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上香茗,點好了薰香之後,引著勾龍如淵落座的仆役躬著身,恭恭敬敬地退了出去,隻留下勾龍如淵端坐在這相府書房之中,等待著秦檜的到來。
勾龍如淵抬起眼來,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相府之中的書房了,那些將極度奢侈內斂得近乎簡樸的陳設,依舊擺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麵,連那張秦檜手書的中堂,也還端端正正地高懸當中,雄渾圓轉的大字,落款處那團墨染黑龍,一如既往地張牙舞爪,似乎依舊有著吞吐天地的氣慨。
可能惟一有所不同的,就是那似乎無處不在的一陣一陣歡呼喝彩的聲音,頑強地穿過了書房隔室之中奏響的絲竹管弦之樂,仍然隱隱地傳入了勾龍如淵的耳中。
距離那場由大宋皇朝天子官家親自指揮的對金之戰,獲得大捷的消息傳到這臨安行在,也已經是第三個夜晚了,隻是那些臨安市民們的瘋狂與漏*點,卻依然沒有半分要停息的模樣。
許多茶樓酒肆的老板,都大打折扣甚至於免費在門口開起了流水宴,煙火爆竹,就尤如不要錢一般地,把本來已經是不夜之城的臨安行在,映襯得五顏六色,東街的點茶婆婆,西市的李二炒肺,那些個由原來東京汴梁遷過來的街頭攤販們,更是這幾天來都已經瘋魔了一般,隻把他們那些要提前數日預訂,往往一份難求的名小吃流水般地擺到了街攤上,盡情地供給那些來往的歡慶的人們隨意取食,據稱這些在由當日汴京九死一生逃出來的手藝人,有不少接連幾天之中,時常都是忽然就向著北方,哭成了淚人。
現在臨安城中所有的評傳話本,所有的街頭演藝,主題都已然換成了天子官家大破金人的相關傳說,就連左街最大的關撲場子,現在都是流行一人扮演女真人,一人扮演宋軍健卒,再行角力比試,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時常引得圍觀市民山呼海嘯般的叫喊。
勾龍如淵不用去看,也可以知曉外麵的那般聲響,想必又是哪一個講古的博士說到了酣暢處,又或者哪裏的雜劇藝人,正演出了什麽高難度的動作,以至於引起了大家同仇敵愾的喝彩叫好之聲,這些天來,這樣的聲音幾乎響遍了臨安城中的每一個角落,似乎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得了這大宋子民發出來的歡呼,哪怕這庭院深深的秦檜府邸,也仍舊是這樣。
勾龍如淵抬眼望向窗外那相府之中儼若連綿無盡的亭台樓閣,卻是微微地歎了口氣。
這相府,這書房之中的一切,看上去雖說與自己第一次來到這裏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的變化,然而擁有這一切的主人,說不定卻已經很快就要麵臨著一場足以將他、將他的整個家族都就這麽給卷進去的滔天巨變。
出征在外的天子官家隻怕再過些許時日便要奏凱歸來,到了那個時候,這座相府之中,還有可能保持著如現在這般的祥和寧靜麽?!
“如淵啊,嗬嗬”,勾龍如淵正自微微出神之際,耳畔卻是傳來了秦檜的聲音,他轉過頭去,這位當朝國相在秦喜的陪伺之下,正自跨步走了進來,臉上掛著暖暖的笑意,說道:“倒是老夫托大,來得晚了!”
“秦相公傳喚,如淵怎敢怠慢!”勾如如淵連忙長身而起,向秦檜施禮如儀,口中不鹹不淡地應了一句。
“不必多禮,坐,坐”,秦檜的神色之間倒是看不出任何與平日不同的神色,倒是一副師長看見了佳弟子般的模樣,充滿了慈愛親切的意味,他舉手示意,與勾龍如淵分別落坐,這才意態隨意地靠著椅背,對著勾龍如淵笑著說道:“這些日子來一向少見,老夫今日心血**,遣人到如淵府上想請如淵過府一敘,下人們卻說如淵不在府中,老夫還想著這可得再隔個三五日才好意思再讓人到府上打擾,卻不料如淵今日就來了,真是甚慰吾心,吾心甚慰!”
“秦相說笑了”,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秦檜如此身份,卻尤自將身段放得如此柔軟,勾龍如淵也隻能是拱手而笑,回道:“學生正在西市之中行走,家人急報秦相有事相召,學生不知秦相有何大政相商,又見置身之處恰巧離相府不遠,就急忙趕了過來,事先未曾先行呈稟秦相,倒是如淵冒昧了!”
秦檜身居相位十餘年,其聲名之響,哪怕是大宋尋常婦人稚子,也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勾龍如淵府上的家仆,聽到了是秦檜派人相邀,自然是絲毫也不敢怠慢,急急地發散了人手,四處尋找這些天來一天到晚一直在臨安城中大街小巷裏閑晃的勾龍如淵,急忙把秦檜召見的消息傳給了他。
現下雖說前段時間臨安城中文官與武將體係之間的衝突已經緊崩到了一觸即發的極度緊張的狀態,而現下朝中稍有眼力的官員,就算未曾卷入其中,也早已然看出在這一場文武之爭的實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相權與君權之爭,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是秦檜與天子官家之爭,然則對於臨安城中的尋常百姓來講,這些東西卻又離得他們太過遙遠了,在這一場大戰的捷報發回來之前,他們甚至都未曾感覺到天子官家的離京與那場發生在千裏之外的戰鬥,對於他們的生活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臨安城中還是一如既往地歌舞升平。
勾龍如淵一向以君子安貧樂道自認,雖說現下出仕為官,俸祿不菲,然則家中卻也就隻是有那麽幾個用慣了的老家人,根本也就不懂得這些朝堂上的局麵形勢,一聽得是當朝秦相公傳喚,就急火火地帶著秦檜的傳訊人四處找到了勾龍如淵,把情況說得緊張無比,弄得勾龍如淵連想借故推托晚些上門,都找不著合適的借口。
“如淵能親身前來,老夫心下當真歡喜得緊,何冒昧之有”,秦檜今天看起來居然好似盡情頗佳,又是一陣難得地爽朗笑意,這才望向勾龍如淵,如同打趣般地問道:“不過如淵可真是好閑在啊,這些時日來,老夫人在宮中,就時常在想,外邊國事紛煩,恐怕難免要多多累著如淵了,現下看來如淵處決明快,舉重若輕,果不愧國之幹城,些許擔心,倒是老夫庸人自擾了!”
“秦相公說笑了”,勾龍如淵微微愣了一下,淡淡應道:“學生忝掌禦史台之職缺,手下執掌無非觀察風紀,糾劾百官,眼下天子官家不在朝中,朝堂大義久未召開,學生就不過一介閑人罷了,若論及朝堂大事,有天子官家親委的知臨安留守事嶽帥嶽飛,更有秦相公久居廟堂,高高在上,縱是秦相公身入宮禁之時,也早已將臨安城中大小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倒也輪不上學生多操心了!”
勾龍如淵還不知道秦檜說這話到底是什麽用意,卻也可以聽得出秦檜話中那些許皮裏陽秋。
大宋皇朝自開國以來,便奉行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隻是身為開國帝王的趙匡胤雖說因為痛心於親眼目睹的五代亂相,對於武人治國深自惕怵,從而製訂下了這樣為大宋皇朝曆代延襲的祖製,然則見多了五代十國那權臣四起局麵的趙匡胤,卻也不可能放任相權獨大,以至於威脅到皇權的所在。
是以自大宋開國以來,雖說多半時候都自是帝王放權予宰輔治國,但朝中政事所倚仗的卻都是由一整套由掛著中書門下同平章事頭銜的宰相,還有掛著參知政事頭銜的副相,包括樞密院的樞密使等所組成的宰相班子所共同執掌的宰相班子來掌控,這樣便使得相權並非僅由一人執掌,不至於出現政出宰相一人,而天子拱手的局麵,而自真宗年間後,更是特詔宰相、副相與樞相均可掌印坐衙,輪流執守處理日常大政,這樣就更使得宰相與執政、樞相之間的區別進一步縮小,宰執間雖品秩有別,但更多的也就是些袍服儀仗,虛位尊榮之上的差別罷了,朝政大事,卻是無論宰執與樞相人人有權過問,人人可參與決策,從而也避免了相權集於一人之手的局麵。
甚至於大宋皇朝的曆代天子官家,更會著意揀選一些出身不同,政見各異的人物分任宰執之位,這樣做即可符合史藉之中上古之治“和而不同”之說,使得各種不同的治國之見,都可以在朝堂之上發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從而使得廟堂之上的一幹宰執在對於國家大事做出的每一項決策,在真正確定之前,就已經經過了正反兩方麵的充分的辯論,庶可使得國之大政可符合中庸之道,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偏差,同時另一方麵大宋皇朝的天子官家也可借著朝堂之上始終不絕的這種異論相擾之策,施展他平衡中禦的手段,無論是任何一個時候,他都擁有著使用自己手上的君權,來結合朝堂之中任何一方的勢力,罷黜任何一名宰相的力量。
這種異論相擾,集體決策之法,固然使得大宋皇朝在應對一些勿需緊急決定的事件之時未免有些失之拖遝遲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大宋軍威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大宋皇朝一向以來奉行將從中禦之策,長久以來都是以後方製訂陣圖而令前方將領依樣畫葫蘆的辦法來指揮軍隊,而自真宗年間開始,這等指揮的權力更是移到了文官集團,移到了宰執班子的手上,而前線軍務急如星火,瞬息萬變,這一群政見歧異,對於兵事又多半是極為陌生的儒生們往往卻又因為一個細節而爭吵上大半天,以如此方式禦兵,其成效結果實在是不問可知。
而且這種有意在宰執班子之中放入不同政見的流派與人物的做法,也使得有宋一朝自太宗年間之後,朝堂之上的文人士子之間逐漸拉幫結派,勾連朋黨,非但使得新黨舊黨之爭一度成為大宋朝堂之上國政大事爭議的主軸,延至後期,更是使得朝堂文官集團之間的爭論,由原先各自政見不同的理性爭辯,轉換為黨同伐異的意氣之爭,便如當日裏女真人已然兵臨城下,汴京神器風雨飄搖之際,勾龍如淵的座師,一代洛學大家,時任國子祭酒的楊時卻是首以誠意進言,要求先行批判王安石,去除朝堂之上以新學相標榜的蔡京一黨,除去新學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如此方可談抵禦外侮,雖說這等迂闊之論,哪怕在當時也自是輿論大嘲,被傳為一時笑談,然則由此也可見大宋皇室所奉行的異論相擾之國策,經過百餘年來的沉澱,在文人士子之中早已經成為一種難以動搖的心理慣性,甚至直到女真人攻破了汴京,宋室南遷之初,這種朝堂之上的兩黨之爭,也還是一直未曾停歇。
然而這種大宋皇朝一直以來所奉行的異論相擾,平衡中禦之策,卻也使得大宋皇朝的宰相權力一直以來都被控製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之內,哪怕是當日裏宋室南遷之前,徽宗朝時曾六度拜相的蔡京,在當時也被目為一代權相,勢傾朝野,然則一旦稍有違逆徽宗皇帝之意,卻是難免在天子一怒之下,便即罷相而去,以至於蔡京不得不自行叩闕請罪,牽衣飲泣,做盡醜態,這才使得徽宗皇帝回心轉意,得以繼續呆在他那宰相的位置上麵,爾後女真人兵臨城下之際,徽宗遜位而以欽宗皇帝登基,順應民意要除蔡京等“六賊”以安天下之心時,蔡京、童貫等看似掌控著朝中幾乎所有要缺的宰執之屬,也是束手就縛,絲毫沒有可以掙紮的餘地,可以說哪怕直到汴京神器被破,宋室南遷之遷,大宋的曆代天子官家以所謂異論相擾,平衡中禦之策,還是將相權牢牢地置於君權之下,有宋百餘年來,還未曾出現一個真正的權相。
哪怕直到宋室南渡之初,康王趙構即天子位的時候,也還是一直想維護這種異論相擾,平衡中禦的局麵,當日朝中無論李綱、趙鼎等以正途進身的宰相,抑或是黃潛善、汪伯彥之類佞幸之徒,都是並列宰執,相互摯肘,遇有使用不靈之時,這位天子官家都可以隨意撤換,絲毫不顯滯礙。
乃至直到秦檜歸來之初,挾與女真金人和談之議,而投大宋朝堂上下所好,從而得以位列中樞的時候,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也還是繼續延續了他那祖傳的平衡中禦的手段,先後引呂頤浩、朱勝非甚至回任相位的趙鼎等與秦檜並相,共掌中樞,殊還不失異論相擾之政,在那段期間之內,秦檜雖然也是身為宰相,然則權勢地位,與今時今日均還不能同日而語,甚至於還曾被當今天子兩度罷相,投閑置散。
隻是當日裏這位秦檜秦相公,已然借著數年拜相之機,將自己塑造成了大宋朝堂之中主張與女真金人和議一黨的領袖,那隻要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私心之中已經以與女真金人商談和議之盟而為立朝主政之國是,卻也就無可避免地必須重新啟用秦檜,並且對他日漸倚重。
當日裏的朝堂尚不如今天這般一人獨大,萬馬齊喑,嶽飛、韓世忠等大將兀自征戰在外,而且逐漸取得了良好的局麵,秦檜在那段期間之內,也頗受到了來自於已然南遷的宋室朝廷朝野之間口誅筆伐,甚至於還有不少禦史還上書天子,指斥秦檜、王倫等力主和議的一堂身居相位,不思克複神州,雪洗靖康之恥,竟爾一味主張和談之議,欲以臣妾之道而事女真金國這一大宋君臣的家國仇人,實在是喪權辱國之輩,應該梟首示眾,以順天心民意,一時之間,秦檜似乎變成了眾矢之的,然則最後的事實卻還是證明,他確實還是賭對了。
這位秦檜秦相公根本就不去理會那些個所謂的天理民意,他隻是摸準了那個庸怯懦弱的天子官家的心思,那位天子官家雖說畏懼於他的相權不受限製的膨脹,但相形之下,這位早就已經被女真金人的刀兵弓馬嚇破了膽的皇帝,最害怕的卻還是他的皇位不穩,還是他終有一日,會重演當日汴京城破之際他父兄的那一幕。更新,更快,盡在16文學網,.,手機訪問:.全文字閱讀讓您一目了然,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
是以在當日裏被罷相之際,秦檜根本就不曾有任何介意,揮手來去,走得極為瀟灑,而且在賦閑期間,依舊堅持著他大宋務須對女真金國開啟和議之盟的看法,依舊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著他關於和談的理念,也正因此,隨著他的兩度罷相,他在朝堂之上的份量,卻是每次都隨著重新任職,而有了一個質一般的飛躍。
秦檜早就已經看清了那位天子官家那點兒心思,是以他也很明白事實上那幾度的罷相,不外是那個天子官家想以這種恩威並施的手段,來壓製住屬於他那一方的勢力,甚至於想借此徹底收服秦檜,以這種手法使他心下惶惶,從而覺得自己隻能夠托庇於這位天子官家的羽翼之下,成為依附於這位天子官家手下的一條忠實走狗。
然則秦檜卻偏偏反其道而行,在被罷相貶黜,投閑置散的時候,他非但不曾有半分不安於現狀的表現,反倒是一副甘於淡泊,雲淡風清的模樣,隻是明裏暗裏,仍舊通過著他手上的能量,對內將自己打造成了大宋朝堂中樞之中力主對女真金國和議的代表性人物,而對外也借此得到女真金國之中主和一脈的如金兀術等金國朝堂之中的實權派的支持,漸次成為了宋金之間和議繞不過去的關鍵性人物。
而待得時勢發展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步,那便儼然已經變成不是他秦檜有求於那位天子官家,反倒是那個滿心滿腦都裝著和談之議的天子官家要倒過頭來三顧茅廬,懇求他出山,來主持宋金之間的和談之議,來開出一個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最想看到的局麵。
而與此相應的,就是這位天子官家不得不在這種形勢的壓力下,逐漸釋放出他手中的權力,將原先被牢牢掌控在他手中的一些東西,漸次交到了秦檜的手上。
第一度罷相複起之後,秦檜就已經取得了在宰執班子之中的絕對優勢,哪怕是如趙鼎這般的前朝耆老,威名素重,也已然全然不能與他抗衡,而到得第二次罷相複起之後,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更是在無奈之下,公然下詔宣稱:“人材須廣訪而選用之。所薦者君子,其人自君子,所薦者小人,其人觀其所薦,其人可知矣”,從而將朝堂之上的用人大權,盡付於秦檜一黨,自此則大宋朝堂之政,大半盡在秦檜掌控之中,於是秦檜得以視執政如家中仆役,呼來喝去,而他自己也打破了大宋皇朝曆來奉行的異論相擾之策,成為在此之後大宋朝廷之中甚至沒有一個在名義上與他並列為相人選的獨一無二的真宰相。
眼下距秦檜將國柄收入手中,也已然有了好些年的光景,經過這些年來的經營,秦檜一黨的勢力更自是根深蒂固,在勾龍如淵的印象之中,自他許久之前所了解到的消息來看,所謂大宋朝堂處理國政的朝議之會,不外是個走過場罷了,真正能夠做得了主的,也就是秦檜一黨的幾個核心人物罷了。
更何況,這一次又是連逢巨變,非但天子官家一反先前對於女真金國的態度,乃至親自引軍出征,使得朝中大小官員無不錯愕,不知所以,更是由此而引發嶽飛、劉琦等所代表的武將一脈與文官係統之間的文武相爭,甚至於由此而導致劉琦引大軍入臨安,入駐各有司部院衙門,而名義上臨安城現下的最高統帥知臨安留守事的嶽飛,與臨安城現下實際上仍然主掌著一切的國相秦檜,卻又在這個時候被拘覊禁中,不得出現,這一切的一切,原本就誠可謂是大宋皇朝開國以來前所未見之局。
是以在這種局麵下麵,嶽飛也還罷了,沒有了秦檜主掌大局,那些早已然習慣了秦檜獨相,總攬一切局麵的臨安百官臣僚,一時之間亂做一團,許多事情無人敢做出決策,卻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禦史中丞之職,雖說曆來不過是清要之官,但要認真說起來,也差不多可以說是相當於副相的地位,隻是禦史台諫,所主掌的是彈劾之權,而在一般情況下,並不預於日常政事之決斷,是以才一直以來不被當作宰執團體之中的一員罷了,如前些日子那般朝堂之中一團混亂,各有司部院均找不著決策之人的局麵下若說是由勾龍如淵這個禦史中丞出麵,暫時主掌大局,倒也確實是完全說得過去的事情。
隻不過秦檜又是何等老謀深算,雖說這一次會被軟禁在宮禁之中,或許確是有些出乎於他的意料之外,然則他生平行事,都自是行一步想三步之人,自然早就留有了後手,事實上就在秦檜被暫時留在宮城之中的這一段時間裏麵,秦檜一黨的中堅人物如秦喜之輩,一刻也未嚐停止活動,在臨安城中也是很掀起了不少風雨,這一切勾龍如淵冷眼旁觀,又豈會是不明白,是以話意之中,也是綿裏藏針,並不接秦檜的這個茬。
“一介閑人?!嗬嗬,勾龍大人說得是啊,現下我們可都是成了閑人了”,秦檜撫須微笑,尚未說放,一旁的秦喜卻似是完全就沒有聽明白勾龍如淵話裏的意思一般,就這麽截住話接過了口,閑話家常般地說道:“自嶽飛、劉琦無法無天,引大軍入臨安以後,臨安各有司部院盡為兵弁所控,我等雖然日見國事紛煩,推積如山,卻自是無事可辦,無事能辦,不當一介閑人,卻又能如何呢?!”
“秦大人說笑了”,勾龍如淵眉頭微皺,眼見秦檜父子一唱一和,所說的卻都是些信口閑談的事情,心下對於秦檜今天急召他前來的目的有些拿不準主意,口上卻是絲毫不慢地回道:“這些天來,秦大人不顧那些兵丁入駐臨安各有司部院所帶來的麻煩,憂心國事,百般操勞,如淵都看在眼中,感佩莫名,何來閑人之說!“
秦喜雖然隻是秦檜的義子,然則卻是秦檜最為倚重的左右手,雖說身為中書舍人,並未加上參知政事的副相頭銜,然而平日裏卻早已隱然是秦檜一黨帶頭人物,這一次秦檜被暫時圈禁在宮城裏的時候,秦喜也自是四處奔走,串連秦檜一黨的人手,在臨安城之中還是掀起了不少的風浪,其中有不少事情還跟勾龍如淵有著頗多的關聯,是以勾龍如淵並不上秦喜的這個套子,而是先行把話說得明白。
秦喜很明顯被勾龍如淵的話噎了一下,隻是眉頭微皺,卻是未曾立即反唇相諷,隻是端起了茶杯,低頭默默地啜起了茶水,書房之中的氣氛,一時之間顯得略有些冷場。
“喜兒,你這話就說錯了”,秦檜的聲音,卻是適時地響了起來,他的臉上的笑容已然斂得幾乎淡不可察,聲音也恢複了一貫那種波瀾不驚的模樣,他轉過頭,對著秦喜說道:“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無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更何況你我身受朝廷俸祿,無論國事當得如何局麵,不外盡力而為,有死而已,又何來這許多閑人牢騷之說!”
“是,孩兒一時情急,胡言亂語”,秦喜雖說也算得上是朝堂大員,但在秦檜麵前,還真是一向都是俯首帖耳,當即起身,向著肅然一禮:“義父的教誨,孩兒記下了!”
“如淵一代大家當麵,老夫倒是班門弄斧了”,秦檜卻沒理會秦喜,徑自轉頭,向著勾龍如淵說道:“不知老夫方才所言,如淵以為如何?!”
“不敢,秦相公如此說,還當真是折煞學生了”,勾龍如淵看著他們父子一搭一唱,又繞回到自己的身上,微微搖頭苦笑,應道:“大宋立國以來,君王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讀書人出仕官,非為自己一身富貴,亦非求得側身天子之家奴,所以領一方職守者,不外心係天下蒼生耳!秦相公所言,正是至理!”
“好一個心係天下蒼生”,秦檜徒然坐直了身子,看著勾龍如淵,擊節讚歎道:“如淵不愧道學大宗,一言道盡老夫未能曲盡之意!”
“隻是既然如此,老夫倒還真是有點想不明白”,秦檜說著話,徒然之間卻是話風一轉,向著勾龍如淵說道:“如淵對於這番道理既是看得如此之透徹,卻又為何會在國事如此之季,選擇了袖手旁觀呢?!”
“終於還是來了!”勾龍如淵心下微歎,今日來此之前,他也早已經對於秦檜此番急急相召的目的有了一個大致的推斷,現在聽得秦檜這句話,心下自是知曉終歸說到了這一次商談的正題,隻是現下秦檜如此直截了當的一句話,卻還是讓早有準備的勾龍如淵,生出了些許難以招架之感。
勾龍如淵入仕之前,隻是自小素聞秦檜大名,卻是沒有機緣相見,在此之前的惟一一次見麵,也已經是奉詔入京,接替萬俟卨出任禦史中丞之後的事情了。
那一次勾龍如淵與秦檜的見麵商談之中,已然見識過了這位大宋權相綿裏藏針之處,在當日裏勾龍如淵就對於秦檜一些意見頗有保留,甚至於直至最後,也還是並未曾點頭同意依秦檜所言行事,以秦檜的地位,勾龍如淵的這般反應,恐怕已然是這些年間甚少遇到的事情。
畢竟秦檜這些年獨居相位,手綰國柄,簡直可以說可以在大宋朝堂之上呼風喚雨,權傾當世,而在其在將科舉選士之權,收入囊中之後,經過這十餘年來的經營,天下文人士子之中口耳相傳,甚至已然頗有隻知秦相,而不知天子的勢頭,在大宋朝堂之上,無人不知這些年來這位秦檜秦相公對於朝政大事,都自是一言而決,視一眾等若副相執政之屬,隻以仆役視之而已,隻看秦喜身為秦檜義子,為秦檜奔走驅馳十餘年,朝堂上下盡知其被秦檜倚為左右手,關係不可謂不密切,而其身為中書舍人,位列朝堂中樞之列,縱然未加執政之銜,也等若是半個宰相,地位不可謂不尊崇,然則其在秦檜麵前,卻無論是在公在私,都是一副謹小慎微之態,絲毫不掩蓋其對於秦檜之敬畏之態,便可見秦檜積威之盛,一至於斯。
而勾龍如淵卻不過是一介年輕儒生,雖說自小負有神童之譽,及至成年,治學勇猛精進,多所發明,屢有驚人之見,由是而獲如洛學大宗楊時等當世大家對其青眼有加,頗多讚賞追捧,於士林之中播揚勾龍如淵之名,是以勾龍如淵才能夠得以如此而立之年,便在大宋文人士子之中享有盛譽,也可以說是一個異數了,然而他的這種聲名,較諸於秦檜在朝野之間的赫赫聲威,那實在是比若螢火之於皓月,殊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且無論勾龍如淵在文人士子之中聲名如何之大,在此番出仕之前,雖有功名在身,卻未曾曆任州縣,更未得列館閣,不過是一個白身罷了,這一回能夠驟然得授禦史中丞如此高位,縱使不排除其間有著種種運氣與機緣的因素,但至少沒有秦檜點頭,那他這一次也是絕對不可能成行的。
雖說勾龍如淵現在的官位原本就不是自己百般經營,求懇得來,而且禦史中丞從理論上講,也是應該由天子官家親自點檢的官位,然則無論如何,在大宋皇朝現在的這種形勢下麵,哪怕任一個人也應該明白,秦檜這個主持朝廷用人大權的當朝國相,在勾龍如淵的這一次任用上麵,應該起著什麽樣的作用,說一句秦檜對於勾龍如淵有知遇之恩,卻也不為過。
是以那一次勾龍如淵與秦檜第一次相見之時,又是適逢秦檜麵臨著當日裏那般境況之下,卻仍自堅持己見,而婉拒了一些秦檜希望他所能做的在其職權範圍之內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若從一世俗之輩的觀點來說,那隻怕說勾龍如淵一句忘恩負義,也並不算太過。
然而哪怕就在當日裏那等情形之下,秦檜也還仍自可以說是言笑晏晏,雖說言語之間時有綿裏藏針之處,卻終歸還是從來都未曾把話說死,也無論到任何時候,都給勾龍如淵,也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可供轉寰的台階與說法,縱使勾龍如淵直至現在也還是未能同意秦檜的說法,然則對於秦檜那等莫測高深的城府,以及那種宰相氣度,卻也還是印象深刻,暗自心折。
隻是剛剛秦檜說話,卻是如些直截了當,似是絲毫也不願再給勾龍如淵顧左右而言他的機會,實在頗有點兒給勾龍如淵一種鋒芒微露,寒光乍現的感覺。
看來這一次要走出相府,再不能如上次那般容易了。
“秦相公的教誨,學生記下了”,勾龍如淵輕輕歎了口氣,直起身子,向著秦檜正容說道:“隻是‘袖手旁觀’這四個字,學生卻隻怕是不敢領受,還有些下情,要稟告與秦相公知曉!”
勾龍如淵抬起眼來,他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這相府之中的書房了,那些將極度奢侈內斂得近乎簡樸的陳設,依舊擺在它們原來的位置上麵,連那張秦檜手書的中堂,也還端端正正地高懸當中,雄渾圓轉的大字,落款處那團墨染黑龍,一如既往地張牙舞爪,似乎依舊有著吞吐天地的氣慨。
可能惟一有所不同的,就是那似乎無處不在的一陣一陣歡呼喝彩的聲音,頑強地穿過了書房隔室之中奏響的絲竹管弦之樂,仍然隱隱地傳入了勾龍如淵的耳中。
距離那場由大宋皇朝天子官家親自指揮的對金之戰,獲得大捷的消息傳到這臨安行在,也已經是第三個夜晚了,隻是那些臨安市民們的瘋狂與漏*點,卻依然沒有半分要停息的模樣。
許多茶樓酒肆的老板,都大打折扣甚至於免費在門口開起了流水宴,煙火爆竹,就尤如不要錢一般地,把本來已經是不夜之城的臨安行在,映襯得五顏六色,東街的點茶婆婆,西市的李二炒肺,那些個由原來東京汴梁遷過來的街頭攤販們,更是這幾天來都已經瘋魔了一般,隻把他們那些要提前數日預訂,往往一份難求的名小吃流水般地擺到了街攤上,盡情地供給那些來往的歡慶的人們隨意取食,據稱這些在由當日汴京九死一生逃出來的手藝人,有不少接連幾天之中,時常都是忽然就向著北方,哭成了淚人。
現在臨安城中所有的評傳話本,所有的街頭演藝,主題都已然換成了天子官家大破金人的相關傳說,就連左街最大的關撲場子,現在都是流行一人扮演女真人,一人扮演宋軍健卒,再行角力比試,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時常引得圍觀市民山呼海嘯般的叫喊。
勾龍如淵不用去看,也可以知曉外麵的那般聲響,想必又是哪一個講古的博士說到了酣暢處,又或者哪裏的雜劇藝人,正演出了什麽高難度的動作,以至於引起了大家同仇敵愾的喝彩叫好之聲,這些天來,這樣的聲音幾乎響遍了臨安城中的每一個角落,似乎根本就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阻擋得了這大宋子民發出來的歡呼,哪怕這庭院深深的秦檜府邸,也仍舊是這樣。
勾龍如淵抬眼望向窗外那相府之中儼若連綿無盡的亭台樓閣,卻是微微地歎了口氣。
這相府,這書房之中的一切,看上去雖說與自己第一次來到這裏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的變化,然而擁有這一切的主人,說不定卻已經很快就要麵臨著一場足以將他、將他的整個家族都就這麽給卷進去的滔天巨變。
出征在外的天子官家隻怕再過些許時日便要奏凱歸來,到了那個時候,這座相府之中,還有可能保持著如現在這般的祥和寧靜麽?!
“如淵啊,嗬嗬”,勾龍如淵正自微微出神之際,耳畔卻是傳來了秦檜的聲音,他轉過頭去,這位當朝國相在秦喜的陪伺之下,正自跨步走了進來,臉上掛著暖暖的笑意,說道:“倒是老夫托大,來得晚了!”
“秦相公傳喚,如淵怎敢怠慢!”勾如如淵連忙長身而起,向秦檜施禮如儀,口中不鹹不淡地應了一句。
“不必多禮,坐,坐”,秦檜的神色之間倒是看不出任何與平日不同的神色,倒是一副師長看見了佳弟子般的模樣,充滿了慈愛親切的意味,他舉手示意,與勾龍如淵分別落坐,這才意態隨意地靠著椅背,對著勾龍如淵笑著說道:“這些日子來一向少見,老夫今日心血**,遣人到如淵府上想請如淵過府一敘,下人們卻說如淵不在府中,老夫還想著這可得再隔個三五日才好意思再讓人到府上打擾,卻不料如淵今日就來了,真是甚慰吾心,吾心甚慰!”
“秦相說笑了”,有道是伸手不打笑臉人,更何況秦檜如此身份,卻尤自將身段放得如此柔軟,勾龍如淵也隻能是拱手而笑,回道:“學生正在西市之中行走,家人急報秦相有事相召,學生不知秦相有何大政相商,又見置身之處恰巧離相府不遠,就急忙趕了過來,事先未曾先行呈稟秦相,倒是如淵冒昧了!”
秦檜身居相位十餘年,其聲名之響,哪怕是大宋尋常婦人稚子,也都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勾龍如淵府上的家仆,聽到了是秦檜派人相邀,自然是絲毫也不敢怠慢,急急地發散了人手,四處尋找這些天來一天到晚一直在臨安城中大街小巷裏閑晃的勾龍如淵,急忙把秦檜召見的消息傳給了他。
現下雖說前段時間臨安城中文官與武將體係之間的衝突已經緊崩到了一觸即發的極度緊張的狀態,而現下朝中稍有眼力的官員,就算未曾卷入其中,也早已然看出在這一場文武之爭的實質在很大程度上是相權與君權之爭,本書轉載拾陸文學網!是秦檜與天子官家之爭,然則對於臨安城中的尋常百姓來講,這些東西卻又離得他們太過遙遠了,在這一場大戰的捷報發回來之前,他們甚至都未曾感覺到天子官家的離京與那場發生在千裏之外的戰鬥,對於他們的生活產生了什麽樣的影響,臨安城中還是一如既往地歌舞升平。
勾龍如淵一向以君子安貧樂道自認,雖說現下出仕為官,俸祿不菲,然則家中卻也就隻是有那麽幾個用慣了的老家人,根本也就不懂得這些朝堂上的局麵形勢,一聽得是當朝秦相公傳喚,就急火火地帶著秦檜的傳訊人四處找到了勾龍如淵,把情況說得緊張無比,弄得勾龍如淵連想借故推托晚些上門,都找不著合適的借口。
“如淵能親身前來,老夫心下當真歡喜得緊,何冒昧之有”,秦檜今天看起來居然好似盡情頗佳,又是一陣難得地爽朗笑意,這才望向勾龍如淵,如同打趣般地問道:“不過如淵可真是好閑在啊,這些時日來,老夫人在宮中,就時常在想,外邊國事紛煩,恐怕難免要多多累著如淵了,現下看來如淵處決明快,舉重若輕,果不愧國之幹城,些許擔心,倒是老夫庸人自擾了!”
“秦相公說笑了”,勾龍如淵微微愣了一下,淡淡應道:“學生忝掌禦史台之職缺,手下執掌無非觀察風紀,糾劾百官,眼下天子官家不在朝中,朝堂大義久未召開,學生就不過一介閑人罷了,若論及朝堂大事,有天子官家親委的知臨安留守事嶽帥嶽飛,更有秦相公久居廟堂,高高在上,縱是秦相公身入宮禁之時,也早已將臨安城中大小事務安排得井井有條,倒也輪不上學生多操心了!”
勾龍如淵還不知道秦檜說這話到底是什麽用意,卻也可以聽得出秦檜話中那些許皮裏陽秋。
大宋皇朝自開國以來,便奉行君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國策,隻是身為開國帝王的趙匡胤雖說因為痛心於親眼目睹的五代亂相,對於武人治國深自惕怵,從而製訂下了這樣為大宋皇朝曆代延襲的祖製,然則見多了五代十國那權臣四起局麵的趙匡胤,卻也不可能放任相權獨大,以至於威脅到皇權的所在。
是以自大宋開國以來,雖說多半時候都自是帝王放權予宰輔治國,但朝中政事所倚仗的卻都是由一整套由掛著中書門下同平章事頭銜的宰相,還有掛著參知政事頭銜的副相,包括樞密院的樞密使等所組成的宰相班子所共同執掌的宰相班子來掌控,這樣便使得相權並非僅由一人執掌,不至於出現政出宰相一人,而天子拱手的局麵,而自真宗年間後,更是特詔宰相、副相與樞相均可掌印坐衙,輪流執守處理日常大政,這樣就更使得宰相與執政、樞相之間的區別進一步縮小,宰執間雖品秩有別,但更多的也就是些袍服儀仗,虛位尊榮之上的差別罷了,朝政大事,卻是無論宰執與樞相人人有權過問,人人可參與決策,從而也避免了相權集於一人之手的局麵。
甚至於大宋皇朝的曆代天子官家,更會著意揀選一些出身不同,政見各異的人物分任宰執之位,這樣做即可符合史藉之中上古之治“和而不同”之說,使得各種不同的治國之見,都可以在朝堂之上發出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從而使得廟堂之上的一幹宰執在對於國家大事做出的每一項決策,在真正確定之前,就已經經過了正反兩方麵的充分的辯論,庶可使得國之大政可符合中庸之道,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偏差,同時另一方麵大宋皇朝的天子官家也可借著朝堂之上始終不絕的這種異論相擾之策,施展他平衡中禦的手段,無論是任何一個時候,他都擁有著使用自己手上的君權,來結合朝堂之中任何一方的勢力,罷黜任何一名宰相的力量。
這種異論相擾,集體決策之法,固然使得大宋皇朝在應對一些勿需緊急決定的事件之時未免有些失之拖遝遲緩,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大宋軍威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畢竟大宋皇朝一向以來奉行將從中禦之策,長久以來都是以後方製訂陣圖而令前方將領依樣畫葫蘆的辦法來指揮軍隊,而自真宗年間開始,這等指揮的權力更是移到了文官集團,移到了宰執班子的手上,而前線軍務急如星火,瞬息萬變,這一群政見歧異,對於兵事又多半是極為陌生的儒生們往往卻又因為一個細節而爭吵上大半天,以如此方式禦兵,其成效結果實在是不問可知。
而且這種有意在宰執班子之中放入不同政見的流派與人物的做法,也使得有宋一朝自太宗年間之後,朝堂之上的文人士子之間逐漸拉幫結派,勾連朋黨,非但使得新黨舊黨之爭一度成為大宋朝堂之上國政大事爭議的主軸,延至後期,更是使得朝堂文官集團之間的爭論,由原先各自政見不同的理性爭辯,轉換為黨同伐異的意氣之爭,便如當日裏女真人已然兵臨城下,汴京神器風雨飄搖之際,勾龍如淵的座師,一代洛學大家,時任國子祭酒的楊時卻是首以誠意進言,要求先行批判王安石,去除朝堂之上以新學相標榜的蔡京一黨,除去新學在朝堂之上的影響,如此方可談抵禦外侮,雖說這等迂闊之論,哪怕在當時也自是輿論大嘲,被傳為一時笑談,然則由此也可見大宋皇室所奉行的異論相擾之國策,經過百餘年來的沉澱,在文人士子之中早已經成為一種難以動搖的心理慣性,甚至直到女真人攻破了汴京,宋室南遷之初,這種朝堂之上的兩黨之爭,也還是一直未曾停歇。
然而這種大宋皇朝一直以來所奉行的異論相擾,平衡中禦之策,卻也使得大宋皇朝的宰相權力一直以來都被控製在一個相對固定的範圍之內,哪怕是當日裏宋室南遷之前,徽宗朝時曾六度拜相的蔡京,在當時也被目為一代權相,勢傾朝野,然則一旦稍有違逆徽宗皇帝之意,卻是難免在天子一怒之下,便即罷相而去,以至於蔡京不得不自行叩闕請罪,牽衣飲泣,做盡醜態,這才使得徽宗皇帝回心轉意,得以繼續呆在他那宰相的位置上麵,爾後女真人兵臨城下之際,徽宗遜位而以欽宗皇帝登基,順應民意要除蔡京等“六賊”以安天下之心時,蔡京、童貫等看似掌控著朝中幾乎所有要缺的宰執之屬,也是束手就縛,絲毫沒有可以掙紮的餘地,可以說哪怕直到汴京神器被破,宋室南遷之遷,大宋的曆代天子官家以所謂異論相擾,平衡中禦之策,還是將相權牢牢地置於君權之下,有宋百餘年來,還未曾出現一個真正的權相。
哪怕直到宋室南渡之初,康王趙構即天子位的時候,也還是一直想維護這種異論相擾,平衡中禦的局麵,當日朝中無論李綱、趙鼎等以正途進身的宰相,抑或是黃潛善、汪伯彥之類佞幸之徒,都是並列宰執,相互摯肘,遇有使用不靈之時,這位天子官家都可以隨意撤換,絲毫不顯滯礙。
乃至直到秦檜歸來之初,挾與女真金人和談之議,而投大宋朝堂上下所好,從而得以位列中樞的時候,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也還是繼續延續了他那祖傳的平衡中禦的手段,先後引呂頤浩、朱勝非甚至回任相位的趙鼎等與秦檜並相,共掌中樞,殊還不失異論相擾之政,在那段期間之內,秦檜雖然也是身為宰相,然則權勢地位,與今時今日均還不能同日而語,甚至於還曾被當今天子兩度罷相,投閑置散。
隻是當日裏這位秦檜秦相公,已然借著數年拜相之機,將自己塑造成了大宋朝堂之中主張與女真金人和議一黨的領袖,那隻要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私心之中已經以與女真金人商談和議之盟而為立朝主政之國是,卻也就無可避免地必須重新啟用秦檜,並且對他日漸倚重。
當日裏的朝堂尚不如今天這般一人獨大,萬馬齊喑,嶽飛、韓世忠等大將兀自征戰在外,而且逐漸取得了良好的局麵,秦檜在那段期間之內,也頗受到了來自於已然南遷的宋室朝廷朝野之間口誅筆伐,甚至於還有不少禦史還上書天子,指斥秦檜、王倫等力主和議的一堂身居相位,不思克複神州,雪洗靖康之恥,竟爾一味主張和談之議,欲以臣妾之道而事女真金國這一大宋君臣的家國仇人,實在是喪權辱國之輩,應該梟首示眾,以順天心民意,一時之間,秦檜似乎變成了眾矢之的,然則最後的事實卻還是證明,他確實還是賭對了。
這位秦檜秦相公根本就不去理會那些個所謂的天理民意,他隻是摸準了那個庸怯懦弱的天子官家的心思,那位天子官家雖說畏懼於他的相權不受限製的膨脹,但相形之下,這位早就已經被女真金人的刀兵弓馬嚇破了膽的皇帝,最害怕的卻還是他的皇位不穩,還是他終有一日,會重演當日汴京城破之際他父兄的那一幕。更新,更快,盡在16文學網,.,手機訪問:.全文字閱讀讓您一目了然,同時享受閱讀的樂趣!
是以在當日裏被罷相之際,秦檜根本就不曾有任何介意,揮手來去,走得極為瀟灑,而且在賦閑期間,依舊堅持著他大宋務須對女真金國開啟和議之盟的看法,依舊在不遺餘力地宣傳著他關於和談的理念,也正因此,隨著他的兩度罷相,他在朝堂之上的份量,卻是每次都隨著重新任職,而有了一個質一般的飛躍。
秦檜早就已經看清了那位天子官家那點兒心思,是以他也很明白事實上那幾度的罷相,不外是那個天子官家想以這種恩威並施的手段,來壓製住屬於他那一方的勢力,甚至於想借此徹底收服秦檜,以這種手法使他心下惶惶,從而覺得自己隻能夠托庇於這位天子官家的羽翼之下,成為依附於這位天子官家手下的一條忠實走狗。
然則秦檜卻偏偏反其道而行,在被罷相貶黜,投閑置散的時候,他非但不曾有半分不安於現狀的表現,反倒是一副甘於淡泊,雲淡風清的模樣,隻是明裏暗裏,仍舊通過著他手上的能量,對內將自己打造成了大宋朝堂中樞之中力主對女真金國和議的代表性人物,而對外也借此得到女真金國之中主和一脈的如金兀術等金國朝堂之中的實權派的支持,漸次成為了宋金之間和議繞不過去的關鍵性人物。
而待得時勢發展到了這樣的一個地步,那便儼然已經變成不是他秦檜有求於那位天子官家,反倒是那個滿心滿腦都裝著和談之議的天子官家要倒過頭來三顧茅廬,懇求他出山,來主持宋金之間的和談之議,來開出一個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最想看到的局麵。
而與此相應的,就是這位天子官家不得不在這種形勢的壓力下,逐漸釋放出他手中的權力,將原先被牢牢掌控在他手中的一些東西,漸次交到了秦檜的手上。
第一度罷相複起之後,秦檜就已經取得了在宰執班子之中的絕對優勢,哪怕是如趙鼎這般的前朝耆老,威名素重,也已然全然不能與他抗衡,而到得第二次罷相複起之後,這位當今的天子官家更是在無奈之下,公然下詔宣稱:“人材須廣訪而選用之。所薦者君子,其人自君子,所薦者小人,其人觀其所薦,其人可知矣”,從而將朝堂之上的用人大權,盡付於秦檜一黨,自此則大宋朝堂之政,大半盡在秦檜掌控之中,於是秦檜得以視執政如家中仆役,呼來喝去,而他自己也打破了大宋皇朝曆來奉行的異論相擾之策,成為在此之後大宋朝廷之中甚至沒有一個在名義上與他並列為相人選的獨一無二的真宰相。
眼下距秦檜將國柄收入手中,也已然有了好些年的光景,經過這些年來的經營,秦檜一黨的勢力更自是根深蒂固,在勾龍如淵的印象之中,自他許久之前所了解到的消息來看,所謂大宋朝堂處理國政的朝議之會,不外是個走過場罷了,真正能夠做得了主的,也就是秦檜一黨的幾個核心人物罷了。
更何況,這一次又是連逢巨變,非但天子官家一反先前對於女真金國的態度,乃至親自引軍出征,使得朝中大小官員無不錯愕,不知所以,更是由此而引發嶽飛、劉琦等所代表的武將一脈與文官係統之間的文武相爭,甚至於由此而導致劉琦引大軍入臨安,入駐各有司部院衙門,而名義上臨安城現下的最高統帥知臨安留守事的嶽飛,與臨安城現下實際上仍然主掌著一切的國相秦檜,卻又在這個時候被拘覊禁中,不得出現,這一切的一切,原本就誠可謂是大宋皇朝開國以來前所未見之局。
是以在這種局麵下麵,嶽飛也還罷了,沒有了秦檜主掌大局,那些早已然習慣了秦檜獨相,總攬一切局麵的臨安百官臣僚,一時之間亂做一團,許多事情無人敢做出決策,卻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禦史中丞之職,雖說曆來不過是清要之官,但要認真說起來,也差不多可以說是相當於副相的地位,隻是禦史台諫,所主掌的是彈劾之權,而在一般情況下,並不預於日常政事之決斷,是以才一直以來不被當作宰執團體之中的一員罷了,如前些日子那般朝堂之中一團混亂,各有司部院均找不著決策之人的局麵下若說是由勾龍如淵這個禦史中丞出麵,暫時主掌大局,倒也確實是完全說得過去的事情。
隻不過秦檜又是何等老謀深算,雖說這一次會被軟禁在宮禁之中,或許確是有些出乎於他的意料之外,然則他生平行事,都自是行一步想三步之人,自然早就留有了後手,事實上就在秦檜被暫時留在宮城之中的這一段時間裏麵,秦檜一黨的中堅人物如秦喜之輩,一刻也未嚐停止活動,在臨安城中也是很掀起了不少風雨,這一切勾龍如淵冷眼旁觀,又豈會是不明白,是以話意之中,也是綿裏藏針,並不接秦檜的這個茬。
“一介閑人?!嗬嗬,勾龍大人說得是啊,現下我們可都是成了閑人了”,秦檜撫須微笑,尚未說放,一旁的秦喜卻似是完全就沒有聽明白勾龍如淵話裏的意思一般,就這麽截住話接過了口,閑話家常般地說道:“自嶽飛、劉琦無法無天,引大軍入臨安以後,臨安各有司部院盡為兵弁所控,我等雖然日見國事紛煩,推積如山,卻自是無事可辦,無事能辦,不當一介閑人,卻又能如何呢?!”
“秦大人說笑了”,勾龍如淵眉頭微皺,眼見秦檜父子一唱一和,所說的卻都是些信口閑談的事情,心下對於秦檜今天急召他前來的目的有些拿不準主意,口上卻是絲毫不慢地回道:“這些天來,秦大人不顧那些兵丁入駐臨安各有司部院所帶來的麻煩,憂心國事,百般操勞,如淵都看在眼中,感佩莫名,何來閑人之說!“
秦喜雖然隻是秦檜的義子,然則卻是秦檜最為倚重的左右手,雖說身為中書舍人,並未加上參知政事的副相頭銜,然而平日裏卻早已隱然是秦檜一黨帶頭人物,這一次秦檜被暫時圈禁在宮城裏的時候,秦喜也自是四處奔走,串連秦檜一黨的人手,在臨安城之中還是掀起了不少的風浪,其中有不少事情還跟勾龍如淵有著頗多的關聯,是以勾龍如淵並不上秦喜的這個套子,而是先行把話說得明白。
秦喜很明顯被勾龍如淵的話噎了一下,隻是眉頭微皺,卻是未曾立即反唇相諷,隻是端起了茶杯,低頭默默地啜起了茶水,書房之中的氣氛,一時之間顯得略有些冷場。
“喜兒,你這話就說錯了”,秦檜的聲音,卻是適時地響了起來,他的臉上的笑容已然斂得幾乎淡不可察,聲音也恢複了一貫那種波瀾不驚的模樣,他轉過頭,對著秦喜說道:“讀聖賢書,所學何事?無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已!更何況你我身受朝廷俸祿,無論國事當得如何局麵,不外盡力而為,有死而已,又何來這許多閑人牢騷之說!”
“是,孩兒一時情急,胡言亂語”,秦喜雖說也算得上是朝堂大員,但在秦檜麵前,還真是一向都是俯首帖耳,當即起身,向著肅然一禮:“義父的教誨,孩兒記下了!”
“如淵一代大家當麵,老夫倒是班門弄斧了”,秦檜卻沒理會秦喜,徑自轉頭,向著勾龍如淵說道:“不知老夫方才所言,如淵以為如何?!”
“不敢,秦相公如此說,還當真是折煞學生了”,勾龍如淵看著他們父子一搭一唱,又繞回到自己的身上,微微搖頭苦笑,應道:“大宋立國以來,君王為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讀書人出仕官,非為自己一身富貴,亦非求得側身天子之家奴,所以領一方職守者,不外心係天下蒼生耳!秦相公所言,正是至理!”
“好一個心係天下蒼生”,秦檜徒然坐直了身子,看著勾龍如淵,擊節讚歎道:“如淵不愧道學大宗,一言道盡老夫未能曲盡之意!”
“隻是既然如此,老夫倒還真是有點想不明白”,秦檜說著話,徒然之間卻是話風一轉,向著勾龍如淵說道:“如淵對於這番道理既是看得如此之透徹,卻又為何會在國事如此之季,選擇了袖手旁觀呢?!”
“終於還是來了!”勾龍如淵心下微歎,今日來此之前,他也早已經對於秦檜此番急急相召的目的有了一個大致的推斷,現在聽得秦檜這句話,心下自是知曉終歸說到了這一次商談的正題,隻是現下秦檜如此直截了當的一句話,卻還是讓早有準備的勾龍如淵,生出了些許難以招架之感。
勾龍如淵入仕之前,隻是自小素聞秦檜大名,卻是沒有機緣相見,在此之前的惟一一次見麵,也已經是奉詔入京,接替萬俟卨出任禦史中丞之後的事情了。
那一次勾龍如淵與秦檜的見麵商談之中,已然見識過了這位大宋權相綿裏藏針之處,在當日裏勾龍如淵就對於秦檜一些意見頗有保留,甚至於直至最後,也還是並未曾點頭同意依秦檜所言行事,以秦檜的地位,勾龍如淵的這般反應,恐怕已然是這些年間甚少遇到的事情。
畢竟秦檜這些年獨居相位,手綰國柄,簡直可以說可以在大宋朝堂之上呼風喚雨,權傾當世,而在其在將科舉選士之權,收入囊中之後,經過這十餘年來的經營,天下文人士子之中口耳相傳,甚至已然頗有隻知秦相,而不知天子的勢頭,在大宋朝堂之上,無人不知這些年來這位秦檜秦相公對於朝政大事,都自是一言而決,視一眾等若副相執政之屬,隻以仆役視之而已,隻看秦喜身為秦檜義子,為秦檜奔走驅馳十餘年,朝堂上下盡知其被秦檜倚為左右手,關係不可謂不密切,而其身為中書舍人,位列朝堂中樞之列,縱然未加執政之銜,也等若是半個宰相,地位不可謂不尊崇,然則其在秦檜麵前,卻無論是在公在私,都是一副謹小慎微之態,絲毫不掩蓋其對於秦檜之敬畏之態,便可見秦檜積威之盛,一至於斯。
而勾龍如淵卻不過是一介年輕儒生,雖說自小負有神童之譽,及至成年,治學勇猛精進,多所發明,屢有驚人之見,由是而獲如洛學大宗楊時等當世大家對其青眼有加,頗多讚賞追捧,於士林之中播揚勾龍如淵之名,是以勾龍如淵才能夠得以如此而立之年,便在大宋文人士子之中享有盛譽,也可以說是一個異數了,然而他的這種聲名,較諸於秦檜在朝野之間的赫赫聲威,那實在是比若螢火之於皓月,殊不可同日而語了。
而且無論勾龍如淵在文人士子之中聲名如何之大,在此番出仕之前,雖有功名在身,卻未曾曆任州縣,更未得列館閣,不過是一個白身罷了,這一回能夠驟然得授禦史中丞如此高位,縱使不排除其間有著種種運氣與機緣的因素,但至少沒有秦檜點頭,那他這一次也是絕對不可能成行的。
雖說勾龍如淵現在的官位原本就不是自己百般經營,求懇得來,而且禦史中丞從理論上講,也是應該由天子官家親自點檢的官位,然則無論如何,在大宋皇朝現在的這種形勢下麵,哪怕任一個人也應該明白,秦檜這個主持朝廷用人大權的當朝國相,在勾龍如淵的這一次任用上麵,應該起著什麽樣的作用,說一句秦檜對於勾龍如淵有知遇之恩,卻也不為過。
是以那一次勾龍如淵與秦檜第一次相見之時,又是適逢秦檜麵臨著當日裏那般境況之下,卻仍自堅持己見,而婉拒了一些秦檜希望他所能做的在其職權範圍之內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若從一世俗之輩的觀點來說,那隻怕說勾龍如淵一句忘恩負義,也並不算太過。
然而哪怕就在當日裏那等情形之下,秦檜也還仍自可以說是言笑晏晏,雖說言語之間時有綿裏藏針之處,卻終歸還是從來都未曾把話說死,也無論到任何時候,都給勾龍如淵,也是給自己留下了一個可供轉寰的台階與說法,縱使勾龍如淵直至現在也還是未能同意秦檜的說法,然則對於秦檜那等莫測高深的城府,以及那種宰相氣度,卻也還是印象深刻,暗自心折。
隻是剛剛秦檜說話,卻是如些直截了當,似是絲毫也不願再給勾龍如淵顧左右而言他的機會,實在頗有點兒給勾龍如淵一種鋒芒微露,寒光乍現的感覺。
看來這一次要走出相府,再不能如上次那般容易了。
“秦相公的教誨,學生記下了”,勾龍如淵輕輕歎了口氣,直起身子,向著秦檜正容說道:“隻是‘袖手旁觀’這四個字,學生卻隻怕是不敢領受,還有些下情,要稟告與秦相公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