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訝然回頭,一位年邁的武僧身著褐色長袍站在艙門前,正是歐根大師。
“大師,這位羅蘭小哥兒是辛德拉女神的選民,我的好友,對彼岸寺武僧的傳承很感興趣,特地來向您請教。”奧托適時介紹。
歐根大師微微頷首,向羅蘭合十鞠躬:“始於混沌海,終於彼岸城,讚美命運姐妹。”
“讚美命運姐妹,勞駕大師賜教。”羅蘭躬身還禮。
“始於混沌海,終於彼岸城”是帝茉絲武僧的箴言,還有一種譯法是“因緣混沌,果報彼岸”,意思都差不多。
這句話代表了帝茉絲哲學的精髓:事物的起因和形成過程是繁雜混亂千頭萬緒的,很難梳理清楚;但是事物達到相對穩定狀態,至少在一定時期內是可以確切描述的。因此認識事物應該先從客觀存在的結果入手,回溯逆推導致這一結果的種種因素,如此便可發現真理,獲得智慧。
按照羅蘭的理解,這種哲學的終極夢想可以用地球上說書先生的一句套話來概括: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怎樣才能達到“前知”與“後知”的境界?
帝茉絲信徒的觀念是“肉身無法超脫苦海(現實時間的桎梏),但是思維可以超脫苦海,通曉古今預測未來”。
為了達到這一境界,需要進行長期艱苦的冥想修行,在冥想中獲得頓悟——帝茉絲信徒認為那是神啟,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稱為“覺悟者”。
唯有“覺悟者”才能通過死後升天(圓寂)或是白日飛升(肉身成聖)登上神國彼岸寺,在那裏獲得真正的大智慧,自由的行走於時間長河(獲得彼岸城主觀時間法則權限),前知而後知,永遠不迷茫。
羅蘭對上述觀念大體上讚同,但是也有異議——主要是對於“頓悟”的看法。
歐根大師安排另一位傳功長老胡德大師招待奧托,單獨將羅蘭請進自己的禪房。
賓主落座之後,歐根大師重拾剛才的話題。
“羅蘭小友聽說過‘催眠’嗎?”
“我猜大師指的不是魔法意義上的催眠術。”羅蘭慎重地回答。惑控學派包括多種催眠類奧術,幻術學派也有類似的東西,但那都與武道無關,隻有意誌不堅定的人才會中招。
“我們武者所說的催眠,不是運用法術迷惑別人,而是自我催眠。”歐根大師在結束持戒之後顯得格外健談,“剛才你也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赤足站在鐵蒺藜上忍受痛苦折磨,不了解內情的人看到這種場麵,大概會懷疑我們有自虐傾向。”
“的確如此。”羅蘭坦然承認。
“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吃苦受罪,我們堅持這種看上去很殘酷的修行方式,是為了訓練‘自我催眠’心法。”
吉斯澤萊語的“心法”,翻譯成通用語沒有確切的對應單詞,可能是專長,也可能是技能。
羅蘭搜索穿越前的記憶,靈能者的本職技能當中的確有“自我催眠”這一項,印象中與東方武學的“借物觀想”之法異曲同工。
“所謂自我催眠,主要是指用意誌力封閉某些切實存在的感官,比如剛才那個年輕人,通常而言,赤腳踩踏鐵蒺藜當然會有痛感,但是若能運用心靈力量,催眠自身,忘記痛覺,那麽就跟腳踏柔軟的地毯沒有什麽區別,也就不會覺得痛苦了。”
“我明白了,這種自我催眠的心法可以臨時封閉痛覺神經,這在帶傷作戰的時候很有用。”
“痛覺”是一種自我保護本能,但是在戰鬥中也會造成妨礙。吉斯澤萊武僧通過自我催眠封閉痛覺,哪怕雙腳骨裂依舊可以大步奔行,至於這樣做會不會加重傷病,那就是戰鬥結束之後才值得關心的問題了。
“羅蘭小友是辛德拉女士的選民,想來對那位女神的教義很有心得,據我所知辛德拉女士與吾主帝茉絲的理念大同小異,我想請教小友,兩者的差異主要在什麽地方。”和尚大多喜好坐而論道,談經論禪,歐根大師也不例外,很自然的就把話題引向他感興趣的方麵。
“吾主辛德拉與帝茉絲女士都認可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但是具體到認識真理的方法,兩位女神提出了不同的道路。”羅蘭這個“選民”也不是白混的,對兩位命運女神的教義多少有些了解。
“我並不認為‘頓悟’是一種靠譜的方法論,這種‘靈光一閃’的捷徑不具備普遍性,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建立在充分收集情報、實踐調查之上,對數據進行計算和推演,運用已經證實的定理而非所謂的頓悟來推倒結論,這是我們之間最大的不同。”
“吾主辛德拉教導信徒做事之前謀而後動,別把自己的願望錯當成現實。關鍵在於想清楚什麽事能做,什麽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再下結論:要不要做。如果決定去做,首先要問自己:我希望從這次行動中獲得什麽?最好的結果是什麽,最差的結果又是什麽?我的風險承受底線在哪裏?然後向前逆推,為了達到我理想中的結果,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如果這些條件暫時不具備,我要為滿足條件之條件做哪些準備工作,如此循序上述,追尋條件之條件,原因之原因,直到把所有的頭緒梳理清楚,成百上千個變量列出來一一處理妥當,然後就可以按照客觀規律開始行動了。萬一途中發生變故,那麽按照上述思路重新尋找確定性,就算最後結果不如意,那也是盡到自己的能力,人力不敵天命,沒有什麽好遺憾的。”
辛德拉的教義其實很抽象,很簡練,這番具體詮釋全是羅蘭個人的想法。更多的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的觀念,有著借題發揮、拉虎皮做大旗的成分。不過身為辛德拉的選民,隻要他不公開與女神的理念唱反調,的確擁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讀教義、甚至“六經注我”的權力,這也是為了完善教義,使之更適合現實需要。
“大師,這位羅蘭小哥兒是辛德拉女神的選民,我的好友,對彼岸寺武僧的傳承很感興趣,特地來向您請教。”奧托適時介紹。
歐根大師微微頷首,向羅蘭合十鞠躬:“始於混沌海,終於彼岸城,讚美命運姐妹。”
“讚美命運姐妹,勞駕大師賜教。”羅蘭躬身還禮。
“始於混沌海,終於彼岸城”是帝茉絲武僧的箴言,還有一種譯法是“因緣混沌,果報彼岸”,意思都差不多。
這句話代表了帝茉絲哲學的精髓:事物的起因和形成過程是繁雜混亂千頭萬緒的,很難梳理清楚;但是事物達到相對穩定狀態,至少在一定時期內是可以確切描述的。因此認識事物應該先從客觀存在的結果入手,回溯逆推導致這一結果的種種因素,如此便可發現真理,獲得智慧。
按照羅蘭的理解,這種哲學的終極夢想可以用地球上說書先生的一句套話來概括: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怎樣才能達到“前知”與“後知”的境界?
帝茉絲信徒的觀念是“肉身無法超脫苦海(現實時間的桎梏),但是思維可以超脫苦海,通曉古今預測未來”。
為了達到這一境界,需要進行長期艱苦的冥想修行,在冥想中獲得頓悟——帝茉絲信徒認為那是神啟,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稱為“覺悟者”。
唯有“覺悟者”才能通過死後升天(圓寂)或是白日飛升(肉身成聖)登上神國彼岸寺,在那裏獲得真正的大智慧,自由的行走於時間長河(獲得彼岸城主觀時間法則權限),前知而後知,永遠不迷茫。
羅蘭對上述觀念大體上讚同,但是也有異議——主要是對於“頓悟”的看法。
歐根大師安排另一位傳功長老胡德大師招待奧托,單獨將羅蘭請進自己的禪房。
賓主落座之後,歐根大師重拾剛才的話題。
“羅蘭小友聽說過‘催眠’嗎?”
“我猜大師指的不是魔法意義上的催眠術。”羅蘭慎重地回答。惑控學派包括多種催眠類奧術,幻術學派也有類似的東西,但那都與武道無關,隻有意誌不堅定的人才會中招。
“我們武者所說的催眠,不是運用法術迷惑別人,而是自我催眠。”歐根大師在結束持戒之後顯得格外健談,“剛才你也看到了,一個年輕人赤足站在鐵蒺藜上忍受痛苦折磨,不了解內情的人看到這種場麵,大概會懷疑我們有自虐傾向。”
“的確如此。”羅蘭坦然承認。
“世上沒有人會無緣無故的吃苦受罪,我們堅持這種看上去很殘酷的修行方式,是為了訓練‘自我催眠’心法。”
吉斯澤萊語的“心法”,翻譯成通用語沒有確切的對應單詞,可能是專長,也可能是技能。
羅蘭搜索穿越前的記憶,靈能者的本職技能當中的確有“自我催眠”這一項,印象中與東方武學的“借物觀想”之法異曲同工。
“所謂自我催眠,主要是指用意誌力封閉某些切實存在的感官,比如剛才那個年輕人,通常而言,赤腳踩踏鐵蒺藜當然會有痛感,但是若能運用心靈力量,催眠自身,忘記痛覺,那麽就跟腳踏柔軟的地毯沒有什麽區別,也就不會覺得痛苦了。”
“我明白了,這種自我催眠的心法可以臨時封閉痛覺神經,這在帶傷作戰的時候很有用。”
“痛覺”是一種自我保護本能,但是在戰鬥中也會造成妨礙。吉斯澤萊武僧通過自我催眠封閉痛覺,哪怕雙腳骨裂依舊可以大步奔行,至於這樣做會不會加重傷病,那就是戰鬥結束之後才值得關心的問題了。
“羅蘭小友是辛德拉女士的選民,想來對那位女神的教義很有心得,據我所知辛德拉女士與吾主帝茉絲的理念大同小異,我想請教小友,兩者的差異主要在什麽地方。”和尚大多喜好坐而論道,談經論禪,歐根大師也不例外,很自然的就把話題引向他感興趣的方麵。
“吾主辛德拉與帝茉絲女士都認可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變化有規律可循,但是具體到認識真理的方法,兩位女神提出了不同的道路。”羅蘭這個“選民”也不是白混的,對兩位命運女神的教義多少有些了解。
“我並不認為‘頓悟’是一種靠譜的方法論,這種‘靈光一閃’的捷徑不具備普遍性,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應該是建立在充分收集情報、實踐調查之上,對數據進行計算和推演,運用已經證實的定理而非所謂的頓悟來推倒結論,這是我們之間最大的不同。”
“吾主辛德拉教導信徒做事之前謀而後動,別把自己的願望錯當成現實。關鍵在於想清楚什麽事能做,什麽事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然後再下結論:要不要做。如果決定去做,首先要問自己:我希望從這次行動中獲得什麽?最好的結果是什麽,最差的結果又是什麽?我的風險承受底線在哪裏?然後向前逆推,為了達到我理想中的結果,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如果這些條件暫時不具備,我要為滿足條件之條件做哪些準備工作,如此循序上述,追尋條件之條件,原因之原因,直到把所有的頭緒梳理清楚,成百上千個變量列出來一一處理妥當,然後就可以按照客觀規律開始行動了。萬一途中發生變故,那麽按照上述思路重新尋找確定性,就算最後結果不如意,那也是盡到自己的能力,人力不敵天命,沒有什麽好遺憾的。”
辛德拉的教義其實很抽象,很簡練,這番具體詮釋全是羅蘭個人的想法。更多的體現了他作為一個穿越者的觀念,有著借題發揮、拉虎皮做大旗的成分。不過身為辛德拉的選民,隻要他不公開與女神的理念唱反調,的確擁有按照自己的方式解讀教義、甚至“六經注我”的權力,這也是為了完善教義,使之更適合現實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