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提前探路的前哨策馬飛奔了回來,在馬上向任得敬一禮:“前麵五裏處就是歇腳休息的地方,已經都打點好了。”


    “嗯”,任得敬暗地裏鬆了口氣,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微微頷首,向旁邊的護衛下令道:“大家放馬緩行,到前麵休息!”


    他是文人出身,以科考得官,雖說入夏之後,因緣際會,現在也算得上是身負著一身不俗的武功,然則對於騎馬疾弛這樣的事情,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心理上的原因,卻還是總覺得很有些不習慣。


    隻是此番入宋,一來時間上頗為緊迫,容不得他們緩慢布置,徐徐趕來,二則在西夏國中雖然任得敬父女得後黨一脈支持,已然算是站穩了腳根,然則屬於西夏國主那一脈的勢力,依舊是根深蒂固,在西夏朝堂之中與後堂分庭抗禮,絲毫不落下風,尤其是坐擁軍中大權的晉王察哥雖說態度曖昧,但是有意無意之間,卻頗有幾分回護帝堂之意,而任得敬此番入宋之行,更是一早就懷有針對晉王察哥之意,是以一旦定議,便自連夜成行,晝夜快馬,沿路疾奔,絲毫不敢略有延擱,生怕給了那些政敵一個留滯下自己的機會。


    這沿路跟隨著他的,都隻是一些西夏後黨千挑萬選出來的高手護衛,是以這一路上除了路過關卡抑或更換馬匹之類處理必要的事情之外,一行人都自是縱馬狂奔,有時錯過宿頭便自餐風露宿,一切以趕路為先。


    任得敬放鬆馬韁,緩緩而行,抬起頭來,向四周望去,一抹夕陽映處,路畔的水流上散出金黃鱗光,官道兩邊的草尤青綠,不遠處顯然是個小小的村落,幾柱炊煙嫋嫋生起,呼吸之間充滿了夏季獨有的那種慵懶而充滿了盎然生趣的味道。


    西夏而今與大宋並不接壤,任得敬他們此番前來,還要繞行經過女真金人所占據的地方,是以這幾天來都絲毫沒有多做停留,也就直到現在進入宋境之後,總算才略微有了那麽一點兒休息放鬆的時間。


    任得敬就這麽信馬由韁,緩緩地走著,驀然之間,從心底裏頭,卻就這麽湧出一股奇怪莫名的情緒。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惟願能生入玉門關”,不知道為什麽,任得敬的心中想起的,居然是班超奏章之中的這兩句話,他舉目四顧:“這才是我的故國啊,是我祖宗墳墓所居之處,是我祖先英靈依歸之所!”


    在獻城歸降西夏之前,任得敬本來就是一個大宋治下那最傳統的千千萬萬讀書士子之中的一員。


    他家中本是個上等戶,也有著不少田地,然則到得任得敬的父親那一代,卻因著幾件官司,已經有些門戶破敗了,隻是將所有的希望都傾注在任得敬的身上,於是傾全家之力供任得敬自小刻苦攻讀。


    任得敬也算得上不負所望,中舉,登弟,年紀輕輕便外放為官,曆任州縣,在大宋皇朝優禮文人的政策下麵,他的薪俸已然足以支撐得起一個大家子的一切開支,他也如大宋朝千千萬萬的文人士子一般,善琴,嗜酒,奉養雙親,與家中那善解人意的美貌嬌妻情投意合,相敬如賓,任得敬曾一度覺得人生之至樂,無過於是。


    任得敬也並不曾缺乏愛國熱血,當日裏徽宗皇帝抽調西軍北上擊遼,西線空虛,西夏大軍幾路分進,一舉而陷西州數城之地,大舉擄掠,空城而去,雖說後來宋軍重新奪回進駐這邊境之地,然則卻在與西夏軍隊對峙之時,處於絕對的下風,當是時邊境不安,還有行動能力的百姓,許多扶老攜幼遷往內地,幾大邊州的主管官員也都自被西夏軍隊所殺,朝中官員均是視到這西境邊州為官為九死一生之畏途,任得敬卻自問家中雙親已然歸老,自己再無牽掛,於是在這萬馬齊喑之中挺身而出,自願到那邊州之地就任西安州通判,權知州事,帶著他的嬌妻與剛出生的女兒,為朝廷戍守邊境。


    任得敬雖非武人出身,對於宋軍與西夏軍之間的戰鬥,也起不到什麽樣的作用,然而他在西安州荒涼之地,招撫流民,力勸農桑,在短短的幾年之間,將那飽經戰火**,在西夏鐵騎大肆燒殺擄掠之後十室九空,一派荒涼景像的西安州一應府縣,治理得盡複舊觀,給大宋皇朝提供了一個安寧的邊境,也給那些對西夏作戰的邊軍提供了一個穩固的後方。


    然則一切的轉變,卻就從那個狗官奉樞密院之命,到西安州察勘軍務開始!


    “萬俟卨!”任得敬在心中念叨著這個名字,將牙齒咬得咯咯作響。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眼前這宋室的山,宋室的水,讓任得敬特別容易卻回憶去那些他原本以前已經過去了的往事,而也就直到他憶起了這一切的時候,才發現那股子埋在心中深處的的恨意,曆經了這麽多年,都未嚐有半分的淡卻,反倒是要比當時更濃烈上百倍、千倍。


    他跟萬俟卨是同科進士,當日裏赴京趕考之時結識,在京師待考的日子裏,兩人閑來無事談天論文,覺得誌向相投,也是稱兄道弟,親熱無比,而同榜登第之後,多了這樣的一層關係,相互之間更形親密,雖說這些年來,兩個人分別被放外任州縣,相隔千山萬水,多年未嚐一見,但也還是相互之間書信往來不絕,稱兄道弟,頗為親熱。


    隻不過相較起來,萬俟卨比之當日裏的任得敬,實在是要更加善於上下經營不知道多少倍,是以任得敬雖是自請出任邊境守臣,已算得上是超遷品秩,但萬俟卨的升遷之途,卻是比他更為快捷平坦,這一次萬俟卨更是由州縣主官直接調回京中大理寺擔任大理寺丞,身居要津,又自是位居中樞,其地位已然遠不是任得敬所能夠相比的了。


    這一次萬俟卨奉令出京,察勘邊鎮軍務,恰巧能繞到西安州,與任得敬相見,當時任得敬也自是頗為喜悅,自覺與萬俟卨算得上是通家之好,又在這邊鎮之中,沒有那麽多拘束,是以也帶著萬俟卨回到家中,引了妻女相見,卻不料就此種下了禍根。


    “玉兒……”任得敬默念著這個多少年來無時無刻不念茲在茲,但卻是已經有不知道多久都未敢去觸及的名字,許多前那種椎心刺骨的感覺,忽然之間就這麽都翻騰了上來,讓任得敬一時之間,簡直都覺得有幾分呼吸艱難。


    他受盡打擊之後,由大宋而轉投西夏,心性由是大變,投靠後黨,拉攏勢力,排斥異己,也算得上是閱盡人世沉浮,但也直到現在,他還是很有些想不明白,這個世上又怎麽會有如萬俟卨如此這般無恥齷齪之輩,為什麽會有人能長出這樣的一副心腸。


    就在當日裏他將萬俟卨帶回家中的時候,他還是將萬俟卨當成了一個可以訴說心事的手足兄弟的,畢竟他在西北邊境這麽些年,雖說基本已經算在這西北邊境之地安下了家來,撫境安民,公務繁忙,日子充實無比,家中又有嬌妻愛女,倒也不虞寂寞,也差不多已經適應了這西北天高地闊的環境,隻是這西安州邊陲之地,又自是連年戰火,難免文治不興,這些年來任得敬也已經很努力地試圖重建州縣學府,隻是這數戰之地,實在沒有多少文人願來就教,而當地百姓剛剛在他的招撫之下,漸次恢複農耕生產,也沒有多少興趣來響應這位任通判的號召,送子弟入學,是以這些年來任得敬雖說把這西安州治理得頗為風生水起,但卻也還是一直以自己這治下之地,幾乎完全看不見幾個文人而感到鬱鬱寡歡,怎麽說對於他這樣的正途科舉出身的文人士子而言,與三五儒生,暢談風月,唱作酬答,原本也就是生活之中最為日用平常的一部分,這些年來卻都遇不上有文人知己能夠滿足這位任通判這一方麵的需求,是以現下終於看著萬俟卨這個可以與之談的文士前來,自是不免比之先前更要親熱上幾分,更何況他們原先在京師之中,原本也就已經敘過兄弟之誼了。


    隻是任得敬怎麽也沒有想到,這位他引為通家之好,當麵之時也是親切萬端,似乎真的也是把他當成兄弟的萬俟卨,居然會在見過了他的妻子之後,就這麽垂涎於他那嬌妻的美色,而且非但不因此而有些許羞愧之心,反倒是生出了那滿腹的毒計,想圖謀他這個兄弟的妻室。


    隻可惜當日裏任得敬還根本未曾有過些許這樣的警覺,甚至於當日裏他的夫人還憑著女性的直覺,察覺到了她相公的這位兄弟看向她的眼神,時常含有些不同尋常的情緒,也因此幾次隱諱地向任得敬提起了這件事情的時候,任得敬還都隻是覺得這不過是他的夫人過於**,反倒是說了他夫人幾句,對於這件事情一笑置之,全然不放在心上。


    也就在任得敬殷切招待了萬俟卨十餘日,離開之際還出城相送數十裏,雙方述盡兄弟情誼,才終於灑淚而別之後不到半個月的光景,從京城而來的一道命令,就將任得敬徹底地震傻了。


    那道京中行文而下的敕令,儼然清楚地寫著要將任得敬立即押解回京,聽侯有司勘磨。


    直到許久之後,任得敬才知道,原來就是他的那位兄弟,一回到京中,就上疏天子,彈劾他任得敬十大罪狀,五大當死,因著萬俟卨本身就是銜命出京,帶著察勘邊境的差遣,他本身又是大理寺的主官,原本就掌握著全國的最高刑獄之權,而且他現在意有所圖,更是動用了他在京師之中的所有人脈與力量,一下子就讓那位本來就對於邊事完全不甚了了的徽宗皇帝相信了他的說法,下令將任得敬解押京師,收監待勘。


    也就是在這麽一轉眼之間,任得敬就這麽麵臨著家破人亡的境地,當時的他,甚至還都弄不明白到底是發生了什麽事情,就這麽渾渾噩噩地被押解上路,就這麽渾渾噩噩地被投入詔獄,如若不是機緣巧合,恰好碰上那段時間之內天下局勢驟然急劇動蕩,北上擊遼的西軍居然被遼軍殘部所敗,遼軍殘部、西夏軍隊,甚至於那個當時在名義上與宋國屬於同盟的女真部落,都自是對於宋國這片膏腴之地虎視眈眈,邊事糜爛,幾至於不可收拾,由是而導致大宋朝堂之中幾大勢力由是分解重組,萬俟卨也在這一輪的政治風波之中被波及,調離中樞,貶斥外地,而西境情況的全線惡化,也讓當朝的天子注意到了任得敬這個頗具邊才的犯官,任得敬這才得以從詔獄之中僥幸逃生,被從詔獄裏放了出來,還被官複原職,讓他返回那已經風雨飄搖的西安州,卻當他的通判。


    對於大宋朝堂來說,他們能給予任得敬的一切似乎都跟先前一般無二地還給了他,除了一句“期以戴罪立功”的空話之外中,原先的官位,封賜都仍舊照著原樣地封還給了任得敬,甚至於為了讓這位頗具邊才的官員回到西北邊境,卻替大宋皇朝效死守邊,當朝天子還親自召見,溫言寬慰,對於一名身上還掛著幾項未曾洗清的大罪的犯臣,大宋朝廷似乎也已經算得上是足夠寬大了。


    然則對於任得敬來說,這一切的一切,都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他再回不到以前的人生了,他再找不回原先他曾擁有的那一切,屬於他的那片天地,已經被撕扯得支離破碎,再不可能回複到先前的模樣。


    也就直到被從大理寺的詔獄之中釋放出來之後,任得敬才知道,他的妻子,他最深愛的妻子,也就在他被下到詔獄的不到十天之內,被萬俟卨用盡各種手段百般淩迫,意欲逼其背夫改嫁,然而他印象中平日裏連偶爾做針線活時不小心刺破手指都要雪雪呼痛的那個柔弱的小女子,卻就這麽在等待自己洗冤無望的絕望之下,痛斥了萬俟卨一番之後,就這麽從容就死。


    如若不是一個忠心的老仆人,早在任得敬剛剛出事的時候,就很有先見之明地將他的女兒帶離了府邸,隻怕任得敬這一點血脈,也絕逃不過萬俟卨的毒手。


    是以任得敬在回到西安州後不到半個月之後,這位重新赴任,被當地已然在西夏軍打得左支右絀的大宋西軍與那些成日提心吊膽的當地父老寄予厚望的任通判,就這麽暗中與西夏軍勾結,引西夏大軍入城,獻城以降,從而從大宋的西安州通判,搖身一變而成為西夏轄下的西安州知州。


    雖說他早與西夏有約,以不傷城中父老作為獻城投降的條件,而當日裏西夏也算是踐行諾言,未曾舉大軍屠城,然則那些守城的西軍,卻是絕計不能再留的。


    任得敬的嘴角浮起了一絲的苦笑。


    他這一輩子都忘不了,那些被西夏軍士殘忍地淩遲碎剮,卻是至死都未曾求過半句饒,至死都在罵著西夏野人,罵著他這個背主求榮的奸佞叛逆的大宋勇士,他這一輩子都忘不了,吐到他臉上的那一口含著鮮血的唾沫,還有那被西夏人生生地剜了出來,但卻還是帶著無盡的不甘與仇恨地死死地瞪著他的眼睛。


    但這又怎麽樣呢?!


    早在他剛剛從詔獄裏被放了出來,早在他剛剛得知在萬俟卨的操控之下他家中所發生的一切的時候,他就已經在那一夜的淚水之中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為他的妻子,為那個至死仍然一心一意隻想著她的夫君,仍然相信她的夫君總有一天會幫她討回血債來的妻子複仇。


    而他又很清楚的知道,如果仍舊是呆在宋國朝堂之中,如果仍舊跟他以前那般想由著那些寫在律法上麵的條文,或者是按照他原先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些道理上麵的程序,來向萬俟卨討回這一筆血債,那卻絕對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他為官清廉,從不取一介不義之財,所以他沒有萬俟卨那般有錢,他沒有萬俟卨那般能夠搜刮來不知道多少珍異之物來巴結朝中權貴;他清正自守,更是自請外放西州邊陲,與朝中官員相交,也一向都是嚴守本份,止乎於朝儀分寸,也正因此,他在朝堂之中根本也就沒有任何會在這個時候替他站出來說話的朋友,而相反萬俟卨這些年來上下鑽營,早已自經營出了一片不知道囊括人在內的人情關係之網,莫說是想打這麽一場潑了天的翻案官司,就隻如現在這般被朝局動蕩所牽連,被暫時放官外任,朝中就一直有著不小的聲音,替萬俟卨鳴冤叫屈,甚至還有些官員投書天子,公然聲稱萬俟卨人才難得,要盡速把他調回來。


    事實上就在任得敬得到天子官家召見的時候,他還曾經抱有著一線的希望,他還希望能夠借著這次極為難得的陛見的機會,向天子官家直訴冤屈,畢竟在先前他所秉持的正統概念裏麵,天子撫有四海,總應該是大公無私的,臣子們或許難免會有著各種各樣的私心,然而天子官家若不是被奸佞之輩蒙弊了聖聰,總是能夠按著道理辦事,總是能夠替受了冤屈的臣下主持公道的。


    然則也就在真正得到了陛見的機會之後,任得敬才發現,原來那位天子官家隻是按著章程行禮如儀,他根本就不會在意任得敬想說些什麽,甚至於或許他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對任得敬說什麽,隻不過是按照著一些他認為他應該說的話,對著任得敬照本宣科地念了一遍罷了,甚至於他根本就沒來得及說些什麽,那位天子官家說完了準備好的那一番話後,就急急啟駕而去,甚至於連他不顧衝撞禦駕,不顧君前失儀的大聲呼喚,都未能讓這位天子官家稍稍留滯腳步,而他也是在事後才從一位內待的口中得知,這是因為江南的新到了一批奇石,正等著這位天子官家前去觀賞。


    於是任得敬終於明白了,原先自己所堅持的那些東西,所認為是天經地義的那些東西,原來居然都是如此地荒謬。


    他自幼熟讀孔孟,曆尋名師,以傳統儒生士子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以一名君子所應具備的道德標準,來規約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然則現在他回過頭來,卻是赫然發現,原來自己這麽多年來所堅持著的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一切,卻是如此地荒唐到可笑的地步。


    於是從那個時候開始,任得敬在心底裏頭,就已經擬定了回到西安州之後,獻城以降,投往西夏的計劃,盡管他知道,這樣做並不合乎於天理道義,這樣做將讓他背上永生永世的罵名,這樣做甚至於將讓他的列祖列宗都因此蒙羞,然而他卻還是已經決定了走上這一條路,而且他也知道自己絕不會後悔。


    這片天地,已經不再是他所熟悉的那片天地了!


    既然在這片天地之間,隻有善於鑽營的奸佞小人才能夠如魚得水,才能夠無往不利,既然在這片天地之間,堅持正道的正人君子隻能夠舉步維艱,甚至不得不要麵對如自己這般家破人亡,而又無處可訴冤屈的局麵,那就讓自己去做一個徹徹底底的壞蛋,一個徹徹底底的奸佞小人吧!


    也正因此,在麵對那些鮮血河流的大宋勇士那宛若實質的憤恨與怒火之中,任得敬才能夠忍耐得住那周身的顫抖,才能夠忍耐得住那種幾乎忍不住要抽出身邊那些西夏武士腰上的佩刀,給自己一個痛快的衝動。


    良知、公理、正義,這些東西他曾經擁有過,甚至曾經為之堅守了數十年的歲月,然則現在他卻已經決意完全地拋掉這些多餘的東西,因為現在的他已經明白,隻有拋下了這些,他才能夠達到他的目的,他才能夠在這片天地之間,擁有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可是自己真的忘掉了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挑燈看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逸並收藏挑燈看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