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飯,府兵的幹糧。


    這個麥飯是軍用幹糧,而不是後世的陝西特色小吃。後世的麥飯,張常吃,用各種菜蔬和以幹麵粉蒸成,最好吃的是用槐花和野菜做的,常用的則是芹菜做的。


    五月槐花香的時候,做槐花麥飯,而到了榆錢豐盛的時候,做一盤榆錢麥飯也非常香甜。甚至到了夏季蔬菜多的時候,茄子、香芹等都能用來做麥飯。


    不過老爹說的麥飯,卻是府兵出征時攜帶的幹糧。軍府規定,遇戰事出征,府兵要自備九鬥麥飯和二鬥米。


    這個麥飯,就是純粹的字麵意思,麥子蒸成的麥飯。


    在唐初,北方最主要的糧食種植是粟,這時期的麥子還遠不及粟米的地位。在征收稅賦時,米專指粟米,而麥是歸入雜糧,稻米則稱為稻米。


    隋唐時出兵打仗,特別是關中的府兵出征打仗,軍糧便往往就是麥米為主。麥飯就是用最簡單的蒸煮之法,把麥子煮成飯,有的時候,麥飯也不僅指麥子蒸成的飯,也指粟米蒸的飯。


    這種直接簡單蒸煮出來的麥飯,是相當粗糙和難以下咽的。蒸的時候會先煮半熟,然後拿出來衝水,涼後再蒸一遍。這樣的雙蒸飯會很散不會結塊粘結,飯粒看起來也大,但卻絕對的味同嚼臘。


    甚至有史書記載,南北朝時,齊梁交戰,南方人組成的梁軍就因為吃麥飯而導致士氣不振,戰鬥力大降的記載,而後來梁軍轉敗為勝的訣竅也非常簡單,大米飯外加燉鴨肉,立即讓梁軍士氣恢複,軍心大振,並一舉轉敗為勝。


    為什麽不把麥子磨成麵粉?


    一來磨麵比較麻煩,二來麥飯不僅是加工方便,加工好的麥飯還容易保存。


    這種用來做幹糧的麥飯做法也是很特別的,把麥子去殼後直接蒸,蒸半熟衝涼水,然後再蒸一次,蒸熟之後再曬幹。這樣麥飯就能保存很久,吃的方法也簡單。直接燒水泡著就能吃。不過味道嘛,那是非常糟糕的。


    一個府兵,出征時得自備蒸好的九鬥麥飯,另外再帶二鬥米。


    這些糧食不是府兵出征打仗的糧食,隻是他們自備的幹糧。得大軍全部集結之後,才能得到朝廷的糧食供給。


    “爹,這麥飯太難吃了,我給你準備點其它的吧。”


    “饃饃包子這些可不行,既占地還不放不了太久。冷了後**的跟個石頭一樣,要吃可不容易,還是麥飯方便些,就算是行軍路上,燒點水一泡就好了。”


    而且饃饃這些明顯比麥飯成本要高的多的,軍隊裏麵最講究的就是性價比,越便宜越好。


    “放心吧,我給你準備幾樣既易保存不容易壞,還方便吃,還美味的幹糧。”


    “還有這樣的幹糧?”


    “嗯,成本還不高呢。”


    張的腦子裏早閃過好多種性價比很高的幹糧了,比如炒米,炒麵,鍋盔,都比這個什麽麥飯好千百倍。


    炒米製作也很簡單,蒸、炒、碾三道工序。


    把糜子不去殼用水浸泡後,上鍋悶蒸,然後在炒鍋上炒熟,冷卻,碾去外殼,就成了色黃而不焦,米堅而不硬,晶瑩明亮的炒米。


    這樣的炒米能夠保存很久時間而不會黴壞變質,還便攜帶。要吃的時候,加點水浸泡就可心,沒熱水時直接用冷水泡食都可,十分的方便。


    不過空口無憑,張直接讓栓子去拿了一袋糜子過來。這是還沒有去殼的糜子,倒入水中洗淨,然後浸泡,再上鍋煮炒碾,一道道工序。


    最後當一盆黃晶晶的炒米散著誘人的香味在老爹麵前時,老爹驚訝的吸了吸鼻子。


    “這個看起來不錯。”


    “你試試。”


    老爹直接抓了一把放進嘴裏,嘎嘣嘎嘣的脆響。


    “好吃。”


    “炒米已經是蒸熟並炒幹的,直接吃也行。若是行軍打仗之時,沒空做飯,可以直接抓一把吃,立即就能充饑。當然,若是宿營或者有空的時候,能夠生火燒水,那麽拿鐵馬盂裝點開水一泡,立即就變成了熱乎美味的熱食了。”


    張邊說,連拿碗裝了些炒糧在裏麵,然後打了勺開水倒進碗裏。熱水注入,蒸汽升騰,炒米迅的在膨脹,那股香味越加的彌漫開來。


    “若是能往裏麵再加入一塊醋布,就全了。”


    張聽的直翻白眼,什麽叫加塊醋布就全了。醋布他也知道,軍隊中使用的一種調味料。製作過程非常簡單,把布用鹽和醋反複浸泡,然後曬幹,就得到了一項特色調色料,醋布。


    出兵打仗,每個士兵一塊醋布,然後在吃飯的時候,割一塊布條下來,扔進開水裏,便有了醋和鹽了。


    張想想,就覺得這醋布非常*。


    原來大唐人把這醋布當成方便麵調味包了,張想起了後世的一個凶惡的詛咒,祝你吃方便麵永遠沒有調味包。


    “老爹,咱直接在炒米去殼後再加點鹽炒下就是,根本不用醋布。”


    “倒也是啊。”老爹大口的吹著碗裏的炒米粥熱氣,等炒米稍涼些,立即迫不急待的舀起一勺送入嘴中。


    “好吃。”


    老爹似乎隻有這個形容詞,但他那隻獨眼都在放光,表明這確實是他內心的真實評價。


    張讓秋月、冬晴兩丫頭接過自己的大勺,讓兩丫頭按照自己剛才的做法,繼續製作炒米。然後他又把蓮娘叫過來,“幫哥做個幹糧袋。”


    “長筒形的,能斜背在背上,得便於行軍和打仗,大小能裝十斤幹糧。”


    這樣的幹糧袋,就是紅軍的幹糧袋,張覺得這種幹糧袋不錯,攜帶方便,不太影響行軍訓打仗,而且關鍵是使用方便。餓了,能直接解開抓一把吃。


    等老爹出征,背幾斤幹糧在身上,其餘的幹糧就放在騾子上馱著,另外戰馬上也放點,這樣就不愁餓著了。


    老爹坐在那裏正呼嚕嚕的喝著炒米粥,一碗吃完還砸巴著嘴,一臉回味無窮模樣。


    吃完一碗,老爹忍不住又打了一碗,然後又招呼趙叔等人一起吃。


    “哎喲,以前怎麽就沒人知道這樣做呢。天啊,我們以前吃的那麥飯都是什麽玩意啊。跟這個一比,簡直豬食都不如。”趙叔也是個老府兵,吃慣了麥飯,現在一吃炒米,忍不住直拍桌子。


    王叔也是連連點頭,“真想不到,多炒了一下,結果就這麽好吃。麥飯完全咽不下去,而這個去好吃的差點把舌頭都給咬掉了。”


    張滿意的笑著,“其實還能再改進一下,比如炒後碾殼後再加點鹽炒,更有味,也還能再加點油炒。”


    相對起炒麵來說,炒米成本更低,也更簡單些。


    當然,炒麵也可以簡單些。


    核桃、芝麻等都不用加,直接就炒的微黃就可,也可以再加點油炒勻。吃的時候,主要不是衝泡。


    張覺得,還是炒米更方便實惠好吃。


    “再帶點臘肉和臘腸、火腿,最適合了,不用擔心壞,而且生吃都行。”張很是為老爹出征擔心。


    老爹卻心滿意足的拍著肚子,“有這個炒米就足夠了。”


    趙叔王叔也忙道,“有炒米足夠了,製作簡單方便,還好攜帶易貯存,還好吃。”


    炒米跟麥飯都差不多,材料都是麥、粟,隻是麥飯是把飯蒸熟然後曬幹。而炒米卻是連殼蒸,然後再炒,再去殼。改變了一下烹製方式,但結果卻千差萬別。


    麥飯是粗糙的難以下咽,全無味道,而炒米卻是香噴噴的嘎嘣脆,既能幹吃也能泡著吃,怎麽吃都好吃。


    張還向老爹推薦鍋盔、穿孔燒餅等,可老爹他們卻都看不上眼了,現在隻覺得炒米千好萬好。


    得,既然老爹這麽喜歡炒米,那就做炒米吧。


    軍府規定是每人要準備九鬥麥飯和二鬥米,張直接讓秋月兩丫頭給老爹做十二鬥炒米。


    想想這時代的府兵也是苦逼,裝備自備不說,出去打仗,居然連路上的口糧還得自備。一次自備十一鬥,得一百多斤啊。


    怪不得軍府要求每夥得配六頭騾,沒有騾子,這一個府兵光挑自己的這百來斤口糧也得累死在路上啊。


    可有了坐騎和馱騾後,卻又還得給牲畜準備飼料。因此唐軍打仗,動員府兵出征,又還得動員壯丁去做民夫搞運輸。


    哎,打個仗,真是艱難啊。


    七娘接到消息後,忍不住落下眼淚,眼看著過兩月就要成親了,結果老爹這個時候卻要聽令出征。今年是很難回來了,“天這麽冷,怎麽這個時候出征。”


    “軍情如火,軍令如山,哪有挑日子的。”老爹安慰著趕來的七娘。


    “這麽冷出去打仗,太遭罪了。冰天雪地,挨寒受凍的。”


    “有你給我縫的夾襖呢。”


    張看著這一幕也挺感動的,雖是半路夫妻,可感情卻是真誠的。


    “爹,還是買幾件皮裘吧,河北可是很冷的,不能給凍著了。”


    正說著,外麵一陣腳步聲傳來。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什麽東西,這麽香。張三郎,你又在做什麽好吃的了?”


    一聽這聲音,張就知道,程咬金來了。


    “程叔,什麽風把您給吹來了啊。”


    “小子,別給我打岔,你還沒給我說,又做什麽好吃的呢。我老程這個鼻子可是最靈的,你可騙不了我,一定又是整什麽好吃的新花樣了,快如實招來。”


    “程叔你這鼻子真靈,剛做了點炒米,你要不要償償鮮?”


    “炒米,什麽玩意,快拿來給我試試,這麽香,肯定好吃!”程咬金迫不急待的道。


    日常推書:給林衝說水滸,給武鬆講潘金蓮,睡大宋公主,跟趙佶講他會凍死五國城,一切精彩盡在《大宋說書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