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十月底,遠東北方農業區最後一波“搶收”運動臨近尾聲。以穀地村公社為代表,巴爾勒火山周邊的鄉村虛驚一場,過後都順利完成了玉米的收割。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十一月初,羅蘭乘車北上途中看到的苜蓿花海也不複一個月前的盛景,當地農人搶收玉米過後騰出身來“辣手摧花”,不出半個月就把千畝牧草全都收割完畢,在駐村德魯伊巴芙拉的悉心指導下挖掘地窖,將牧草細細鍘成一寸長的草料存入地窖。巴芙拉為地窖施加“瓦蓮京娜發酵術”,確保乳酸菌充分繁殖,牧草在密封的地窖裏轉化成牲畜愛吃且營養豐富的青貯飼料。
“瓦蓮京娜發酵術”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1環神術,但是用途之廣可不僅限於加工青貯飼料。釀醋、釀酒、製糖、製醬、烘焙……凡是涉及發酵工藝的食品加工行業都是這個神術大放光彩的舞台。
往年北方鄉村糧食產量不高,大部分農作物被帝國行省政府強行剝奪,剩不下幾粒糧食過冬,人都吃不飽,更不可能有餘糧用來熬糖、釀酒。1620年10月革命後寇拉斯政府掌握了遠東政權,頒布了惠及國內350萬農民的減稅政策,再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各地普遍喜獲豐收,鄉下人難得有餘糧過冬,對比往年冬天全家老小饑寒交迫的痛苦經曆,深切感受到新政府為鄉下人帶來了新生活。特別是穀地村這樣的農業改革試點,公社家家戶戶存糧多到吃不完,以至於部分穀物因為不耐倉儲而發芽,如果不趕緊處理掉,就有發黴變質的威險。按照鄉村傳統,如果某家有吃不完的糧食,大抵會把那些發芽的穀物拿來釀製酒、醋、醬油,或者熬製粗糖這樣的“奢侈品”。
為了方便各家各戶對過剩的糧食——主要是玉米——進行深加工,各地公社大多由管委會公積金中撥出一筆款子,開辦釀造酒醋的作坊、醬園以及鄉村糖廠。以穀地村公社為例,最初設立這些小作坊隻是為本地社員提供方便,各家各戶自行提供原料,加工出來的糖、酒、醋、醬八成歸自家,其餘兩成算是加工費用,由公社管委會轉送國營雜貨店(供銷社)寄賣,收入用於支付作坊釀造工人的薪水。
鄉村作坊、磨坊和水車、風車這一類付費或者免費使用的公共設備統一由管委會管理,具體經營由公社中較為精通財務管理工作的幹部負責,通常是具有財會背景的駐村牧師和當地鄉紳出身的村長(主任)。
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鄉村作坊的管理者很快就遇到一個難題:各家各戶自己拿糧食釀造酒、醋、醬油和糖,雜貨店裏的同類商品根本賣不出去,庫存越積越多成為一大負擔。
以穀地村來說,馬利克看到商店貨架上堆積的釀製品很是犯愁,試圖用這些賣不出去的存貨頂替支付釀造廠工人的工資,結果當然遭到拒絕——這就好比飯館用剩下的食材充當廚師的工資,人家當然不願意接受!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穀地村公社召開村委會討論,尼古拉和巴芙拉都缺乏經商才幹,想不出什麽好主意,倒是彼得腦筋靈活,建議進城推銷這些過剩的副食品。
馬利克覺得此計可行,第二天一大早就陪同彼得搭乘早班列車前往大兔子窩鎮搞推銷。馬利克經商多年,在鎮上頗有人脈,再加上頭腦機靈能說會道的彼得協助,這一圈推銷下來大有斬獲。
相比賣掉公社作坊的存貨,馬利克和彼得此行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新晉鎮長、遠東著名詩人、實業家、出版人兼經營酒館的同行羅格先生,以及他的助手——綽號“飛毛腿”的報社記者帕克。
帕克居中牽線搭橋,建議馬利克和彼得跟他的老板見上一麵,談談利用報紙刊登廣告推銷他們那些物美價廉的糖、酒、醬、醋。
這次會晤雙方都很滿意,穀地村花了20個金塔勒在羅格先生創辦的《巴爾勒周刊》上登出廣告,推銷穀地村公社出品的糖酒醬醋。
《巴爾勒周刊》是一份典型的地區性雜質,依托北方鐵路的便利交通建立發行渠道,從大兔子窩鎮到胡楊村、無風鄉再到穀地村這條鐵路沿線上的重點村鎮,以及鐵路兩側散落的小鎮和鄉村,都在《巴爾勒周刊》的發行網絡之內,內容主打鄉土風情,撰文介紹鄉村客棧和土特產,以遊記的體裁打一打軟廣告,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這份很接地氣的周刊大受歡迎,每期發行量已經突破兩千份,在當地的影響力僅次於《祖國日報》和《遠東晚報》。
彼得在詳細詢問過《巴爾勒周刊》的發行情況過後,為羅格先生出了一個主意,建議他向鎮上的鐵路管理部門無償提供刊物,確保每節客車至少有10份最新出版的《巴爾勒周刊》。旅行者大多會購買一些途經鄉鎮的土特產,針對這個群體打廣告效果更好。
羅格當即接受了彼得的建議,還誇讚小夥子很有商業頭腦,若非已經獻身於教會,做生意一定很有前途。
時間證明彼得的建議卓有成效,《巴爾勒周刊》刊登的廣告使穀地村公社的釀造坊徹底擺脫了產品積壓的窘境,庫存的糖酒醬醋不到年底就銷售一空,計算下來利潤頗豐。
馬利克見錢眼開,在管委會上提議擴大經營,在巴爾勒地區打響“穀地村釀造坊”的招牌。這一提案獲得通過,不過尼古拉還是謹慎的強調,要在確保公社存糧充足的前提下增加產能,絕不能為了賺錢而喪心病狂,幹出把公社口糧拿來釀酒之類的蠢事。事實上,這個警告來得很及時——馬利克先生沉迷於追逐利潤,頭腦已經過熱,很有必要由尼古拉這樣的“保守派”適時潑上一桶涼水,幫他冷靜一下。
時光流逝,轉眼到了十一月初,羅蘭乘車北上途中看到的苜蓿花海也不複一個月前的盛景,當地農人搶收玉米過後騰出身來“辣手摧花”,不出半個月就把千畝牧草全都收割完畢,在駐村德魯伊巴芙拉的悉心指導下挖掘地窖,將牧草細細鍘成一寸長的草料存入地窖。巴芙拉為地窖施加“瓦蓮京娜發酵術”,確保乳酸菌充分繁殖,牧草在密封的地窖裏轉化成牲畜愛吃且營養豐富的青貯飼料。
“瓦蓮京娜發酵術”雖然隻是一個簡單的1環神術,但是用途之廣可不僅限於加工青貯飼料。釀醋、釀酒、製糖、製醬、烘焙……凡是涉及發酵工藝的食品加工行業都是這個神術大放光彩的舞台。
往年北方鄉村糧食產量不高,大部分農作物被帝國行省政府強行剝奪,剩不下幾粒糧食過冬,人都吃不飽,更不可能有餘糧用來熬糖、釀酒。1620年10月革命後寇拉斯政府掌握了遠東政權,頒布了惠及國內350萬農民的減稅政策,再加上今年風調雨順,各地普遍喜獲豐收,鄉下人難得有餘糧過冬,對比往年冬天全家老小饑寒交迫的痛苦經曆,深切感受到新政府為鄉下人帶來了新生活。特別是穀地村這樣的農業改革試點,公社家家戶戶存糧多到吃不完,以至於部分穀物因為不耐倉儲而發芽,如果不趕緊處理掉,就有發黴變質的威險。按照鄉村傳統,如果某家有吃不完的糧食,大抵會把那些發芽的穀物拿來釀製酒、醋、醬油,或者熬製粗糖這樣的“奢侈品”。
為了方便各家各戶對過剩的糧食——主要是玉米——進行深加工,各地公社大多由管委會公積金中撥出一筆款子,開辦釀造酒醋的作坊、醬園以及鄉村糖廠。以穀地村公社為例,最初設立這些小作坊隻是為本地社員提供方便,各家各戶自行提供原料,加工出來的糖、酒、醋、醬八成歸自家,其餘兩成算是加工費用,由公社管委會轉送國營雜貨店(供銷社)寄賣,收入用於支付作坊釀造工人的薪水。
鄉村作坊、磨坊和水車、風車這一類付費或者免費使用的公共設備統一由管委會管理,具體經營由公社中較為精通財務管理工作的幹部負責,通常是具有財會背景的駐村牧師和當地鄉紳出身的村長(主任)。
但是在實際經營過程中,鄉村作坊的管理者很快就遇到一個難題:各家各戶自己拿糧食釀造酒、醋、醬油和糖,雜貨店裏的同類商品根本賣不出去,庫存越積越多成為一大負擔。
以穀地村來說,馬利克看到商店貨架上堆積的釀製品很是犯愁,試圖用這些賣不出去的存貨頂替支付釀造廠工人的工資,結果當然遭到拒絕——這就好比飯館用剩下的食材充當廚師的工資,人家當然不願意接受!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穀地村公社召開村委會討論,尼古拉和巴芙拉都缺乏經商才幹,想不出什麽好主意,倒是彼得腦筋靈活,建議進城推銷這些過剩的副食品。
馬利克覺得此計可行,第二天一大早就陪同彼得搭乘早班列車前往大兔子窩鎮搞推銷。馬利克經商多年,在鎮上頗有人脈,再加上頭腦機靈能說會道的彼得協助,這一圈推銷下來大有斬獲。
相比賣掉公社作坊的存貨,馬利克和彼得此行最大的收獲是結識了新晉鎮長、遠東著名詩人、實業家、出版人兼經營酒館的同行羅格先生,以及他的助手——綽號“飛毛腿”的報社記者帕克。
帕克居中牽線搭橋,建議馬利克和彼得跟他的老板見上一麵,談談利用報紙刊登廣告推銷他們那些物美價廉的糖、酒、醬、醋。
這次會晤雙方都很滿意,穀地村花了20個金塔勒在羅格先生創辦的《巴爾勒周刊》上登出廣告,推銷穀地村公社出品的糖酒醬醋。
《巴爾勒周刊》是一份典型的地區性雜質,依托北方鐵路的便利交通建立發行渠道,從大兔子窩鎮到胡楊村、無風鄉再到穀地村這條鐵路沿線上的重點村鎮,以及鐵路兩側散落的小鎮和鄉村,都在《巴爾勒周刊》的發行網絡之內,內容主打鄉土風情,撰文介紹鄉村客棧和土特產,以遊記的體裁打一打軟廣告,與當地人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這份很接地氣的周刊大受歡迎,每期發行量已經突破兩千份,在當地的影響力僅次於《祖國日報》和《遠東晚報》。
彼得在詳細詢問過《巴爾勒周刊》的發行情況過後,為羅格先生出了一個主意,建議他向鎮上的鐵路管理部門無償提供刊物,確保每節客車至少有10份最新出版的《巴爾勒周刊》。旅行者大多會購買一些途經鄉鎮的土特產,針對這個群體打廣告效果更好。
羅格當即接受了彼得的建議,還誇讚小夥子很有商業頭腦,若非已經獻身於教會,做生意一定很有前途。
時間證明彼得的建議卓有成效,《巴爾勒周刊》刊登的廣告使穀地村公社的釀造坊徹底擺脫了產品積壓的窘境,庫存的糖酒醬醋不到年底就銷售一空,計算下來利潤頗豐。
馬利克見錢眼開,在管委會上提議擴大經營,在巴爾勒地區打響“穀地村釀造坊”的招牌。這一提案獲得通過,不過尼古拉還是謹慎的強調,要在確保公社存糧充足的前提下增加產能,絕不能為了賺錢而喪心病狂,幹出把公社口糧拿來釀酒之類的蠢事。事實上,這個警告來得很及時——馬利克先生沉迷於追逐利潤,頭腦已經過熱,很有必要由尼古拉這樣的“保守派”適時潑上一桶涼水,幫他冷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