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蒙蹠淡淡道,“等船隻靠近,直接利用輕功飛升上去!”
寧道奇點點頭,作為傳說中的九州鼎,隻要是見到,不管是誰都會前去一看,何況自己?
船隻慢慢遊蕩靠近,最終在刹那間與九州鼎正對,兩人向前一躍,如同一縷青煙般瞬時消失,隨後站於九州鼎之上。
當真正靠近時才知道九州鼎到底有何等巨大!遠比站在船隻上所看到的震撼,如同嬰兒之與巨人、石子之與峰頂、小草之與參天大樹。其上更是散發著某種攝人的氣勢,讓人心下不由升起敬畏之感!
寧道奇麵色一變,眼中流露出震驚之色,道:“就算是看到過驚雁宮的宏偉,我依然不敢相信大禹能夠造出如此巨大的九州鼎!那可是數千年前,沒有任何技術和工匠的情況下。驚雁宮不知何人所為,但是九州鼎可是實實在在的有大禹所鑄!”
而鼎身內部圖案與外麵雕飾則截然不同,九州鼎外部所雕刻乃是鳥獸之形,而內部卻是山川河流,人文景觀,想必這便是指明九州鼎身份的關鍵所在。二人不由仔細揣摩鼎中內部圖像。
“這...這似乎有點熟悉!”寧道奇指著其中一座山峰,慢慢思考,“好像是...神仙山,莫非這是兗州鼎?”
蒙蹠看這鼎內深約數丈,心中估摸憑著自己的輕功應該可以騰躍而出,便不在猶豫,隨即躍身而下,直抵鼎內。
寧道奇見蒙蹠如此幹脆,心中雖有猶豫,但也緊隨其後。
蒙蹠站在鼎底仔細觀察卻毫無所得,除了繪製的山川河流之景,鼎內便再無其他,甚至於連銘文也沒有,蒙蹠心下不由疑惑,論文字的出現遠比九州鼎要早,而且古人一直有鼎內刻銘文的習慣,而現在去不見,這著實奇怪,扭頭對寧道奇道:“卻是兗州之地!道長,可曾帶了火折子?”
寧道奇苦笑道:“帶是帶了,可是剛剛我等穿越血水之時,早已被浸濕,現在用不成啊!”
蒙蹠沉默不說,站在鼎底來回走動,九州鼎果真如此簡單?外刻鳥獸之形,內為山川地貌,若是真的如此簡單,秦始皇找它幹嘛?自己也能讓人造一個。莫非是隻有一個鼎的緣故?
“走!”蒙蹠縱身而起,沿壁上升,再此站在鼎身之上,向外眺望。
寧道奇看到蒙蹠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心下不禁疑惑,不過還是隨其站在鼎身,道:“為何如此匆忙?”
蒙自伸手一直前方,道:“可曾看清?”
寧道奇循其方向而視,隻見渾渾蒙蒙中,依稀可看見前方數不盡的山川相互橫縱,河流交相回流,更有其他鼎巍然立於其中,甚是雄偉壯觀。
蒙蹠低頭瞧看地底,沉思片刻,轉身躍下,踩在地底,但覺與尋常無異,身後傳來寧道奇的聲音,“怎能如此大意?若是觸碰機關怎麽辦?”
蒙蹠笑道:“無事!現在想必已經是內羨門以內,嬴政的棺槨想必也在這裏,那麽機關應該就很少才對,而且我們這是九州之圖,以秦始皇的大誌也不可能在這裏設定機關破壞的。”話畢,正要動身,忽然一頓,隨即轉身橫躺於地,將頭伸進九州鼎底,雙手在其上摸索。
果不其然,銘文卻是在底,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鼎底可有一段銘文,然而卻並非是甲骨文,蒙蹠心中不由暗歎一聲,珍寶就在眼前,自己卻不能動!也不在多呆,隨即挪移出去。
“可是有什麽發現?”
蒙蹠搖搖頭,道:“走!我們向前進!”
寧道奇心中雖有擔心,但見蒙蹠不在說話,暗歎一聲,想必是勸諫不了了,隻能並肩而行,若是除了意外,或許還能有幾分照應。
二人行走在縮小版的九州大地之上,仿若巨人一般,除卻九州鼎,其他類如高山、河流皆與二人大小一般,而且形象逼真,這可是前所唯有的感受和體驗,使人沉浸其中,不久,麵前忽然傳來河流湧動之聲,從遠處眺望甚是寬廣,但是卻比二人剛剛所過的水銀河小了不少。
寧道奇道:“剛剛我二人所做船隻經流的水銀所成之河想必是長江吧?”
蒙蹠道:“應該便是如此!”
“那麽前麵的便是黃河了。”
“不急!”蒙蹠伸手攔下寧道奇道:“我們先去另外一個九州鼎上看一看!”
寧道奇點點頭,顯然同意了蒙蹠的做法。
二人行進不久,便看到又一尊九州鼎立於其上,與先前那樽外麵所刻鳥獸之形一般無二,唯一有所區別的便是其內部所刻的山川地貌卻是另外一番風景,蒙蹠從鼎身之上躍下,道:“寧道長,不若我二人現在分開,你往南我往北,計算一下這地上共有多少九州鼎,如何?”
寧道奇捋須而想,道:“可以,那麽我們兩個時辰後再在這裏碰麵,如何?”
“好!”
話畢,二人相視點頭,一南一北,分形而走。
兩個時辰後。
蒙蹠在此回到起點,卻是沒有見到寧道奇,想必他還在返回路途,此次一行,自己穿過黃河,向北而行,可謂是見曆豐富。
不知不覺時間緩慢流逝半個時辰,寧道奇還是沒有返回,蒙蹠心中不由暗自打鼓,可是出了問題?
“蒙兄!蒙兄!”遠處寧道奇的聲音忽然傳出,蒙蹠不假思索,雙腳一動,循聲前往,霎時在原地消失。
“何事?”蒙蹠大喊一聲。
寧道奇的聲音再次傳來,“宋缺受傷,幾欲覆亡!”
蒙蹠心下不由緊張,身輕如燕,如一縷輕煙,片刻之後,果然,看到前方有二人盤膝而坐,正是宋缺與寧道奇!
蒙蹠一躍而起,站在二人身旁,此時寧道奇正給宋缺療傷,隻見其渾身上下皆是鮮血,臉上淤青斑斑,頭發散亂,昏迷不醒,恐怕是受了重傷!再看旁邊放置不少沾滿血跡的箭矢,心中不由更加擔心。
半個時辰之後。
寧道奇收回功力,長舒一口氣,打坐調息。
蒙蹠問道:“如何?”
寧道奇緩緩道:“還好,剛剛情況還有些許搖擺,吞服過老道的回元丹,在被我如此穩定其氣息,應該無事。”
“到底發生什麽了?是誰?”雖然蒙蹠如此問,但心下卻是知道答案,隻怕是向雨田!除他之外,誰還能有如此功力?
寧道奇道:“先前我數過九州鼎之後,正要返回,不想宋兄竟然從天而降,若不是我身手敏捷,將他接住,隻怕早就一命嗚呼了!”
“天上?”蒙蹠疑惑道。
“確實如此!”
蒙蹠不由抬頭眺望,頓時心驚,隻見空中熒光閃閃,與驚雁宮中山洞一幕何其相似!但是,這還不足以使蒙蹠心驚,真正使其震撼的卻是自己依稀從燈光之中看到有宮殿與兵馬俑漂浮其上,距離自己足足有數十丈遠!蒙蹠腦海中不由閃出《神話》中,秦始皇陵地宮之象。
但是隨即又被自己給否定,這根本就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沒有動力支持,如何漂在空中?
“寧道長,你看天上有什麽?”蒙蹠問道。
“???”寧道奇心中疑惑,卻不多說,隻是抬頭瞧看,忽然麵色一變,道:“這...這...竟然有宮殿、秦俑漂浮其上!難道宋兄便是從上麵墜下?”
若是自己一人看成是這樣,或許有錯,但是連寧道奇都如此說,那麽絕對沒有異議了!恐怕秦始皇的棺槨便在天空所漂浮的宮殿中安置。
簡直匪夷所思!(未完待續。)
寧道奇點點頭,作為傳說中的九州鼎,隻要是見到,不管是誰都會前去一看,何況自己?
船隻慢慢遊蕩靠近,最終在刹那間與九州鼎正對,兩人向前一躍,如同一縷青煙般瞬時消失,隨後站於九州鼎之上。
當真正靠近時才知道九州鼎到底有何等巨大!遠比站在船隻上所看到的震撼,如同嬰兒之與巨人、石子之與峰頂、小草之與參天大樹。其上更是散發著某種攝人的氣勢,讓人心下不由升起敬畏之感!
寧道奇麵色一變,眼中流露出震驚之色,道:“就算是看到過驚雁宮的宏偉,我依然不敢相信大禹能夠造出如此巨大的九州鼎!那可是數千年前,沒有任何技術和工匠的情況下。驚雁宮不知何人所為,但是九州鼎可是實實在在的有大禹所鑄!”
而鼎身內部圖案與外麵雕飾則截然不同,九州鼎外部所雕刻乃是鳥獸之形,而內部卻是山川河流,人文景觀,想必這便是指明九州鼎身份的關鍵所在。二人不由仔細揣摩鼎中內部圖像。
“這...這似乎有點熟悉!”寧道奇指著其中一座山峰,慢慢思考,“好像是...神仙山,莫非這是兗州鼎?”
蒙蹠看這鼎內深約數丈,心中估摸憑著自己的輕功應該可以騰躍而出,便不在猶豫,隨即躍身而下,直抵鼎內。
寧道奇見蒙蹠如此幹脆,心中雖有猶豫,但也緊隨其後。
蒙蹠站在鼎底仔細觀察卻毫無所得,除了繪製的山川河流之景,鼎內便再無其他,甚至於連銘文也沒有,蒙蹠心下不由疑惑,論文字的出現遠比九州鼎要早,而且古人一直有鼎內刻銘文的習慣,而現在去不見,這著實奇怪,扭頭對寧道奇道:“卻是兗州之地!道長,可曾帶了火折子?”
寧道奇苦笑道:“帶是帶了,可是剛剛我等穿越血水之時,早已被浸濕,現在用不成啊!”
蒙蹠沉默不說,站在鼎底來回走動,九州鼎果真如此簡單?外刻鳥獸之形,內為山川地貌,若是真的如此簡單,秦始皇找它幹嘛?自己也能讓人造一個。莫非是隻有一個鼎的緣故?
“走!”蒙蹠縱身而起,沿壁上升,再此站在鼎身之上,向外眺望。
寧道奇看到蒙蹠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心下不禁疑惑,不過還是隨其站在鼎身,道:“為何如此匆忙?”
蒙自伸手一直前方,道:“可曾看清?”
寧道奇循其方向而視,隻見渾渾蒙蒙中,依稀可看見前方數不盡的山川相互橫縱,河流交相回流,更有其他鼎巍然立於其中,甚是雄偉壯觀。
蒙蹠低頭瞧看地底,沉思片刻,轉身躍下,踩在地底,但覺與尋常無異,身後傳來寧道奇的聲音,“怎能如此大意?若是觸碰機關怎麽辦?”
蒙蹠笑道:“無事!現在想必已經是內羨門以內,嬴政的棺槨想必也在這裏,那麽機關應該就很少才對,而且我們這是九州之圖,以秦始皇的大誌也不可能在這裏設定機關破壞的。”話畢,正要動身,忽然一頓,隨即轉身橫躺於地,將頭伸進九州鼎底,雙手在其上摸索。
果不其然,銘文卻是在底,可謂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鼎底可有一段銘文,然而卻並非是甲骨文,蒙蹠心中不由暗歎一聲,珍寶就在眼前,自己卻不能動!也不在多呆,隨即挪移出去。
“可是有什麽發現?”
蒙蹠搖搖頭,道:“走!我們向前進!”
寧道奇心中雖有擔心,但見蒙蹠不在說話,暗歎一聲,想必是勸諫不了了,隻能並肩而行,若是除了意外,或許還能有幾分照應。
二人行走在縮小版的九州大地之上,仿若巨人一般,除卻九州鼎,其他類如高山、河流皆與二人大小一般,而且形象逼真,這可是前所唯有的感受和體驗,使人沉浸其中,不久,麵前忽然傳來河流湧動之聲,從遠處眺望甚是寬廣,但是卻比二人剛剛所過的水銀河小了不少。
寧道奇道:“剛剛我二人所做船隻經流的水銀所成之河想必是長江吧?”
蒙蹠道:“應該便是如此!”
“那麽前麵的便是黃河了。”
“不急!”蒙蹠伸手攔下寧道奇道:“我們先去另外一個九州鼎上看一看!”
寧道奇點點頭,顯然同意了蒙蹠的做法。
二人行進不久,便看到又一尊九州鼎立於其上,與先前那樽外麵所刻鳥獸之形一般無二,唯一有所區別的便是其內部所刻的山川地貌卻是另外一番風景,蒙蹠從鼎身之上躍下,道:“寧道長,不若我二人現在分開,你往南我往北,計算一下這地上共有多少九州鼎,如何?”
寧道奇捋須而想,道:“可以,那麽我們兩個時辰後再在這裏碰麵,如何?”
“好!”
話畢,二人相視點頭,一南一北,分形而走。
兩個時辰後。
蒙蹠在此回到起點,卻是沒有見到寧道奇,想必他還在返回路途,此次一行,自己穿過黃河,向北而行,可謂是見曆豐富。
不知不覺時間緩慢流逝半個時辰,寧道奇還是沒有返回,蒙蹠心中不由暗自打鼓,可是出了問題?
“蒙兄!蒙兄!”遠處寧道奇的聲音忽然傳出,蒙蹠不假思索,雙腳一動,循聲前往,霎時在原地消失。
“何事?”蒙蹠大喊一聲。
寧道奇的聲音再次傳來,“宋缺受傷,幾欲覆亡!”
蒙蹠心下不由緊張,身輕如燕,如一縷輕煙,片刻之後,果然,看到前方有二人盤膝而坐,正是宋缺與寧道奇!
蒙蹠一躍而起,站在二人身旁,此時寧道奇正給宋缺療傷,隻見其渾身上下皆是鮮血,臉上淤青斑斑,頭發散亂,昏迷不醒,恐怕是受了重傷!再看旁邊放置不少沾滿血跡的箭矢,心中不由更加擔心。
半個時辰之後。
寧道奇收回功力,長舒一口氣,打坐調息。
蒙蹠問道:“如何?”
寧道奇緩緩道:“還好,剛剛情況還有些許搖擺,吞服過老道的回元丹,在被我如此穩定其氣息,應該無事。”
“到底發生什麽了?是誰?”雖然蒙蹠如此問,但心下卻是知道答案,隻怕是向雨田!除他之外,誰還能有如此功力?
寧道奇道:“先前我數過九州鼎之後,正要返回,不想宋兄竟然從天而降,若不是我身手敏捷,將他接住,隻怕早就一命嗚呼了!”
“天上?”蒙蹠疑惑道。
“確實如此!”
蒙蹠不由抬頭眺望,頓時心驚,隻見空中熒光閃閃,與驚雁宮中山洞一幕何其相似!但是,這還不足以使蒙蹠心驚,真正使其震撼的卻是自己依稀從燈光之中看到有宮殿與兵馬俑漂浮其上,距離自己足足有數十丈遠!蒙蹠腦海中不由閃出《神話》中,秦始皇陵地宮之象。
但是隨即又被自己給否定,這根本就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沒有動力支持,如何漂在空中?
“寧道長,你看天上有什麽?”蒙蹠問道。
“???”寧道奇心中疑惑,卻不多說,隻是抬頭瞧看,忽然麵色一變,道:“這...這...竟然有宮殿、秦俑漂浮其上!難道宋兄便是從上麵墜下?”
若是自己一人看成是這樣,或許有錯,但是連寧道奇都如此說,那麽絕對沒有異議了!恐怕秦始皇的棺槨便在天空所漂浮的宮殿中安置。
簡直匪夷所思!(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