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陵城,少帥府。≧
“我記得不多,也就這有這幾篇了。”蒙蹠起身將手中所寫的《原君》、《原臣》、《原法》、《學校》等四篇交給虛行之等人瞧看。
畢竟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自己能記得這幾篇已經不錯了,當初隻是好奇而已,想不到今日竟然派上用場了。
“此人當屬異數!也被世人所排斥!”虛行之放下手稿,道:“雖然隻有幾篇,但我已窺其為人和學識,當真被君主所難容,此等言論定為大逆不道,但是,我卻看出有幾分孟子之論。”
寇仲道:“不,他所說的正合我意味!既然治國便要如此,國家乃是百姓共有之產物,何必我之私產?臣子也應為百姓而想,若隻為君主一人,當真愧對孔夫子,這才是三代之治!”
“少帥,你想錯了。”魏征卻搖搖頭,慢慢道:“若是按他所說而立,我等統一南北當真難於登天,況且,百姓多位愚鈍之輩,焉能懂此?而選官向來為世家之策,九品中正製傳承數百年,官員如何為民?”
“哈哈”李靖卻適時而道:“魏征啊魏征,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不見楊廣取士之策?”
“科舉?”魏征道:“隻怕會遭世家大族所阻啊!難以實行,不見煬帝之失,皆從此始?”
“不!”蒙蹠淡淡道:“煬帝做的沒錯,若他沒有開先河,我們在開科舉便是舉步維艱!但是我們此時在提科舉隻是仿前朝之政,不見漢承秦製?而且我們也不見得現在就開,等統一天下後再開,那時誰敢阻便是自取滅亡。”
“沒錯。”寇仲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按照這本書來創製如何?已學校為本,君主為輔,設於君主前,我既為開國皇帝便為子孫立下重誓!其後必不敢反。”
蒙蹠看著寇仲道:“小仲,你當真願如此?天子這是何等之地位!天下莫不屬其,為九五至尊。”
“師傅!”寇仲眼中閃過莫名的色彩,“那又有什麽用呢?皇帝在高,在重要,能有子陵和你重要嗎?能有玉致重要嗎?我心中最懷念的不是如今的權勢,而是當初與子陵在揚州的日子!雖然苦,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那樣的生活!”
“少帥!”聽聞此話,眾人不由出口,眼中皆含感動和敬佩的色彩。
蒙蹠突然便退走便朗笑道:“我終於知道為什麽你和子陵為什麽是主角了!那便是你們有一顆天底下所有人都難有的赤子之心啊!”
公元六二零年秋八月,築壇於竟陵,方圓九裏,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虛行之、魏征請寇仲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國號大宋,受文武官員拜賀為大宋皇帝,以竟陵為暫都,設學校為總政之所,掌律法之事,與君王掌政互為遏製,又為三省六部製,分為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吏、戶、禮、兵、刑、工為六部統領政事,三省有駁斥皇帝之責,並立下聖旨:若有子孫違反裁撤者,天下之人皆可自立為帝!
以虛行之為中書令共宰相,封建國公,宋師道為門下令,封嶺南王,魏征為學校之太宰,李靖為征北兵馬大元帥,封鎮北公,總行征北一事!秦瓊、程知傑互為左右將軍輔佐。
寇仲想要敕封徐子陵卻被拒絕,萬般無奈之下,方才放棄。蒙蹠亦拒絕。
長安,太極宮。
李淵看著手中的消息,非但沒有大怒,反而不由讚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矣!此子不過而立便以為帝,掌南方總政之事,更設此等駁世俗之製!朕不如啊!”
話畢,看著立於堂下的李建成、李世民,臉上又不由略顯愁苦,長歎一口氣,再不說話。
“父皇。”李世民出列道:“既然寇仲以為帝,必然養精蓄銳以待北伐,而洛陽為中原重鎮!切不可失!兒臣願領兵十萬,拿下洛陽擒下王世充!”
李元吉適時道:“兒臣與皇兄也願出征!”
李淵看著堂下的爭奪,挺拔的身姿忽現幾分萎靡,眼神不由一暗,道:“此事,...冬後再談吧!退朝吧!”
“父皇...”李世民再上前言,“機不可失啊!此事寇仲初立,國事未定!乃大好機會!”
李淵怒喝道:“朕說退朝,你沒聽到嗎?”話畢,拂袖而去。
“父皇...”
李建成搖搖頭,徑直離去,也未多看李世民一眼。
大夏。
竇建德看著桌子上的消息,對劉黑闥道:“你這小兄弟可比我強多了,說不得,我日後還會敗於他手哩!”
劉黑闥道:“陛下戰無不勝,怎麽會呢?”
竇建德不置可否。
竟陵城。
虛行之道:“陛下,長安傳來消息,李淵不用秦王之計,拂袖離去,此時正為我大宋好機會,一旦拿下洛陽,兵出北方再無可攔之地!我們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擊洛陽!”
寇仲麵顯威嚴,朗聲道:“可!一切依宰相之言!”
與此同時。
蒙蹠看著手中魯妙子傳回的消息:已現端倪,雖無萬般肯定,但亦有四分之意!
“四分的勝算,”蒙蹠呢喃道:“夠了,足夠了。”
話畢,低頭提筆書寫,連夜送出。
嶺南,宋家山城。
“師道啊,這回去竟陵,你好自為之!連我都為想到寇仲竟然為如此立國,當真讓人吃驚。去吧!”
“是!”
“撲棱棱”
一隻白鴿飛進香閣,停在案頭,琢案而戲。
宋缺孔武有力的雙手一把抓住,取下信件,仔細研讀,笑道:“蒙兄果然不簡單啊!想不到連這都能找到!看來我這回要離開嶺南了!”
幽林小穀。
石之軒陪坐在石青璿身旁,柔聲道:“實在不行,你就去找他吧!爹一個人也可以陪陪你娘。”
石青璿臉上一紅,沉默片刻,搖了搖頭。
石之軒心中一歎,忽然慢慢道:“蒙蹠這個人來曆不明,爹心中總有一種感覺,他不是長留於世的人!”
石青璿麵上一暗,雙指糾結,緊張道:“怎麽會?”
見到石青璿如此模樣,石之軒以了然於心,道:“看來,他曾說過。”
良久,石青璿慢慢點了點頭,道:“他說...他說或許有一****會離去,隻有他一個可以去的地方。爹,我...”
石之軒看著石青璿道:“蒙蹠這個人,我總感覺他有種格格不入!似乎他不該出現在這裏,或許是我感覺錯了吧!”
石之軒此時的功力已通天地至理,雖未到破碎虛空的地步,但也會有些許感覺。
“撲棱棱”
一隻白鴿落在石之軒肩上。
“看來,這回,我們不得不走了,青璿,走吧,去見蒙蹠吧!”石之軒讀完手中的信件,遞給石青璿,“他希望你也去!”
緊緊握著手中的信件,石青璿心中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
“我記得不多,也就這有這幾篇了。”蒙蹠起身將手中所寫的《原君》、《原臣》、《原法》、《學校》等四篇交給虛行之等人瞧看。
畢竟是多少年前的事了,自己能記得這幾篇已經不錯了,當初隻是好奇而已,想不到今日竟然派上用場了。
“此人當屬異數!也被世人所排斥!”虛行之放下手稿,道:“雖然隻有幾篇,但我已窺其為人和學識,當真被君主所難容,此等言論定為大逆不道,但是,我卻看出有幾分孟子之論。”
寇仲道:“不,他所說的正合我意味!既然治國便要如此,國家乃是百姓共有之產物,何必我之私產?臣子也應為百姓而想,若隻為君主一人,當真愧對孔夫子,這才是三代之治!”
“少帥,你想錯了。”魏征卻搖搖頭,慢慢道:“若是按他所說而立,我等統一南北當真難於登天,況且,百姓多位愚鈍之輩,焉能懂此?而選官向來為世家之策,九品中正製傳承數百年,官員如何為民?”
“哈哈”李靖卻適時而道:“魏征啊魏征,你聰明一世,糊塗一時啊!不見楊廣取士之策?”
“科舉?”魏征道:“隻怕會遭世家大族所阻啊!難以實行,不見煬帝之失,皆從此始?”
“不!”蒙蹠淡淡道:“煬帝做的沒錯,若他沒有開先河,我們在開科舉便是舉步維艱!但是我們此時在提科舉隻是仿前朝之政,不見漢承秦製?而且我們也不見得現在就開,等統一天下後再開,那時誰敢阻便是自取滅亡。”
“沒錯。”寇仲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便按照這本書來創製如何?已學校為本,君主為輔,設於君主前,我既為開國皇帝便為子孫立下重誓!其後必不敢反。”
蒙蹠看著寇仲道:“小仲,你當真願如此?天子這是何等之地位!天下莫不屬其,為九五至尊。”
“師傅!”寇仲眼中閃過莫名的色彩,“那又有什麽用呢?皇帝在高,在重要,能有子陵和你重要嗎?能有玉致重要嗎?我心中最懷念的不是如今的權勢,而是當初與子陵在揚州的日子!雖然苦,但是我真的很喜歡那樣的生活!”
“少帥!”聽聞此話,眾人不由出口,眼中皆含感動和敬佩的色彩。
蒙蹠突然便退走便朗笑道:“我終於知道為什麽你和子陵為什麽是主角了!那便是你們有一顆天底下所有人都難有的赤子之心啊!”
公元六二零年秋八月,築壇於竟陵,方圓九裏,分布五方,各設旌旗儀仗。群臣皆依次序排列。虛行之、魏征請寇仲登壇,進冠冕、璽綬訖,麵南而坐,國號大宋,受文武官員拜賀為大宋皇帝,以竟陵為暫都,設學校為總政之所,掌律法之事,與君王掌政互為遏製,又為三省六部製,分為尚書、中書、門下三省,吏、戶、禮、兵、刑、工為六部統領政事,三省有駁斥皇帝之責,並立下聖旨:若有子孫違反裁撤者,天下之人皆可自立為帝!
以虛行之為中書令共宰相,封建國公,宋師道為門下令,封嶺南王,魏征為學校之太宰,李靖為征北兵馬大元帥,封鎮北公,總行征北一事!秦瓊、程知傑互為左右將軍輔佐。
寇仲想要敕封徐子陵卻被拒絕,萬般無奈之下,方才放棄。蒙蹠亦拒絕。
長安,太極宮。
李淵看著手中的消息,非但沒有大怒,反而不由讚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矣!此子不過而立便以為帝,掌南方總政之事,更設此等駁世俗之製!朕不如啊!”
話畢,看著立於堂下的李建成、李世民,臉上又不由略顯愁苦,長歎一口氣,再不說話。
“父皇。”李世民出列道:“既然寇仲以為帝,必然養精蓄銳以待北伐,而洛陽為中原重鎮!切不可失!兒臣願領兵十萬,拿下洛陽擒下王世充!”
李元吉適時道:“兒臣與皇兄也願出征!”
李淵看著堂下的爭奪,挺拔的身姿忽現幾分萎靡,眼神不由一暗,道:“此事,...冬後再談吧!退朝吧!”
“父皇...”李世民再上前言,“機不可失啊!此事寇仲初立,國事未定!乃大好機會!”
李淵怒喝道:“朕說退朝,你沒聽到嗎?”話畢,拂袖而去。
“父皇...”
李建成搖搖頭,徑直離去,也未多看李世民一眼。
大夏。
竇建德看著桌子上的消息,對劉黑闥道:“你這小兄弟可比我強多了,說不得,我日後還會敗於他手哩!”
劉黑闥道:“陛下戰無不勝,怎麽會呢?”
竇建德不置可否。
竟陵城。
虛行之道:“陛下,長安傳來消息,李淵不用秦王之計,拂袖離去,此時正為我大宋好機會,一旦拿下洛陽,兵出北方再無可攔之地!我們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直擊洛陽!”
寇仲麵顯威嚴,朗聲道:“可!一切依宰相之言!”
與此同時。
蒙蹠看著手中魯妙子傳回的消息:已現端倪,雖無萬般肯定,但亦有四分之意!
“四分的勝算,”蒙蹠呢喃道:“夠了,足夠了。”
話畢,低頭提筆書寫,連夜送出。
嶺南,宋家山城。
“師道啊,這回去竟陵,你好自為之!連我都為想到寇仲竟然為如此立國,當真讓人吃驚。去吧!”
“是!”
“撲棱棱”
一隻白鴿飛進香閣,停在案頭,琢案而戲。
宋缺孔武有力的雙手一把抓住,取下信件,仔細研讀,笑道:“蒙兄果然不簡單啊!想不到連這都能找到!看來我這回要離開嶺南了!”
幽林小穀。
石之軒陪坐在石青璿身旁,柔聲道:“實在不行,你就去找他吧!爹一個人也可以陪陪你娘。”
石青璿臉上一紅,沉默片刻,搖了搖頭。
石之軒心中一歎,忽然慢慢道:“蒙蹠這個人來曆不明,爹心中總有一種感覺,他不是長留於世的人!”
石青璿麵上一暗,雙指糾結,緊張道:“怎麽會?”
見到石青璿如此模樣,石之軒以了然於心,道:“看來,他曾說過。”
良久,石青璿慢慢點了點頭,道:“他說...他說或許有一****會離去,隻有他一個可以去的地方。爹,我...”
石之軒看著石青璿道:“蒙蹠這個人,我總感覺他有種格格不入!似乎他不該出現在這裏,或許是我感覺錯了吧!”
石之軒此時的功力已通天地至理,雖未到破碎虛空的地步,但也會有些許感覺。
“撲棱棱”
一隻白鴿落在石之軒肩上。
“看來,這回,我們不得不走了,青璿,走吧,去見蒙蹠吧!”石之軒讀完手中的信件,遞給石青璿,“他希望你也去!”
緊緊握著手中的信件,石青璿心中暗暗下定了一個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