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前來尋找陳劍的上官雲瑞和萬琳卻在路上碰到了麻煩。 ≧


    到了邊界之時,上官雲瑞看到一群撻雪的武士在圍攻一個男子,上官雲瑞出手將那個男子救下,卻驚奇地現這個男子是三屏守軍之主---沈正。


    “將軍因何會出現在此地?”


    上官雲瑞對沈正不在軍營,卻在這偏僻的邊界之地遭人圍攻感到很不解。


    沈正看看上官雲瑞,又看了看他身邊的萬琳,沒好氣道,“與你無關!“


    上官雲瑞對沈正的這種反應頗為不滿,他拉起萬琳道,“萬師妹,對於此等忘恩負義之徒,我們沒有什麽好說的,還是趕路要緊。“


    萬琳雖然不知道上官雲瑞和沈正的過節,隻是眼下的重要事是尋找陳劍,所以她很自然地就跟上官雲瑞準備上路。


    沈正瞥了瞥他們,“如果你們是去尋找陳劍的話,希望你們還是死了這條心。”


    上官雲瑞見沈正如此態度,不禁怒火陡升,他回轉身,冷冷道,“姓沈的,你當初如何對陳劍的,我都記在心裏,你最好還是不要再來惹我!”


    沈正見上官雲瑞生氣,也不畏懼,“如果你想要為陳劍報仇,要打要殺,我沈正絕不皺一下眉頭。不過眼下兩國交戰在即,希望你還是不要趟這趟渾水。”


    “交戰?”上官雲瑞停下腳步,“戰事結束沒多久,為何這麽快又開戰?”


    沈正此行,是來邊界小鎮招募兵力的,不料在路上,遭遇撻雪武士的伏擊,隨來的士兵全都被害。幸得上官雲瑞搭救,否則自己性命休矣。


    相救之恩,本當好生感謝,隻是沈正看到上官雲瑞便想起了陳劍。


    陳劍是否細作,其實在沈正的心裏還是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但是因為陳劍,自己的威信在百姓和兵士心中瓦解卻是事實。


    往常以沈正在三屏鎮的威信,一旦戰事將起,沈正隻要一聲號令,周邊的城鎮都會組織招募兵士加入沈正的部署,而這次,事情卻有了變化。


    當初自己犧牲幾人保全大局的做法雖然在戰略上無可厚非,但是在尋常百姓心中卻並非如此,他們不會考慮到什麽大局,他們所看到的是沈正見死不救,即使陳劍舍己為人,豁出性命去救人,沈正卻還在一力阻止,所以在他們的心中,沈正隻是一個為了戰功不惜犧牲無辜性命的唯利小人。


    有這樣的傳言,周邊的城鎮自然開始對沈正的招募令有所動搖,而朝廷那邊,自己早就上書,卻久久未見援軍前來,眼看戰事將起,沈正便再也坐不住,親自帶兵前來找周邊駐軍。


    如今得了上官雲瑞相救,雖然因著陳劍與他的關係,自己對他還是沒有好感,隻是大局為重,見上官雲瑞主動相詢,自己便也暫時按下了心中的隔閡。


    “上次一戰,雖然撻雪敗走,但是我們的兵士也損傷嚴重,加上陳劍-----”話到這裏,沈正停了一下,看著上官雲瑞微微蹙起的眉頭,便轉移了話題,“撻雪知道我們人心不穩,他們的火龍車又威力巨大,我們暫時還未想到方法應對,是以他們打算攻我們一個措手不及,未等我們休整完畢便再次進攻。”


    聽著沈正的話,上官雲瑞皺皺眉,“這群蠻夷,總想著來進犯他國。”


    “沈某有一個不情之請,不知道閣下是否應允。”沈正見上官雲瑞陷入沉思,遲疑很久終於開了口。


    “說來聽聽。”上官雲瑞見沈正語氣緩和,便也收斂了自己的脾氣,畢竟沈正的戰功赫赫,除去當初陳劍的事情,上官雲瑞對他這個人還是有些微好感的。


    “上次一戰,我們損失嚴重,加上---加上我在軍中威信大減,很多士兵和百姓棄我而去,所以我現在急需招募人才,不知道閣下是否----”


    “你是想讓我參軍?”上官雲瑞不解。


    “隻是希望閣下可以助我一臂之力。”沈正拱手道。


    麵對沈正的請求,上官雲瑞猶豫了。


    他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但是,邊關告急,身為武林苑的盟主,自己義不容辭。隻是----


    猛然間,他似乎想到了什麽。


    “沈將軍方才是說你的士兵離開你,那豈不是逃兵?將軍為何不去把他們抓回來?”


    沈正一怔,神色突然間黯淡下來。


    “上次與撻雪一役,士兵和百姓對我的處事手法頗有微詞,尤其是死囚營的人,知道陳劍已死,都心灰意冷,在陳忠良的帶領下集體離我而去。他們在軍營之時,我就因為他們的身份對他們不管不顧,如今他們離棄我,也無可厚非,我又何必再強留他們?況且,離開的士兵隻是少數,如今的問題在於朝廷的援軍遲遲不到。”


    “朝廷的援軍?”上官雲瑞很納悶。


    按理說,邊關戰事將起,應該是個重要的消息,為什麽這一路行來,自己似乎卻並未聽聞。


    “我已經派人上書朝廷,要求兵力增援,隻是不知為何,京城那邊遲遲未有消息。”沈正愁悶。


    邊關戰事是何等重要之事,朝廷怎會如此馬虎?上官雲瑞心中暗忖。


    也許,這中間有什麽問題。


    隻是如今的情勢,去細究緣由已經於事無補,最重要的還是要解決當下的問題。


    “萬師妹----”上官雲瑞心中已經打定主意,但是他還想聽聽萬琳的意見。


    萬琳見上官雲瑞的神情,早已知道他的打算。


    “戰事將起,我們前去撻雪估計也會有所阻滯,上官盟主既然決定留下,琳兒自當陪同。再說,陳劍當初是為了三屏鎮的百姓才---”


    眼眶頃刻泛紅,萬琳抑製著自己的悲傷,喃喃道,“我們在此抗敵,相信也是陳劍所願。”


    上官雲瑞看著萬琳雖然傷心,卻還是決定跟著自己留下來,心下寬慰。


    都說兒女情長,在大局之前,萬琳卻似乎也頗有些果敢氣量。


    “沈將軍先行回營,雲瑞稍後便到。”


    既然答應留下,自然要有所作為,一己之力畢竟有限,上官雲瑞決定去召集此地的江湖人士。


    沈正見上官雲瑞答應了,不禁大喜,他點點頭,趕忙向自己的軍營趕去。


    黃昏時分,沈正站在城牆上,望著對麵的山頭。


    橫亙在三屏鎮前的這座山峰,曾經也是華辰的領土,而三屏鎮的鎮域,也遠在這座山峰之外。


    隻是那一年的一場大戰,前任守將**因為與撻雪之戰時,得了先機,小勝之後帶兵追擊,卻不料墮入陷阱。


    敵軍將**引入一個山穀中,利用地勢將大軍圍困。


    **自進入山穀之時,心中便感異樣,但是當時他的心頭隻有一個念想,窮追猛打,讓撻雪無喘息的機會,徹底斷絕他們屢屢挑釁華辰的念頭。


    然而,他終究還是錯了,等見到穀頂突然出現的撻雪兵士之時,**馬上覺察自己還是上當了。


    好在進穀內不深,敵軍雖然憑借地勢小挫了**的數萬兵士,但他還是幾番衝殺之下便退出了穀外。


    原以為終得脫險的**趕回三屏鎮之時,卻現自己錯的離譜。


    撻雪的伏兵見**帶兵出城,集聚了數千兵士血洗了三屏鎮。


    等**趕到之時,三屏鎮內硝煙彌漫,百姓呼天搶地。


    雖然還未來得及撤離的撻雪兵士都命喪**大軍刀下,但是麵對著滿目的瘡痍,**還是自責不已。


    一紙責己書遞到了皇帝的麵前,**向皇帝請罪卻被皇帝拒絕。


    可自此之後,多少夜半時分,守衛們都聽聞**的大喊之聲。


    於是,城內便開始流傳一種聲音,那些當初命喪敵軍大刀下的百姓不肯原諒**,夜半化作厲鬼前來索命。


    **對這些傳言沒有回應,整個人卻都變了。


    當初的勇猛果敢早已一去不返,如今的**辦事小心,且經常魂遊天外。


    消息很快傳到朝廷,皇帝覺著此事需要小心料理,便將**召回,將他安排在了閆鬆鶴手下。


    而沈正,就是那時被指派到三屏鎮的。


    到了三屏鎮沒多久,沈正就上奏朝廷,將三屏鎮的鎮域退到了如今的屬地。


    雖然皇帝當初並不樂意,這平白無故的少了疆域,放在誰身上都是不肯的。


    但是沈正當初力諫,向皇帝闡明兩點。


    一是當初撻雪血洗三屏鎮,城中百姓已經人心惶惶,如果繼續駐紮原處,隻會影響軍心。


    二是就算三屏鎮域有所縮減,但是這座山峰可做天然屏障,對戰事有利無害。


    涉及到軍心的事情,皇帝猶豫了許久,終究還是答應了。


    況且,隻不過區區一個渺無人煙的山頭,丟了就丟了。


    而後來,也正印證了沈正的話,那個山頭,成了撻雪進軍的一個天敵。


    如今,沈正看著對麵山頭搖曳的大樹,心中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想法。


    三屏鎮雖說是兩國邊境,但是相對於華辰來說,三屏鎮離撻雪都市的路程又遙遠了些。


    對於一個軍隊來說,糧草補給至關重要,既然撻雪的都城離三屏鎮較遠,那麽撻雪也不會為了侵占一個無梁無田的山頭而斷了補給後續。


    所以,當初放棄的這個山頭,不但沒有丟,反而給自己的戰事帶來了裨益。


    正思緒聯翩,士兵來報,說上官雲瑞到了。


    沈正急急下了城樓,現上官雲瑞帶來了數百江湖人士,更為意外的是,與他們同來的,還有陳忠良帶領的死囚營士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誅心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玄淩117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玄淩117並收藏誅心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