m.1200ksw.net" id="wzsy">1200ksw.net</a>


    見鬼的以身作則,怎麽不見張清自己以身作則,這段時間出操,哪一次他跟著去了,就是點卯,都多少次是下麵的指揮使代勞,你說下麵這幫兵魯子,就那麽聽張清的話,不把他這個伯爵公子放在眼裏。


    看著身旁這個打扮的和賣花的一樣的大漢,梁晗眼中全是別扭,就是他,每天盯著自己的就是他,還以為他是神策軍的人,沒想到,竟然僅僅是個蜀縣侯府的家丁,這人還打了自己十好幾鞭子呢,疼的他那日拜堂走路的姿勢都不對,這個大漢,隻要他在軍中以伯爵嫡子的身份發飆,上來就是一鞭子,等到梁晗接受現實之後才突然又消失不見。


    梁晗現在還記得,他和盛墨蘭成親那日,兩口子別別扭扭的拜完堂,又規規矩矩的熬完剩下的流程,等到洞房花燭的時候,先沒行人倫之禮,倒是光著身子互相塗抹藥物就花了好長時間。


    這倒是叫兩個都覺得尷尬的人消除了大部分隔閡,剩下的事情也就順順當當了,可是後遺症就是,第二日他那幫族裏的兄弟,都擠眉弄眼的笑話梁晗,還不忘給梁晗樹個大拇指,說梁晗真是龍精虎猛,折騰了那麽長時間。


    梁晗哪裏不知道他這幫不要臉的親戚昨晚肯定是在聽牆根了,塗抹藥物的時候,盛墨蘭畢竟是女子,有些羞澀,持續的時間長了些,那膏藥抹在身上又會刺痛,難免會叫出生,梁晗是個男子,倒也能忍住,沒讓墨蘭跟著也鬧笑話。


    辭別老太太,盛長槐翻身上馬,前麵的喜轎班子馬上吹吹打打的熱鬧起來,梁晗牽著馬韁,盛長槐端坐在馬背上,看著頭上插滿了鮮花的李逵也是樂的不行。


    這個年頭,流行在男人頭上插花,尤其是成親的日子和中進士的日子,比如春闈過後,三甲遊街的時候,狀元的頭上就會插一朵金花,老太太和王大娘子更是最喜歡這樣打扮兒孫的,不要錢的花全都要給盛長槐插上,被盛長槐嚴詞拒絕了。


    老太太和王大娘子見盛長槐堅持,也就沒強行要求,可是一旁的李逵,卻漏出羨慕的眼神,在江州,隻有大戶人家的公子,才能在頭上插朵花,不由的說了盛長槐幾句,這樣多體麵啊。


    盛長槐萬萬沒想到,李逵竟然是這樣的李逵,見他言語中帶著羨慕,不由分說,把所有的鮮花全都塞到了李逵手裏,把個李逵高興的跟個孩子一樣,原來跟著盛長槐從那個三進院子裏搬過來的女使,現在都是侯府有頭有臉的,和李逵也熟悉,在盛長槐給老太太辭行的時候,全都湊上去,給李逵把鮮花插的滿頭都是,即便是這樣,李逵手裏還剩了好多,無他,王大娘子和盛老太太準備了許多,就想試試哪幾朵插上去好看,並非是全部要插上去的,李逵現在這樣,搞的跟個賣花的一樣,隻不過就是有點違和,人家賣花的都是千嬌百媚的少婦,哪有這樣五大三粗的漢子,還長了一臉的凶樣,實在是不引人注目都不行。


    盛長槐瞪了一眼在旁邊看笑話的張順,張順這才叫了個人過來,幫李逵把手上的花給接過去,說是替他保管者,等回來的時候在還給他,卻有意無意的故意沒提叫李逵把頭上的花給拔下來。


    就這樣,聲勢浩大的結親隊伍浩浩蕩蕩的朝著公侯街的英國公府而去,正如盛長槐預料的那樣,今天他這個新郎官的風頭,全都被自己身後這個傻漢子給搶了,但出乎盛長槐的預料,從半路上看到一些青皮流氓,跑到街上看熱鬧的時候,那眼睛裏直愣愣的瞅著李逵,眼神中竟全是羨慕的神色,這他娘的是什麽鬼。


    要不給他們幾個發個桃桃,讓他們嚐嚐是不是好涼涼。


    這都是路上的小插曲,今年汴京人嘴裏聊得最多的蜀縣侯成親,汴京人還是很感興趣的,以前隻聞其名,不見其人,今天終於看到活的了,盛長槐這個別人家的孩子,不知道有多少老百姓帶著自家兒孫出來看熱鬧。


    生子當如盛長槐,詩詞驚豔絕倫,書法可稱為一代宗師,年紀輕輕武藝高強,不知道有多少人家,都是拿盛長槐來教育自家兒孫,在圍觀的百姓裏,大多都是祝福的態度,一路上百姓的祝福聲絡繹不絕,大宋多了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少年侯爵,汴京的百姓還是很給麵子的。


    好就好在盛長槐前世參加比賽的時候,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眼神和誇獎,要不然,真如同書裏說的,這世界上還有看殺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穿越知否混日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佐佑商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佐佑商夏並收藏穿越知否混日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