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戈達拉的訓練刻苦是不分時段的,今天下午別的球員都去放鬆了,他覺得沒事做於是叫來了伊頓拉文,陪自己練習,對自己進行一對一指導。


    “嗨,安德烈,怎麽一個人在加練?”霍華德看著在左側底角投著三分的伊戈達拉問道。


    “恩。”伊戈達拉這個人比較悶,話不多不健談,不像霍華德在場下嘻嘻哈哈的成天耍寶。霍華德問什麽他就答複什麽,不過他手底下可沒閑著,“刷”又是一記三分出手。


    看伊戈達拉一股愛答不理的樣子,霍華德也覺得再和他說下去也沒什麽意思。於是把目標轉移到了伊頓拉文身上。


    “伊頓,保羅不是說了下午休息了嗎,你怎麽也回到了訓練場?不過你可是真偏心啊,為什麽不在休息時間指導我。”


    “德華特,我也想指導你,可是每次訓練一結束你就跑了。至於今天下午休息我也知道,可有人花了錢的,人還能跟錢過意不去,我自然就來了。”


    一聽這話,霍華德立刻就來了興致,“哦,花了錢的,安德烈給你了多少錢啊?”


    “不是安德烈,是保羅,至於價格,我是明碼標價每小時1000美元,不講價的。”現在的伊頓拉文不是後來的那個巨星訓練師了,價碼自然就掉了下來。


    霍華德聽了,豔羨的看了伊戈達拉一眼,“看來教練真的很看重你,對你這麽好。”


    伊頓一聽,霍華德這話裏有話啊,為了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趕緊接口道,“其實不隻是安德烈,所有人都是,保羅說了,隻要是魔術的球員,無論是誰想找我進行場下單獨指導,所有費用都由他出。不過馬裏昂,納什那種拿著千萬年薪的,我想他們怎麽也不好意思再讓保羅給掏錢了,你說是不是。”


    霍華德聽了,突然覺得有種莫名的感動,覺得自己以前完全不了解愛迪生,暗想“看來自己確實是誤解他了,他真的是個好教練”。


    於是打算趕緊說正經事,“對了,你們看到保羅了嗎?我聽說他下午會來訓練館的。”


    “你去力量房看看,剛才他和約什去了力量房。”


    當霍華德來到力量房的時候,愛迪生和喬?羅格伍斯基正在指導約什做全身平衡協調能力和柔韌性練習。


    約什躺在一個大圓球上接羅格伍斯基傳給他的籃球,可用雙手接,也可用單手接,接球的位置每次都會不同,可能是體側、頭後,也可能是胸前、腹上,要求是必須在接球的同時保持平衡,不能摔下圓球。


    這個訓練很簡單,需要的器械也不複雜,可以說很多人在家裏都能做。可簡單並不等於簡陋,不代表不科學不嚴謹,這種平衡訓練的鍛煉效果非常好,做練習的時候,需要人全身都用力,所以幾乎能活動到人身體上所有大的肌肉組織。而且訓練的效果也極具實用價值,在籃球場上,特別是內線之間很容易發生身體碰撞,即使你再強壯也難免在空中被人撞得失去重心,這就需要你以最快的速度重新調整身體平衡,然後完成動作。


    霍華德本來是滿心沉重的來找愛迪生談話的,可是到了這裏一看,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約什本來就是黑人,他身下的球也是深藍色,藍的都有點發黑,再加上約什那個特別圓的光頭,他躺在那裏活像一直被翻過來的烏龜。霍華德本來就是一個笑點低的人,見到這一幕真是忍不住了,把自己本來的目的忘得一幹二淨,指著約什狂笑不止,估計這時候有人拍他後背一下,能把他肺都拍出來。…。


    約什看霍華德笑的那個賤樣,也是十分無奈,他也知道自己這個樣子看上去肯定特別愚蠢,但是沒辦法,這是尼爾森安排好的訓練項目。而且自己做起來確實很費勁,好幾次都是不光沒接到球,人還掉到了地上,這就證明自己在平衡柔韌性上確實存在問題,這個鍛煉很對路。


    愛迪生一看,這可不行。這麽下去約什也別練了,注意力全被霍華德吸引走了,到時候一個不注意再扭傷了自己,那就得不償失了。


    “你來這裏有什麽事嗎,德懷特?”愛迪生說話的時候,緊盯著霍華德的眼睛,就像鷹看兔子一般,眼神中流露出一股陰狠冷漠,以及一種期待。


    “是,教練,有些事我想和您談談。”霍華德一看愛迪生的眼神,立刻停止了傻笑,板正了麵孔。


    “那好,我們去隔壁說,這裏約什你接著和喬做訓練。”說完,轉身就走,當真有“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感覺。


    力量訓練室,隻是一個統稱,他並不是一間屋子,而是由一係列的小訓練屋組成的,每個小屋都有自己獨特的器材。有的是比較常見的,比如跑步機,動感單車什麽的;有的則是比較罕見的,比如反重力跑步機和冰凍理療器之類的。


    反重力跑步機源自美國航空航天局的最新航空技術,使用氣壓平緩地舉起健身者。該跑步機基於一個能到人腰部的充氣墊,當人站在裏邊後,機器會向裏邊衝進壓縮空氣,氣壓會把人抬起30厘米左右。


    反重力健身起最大的優點就是能夠減少人關節承受的重量。我們知道一個人站立的時候他的踝關節和膝關節將承受全身的重量,所以你鍛煉的時候這兩個關節磨損的非常厲害,如果運動量過大,可能會引起關節炎。而這個反重力跑步機,因為氣壓的原因,能夠減少10~20公斤對關節的壓力。舉個現實的例子,比如霍華德才120公斤,也就是說這機器能減少他六分之一的體重。


    對於一般的籃球運動員來說,這個機器能夠讓他們在訓練的同時最大限度的保護自己的踝關節和膝關節,而這兩個關節對於一個以跑跳為主的運動有多重要,就不言而喻了。


    對於那些處於恢複期、特別是術後恢複期的球員就意義更大了。恢複期的球員訓練往往麵臨著一個矛盾,那就是,你要是練,容易加重受傷部位的負擔,不小心可能會再次引發傷病;你不練,那肌肉就會轉化為脂肪,影響你的競技狀態。


    所以一般手術後的球員最常見的鍛煉方式就是在用泳池裏練習,通過水的浮力來抵消向下的重力。這個大家托姚明的福,類似的場景應該在體育新聞裏很常見到。可是水本身也會產生阻力,你在水利運動,就會受到阻力的影響,增大你的負擔。而這種機器用的是氣壓,空氣的阻力比水可就少多了,自然保護效果也就更好。


    這機器是阿隆尼爾森和卡特當初列的清單裏的,愛迪生第一次見到這機器,人都看傻了。“高科技啊”,不愧是這個星球上最發達的國家,你不服不行。


    至於冰凍理療器也是尼爾森的傑作。每一場比賽後,球員都會被全身浸泡在這個“大冰櫃”內,接受-171度冰凍理療。通過低溫調節人的血液循環,從而達到快速減輕肌肉疲勞的效果,幫助球員保持狀態。…。


    這些東西當初花了魔術不少錢,但是愛迪生卻認為花的有價值有意義,在職業體育圈,沒有什麽比運動員的身體更寶貴的了。


    (ps:有的人可能會覺得我這麽推崇人家的科技是沒骨氣,是崇洋媚外。這裏我借用《大國長劍》裏的一句話,希望可以和大家分享“隻有重視尊敬別人,努力向別人學習才能超越別人,而不敢正視別人,一味排外,骨子裏反而是奴顏婢膝。”)


    當然由於人家的自由和勞動保障,訓練室中還有一間休息室,球員和訓練師累的時候都可以來這裏進行休息放鬆。


    因為愛迪生給大家下午放了假,所以除了聊聊數人,其他都沒有來,休息室自然是空的。因此愛迪生帶著霍華德進入了休息室。


    “你想和我談什麽。”愛迪生大大咧咧的往休息室的大沙發上一坐,依然是冷冷把話砸向霍華德。


    霍華德很來想先承認自己上午的訓練不太認真,中午的態度確實太軟弱了,自己以後肯定要改掉。但是愛迪生這種愛答不理的冷漠反而是激起了他的鬥誌,“我憑什麽要認錯,對錯我自己知道就行了,為什麽要向你道歉,得到你的諒解”。


    想到這裏霍華德的氣勢一陣,仰著頭,看都不看愛迪生一眼,“我想問你,我怎麽才能幹掉奧尼爾,超過他成為聯盟最好的中鋒。”


    愛迪生聽了霍華德的話,也是精神一震,這話夠硬,夠氣勢,有點“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的感覺。


    “好,這才像個樣子,像個男人說的話,能說出這種話不辜負我把你選為狀元!”愛迪生也是興致大發,一聲斷喝,為霍華德鼓起了掌。


    霍華德本來是有點狗急跳牆了(當然你也可以認為是孤注一擲,就像小花說的,這兩種狀態的臨界點很難區分),才光棍流氓氣十足的說出那句話,想好了伸頭一刀縮頭還是一刀,不如硬氣點。沒想到自己反而得到了愛迪生的表揚。


    於是霍華德在這一瞬間,如同被人醍醐灌頂一般,突然全都明白了,“原來教練真的是因為我軟弱而生氣,並不是因為我輸給了奧尼爾,不過確實自己之前太軟弱了。自己上午是怎麽想的,這個人都那麽軟。”


    心結解開了,霍華德的臉上重新洋溢出了招牌式的燦爛笑容。


    “想幹掉奧尼爾,其實不難,我這裏有2個方法,一個簡單的,一個複雜的,你想聽哪個?”愛迪生坐在沙發上,雙手在胸前疊了一個金字塔的造型,認真的看著霍華德。


    霍華德一聽,“這玩意兒,有點意思”,於是說,“有簡單幹嘛弄複雜了,先聽簡單的。”


    “簡單的就是什麽也不幹,等上3、5年奧尼爾老了,到時候你自然就能很輕鬆的幹掉他了。”


    愛迪生裝作漫不經心的說著,那感覺就跟某領導說“為什麽服務”似的,可是說完,愛迪生緊盯著霍華德,犀利的眼神似乎想看透他的靈魂。


    霍華德聽了搖了搖頭,“教練,你知道這不是我想要的,我是想――現在――就打敗他,幹掉他。”


    愛迪生聽了,頓時感到全身都放鬆多了,淡淡一笑,說:“現在?德懷特,你知道你麵對的這個對手有多麽偉大嗎?無論你怎麽努力,想要和奧尼爾一爭長短,最起碼你也要等到下個賽季。而且你認為怎麽才叫打敗奧尼爾,得分籃板都比他多嗎?”…。


    “難道不是嗎?”霍華德聽了愛迪生的話後,以一種疑惑中帶著點看sb的感覺,抬頭看著愛迪生。


    愛迪生拿起紙杯,用飲水機先給了霍華德一杯,然後給自己又給自己倒了一杯,“張伯倫和比爾拉塞爾可以說是曆史上最偉大的兩個中鋒,你覺得他們兩個誰的職業生涯更偉大?”


    霍華德聽了愛迪生拋出的問題,側頭想了一下,很快給出了答案,“當然是比爾拉塞爾。”


    “為什麽?”


    “因為他有11枚總冠軍的戒指。”霍華德斬釘截鐵的說。


    這裏提一句,很多人說張伯倫如何如何,但是他的曆史地位真的不如比爾拉塞爾,他們兩個是同時期的人物,張伯倫2枚戒指,比爾拉塞爾11枚戒指。套用曾經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曾經有人介紹nba曆史上的50大,介紹張伯倫時,介紹了他的單場100分,單場55個籃板,然後是各種的記錄,等等,最後說了5分鍾。輪到比爾拉塞爾時,剛說了一句“他以球隊核心的身份獲得了11次總冠軍”,下邊就有人喊了,“好了,不用再介紹別的了,這就夠了。”


    聽了霍華德的回答,愛迪生笑眯眯的坐在那裏,也不說話,左右摩挲著杯底。霍華德看著愛迪生,完全搞不清楚狀況,覺得一切都莫名其妙,心想“這是怎麽了?”


    “德懷特,你知道為什麽我這麽看重你,選你作為狀元嗎?”愛迪生突然轉移開了話題。


    “不知道。”


    “因為你的身體條件非常符合未來中鋒的發展。”


    霍華德聽了愛迪生的話,驚訝的抬起頭,眼睛裏閃爍著兩個大大的問號。


    “來,你看,這就是我看重你的原因。”說著愛迪生拿手一指霍華德的雙腿。


    “您說的是,我的彈跳能力?”霍華德很沒有底氣的說著。


    “我指的是你的橫向移動速度。”


    傳統中鋒沒落已經是一個不容爭辯的事實了。但是到底是什麽造成了傳統中鋒的沒落呢?


    這裏邊有兩個原因,主觀和客觀兩個方麵。


    主觀的說,這幾年確實沒有好的中鋒苗子出現。自奧尼爾之後,唯一一個好的中鋒就是鄧肯,可惜還去打大前鋒了。其他的球員有身體天賦沒有技術,有技術的身體不夠硬朗,既有身體又有技術的則是早早的被花花世界所迷惑了。


    電視傳媒的介入,對於競技圈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好的方麵,傳媒讓球員獲得了更大的影響力,進而獲得了驚人的財富,而這些利益促進了比賽的發展。壞的方麵則是將球員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暴露在公眾麵前。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狗仔監視,可以說沒有一點私人空間。這對於球員來說心裏壓迫極大,特別是年輕球員,他們沒有那麽多的閱曆有時候不能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行為。按說“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可是媒體不管這些,他們要的隻是賣點,於是惡性循環。


    剛才說的是主觀原因,雖然很重要,但是不是最關鍵的。真正讓傳統中鋒沉淪的是客觀因素――規則的修改。


    奧尼爾是最偉大的中鋒之一,他在2000左右迎來了自己的巔峰,這個時期的他,不論是身體還是技術都處於巔峰期。可以說這個時候的他,比三大中鋒的巔峰期還有優秀。而且這個時期三大中鋒已經老去,基於種種巧合新人卻沒有跟上來。這就造成了奧尼爾在那三年的聯盟無解,以至於出現了砍鯊這種極度荒誕,充滿了娛樂色彩的戰術出現。…。


    奧尼爾的這種無敵狀態,直接導致了聯盟為了限製他修改了規則,防守三秒規則應運而生。


    在nba中,“防守三秒”規定是指防守球員站在三秒區內防守時,如果裁判認定他“並沒有去防守到任何一位特定的進攻球員”時,那麽這位防守球員就不能呆在三秒區裏超過三秒鍾,否則就會被視為是“防守三秒違例”,由進攻隊獲得一次罰球機會,並繼續保有進攻權。


    其實早在1966-67賽季,nba就曾推出防守三秒規則,即防守球員不得在三秒區內停留三秒,當時是為了限製“指環王”比爾拉塞爾,確實這項規則製定出來後,凱爾特人當年也失去了總冠軍。但是當時的凱爾特人在聯盟的影響太大了,迫於壓力,聯盟僅僅過了兩個賽季之後,就將這項規則給取消了。


    到了2001-02賽季,聯盟剛剛度過“停擺危機”,急需增加比賽觀賞性,吸引球迷,於是聯盟決定重新起用防守三秒規則,避免內線過於擁擠,使得外線球員能有更多突破的空間,完成一係列精彩絕倫的空中動作。同時限製一下奧尼爾在防守端的統治地位。要知道2000左右的時候,奧尼爾除了每場比賽能砍下28分,在防守端還能搶下13個籃板和接近3次的蓋帽。霍華德現在要是能連續一個月打出這種成績,專家就能把他吹成史上最偉大了。


    這項規則確實很好的限製了奧尼爾,同時也讓後衛能更輕鬆的得分了。可是對於其他傳統中鋒而言,這項修改就是一個噩夢。


    在進攻上,傳統中鋒並沒有因為這項修改而受益,隻要你落到油漆區附近,對方的中鋒肯定會來頂你,有沒有防守三秒都一樣。可是在防守端上,則是大大削弱了傳統中鋒的作用。原本中鋒可以站在籃下不動,鎮守八方,無論你從哪個方向進攻,隻要衝擊籃筐,都得先過我這關,可以說是以不變應萬變。但是現在不行了,有了防守3秒,你不可能一直呆在籃下進行守株待兔式的防守。所以現代中鋒防守方麵最看重的就是橫向移動能力,或者說協防、補位能力。


    因此我們看2000年以後的所有總冠軍,他們的內線都不外乎兩種情況。第一:腳下移動速度快,補位及時,比如錢德勒、大本、波什、加內特,鄧肯;第二,選擇組成內線雙塔來防守,比如湖人三連冠時期,馬刺早期。


    而橫向移動差恰恰是傳統中鋒的劣勢,我們熟悉的中鋒裏除了奧拉朱旺和年輕時的奧尼爾之外,其他的都不擅長橫向移動,無論是大衛羅賓遜你,尤因,木桶伯還是莫寧,他們的橫向移動都不快。所以即使把他們移到現在,可能數據上他們依然能很好看,但是已經不足以憑借一己之力扛起強隊之名。比如拜納姆,雖然他這兩個賽季的數據開始變的華麗了,很多人說他終於成熟了,但是他一個人肯定帶不起一支球隊,76人如果不給他配一個運動能力很強的大前鋒,內線的防守肯定會出問題,場均失分肯定低不了。


    這也是我為什麽特別推崇霍華德的原因。可能有的人說,霍華德橫向移動快了,但是他在低位頂不住人了,很多力量型的內線都能在和他對位的時候取得不錯的分數。確實,有得就有失,霍華德的小細腿確實頂不住別人的打屁股。但是有一點我們要看清楚,無論那支球隊都不可能把進攻的主導權放到和霍華德對位的中鋒身上,更多的投籃機會還是在其他人身上。所以在這裏霍華德就是勝4負1,而輪到魔術這邊進攻的時候,你是能頂得住霍華德了,但是其他4個人呢,你跑的過來嗎,就是勝1負4。所以這兩種情況比起來哪個更好,大家心裏應該都有數了。…。


    這也是為什麽特科格魯掌握魔術進攻的時候比尼爾森時,魔術的威脅更大的原因。特科格魯是靠自己的組織策應能力,串聯起了4個外線,霍華德則是純粹作為防守中堅。這時候的霍華德類似當年羅德曼,幹的全是髒活累活,自己的進攻減少了,但是成全了其他人。而尼爾森則是和霍華德打雙人擋拆,讓霍華德幹馬龍的活。二人轉,看著是霍華德的威力變得更大了,直接攻擊的機會變多了,侵略性更強了,是當之無愧的“魔獸”了,但是代價是其他3個人萎了。你霍華德一個人再厲害,可是靠著多幾次個人進攻,就妄想抹平3個人的差距,可能嗎?答案不說大家也知道。


    在這裏再多說兩句,很多人現在一看中鋒就說內線進攻如何如何,其實這完全是被當初四大中鋒的驚天攻擊能力給帶到溝裏去了。中鋒最關鍵的永遠都是防守,任何一個偉大的中鋒他的防守肯定是頂級的。就是木桶伯這種不會進攻靠著驚人的防守依然能在中鋒這本書上有著自己的一頁。可是我沒見過哪個隻會進攻,不會防守的中鋒能在聯盟中混出名堂。


    這裏就不得不佩服“紅衣主教”奧爾巴赫,他在幾十年前就看明白了籃球的本質,所以他主宰的凱爾特人進攻的重任永遠都不會是中鋒,中鋒最大的責任就是防守。最開始他憑借比爾拉塞爾防守為基石,創建了凱爾特人王朝一期。生生搞的數據讓人看的咋舌的“張大帥”兩手空空,一個戒指都沒有。直到後來聯盟的的防守三秒和“張大帥”自己的覺悟,放棄個人數據才獲得第一個總冠軍。他的二期雖然沒有了比爾拉塞爾這麽一個傳奇防守球員,但是在外線它擁有了一期完全無法匹敵的伯德,又是成就了一番霸業。可是我們看到伯德時期的凱爾特人和比爾拉塞爾時期相比差的就很多了,很大的原因就是80年代凱爾特人沒有一個優秀的中鋒鎮守中路。


    而且最諷刺的是,等到奧爾巴赫死後,nba的各支球隊也開始按照他當初的戰術思路來組建球隊了。可以說現在所有的強隊中鋒都是防守為主,進攻可有可無。奪冠時的小牛、熱火、湖人,新貴雷霆、快船、灰熊、魔術、尼克斯,他們的中鋒都不是來主導進攻的,得分都是其他人的工作,中鋒主要的得分手段是靠二次進攻。可惜啊,奧爾巴赫是看到不到這一幕了,我爸真的剛弄死他啊。


    ――――――――――――分割――――――


    一大章送到,今天就這麽多了。


    11月到了,求推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魔術教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柘並收藏魔術教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