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更送上,23oo月票加更,今天才五點,兄弟們還能不能再湊個一百票?月底了,手裏的票都投一下吧!
因為張家每天都要殺幾頭豬,因此每天張家都給溝裏做工的人燉大骨頭湯,燉湯的時候再往裏麵放點肥肉片,出鍋的時候扔一把子菘菜葉子。
也不需要什麽調料,每個做工的人就都能吃上一碗熱乎且香味撲鼻,湯上還漂著油花的好湯。
幹了半天活,喝上一口這樣的湯,那真是美味無比。
張和秦瓊兩個在坡上轉了半天,到了午飯時,也懶得回家,幹脆就下到溝底,也打了碗湯,領了幾個豆渣窩窩。豆渣窩窩雖是粗糧,但張家管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隻要你不往家裏拿就行。
秦瓊也是堂堂的國公,還是三品的新任刺史、羽林軍將,馬上還就要成為駙馬了。但他也沒有絲毫架子,端著大碗湯,跟張一起就蹲在地上。
“豆渣窩頭就著肉湯,挺好吃的。”秦瓊胃口挺好,一個窩頭幾口就吃完了。
張把湯碗放在腳邊,然後把窩頭掐成小塊扔進碗裏,湯泡窩頭。可惜沒有饃,要是來碗羊肉湯,再來個饃,那才叫真正的美味。
“以前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能有口熱飯吃都能笑裂嘴。現在你這裏做工的百姓,居然都還有饃吃有肉湯喝了。日子真的不一樣了。”秦瓊感歎著,他想起早年曾經征遼東的經曆,後來又隨張須陀在中原四處征剿流賊,可是越剿賊越多,撲滅一處,又起數處。
那個時候的流匪賊寇,其實都是些吃不上飯的饑民。可是有官員把這些報告給楊廣,他卻不相信,反而責斥說大隋不可能有這麽多反民。
“當年我曾隨煬帝東征,攻到遼東城下,奮勇登上城頭,可高句麗狡詐稱降,煬帝輕信,鳴金退兵勸降,結果錯失大好機會,如是再三。後來我又隨來公浮海東渡,自海上進攻高句麗,一度曾殺進了平壤城,奈何孤軍做戰,終還是功敗垂成。我兩次隨軍東征,海6皆戰,卻隻徒留下十餘處傷痕,甚至兩次都差點沒能回來。”
那個時候的秦瓊還隻是個小小的武官。
“三郎,你知道我在遼東城下撤退時,在平壤城下敗逃時,回望著城池的時候,想的是什麽嗎?”
張想了想,“也許是天下太平吧。”
“你猜對了,那時我就在想,我為何要千裏迢迢的來到這異國他鄉,跟一群根本不認識的人,甚至互相連話都聽不懂的人打生打死?那時我想,如果能夠回到家鄉,做一個太平盛世下的普通小民,種幾十畝地,娶房妻子,生兩三個孩子,耕種之餘,讀讀書,趕趕集,這生活該多好。”
“隋亂十幾年,如今天下終要太平了。”張笑著道,雖說如今北方還有高開道,還有朔方的梁師都,還有代北的苑君璋等這群反叛勢力依靠著突厥,不時的侵犯邊境,但大體上天下還是終究要一統,要太平了。
“是啊,要太平了,可我卻沒法當那個普通的鄉民。”秦瓊歎氣道。他望向下麵那些勞作的鄉民的眼神,竟然真的有幾分羨慕。
打了十幾年仗,留下一身傷疤,流過的血都不知道有多少鬥。妻子兒女,在洛陽城盡沒。如今雖然封了國公,當上了三品高官,甚至主掌一方的軍政大權,可秦瓊並不快樂。
“義父不喜歡長廣公主?”張試探著問。
“談不上喜不喜歡,我也隻見過公主一麵。公主人很漂亮,舉止大方得體,應當是個很不錯的女子,可我也不知道怎麽說......”
“沒有那種心跳感覺?還是說依然在懷念賈氏?”
秦瓊搖搖頭,他自己也搞不清楚這些。
他也跟了李世民兩年了,這期間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和賞識的。如今他要娶長廣公主,以後也成了皇家人,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他大舅子。他並不想看到秦王和太子的爭鬥,可他也知道,這爭鬥不可避免。
特別是聽張說秦王最後會得天下,這不免讓他想到隋朝。一母同胞的楊廣五兄弟,最後楊勇被廢了,楊廣奪了太子之位,等他一當皇帝,楊諒又起兵造反,蜀王更是早早被幽禁,秦王被自己的王妃毒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最後也不知道秦王是要如何當上皇帝。武德九年,現在是武德四年底,隻有四年時間了。
如果是換儲還好點,萬一到時是場手足相殘的宮變,他不由的想起了傳聞中的仁壽宮變。
做工的那些男女老少,吃飽飯之後,或坐或躺,享受著難得的休息時間。他們隻是最底層的小民,可有飯吃,冬閑時出來做工,還能吃三餐飽飯,每天還能掙些糧,就很滿足了。簡單卻又快樂。
不管怎麽感歎,生活還要繼續。
臨近黃昏,秦瓊他們叫上醒過來的程咬金和牛進達一起回長安,裴行儉和來恒來濟都留了下來,開始書院的學習之旅。
程咬金牛進達回去時,有些沒精打彩的,兩人都吐了幾回,臉色慘白。喝白酒喝醉到吐,那滋味絕對不好受。
站在村頭送走他們,張帶著三個弟子回去。
他知道今天過後,可能程咬金和牛進達他們不會再如從前那樣跟自己這麽親了,也知道今天過後,不管秦瓊心裏如何的並不喜歡那樁賜婚,他還是會接受並完婚的,也知道盡管建成拉攏,但秦瓊肯定會一直站在秦王這邊的。
並不是因為自己跟他透露了天機,說李世民會稱帝。而是秦瓊這個人,很講義氣,他跟了李世民兩年,這期間對李世民很了解,他欽佩李世民這個人,那就不會背離,除非是王世充那樣的人。
張繼續著在家休假當曆史老師的日子。
期間魏征來過一次,還特意聽了張講的上下三千年,覺得很有意思。
“三郎倒是挺有閑心,東宮那邊一直不肯去上任,原來在家修起了史。”
“我這可不算史,隻不過是給書院裏學生們的曆史普及讀物,那不是史,隻是曆史小故事而已。”張對於魏征還是有點防範的。
這個魏征,一張嘴能說死人,不愧是曾經當過道士的人。
魏征嘴下最是無情,不過他跟過那麽多人,元寶藏、李密、竇建德,甚至是李建成,都沒有幾個人真正聽他那些話。倒是李世民,把個魏征當成典型,當成一個反對派批評者的不同聲音,真正成就了他。
“太子可是對你讚歎有加,一直期待著你能早點上任呢。”
張笑笑,雖然說打定主意要去臥底東宮,但張還是能拖就拖。現在這生活也挺好的,沒必要非急急忙忙跑東宮去受那個罪。
“其實三郎可以把你的上下三千年寫詳實一些,這樣便不止是給蒙童讀的,也能給更多的讀書人看。”魏征對曆史也是很感興趣的,一個名士的標準,那就是起碼得熟知曆史。曆史都不熟知,豈能算名士。
魏征算是一個名士,李密、竇建德、大唐都曾呆過,名聲還是不小的。
當今存世的史書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就是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曆史事件,如春秋、左傳以及後來的資治通鑒等。還有一種就是紀傳體,以人物立傳記來記載曆史,皇帝的叫本紀,一般重要人物則稱傳,史記開啟了紀傳體史書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等都是這種類型的史書,後世也把這種類型的史書當成官方正史的體例,二十四史就是這類史書。
張的這本上下三千年,則又不同,因此張才說他這不是史,隻是曆史故事。因為他的書既沒有詳盡的時間編年,也沒有豐富的紀傳。
真正聽魏征的話,把上下三千年寫成一本史書,那就更適合編年體了,真要寫,那就成了一本資治通鑒。
不過資治通鑒可是寫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總共三百多萬字數。是司馬光和他的整個團隊,費了前後十九年才編成的曆史巨著。
雖然說其實張電腦裏就有資治通鑒電子版,甚至還有白話版的。但讓他一個年青人,一下子弄出一本幾百卷,三百多萬字,從公元前四百多年的周威烈王寫起,就算隻寫到大唐武德四年,這也是一千零二十四年啊,十幾個朝代的曆史。
他敢拿出來,別人也不敢信啊。
不過張倒是受此啟,突然心裏想到一個不錯的想法。
自己何不就此答應魏征,然後以編寫正式版上下三千年曆史為由,然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去東宮上班,呆在家裏編史呢?
就算不能天天呆在家,起碼有這樣的理由,也可以少去東宮啊。
自己得先把簡易版上下三千年給正式寫出來,送給魏征和太子看。然後自己再來寫本唐朝版資治通鑒,不用馬上寫出來,慢慢寫就行,以此為借口就能常呆在家不去東宮上班了。隔段時間,拿出幾章稿子來就行啊。
張為自己的聰明點讚,東宮洗馬,不就是掌文翰管圖書的嘛,我現在要編一本鴻篇曆史巨著,難道他們還不支持?(未完待續。)
因為張家每天都要殺幾頭豬,因此每天張家都給溝裏做工的人燉大骨頭湯,燉湯的時候再往裏麵放點肥肉片,出鍋的時候扔一把子菘菜葉子。
也不需要什麽調料,每個做工的人就都能吃上一碗熱乎且香味撲鼻,湯上還漂著油花的好湯。
幹了半天活,喝上一口這樣的湯,那真是美味無比。
張和秦瓊兩個在坡上轉了半天,到了午飯時,也懶得回家,幹脆就下到溝底,也打了碗湯,領了幾個豆渣窩窩。豆渣窩窩雖是粗糧,但張家管飽,想吃多少就吃多少,隻要你不往家裏拿就行。
秦瓊也是堂堂的國公,還是三品的新任刺史、羽林軍將,馬上還就要成為駙馬了。但他也沒有絲毫架子,端著大碗湯,跟張一起就蹲在地上。
“豆渣窩頭就著肉湯,挺好吃的。”秦瓊胃口挺好,一個窩頭幾口就吃完了。
張把湯碗放在腳邊,然後把窩頭掐成小塊扔進碗裏,湯泡窩頭。可惜沒有饃,要是來碗羊肉湯,再來個饃,那才叫真正的美味。
“以前南征北戰,東征西討,能有口熱飯吃都能笑裂嘴。現在你這裏做工的百姓,居然都還有饃吃有肉湯喝了。日子真的不一樣了。”秦瓊感歎著,他想起早年曾經征遼東的經曆,後來又隨張須陀在中原四處征剿流賊,可是越剿賊越多,撲滅一處,又起數處。
那個時候的流匪賊寇,其實都是些吃不上飯的饑民。可是有官員把這些報告給楊廣,他卻不相信,反而責斥說大隋不可能有這麽多反民。
“當年我曾隨煬帝東征,攻到遼東城下,奮勇登上城頭,可高句麗狡詐稱降,煬帝輕信,鳴金退兵勸降,結果錯失大好機會,如是再三。後來我又隨來公浮海東渡,自海上進攻高句麗,一度曾殺進了平壤城,奈何孤軍做戰,終還是功敗垂成。我兩次隨軍東征,海6皆戰,卻隻徒留下十餘處傷痕,甚至兩次都差點沒能回來。”
那個時候的秦瓊還隻是個小小的武官。
“三郎,你知道我在遼東城下撤退時,在平壤城下敗逃時,回望著城池的時候,想的是什麽嗎?”
張想了想,“也許是天下太平吧。”
“你猜對了,那時我就在想,我為何要千裏迢迢的來到這異國他鄉,跟一群根本不認識的人,甚至互相連話都聽不懂的人打生打死?那時我想,如果能夠回到家鄉,做一個太平盛世下的普通小民,種幾十畝地,娶房妻子,生兩三個孩子,耕種之餘,讀讀書,趕趕集,這生活該多好。”
“隋亂十幾年,如今天下終要太平了。”張笑著道,雖說如今北方還有高開道,還有朔方的梁師都,還有代北的苑君璋等這群反叛勢力依靠著突厥,不時的侵犯邊境,但大體上天下還是終究要一統,要太平了。
“是啊,要太平了,可我卻沒法當那個普通的鄉民。”秦瓊歎氣道。他望向下麵那些勞作的鄉民的眼神,竟然真的有幾分羨慕。
打了十幾年仗,留下一身傷疤,流過的血都不知道有多少鬥。妻子兒女,在洛陽城盡沒。如今雖然封了國公,當上了三品高官,甚至主掌一方的軍政大權,可秦瓊並不快樂。
“義父不喜歡長廣公主?”張試探著問。
“談不上喜不喜歡,我也隻見過公主一麵。公主人很漂亮,舉止大方得體,應當是個很不錯的女子,可我也不知道怎麽說......”
“沒有那種心跳感覺?還是說依然在懷念賈氏?”
秦瓊搖搖頭,他自己也搞不清楚這些。
他也跟了李世民兩年了,這期間也是深得李世民信任和賞識的。如今他要娶長廣公主,以後也成了皇家人,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他大舅子。他並不想看到秦王和太子的爭鬥,可他也知道,這爭鬥不可避免。
特別是聽張說秦王最後會得天下,這不免讓他想到隋朝。一母同胞的楊廣五兄弟,最後楊勇被廢了,楊廣奪了太子之位,等他一當皇帝,楊諒又起兵造反,蜀王更是早早被幽禁,秦王被自己的王妃毒死。
最是無情帝王家,最後也不知道秦王是要如何當上皇帝。武德九年,現在是武德四年底,隻有四年時間了。
如果是換儲還好點,萬一到時是場手足相殘的宮變,他不由的想起了傳聞中的仁壽宮變。
做工的那些男女老少,吃飽飯之後,或坐或躺,享受著難得的休息時間。他們隻是最底層的小民,可有飯吃,冬閑時出來做工,還能吃三餐飽飯,每天還能掙些糧,就很滿足了。簡單卻又快樂。
不管怎麽感歎,生活還要繼續。
臨近黃昏,秦瓊他們叫上醒過來的程咬金和牛進達一起回長安,裴行儉和來恒來濟都留了下來,開始書院的學習之旅。
程咬金牛進達回去時,有些沒精打彩的,兩人都吐了幾回,臉色慘白。喝白酒喝醉到吐,那滋味絕對不好受。
站在村頭送走他們,張帶著三個弟子回去。
他知道今天過後,可能程咬金和牛進達他們不會再如從前那樣跟自己這麽親了,也知道今天過後,不管秦瓊心裏如何的並不喜歡那樁賜婚,他還是會接受並完婚的,也知道盡管建成拉攏,但秦瓊肯定會一直站在秦王這邊的。
並不是因為自己跟他透露了天機,說李世民會稱帝。而是秦瓊這個人,很講義氣,他跟了李世民兩年,這期間對李世民很了解,他欽佩李世民這個人,那就不會背離,除非是王世充那樣的人。
張繼續著在家休假當曆史老師的日子。
期間魏征來過一次,還特意聽了張講的上下三千年,覺得很有意思。
“三郎倒是挺有閑心,東宮那邊一直不肯去上任,原來在家修起了史。”
“我這可不算史,隻不過是給書院裏學生們的曆史普及讀物,那不是史,隻是曆史小故事而已。”張對於魏征還是有點防範的。
這個魏征,一張嘴能說死人,不愧是曾經當過道士的人。
魏征嘴下最是無情,不過他跟過那麽多人,元寶藏、李密、竇建德,甚至是李建成,都沒有幾個人真正聽他那些話。倒是李世民,把個魏征當成典型,當成一個反對派批評者的不同聲音,真正成就了他。
“太子可是對你讚歎有加,一直期待著你能早點上任呢。”
張笑笑,雖然說打定主意要去臥底東宮,但張還是能拖就拖。現在這生活也挺好的,沒必要非急急忙忙跑東宮去受那個罪。
“其實三郎可以把你的上下三千年寫詳實一些,這樣便不止是給蒙童讀的,也能給更多的讀書人看。”魏征對曆史也是很感興趣的,一個名士的標準,那就是起碼得熟知曆史。曆史都不熟知,豈能算名士。
魏征算是一個名士,李密、竇建德、大唐都曾呆過,名聲還是不小的。
當今存世的史書一般有兩種類型,一種就是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有關曆史事件,如春秋、左傳以及後來的資治通鑒等。還有一種就是紀傳體,以人物立傳記來記載曆史,皇帝的叫本紀,一般重要人物則稱傳,史記開啟了紀傳體史書之,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誌、晉書等都是這種類型的史書,後世也把這種類型的史書當成官方正史的體例,二十四史就是這類史書。
張的這本上下三千年,則又不同,因此張才說他這不是史,隻是曆史故事。因為他的書既沒有詳盡的時間編年,也沒有豐富的紀傳。
真正聽魏征的話,把上下三千年寫成一本史書,那就更適合編年體了,真要寫,那就成了一本資治通鑒。
不過資治通鑒可是寫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曆史,總共三百多萬字數。是司馬光和他的整個團隊,費了前後十九年才編成的曆史巨著。
雖然說其實張電腦裏就有資治通鑒電子版,甚至還有白話版的。但讓他一個年青人,一下子弄出一本幾百卷,三百多萬字,從公元前四百多年的周威烈王寫起,就算隻寫到大唐武德四年,這也是一千零二十四年啊,十幾個朝代的曆史。
他敢拿出來,別人也不敢信啊。
不過張倒是受此啟,突然心裏想到一個不錯的想法。
自己何不就此答應魏征,然後以編寫正式版上下三千年曆史為由,然後就可以光明正大的不去東宮上班,呆在家裏編史呢?
就算不能天天呆在家,起碼有這樣的理由,也可以少去東宮啊。
自己得先把簡易版上下三千年給正式寫出來,送給魏征和太子看。然後自己再來寫本唐朝版資治通鑒,不用馬上寫出來,慢慢寫就行,以此為借口就能常呆在家不去東宮上班了。隔段時間,拿出幾章稿子來就行啊。
張為自己的聰明點讚,東宮洗馬,不就是掌文翰管圖書的嘛,我現在要編一本鴻篇曆史巨著,難道他們還不支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