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家那邊哀聲一片,林家這邊可算得上是歡聲笑語了!


    原因無他,林海又升官了,不過這次的升官有些不一樣,從翰林院調出來了!升為了都察院右僉都禦史,這可是正四品的實職。


    都察院,是由前代的禦史台發展而來,主掌監察、彈劾及建議。作為監察製度的主要實施者,都察院在維護封建統治正常秩序和保障封建國家機器平穩運轉方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說白了,都察院就是找人茬的。


    而右僉都禦史也就是所謂的言官。


    何謂言官?


    言官是監官和諫官之合,又稱台諫,通稱言官。官職雖小,卻是代表天子監察各級官吏的官吏,在查官的官,而且對天子的過失可以直言規勸甚至封還聖旨的人。皇上都能當麵直言相勸,旁人還拿什麽架子擺在言官的麵前呀!


    要說林海,隻從考取了探花之後,就一直窩在翰林院,這翰林院是內閣的後備力量不假,但是能真混上去的卻少之又少。林海雖然在翰林院升官升的快,可以說得上是他們那一屆升官升得最快的人了,但是翰林院的官職好聽是好聽,但是卻都是虛職,比起有些官職底的卻手握實權的人來說,卻大大的比不了了!


    好在林家的底蘊夠厚,林老爺還在朝廷上活躍著了!因此林海才可以不急不躁的在翰林院呆著,若是家裏沒人,或許就要想蔣起之前那樣著急了!


    饒是林海心裏有數,宣德帝要重用自己了,也沒有想到他會放心自己,將自己空降到都察院去。


    都察院,設監察都禦史八人,秩正七品並分道置監察禦史,每道設禦史三至五人不等,秩正九品。以後定製,都察院設左右都禦史,正二品;左右副都禦史,正三品;左右僉都禦史,正四品。下分十三道,共有監察禦史一百一十人,正七品。


    其職守為糾察內外百司之官﹐在京受命巡視﹐在外巡按地方,監督州縣,考課官吏,糾劾違法行為,整肅風紀。科道官職司風紀督察﹐諫設議政﹐事關吏治﹐故有明一代﹐對科道官的選拔﹑考核﹑遷轉非常重視。


    科道,何為科道?


    吏、戶、禮、兵、刑、工六科的都給事中、給事中們就是科。


    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就是道。


    都察院、十三道監察禦史兩個衙門全加起來不到三百人,督查鳳朝近十餘萬地方官吏。


    科道裏麵絕大部分都是小官,六科都給事中僅是個正七品、一般給事中隻有從七品,跟個縣令差不多。監察禦史也是正七品,他們官階雖小,卻可以彈劾一、二品的大員。


    自古等級森嚴,向來都是由上而下的監督,隻有高官監督、製約下官,以貴製賤。但是皇上卻別出心裁,於百官之外,獨設科道,“以卑臨高”、“以小製大”、“內外相維”,有事可以直陳天子。


    “位卑”則因官小,所以愛惜前程的念頭就小了,不會因為“高官厚祿”而有頗多顧忌,也不會像官場“老油條”那般處事,對違法亂紀姑息遷就,敷衍推諉,“權重”則因有能整飭吏治之威重,所以能充分發揮其監察作用。


    所以科道可不僅僅是擁有輿論能力,那是在皇帝麵前。在下邊,科道官可是實權甚重,頗受地方官吏看重和忌憚。


    林海一出翰林院就被宣德帝放到了都察院去,足以表現宣德帝對林海的看重。江氏歡天喜地的張羅了酒席,請親戚沒吃酒。


    林老爺和林海還是林深卻在書房裏,愁眉苦臉的。


    升官了還不高興,有沒有搞錯呀!


    這升官了自然是高興的,但是也要看看升的是那些官職呀!


    前麵說的都察院的禦史是厲害無比,但是這禦史的身份卻是一個非常容易得罪人的官職。


    當然督察院的禦史言官們他們的職務可以說忙,也可以說輕閑的很,全看你是否用心政事,若是兩眼望去,一派清明太平,那自然手中無事,不過是每日喝喝茶水混日子罷了。


    因此你也可以做睜眼的瞎子,每天悠哉悠哉的都察院混日子。


    但是,但是這都建立在林海不是林家嫡長子的身份上,若林海和林深兩人換一個身份,保證林海會這麽做,憑著家世,升官的速度或許沒有現在這麽快,但是絕對穩妥,不會招人的恨。


    偏偏林海是林家的嫡長子,作為世家的嫡長子,要求的不是會升官,也不是會鑽營。而是穩,能繼承家業,能讓血脈一直流傳下去。


    如今宣德帝給了林海這麽一個官職,簡直就讓林海騎虎難下,要不就老老實實的在都察院呆著,要不就轟轟烈烈的做出一副大事業來,讓宣德帝看到價值,將他給調出去。


    哪一條路都不好走呀!


    “皇上這到底是什麽意思呀?”年紀最小,沉穩度不夠的林深,忍不住開口道。


    林海非常淡定的喝了一口茶後平靜的開口道:“還能有什麽意思,不過就是想借著別人的手整頓都察院罷了!”林海又不是白癡,宣德帝的聖旨一下了,他就已經猜到了一股七七八八了!


    都察院是監督百官的地方,但是這所謂的監督也不過是嘴上說得好聽的罷了!到底怎麽個監督法,沒人說的清楚,也就是說,都察院禦史願意上奏的就是行使自己的職責,要是不願意上奏的就是天下太平沒有什麽事。


    都察院的禦史也是人,家裏也有家人,也有姻親,對著自己的姻親,你好意思上奏嗎?就算是你好意思,但是這個時代的官場潛規則,可不興大義滅親這一套,講究的是官官相護。


    任何一個人都不敢打破這個潛規則,不然他的後果,不是你一個人能承受的了的。一旦打破了這個潛規則,不亞於一次朝代的更替。


    林海也看明白了的,宣德帝不是讓林海來打破這個潛規則的,隻是讓都察院能多一些有力量的聲音而已,宣德帝可不想看到朝廷上上下下都是一言堂,他別的什麽聲音都聽不到。


    選擇林海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人選,也是一個溫和的方式,畢竟林家祖上封侯,又是大世家,暫時不會讓世家感到特別不滿。而林家這一輩的兩個兒子在清流這邊的聲譽很好,也不會讓清流這邊感到不滿,算是一個最合適的人選了。


    若是皇上這次點一個功勳之家的人去都察院,隻怕禦史的折子都能積滿整個案頭。要知道,都察院禦史,別管裏麵是什麽樣子的,外麵都是一致要求的,要有風骨的,要清高的,要剛正不阿的。


    “你心裏有數就好!”林老爺平靜的說道。


    要說林老爺除了年輕的時候為子嗣著急過外,這麽多年了對於孩子他就沒有著急過,主要是兩個兒子都太優秀了。大兒子是穿越來了,有上輩子幾十年的經曆在了,能不優秀嘛!二兒子是真正的天才,妖孽得很,小小年紀就腹黑得很,除了年紀有些小,還有點不夠沉穩外,其餘的也不用他操心了!


    作為書香之家,兒子上不上進,很大程度上就看會不會讀書,結果兩個兒子都那麽的聰明,都不用林老爺操心。


    就在前不久,林深還露了一手。


    要知道林家一門雙探的事,不僅給京城的人帶來了談資,還給林家帶來名聲。


    不過名聲有了,隨之而來的就是名聲附帶的一係列的事情了,比如這江南什麽書院學子遊學前來討教啊!說白了就是不服氣,來砸場子的,結果人家林深有禮有節,沒幾天就把這一竿子人變成了自己的好友。大跌了一棒子想著看戲人的眼鏡。


    還有什麽想要攀親的,投靠的,依附的,林深都拒絕了。這什麽投靠依附,最後就是做了犯法之事,最後牽連主家,根本即使沒什麽好處啊!要他幹嘛!他們又不是什麽新興家族,沒人沒地,需要這種人長些聲勢!沒必要啊!


    再說了林家還怕你日後反咬他們一口了!原著中的賈雨村不就是這樣的人嗎?不說對甄家的事,就是賈家了,榮國府得勢的時候依附過去,榮國府失勢的時候便第一個倒打一釘耙,這種人實在是標準的小人一個。必須要敬而遠之呀,誰碰誰死。


    至於攀親的,可以,先拿族譜來!林家可是有數百年傳承的,每一個子嗣都是有記錄的,沒那麽好糊弄,當他們林家是什麽人家啊!嘴皮子動幾下就信你啊!想得美。


    雜事紛擾中,林深倒是見了不少的世麵,也看了不少的人間百態,人心向背,卻是無意中成熟了不少,真是人生處處有學問啊!


    因此每次林老爺看到沉穩起來的大兒子和二兒子時,心中雖然異常的驕傲,但是也有些不是滋味,自己的兒子在不知不覺見已經長大了,而自己這個做父親的貌似還沒有行使過太多的權利。


    可見,兒子太天才了也不是一件好事,當父親的沒成就感呀!rs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如玉君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蓮君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蓮君子並收藏紅樓如玉君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