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憐兒給大哥哥道喜,給盛家祖母和張家嬸嬸道喜。”
出乎眾人的意料,第一個開口道喜的竟然是跑過來看熱鬧的楊憐兒,這倒是破天荒頭一次了,這孩子啥時候學的這般乖巧。
盛長槐在一瞧楊憐兒對著盛明蘭擠眉弄眼,哪裏不知道這事盛明蘭把楊憐兒給推了出來出這個風頭,果然, 楊憐兒剛道玩喜,就伸著雙手笑嗬嗬的看著自家大哥哥和盛家,張家的兩位長輩。
盛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沒經過這種陣仗,對楊憐兒的舉動不明所以,盛長槐馬上捂住自己的臉,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已經猜到了楊憐兒接下來舉動話措辭了。
“紅包啊, 這麽好的事情,不應該發紅包嗎。”
自從大嫂嫂進門,楊憐兒就解鎖了新技能,原來過節的時候隻要逗長輩開心,就能領到紅包,之前她光知道大年初一給長輩磕頭有紅包,也是張大娘子太寵溺這孩子了,一開心就給零花錢,這孩子都當成是紅包了。
盛明蘭也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她自己平日裏不愛出風頭,一心緊守小娘生前的教導,守拙已經刻到了骨子裏,即便是給親人賀喜,也都是跟在幾位姐姐後麵。
但是今日乃是盛長槐的大喜,盛明蘭平日最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妹妹,無他, 楊憐兒的脾氣秉性,像極了明蘭小時候,又不像他在盛家過的那麽艱難,有疼愛她的父親兄嫂,自然不需要守拙,讓這個妹妹率先開口祝賀大哥哥,就當是自己第一個祝賀大哥哥吧。
那邊盛長槐連忙把楊憐兒這個丟人的家夥啦到身後,盛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這會也反應過來了,被這個小家夥逗的樂開了懷,尤其是英國公夫人,楊憐兒誤打誤撞讓她拜托了喜極而泣。
已經過了上元節了,該發的紅包都發出去了,哪還有什麽紅包,但也難不住兩人,在這種喜日子,她們也不吝嗇,盛老太太從懷裏拿出一個香囊,這還是盛明蘭繡的,裏麵本來就裝了一些散碎銀兩,老太太隨時打賞下人用得著,英國公夫人更是大方, 直接從胳膊上擼下來一個翡翠鐲子, 不由分說的就往楊憐兒胳膊上帶。
“嶽母, 這太貴重了, 給她一個小孩子怎麽行,你是不知道,這孩子平日裏調皮慣了,好東西到她手裏,不用幾天就給弄壞了。”
盛長槐是認得這個鐲子的,自家娘子胳膊上就有一個,一般人是買不到的,這可是南邊小國的貢品,當年國庫空虛,先帝從內庫拿出來發賣補貼國庫,有資格買的都是勳貴,平民百姓可是買不到這樣的好東西,有錢也不行。
“這孩子我看著就喜歡,你也是軍功封的爵位,算是半個將門,將門家的女兒,調皮一些反而惹人喜愛,又不是什麽稀罕物,當年內庫拿出來發賣的要二三十對呢。”
盛長槐苦笑了一下,自家嶽母說的簡單,內庫也隻能拿出二三十對,當初發賣的時候,可有好些勳貴家沒搶到,這玩意可是南疆小國國寶級的大師雕刻的,自從大師去世,這玩意就算絕版了,限量版的東西,到什麽時候都是貴的,要不然堂堂英國公府,家裏也就這麽一對,母女二人一人一對,買都買不到的好東西,當年有資格買的,哪家不是當做傳家的東西,除了自家大娘子和嶽母性格大大咧咧,不當回事,哪家不是在重要的場合才帶這個。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還是太貴重了,這個您就留給您的嫡親孫女,我那個小侄女吧,或者等憐兒大一些,您在送她什麽好東西我都不攔著。”
楊憐兒必將年紀也不算小了,八九歲的年紀已經懂事了,看自家大哥哥這個模樣,自然知道這鐲子貴重無比,連忙往後麵躲,說什麽也不肯要,還是剛剛檢查完的張大娘子出來看到她們幾人在推脫,直接從她母親手裏接過鐲子,笑吟吟的說道。
“有你這麽當哥哥的嗎,妹妹好不容易得個好東西,你還往外推,放心吧,我那個小侄女有,你還不知道吧,靖邊侯夫人前段時間來看雪兒,看雪兒喜歡這個,說是等雪兒過門,就把她那對傳給雪兒。”
英國公家裏除了張桂芬這個女兒,還有當年嫡長子留下來一個遺腹女,當年英國公嫡次子為了營救好友,才身受重傷,他這個好友便是當年的靖邊侯世子,如今的靖邊侯。
在英國公嫡次子張興國最後的一段時間,正好靖邊侯世子的大娘子和英國公府長媳同時有了身孕,於是便約好,若是同姓,則為兄弟或者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兩家便結姻親。
等張興國去世之後,還未承襲爵位的靖邊侯世子的大娘子誕下長子,張興國的遺孀誕下長女,也是獨女,便由兩家長輩定下娃娃親,也算全了當年兩人的兄弟之誼。
盛長槐帶著懷疑的眼神看著自家嶽母,靖邊侯家可還有嫡女呢,英國公夫人點了點,表示自家女兒說的不錯,她之所以會把這樣這個鐲子不當回事,要知道,張大娘子出嫁的時候,也才分了一個,剩下的那個本來是給孫女準備的,既然靖邊侯夫人提前給承諾了,這玩意自然是成雙成對的好。
“靖邊侯府不比我們家,你那嶽丈當初礙於麵子,隻搶了一對,靖邊侯府可是一口氣買了三對,兩個兒媳婦,一個閨女一人一對,現在的靖邊侯夫人嫁過來的時候就得了一對,嫁過來娘家又陪嫁了一對,已經說定了,靖邊侯太夫人那對給咱們家雪兒,這是要做傳家寶的,你可別把你家嶽母我當一拍腦袋就拿主意的粗人。”
英國公夫人笑著開了個玩笑,盛長槐連聲說不敢,張大娘子又在旁邊搭腔,一錘定音的說道。
“就這麽決定了,憐兒年紀小,我先替她保管,等她嫁人的時候,連我那個湊成一對給她壓箱子。”
旁邊的老太太看自家這孫兒媳婦這般大度,也是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愧是張家的女兒,做事就是大氣,這樣貴重的東西,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給小姑子了,一旁的王大娘子也跟著開起了玩笑。
“這玩意可不多見,現在給了憐兒,你就不心疼,等你將來有了女兒,拿什麽給她壓箱底。”
王大娘子就是這樣,說話從來不過腦子,想到啥就是啥,並沒有什麽壞心眼,但是在張家姑娘檢查出身孕的這個節骨眼上,說這話就不合適了,這年頭可是重男輕女的厲害,老太太馬上就皺了皺眉頭,嗬斥了她一句。
“你說什麽呢,咱們家槐哥媳婦,這一胎必定是嫡長子。”
說完便瞧了瞧自家孫兒媳婦,怕她不高興,畢竟張家子嗣艱難,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女兒,肯定是希望自己多多生兒子的,王大娘子嚇了一跳,再一看盛明蘭不停的在給她使眼色,才知道自己在親家母和侄兒媳婦麵前說錯了話,換做她,第一胎肯定也是想生兒子,嫡長子一日不出生,這諾達的侯府就沒正經的繼承人,就說她自己,沒生下盛長柏之前,可是一刻也不敢離開自家相公,生怕他在外邊找了妾室,生下庶長子,靈州那個苦寒的地方,她當年是怎麽熬過來的,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看王大娘子漏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英國公夫人卻替她說了句話。
“嬸嬸這是怎麽了,王家妹妹不過就是開個玩笑,又沒說我家芬兒這一胎是女孩,再說了,生男生女,又不是王家妹妹說了算的,就算是女孩,咱們家芬兒身體好,能生一胎,就能生兩胎,三胎,以後不知道您要抱多少重孫子。”
英國公夫人之所以這麽說,源自於對自家姑爺的信任,她可是聽楊嬤嬤說過,自從女兒嫁過來,姑爺幾乎夜夜都是宿在自家女兒那裏,之前那個房裏人,被自家女兒抬成妾室的莊小娘,姑爺就去了兩次,楊嬤嬤是個有心的人,早就從翠柳和楊柳口中得知,自家姑爺這是心疼妾室每次都要喝那個避子湯。
不光是自家姑爺懂分寸,那個姓莊的妾室也是一個守規矩的,在嫡長子沒出生之前,肯定不會叫妾室懷有身孕的,英國公夫人後宅的事情聽多了,像姑爺後宅這麽安穩的,恐怕整個汴京都沒幾個,盛老太太不愧是自己當年欽佩之人,教出來的孫子就是守規矩,自家姑爺這樣,積英巷那邊那個叫長柏的也是如此。
要是盛長槐知道自家嶽母的心思,恐怕會笑掉大牙,恐怕她漏算了一個盛長楓,不過盛長楓乃是林小娘管教大的,和老太太不搭界,至於盛弘,當年到老太太膝下的時候已經懂事了,和老太太不親近,自然也賴不到老太太身上。
張大娘子也是個大度的人,這些話不值一提,值當老太太這麽上綱上線嗎,不過她也明白老太太這是擔心自家娘倆對王大娘子有意見,也是對王大娘子的維護,在旁邊搭腔說道。
“王家嬸嬸其實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呢,在我看來,嫁衣嫁漢,穿衣吃飯,女人家這輩子能依靠的唯有兩個男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相公,我嫁人的時候,嫁妝是我父親掙來的,將來蜀縣侯府要是有女兒,出嫁的時候能不能風光,嫁妝能不能在夫家長臉,就看咱們家的侯爺了,要不然,其他的寒酸了,就算有這對鐲子,也不見得能長臉到哪去。”
老太太聽完之後,欣慰的笑了笑,也算鬆了一口氣,幸虧親家母和槐哥媳婦都是大度的人,沒有對王大娘子的話覺得不痛快,她也是對自己這個兒媳婦沒辦法了,後宅婦人打交道,比朝堂上相公們之間互相打機鋒還要敏感,難怪自家這個兒媳婦,明明是汴京名門出身,卻沒幾個知心的朋友,恐怕就是在她不經意的言語間給得罪光了。
“這話說的不錯,槐哥兒,聽到你家大娘子對你的期望沒。”
盛長槐哈哈一笑,誌得意滿的看著自家娘子的肚子,把張大娘子搞了個滿臉通紅,他反而一點都不介意,開懷大笑道。
“放心吧祖母,就算我家大娘子將來給我生十個八個閨女,我也能讓她們嫁的風風光光的,不僅如此,上次墨兒嫁的匆忙,等日後如兒,明兒出嫁,我也要給她們添一份不遜色於這對鐲子稀罕物添妝。”
盛長槐這話一出,可比王大娘子還厲害,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連忙叫他呸呸呸,什麽十個八個閨女,不要兒子了,張大娘子那樣的性子,都被他羞的直在盛長槐腰上狠狠的扭了一把,這是把她當什麽了,我的天,十個八個閨女,再加上兒子,這是要讓她從現在生到四十歲啊。
還有明蘭和如蘭,兩個還沒出嫁的姑娘,被自家這個不著調的兄長當著這麽多人調笑,多羞人啊,反正明蘭的臉都快埋到老太太懷裏了,如蘭也難得知道害羞了,躲在王大娘子身後不出來。
墨蘭那邊,又被說起傷心事,臉上有些傷感,最後便是楊憐兒,氣嘟嘟的看著盛長槐。
“哥哥不疼憐兒,光記得幾個姐姐,不記得憐兒,鐲子是嫂嫂給我的,哥哥可啥都沒給呢。”
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對視了一眼,笑的差點直不起腰來。
“這還有個不知羞的呢,小小年紀就知道找兄長要嫁妝了。”
這時候,剛才還有些尷尬的王大娘子臉上漏出了感激的神色,愈發的為自己當初和老太太和解,與盛長槐他們打好關係覺得幸運,這麽多人都在給她解圍,她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從小到大,還從沒有這麽多人為她說話呢。
“槐哥兒這邊沒有長輩,侄媳婦懷孕這段時間,但凡家裏有什麽事情,你叫人過來說一聲,嬸嬸一定親力親為,不叫侄媳婦累著。”
投桃報李,王大娘子許下了重諾,盛長槐一點都不懷疑她的真心,這是王大娘子唯一能做且還算擅長的事情了,至少在她自己心裏是這麽認為的。
出乎眾人的意料,第一個開口道喜的竟然是跑過來看熱鬧的楊憐兒,這倒是破天荒頭一次了,這孩子啥時候學的這般乖巧。
盛長槐在一瞧楊憐兒對著盛明蘭擠眉弄眼,哪裏不知道這事盛明蘭把楊憐兒給推了出來出這個風頭,果然, 楊憐兒剛道玩喜,就伸著雙手笑嗬嗬的看著自家大哥哥和盛家,張家的兩位長輩。
盛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沒經過這種陣仗,對楊憐兒的舉動不明所以,盛長槐馬上捂住自己的臉,隻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他已經猜到了楊憐兒接下來舉動話措辭了。
“紅包啊, 這麽好的事情,不應該發紅包嗎。”
自從大嫂嫂進門,楊憐兒就解鎖了新技能,原來過節的時候隻要逗長輩開心,就能領到紅包,之前她光知道大年初一給長輩磕頭有紅包,也是張大娘子太寵溺這孩子了,一開心就給零花錢,這孩子都當成是紅包了。
盛明蘭也忍俊不禁的笑了起來,她自己平日裏不愛出風頭,一心緊守小娘生前的教導,守拙已經刻到了骨子裏,即便是給親人賀喜,也都是跟在幾位姐姐後麵。
但是今日乃是盛長槐的大喜,盛明蘭平日最喜歡這個機靈的小妹妹,無他, 楊憐兒的脾氣秉性,像極了明蘭小時候,又不像他在盛家過的那麽艱難,有疼愛她的父親兄嫂,自然不需要守拙,讓這個妹妹率先開口祝賀大哥哥,就當是自己第一個祝賀大哥哥吧。
那邊盛長槐連忙把楊憐兒這個丟人的家夥啦到身後,盛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這會也反應過來了,被這個小家夥逗的樂開了懷,尤其是英國公夫人,楊憐兒誤打誤撞讓她拜托了喜極而泣。
已經過了上元節了,該發的紅包都發出去了,哪還有什麽紅包,但也難不住兩人,在這種喜日子,她們也不吝嗇,盛老太太從懷裏拿出一個香囊,這還是盛明蘭繡的,裏麵本來就裝了一些散碎銀兩,老太太隨時打賞下人用得著,英國公夫人更是大方, 直接從胳膊上擼下來一個翡翠鐲子, 不由分說的就往楊憐兒胳膊上帶。
“嶽母, 這太貴重了, 給她一個小孩子怎麽行,你是不知道,這孩子平日裏調皮慣了,好東西到她手裏,不用幾天就給弄壞了。”
盛長槐是認得這個鐲子的,自家娘子胳膊上就有一個,一般人是買不到的,這可是南邊小國的貢品,當年國庫空虛,先帝從內庫拿出來發賣補貼國庫,有資格買的都是勳貴,平民百姓可是買不到這樣的好東西,有錢也不行。
“這孩子我看著就喜歡,你也是軍功封的爵位,算是半個將門,將門家的女兒,調皮一些反而惹人喜愛,又不是什麽稀罕物,當年內庫拿出來發賣的要二三十對呢。”
盛長槐苦笑了一下,自家嶽母說的簡單,內庫也隻能拿出二三十對,當初發賣的時候,可有好些勳貴家沒搶到,這玩意可是南疆小國國寶級的大師雕刻的,自從大師去世,這玩意就算絕版了,限量版的東西,到什麽時候都是貴的,要不然堂堂英國公府,家裏也就這麽一對,母女二人一人一對,買都買不到的好東西,當年有資格買的,哪家不是當做傳家的東西,除了自家大娘子和嶽母性格大大咧咧,不當回事,哪家不是在重要的場合才帶這個。
<a href="http://m.cxzww.com" id="wzsy">cxzww.com</a>
“還是太貴重了,這個您就留給您的嫡親孫女,我那個小侄女吧,或者等憐兒大一些,您在送她什麽好東西我都不攔著。”
楊憐兒必將年紀也不算小了,八九歲的年紀已經懂事了,看自家大哥哥這個模樣,自然知道這鐲子貴重無比,連忙往後麵躲,說什麽也不肯要,還是剛剛檢查完的張大娘子出來看到她們幾人在推脫,直接從她母親手裏接過鐲子,笑吟吟的說道。
“有你這麽當哥哥的嗎,妹妹好不容易得個好東西,你還往外推,放心吧,我那個小侄女有,你還不知道吧,靖邊侯夫人前段時間來看雪兒,看雪兒喜歡這個,說是等雪兒過門,就把她那對傳給雪兒。”
英國公家裏除了張桂芬這個女兒,還有當年嫡長子留下來一個遺腹女,當年英國公嫡次子為了營救好友,才身受重傷,他這個好友便是當年的靖邊侯世子,如今的靖邊侯。
在英國公嫡次子張興國最後的一段時間,正好靖邊侯世子的大娘子和英國公府長媳同時有了身孕,於是便約好,若是同姓,則為兄弟或者姐妹,若是一男一女,兩家便結姻親。
等張興國去世之後,還未承襲爵位的靖邊侯世子的大娘子誕下長子,張興國的遺孀誕下長女,也是獨女,便由兩家長輩定下娃娃親,也算全了當年兩人的兄弟之誼。
盛長槐帶著懷疑的眼神看著自家嶽母,靖邊侯家可還有嫡女呢,英國公夫人點了點,表示自家女兒說的不錯,她之所以會把這樣這個鐲子不當回事,要知道,張大娘子出嫁的時候,也才分了一個,剩下的那個本來是給孫女準備的,既然靖邊侯夫人提前給承諾了,這玩意自然是成雙成對的好。
“靖邊侯府不比我們家,你那嶽丈當初礙於麵子,隻搶了一對,靖邊侯府可是一口氣買了三對,兩個兒媳婦,一個閨女一人一對,現在的靖邊侯夫人嫁過來的時候就得了一對,嫁過來娘家又陪嫁了一對,已經說定了,靖邊侯太夫人那對給咱們家雪兒,這是要做傳家寶的,你可別把你家嶽母我當一拍腦袋就拿主意的粗人。”
英國公夫人笑著開了個玩笑,盛長槐連聲說不敢,張大娘子又在旁邊搭腔,一錘定音的說道。
“就這麽決定了,憐兒年紀小,我先替她保管,等她嫁人的時候,連我那個湊成一對給她壓箱子。”
旁邊的老太太看自家這孫兒媳婦這般大度,也是漏出了欣慰的笑容,不愧是張家的女兒,做事就是大氣,這樣貴重的東西,眼睛眨都不眨一下就給小姑子了,一旁的王大娘子也跟著開起了玩笑。
“這玩意可不多見,現在給了憐兒,你就不心疼,等你將來有了女兒,拿什麽給她壓箱底。”
王大娘子就是這樣,說話從來不過腦子,想到啥就是啥,並沒有什麽壞心眼,但是在張家姑娘檢查出身孕的這個節骨眼上,說這話就不合適了,這年頭可是重男輕女的厲害,老太太馬上就皺了皺眉頭,嗬斥了她一句。
“你說什麽呢,咱們家槐哥媳婦,這一胎必定是嫡長子。”
說完便瞧了瞧自家孫兒媳婦,怕她不高興,畢竟張家子嗣艱難,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女兒,肯定是希望自己多多生兒子的,王大娘子嚇了一跳,再一看盛明蘭不停的在給她使眼色,才知道自己在親家母和侄兒媳婦麵前說錯了話,換做她,第一胎肯定也是想生兒子,嫡長子一日不出生,這諾達的侯府就沒正經的繼承人,就說她自己,沒生下盛長柏之前,可是一刻也不敢離開自家相公,生怕他在外邊找了妾室,生下庶長子,靈州那個苦寒的地方,她當年是怎麽熬過來的,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看王大娘子漏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英國公夫人卻替她說了句話。
“嬸嬸這是怎麽了,王家妹妹不過就是開個玩笑,又沒說我家芬兒這一胎是女孩,再說了,生男生女,又不是王家妹妹說了算的,就算是女孩,咱們家芬兒身體好,能生一胎,就能生兩胎,三胎,以後不知道您要抱多少重孫子。”
英國公夫人之所以這麽說,源自於對自家姑爺的信任,她可是聽楊嬤嬤說過,自從女兒嫁過來,姑爺幾乎夜夜都是宿在自家女兒那裏,之前那個房裏人,被自家女兒抬成妾室的莊小娘,姑爺就去了兩次,楊嬤嬤是個有心的人,早就從翠柳和楊柳口中得知,自家姑爺這是心疼妾室每次都要喝那個避子湯。
不光是自家姑爺懂分寸,那個姓莊的妾室也是一個守規矩的,在嫡長子沒出生之前,肯定不會叫妾室懷有身孕的,英國公夫人後宅的事情聽多了,像姑爺後宅這麽安穩的,恐怕整個汴京都沒幾個,盛老太太不愧是自己當年欽佩之人,教出來的孫子就是守規矩,自家姑爺這樣,積英巷那邊那個叫長柏的也是如此。
要是盛長槐知道自家嶽母的心思,恐怕會笑掉大牙,恐怕她漏算了一個盛長楓,不過盛長楓乃是林小娘管教大的,和老太太不搭界,至於盛弘,當年到老太太膝下的時候已經懂事了,和老太太不親近,自然也賴不到老太太身上。
張大娘子也是個大度的人,這些話不值一提,值當老太太這麽上綱上線嗎,不過她也明白老太太這是擔心自家娘倆對王大娘子有意見,也是對王大娘子的維護,在旁邊搭腔說道。
“王家嬸嬸其實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呢,在我看來,嫁衣嫁漢,穿衣吃飯,女人家這輩子能依靠的唯有兩個男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相公,我嫁人的時候,嫁妝是我父親掙來的,將來蜀縣侯府要是有女兒,出嫁的時候能不能風光,嫁妝能不能在夫家長臉,就看咱們家的侯爺了,要不然,其他的寒酸了,就算有這對鐲子,也不見得能長臉到哪去。”
老太太聽完之後,欣慰的笑了笑,也算鬆了一口氣,幸虧親家母和槐哥媳婦都是大度的人,沒有對王大娘子的話覺得不痛快,她也是對自己這個兒媳婦沒辦法了,後宅婦人打交道,比朝堂上相公們之間互相打機鋒還要敏感,難怪自家這個兒媳婦,明明是汴京名門出身,卻沒幾個知心的朋友,恐怕就是在她不經意的言語間給得罪光了。
“這話說的不錯,槐哥兒,聽到你家大娘子對你的期望沒。”
盛長槐哈哈一笑,誌得意滿的看著自家娘子的肚子,把張大娘子搞了個滿臉通紅,他反而一點都不介意,開懷大笑道。
“放心吧祖母,就算我家大娘子將來給我生十個八個閨女,我也能讓她們嫁的風風光光的,不僅如此,上次墨兒嫁的匆忙,等日後如兒,明兒出嫁,我也要給她們添一份不遜色於這對鐲子稀罕物添妝。”
盛長槐這話一出,可比王大娘子還厲害,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連忙叫他呸呸呸,什麽十個八個閨女,不要兒子了,張大娘子那樣的性子,都被他羞的直在盛長槐腰上狠狠的扭了一把,這是把她當什麽了,我的天,十個八個閨女,再加上兒子,這是要讓她從現在生到四十歲啊。
還有明蘭和如蘭,兩個還沒出嫁的姑娘,被自家這個不著調的兄長當著這麽多人調笑,多羞人啊,反正明蘭的臉都快埋到老太太懷裏了,如蘭也難得知道害羞了,躲在王大娘子身後不出來。
墨蘭那邊,又被說起傷心事,臉上有些傷感,最後便是楊憐兒,氣嘟嘟的看著盛長槐。
“哥哥不疼憐兒,光記得幾個姐姐,不記得憐兒,鐲子是嫂嫂給我的,哥哥可啥都沒給呢。”
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對視了一眼,笑的差點直不起腰來。
“這還有個不知羞的呢,小小年紀就知道找兄長要嫁妝了。”
這時候,剛才還有些尷尬的王大娘子臉上漏出了感激的神色,愈發的為自己當初和老太太和解,與盛長槐他們打好關係覺得幸運,這麽多人都在給她解圍,她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從小到大,還從沒有這麽多人為她說話呢。
“槐哥兒這邊沒有長輩,侄媳婦懷孕這段時間,但凡家裏有什麽事情,你叫人過來說一聲,嬸嬸一定親力親為,不叫侄媳婦累著。”
投桃報李,王大娘子許下了重諾,盛長槐一點都不懷疑她的真心,這是王大娘子唯一能做且還算擅長的事情了,至少在她自己心裏是這麽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