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十三家的結局,如風一般的迅傳遞出去。
上洛張家,家主被斬,男丁充軍,女的籍沒,家產全部被沒入官。一個數百年的當地大族,被連根拔起。其餘十二家,也隻是稍好一點,家長被斬,雖沒追究家族其它人,但十二家也把一半家財田地交了出來,家中存糧更是隻留了一年口糧,其餘全部入官。
李以雷霆之威,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
真正的殺雞儆猴。
十三個大族的當家人,當天人頭就全都掛在了上洛碼頭,高高的木杆,上麵一個籠子,裏麵就裝著十三個昨天都還在上洛跺跺腳,就能讓丹江都抖三抖的豪強。此刻,他們隻是十三顆被油炸過後,顯得麵目模糊的級罷了。
張家徹底完了,其餘十二家經此之後,也必然一撅不振。
商州上洛城裏、街頭巷尾、碼頭上,無數的人都在談論著這件事情。
“看不出來,一直笑嗬嗬的李相國,居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麵啊。”
“那是當然,不狠辣,如何震住吐穀渾和突厥人?”
“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怪李相國的,李相國給了他們機會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隻是他們自己作死罷了。他們還當自己是五姓七家不成?平時威風,那不過是在上洛城,在商州。而李相那是什麽人?朝廷的宰相,皇帝第一寵臣,還是太子的老師。如今出任山南東道的宣撫使、觀察使兼大都督,漢京營造使,還兼襄鄧兩州刺史,可謂是山南東大權盡握,張家他們還敢跟李相國對抗,這真是蠢到了極點。”
有人嘲諷,甚至興災樂禍。
也有人暗暗慶幸,幸好他們後來補上了欠糧。若是當初也跟張家他們一樣,稍遲疑一下,估計今天他們的人頭也就掛到了碼頭上了。
“不過也真是狠啊,張家幾千口人呢,男丁三百餘,全都配朔方了。”有人歎息。
到現在,大家還為李的雷霆手段而震驚,其餘十二家還好些,隻殺了一個家主,破了財,可起碼家族還在,以後還有機會恢複元氣。如張家這樣的可就是慘,一點機會都不給,徹底的給滅掉了。
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幾百年的大家族啊。
“聽說從張家抄出了數萬石存糧,金銀銅錢無數,田地上萬畝呢!”
“那肯定的,張家畢竟幾百年大族呢。”
“那又如何,現在人死族滅,這些糧食、金銀、田地、商鋪房宅碼頭,通通都成了朝廷的了。值得麽?”
“回頭看看也是,為了一點點糧食,把整個家族都賠進去了,真不值得。”
“是啊,朝廷也沒說要把糧全征走啊,隻是要一半,還是給留了額度的,額的也隻要一半,而且還是給錢和買的呢。”
“對啊,多少糧食能比一個家族更貴重?糧食麽,再值錢也有限,人才是最值錢的啊。”
各地,大家都在議論著,甚至開始轉了風向。
之前,是覺得糧食是我的,我就不願意賣給朝廷,馬上災年了,糧食會更值錢,現在市價給朝廷,虧本了。
但有上洛十三家前車之鑒,現在大家聊起來,談的更多的則是朝廷要糧,那就給糧吧,反正糧食再貴也沒有家族貴重啊。
畢竟,朝廷也沒有說把所有的糧食都拿走,也還是給大家留足了口糧,甚至額的,也還能保留一半的嘛。
許多大戶豪強,其實之前叫的響,但也不過是些欺軟怕硬的。他們以為朝廷不會真的來狠的來硬的,可現在李真的來狠的了,他們馬上就慫了馬上就軟了。
就跟那張宣一樣,被宣判後,不停的求饒,可那又有什麽用。
商州、鄧州、襄州、唐州、隋州、複州、荊州、郢州、峽州、歸州、房州、均州、夔州、忠州、萬州、金州.....
山南東道諸州,一股狂風吹過。
各地的大戶地主商賈們,都老實了許多。之前官府早就下了和買通知,可並沒有幾家主動的去繳糧,就算去繳糧的,也不過是象征性的送了幾車糧食去罷了。
而現在,商州那邊的情況傳來之後,那些地主豪強富商們坐不住了。
沒有誰想做下一個上洛十三家,更不想當張宣。
一家家開始連夜打包糧食,一輛輛糧車向著官倉駛去。
各地官府高興之餘,也連忙派人向李送捷。
一萬石...
五萬石.....
十萬石....
百萬石.....
山南東道十六州,各地官倉中的存糧正在不斷的增加,短短時間裏,已經新增了百萬石存糧。
這還僅僅是已經入庫的,而各地傳來的消息是,因為突然前來交糧的人太多,各地官倉外都排起了長隊,一時無法迅入庫。
百萬石新增入庫糧食,其實還隻是一部份而已。
畢竟,去年收成還行,今夏又普遍豐收,地主們手裏糧食還是不少的。隻是以前全都囤在家裏而已,這次李拿出了狠招,他們才老實的出來交糧。
百萬石糧食,這可是一大筆糧。如果加工成救災糧,兩石糧食配上其它各種材料就能加工出一個成人一年所需口糧。
一百萬石糧食,如果有足夠的配料,加工出的糧食,能夠保證五十萬人在災年一年口糧。雖然這個量有點低,但災年隻是為了吊命,勉強也是能行的。
五十萬人啊。
按李的預料,明的大災可能會遍及中原和關中地區,還有山南、淮南部份地區,涉及的人口肯定會破千萬。
大唐如今明麵上的人口才一千五百萬,但李估計真正的人口數量肯定有三千萬。
中原地區加上關中和山南、淮南那是天下最精華的地區,人口密度最大,一千萬人口差不多。
一千萬人口,正常的糧食需求很大,需要五千萬石糧以上。
但如果考慮在災年下,隻為活命續命,可以把這個數字壓到很低。
不過總共需要的數字還是會很大。
最可怕的其實是很多地方的糧食,多數集中在那些大戶手裏,而真正到了災年,許多大戶越的囤積糧食,更不可能放出來。於是一邊是普通百姓大量餓死,一麵卻是大族家裏囤積著大量糧食卻不肯拿出來,這讓糧食的缺口更大。
現在李就是要把大戶們手裏的糧食盡量的拿出來,收到官府手裏,統一調度,讓這些糧食成為活命糧,而不是僵屍糧,死糧。
“一百萬石啊!”
“我的個天啊,居然有這麽多。”
“你沒聽說這還隻是一部份嘛,如果全按規定的量收齊,估計還能增加不少。”
“他娘-的,這些家夥手裏的糧食還真多啊。”
“你不是廢話嘛,這天下糧食,起碼有一半是在這些土豪地主們手裏的,普通百姓家裏的糧食自己溫飽都不勉強的,哪有什麽存糧。朝廷每年征收的糧食,其實也是有限的。大量的糧食,還是在那些糧商和地主們的手裏,都在他們的糧倉裏麵。”
“一個山南東道,就增加了幾百萬石糧食,有了這幾百萬石糧食,官府底氣大多了。”
李也笑著點頭。
幾百萬石糧食在那些地主糧商們手裏,跟在官府手裏,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可能是在災情爆時,也可能拿不出來揮不了作用的僵屍糧,一個是能夠統一調配,能充分揮出作用的救命糧,當然是不同的。
“老師,既然這些人手裏有這麽多糧食,那我們把他們其它的糧食也買下來不好嗎,我們也是給他們留了口糧額度的啊!”承乾問李。
“太子啊,做事情,不能直來直去,更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死了。得一點點來,慢慢來。咱們要是直接開口就要收走大戶們所有的糧食,情況肯定又不一樣了。我們現在隻是收了額的一半,他們就不太情願,還是得殺雞儆猴,才能讓他們拿出糧來。得留餘地!”
“可如果我們籌不夠糧食,難道就看著他們囤積糧食?”
“當然不行,但還是那句話,得一步步來。”
“我們現在和買了他們一半的糧,先把這些糧食收進庫中再說。等過段時間,旱情更嚴重些,我們可以有理由,找他們再和買他們手中一半的糧食。等糧食收上以後,找機會,我們可以再來一次。總之,每次我們收一半,給他們留一半,總是留有餘地的。”
一次隻收一半,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很為大戶們考慮,但其實這就是個數字遊戲。
好比地主有一百石糧,第一次的一半,是五十。而如果是第二次,那地主們就隻能留下二十五石了,再來一次,那地主就隻剩下十二石半,再來一次,就隻剩下六石半。
隻要來上這麽三四次征一半,糧再多的地主,也會很快就沒多少了。
四次一半,實際存糧就縮水了十五倍。
可就因為每次隻征一半留一半,這就顯得朝廷很有底線,給了餘地。
“難道他們不會算這個賬?”
“當然能算,可你征四次,征走他們九成以上的糧食,跟你一上來就要他們九成糧,這是完全不同的。太子啊,做事情,同樣的目的,但可以有不同的手段,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未完待續。)
上洛張家,家主被斬,男丁充軍,女的籍沒,家產全部被沒入官。一個數百年的當地大族,被連根拔起。其餘十二家,也隻是稍好一點,家長被斬,雖沒追究家族其它人,但十二家也把一半家財田地交了出來,家中存糧更是隻留了一年口糧,其餘全部入官。
李以雷霆之威,給了所有人一個下馬威。
真正的殺雞儆猴。
十三個大族的當家人,當天人頭就全都掛在了上洛碼頭,高高的木杆,上麵一個籠子,裏麵就裝著十三個昨天都還在上洛跺跺腳,就能讓丹江都抖三抖的豪強。此刻,他們隻是十三顆被油炸過後,顯得麵目模糊的級罷了。
張家徹底完了,其餘十二家經此之後,也必然一撅不振。
商州上洛城裏、街頭巷尾、碼頭上,無數的人都在談論著這件事情。
“看不出來,一直笑嗬嗬的李相國,居然還有如此狠辣的一麵啊。”
“那是當然,不狠辣,如何震住吐穀渾和突厥人?”
“其實這件事情也不能怪李相國的,李相國給了他們機會的,一而再,再而三的,隻是他們自己作死罷了。他們還當自己是五姓七家不成?平時威風,那不過是在上洛城,在商州。而李相那是什麽人?朝廷的宰相,皇帝第一寵臣,還是太子的老師。如今出任山南東道的宣撫使、觀察使兼大都督,漢京營造使,還兼襄鄧兩州刺史,可謂是山南東大權盡握,張家他們還敢跟李相國對抗,這真是蠢到了極點。”
有人嘲諷,甚至興災樂禍。
也有人暗暗慶幸,幸好他們後來補上了欠糧。若是當初也跟張家他們一樣,稍遲疑一下,估計今天他們的人頭也就掛到了碼頭上了。
“不過也真是狠啊,張家幾千口人呢,男丁三百餘,全都配朔方了。”有人歎息。
到現在,大家還為李的雷霆手段而震驚,其餘十二家還好些,隻殺了一個家主,破了財,可起碼家族還在,以後還有機會恢複元氣。如張家這樣的可就是慘,一點機會都不給,徹底的給滅掉了。
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幾百年的大家族啊。
“聽說從張家抄出了數萬石存糧,金銀銅錢無數,田地上萬畝呢!”
“那肯定的,張家畢竟幾百年大族呢。”
“那又如何,現在人死族滅,這些糧食、金銀、田地、商鋪房宅碼頭,通通都成了朝廷的了。值得麽?”
“回頭看看也是,為了一點點糧食,把整個家族都賠進去了,真不值得。”
“是啊,朝廷也沒說要把糧全征走啊,隻是要一半,還是給留了額度的,額的也隻要一半,而且還是給錢和買的呢。”
“對啊,多少糧食能比一個家族更貴重?糧食麽,再值錢也有限,人才是最值錢的啊。”
各地,大家都在議論著,甚至開始轉了風向。
之前,是覺得糧食是我的,我就不願意賣給朝廷,馬上災年了,糧食會更值錢,現在市價給朝廷,虧本了。
但有上洛十三家前車之鑒,現在大家聊起來,談的更多的則是朝廷要糧,那就給糧吧,反正糧食再貴也沒有家族貴重啊。
畢竟,朝廷也沒有說把所有的糧食都拿走,也還是給大家留足了口糧,甚至額的,也還能保留一半的嘛。
許多大戶豪強,其實之前叫的響,但也不過是些欺軟怕硬的。他們以為朝廷不會真的來狠的來硬的,可現在李真的來狠的了,他們馬上就慫了馬上就軟了。
就跟那張宣一樣,被宣判後,不停的求饒,可那又有什麽用。
商州、鄧州、襄州、唐州、隋州、複州、荊州、郢州、峽州、歸州、房州、均州、夔州、忠州、萬州、金州.....
山南東道諸州,一股狂風吹過。
各地的大戶地主商賈們,都老實了許多。之前官府早就下了和買通知,可並沒有幾家主動的去繳糧,就算去繳糧的,也不過是象征性的送了幾車糧食去罷了。
而現在,商州那邊的情況傳來之後,那些地主豪強富商們坐不住了。
沒有誰想做下一個上洛十三家,更不想當張宣。
一家家開始連夜打包糧食,一輛輛糧車向著官倉駛去。
各地官府高興之餘,也連忙派人向李送捷。
一萬石...
五萬石.....
十萬石....
百萬石.....
山南東道十六州,各地官倉中的存糧正在不斷的增加,短短時間裏,已經新增了百萬石存糧。
這還僅僅是已經入庫的,而各地傳來的消息是,因為突然前來交糧的人太多,各地官倉外都排起了長隊,一時無法迅入庫。
百萬石新增入庫糧食,其實還隻是一部份而已。
畢竟,去年收成還行,今夏又普遍豐收,地主們手裏糧食還是不少的。隻是以前全都囤在家裏而已,這次李拿出了狠招,他們才老實的出來交糧。
百萬石糧食,這可是一大筆糧。如果加工成救災糧,兩石糧食配上其它各種材料就能加工出一個成人一年所需口糧。
一百萬石糧食,如果有足夠的配料,加工出的糧食,能夠保證五十萬人在災年一年口糧。雖然這個量有點低,但災年隻是為了吊命,勉強也是能行的。
五十萬人啊。
按李的預料,明的大災可能會遍及中原和關中地區,還有山南、淮南部份地區,涉及的人口肯定會破千萬。
大唐如今明麵上的人口才一千五百萬,但李估計真正的人口數量肯定有三千萬。
中原地區加上關中和山南、淮南那是天下最精華的地區,人口密度最大,一千萬人口差不多。
一千萬人口,正常的糧食需求很大,需要五千萬石糧以上。
但如果考慮在災年下,隻為活命續命,可以把這個數字壓到很低。
不過總共需要的數字還是會很大。
最可怕的其實是很多地方的糧食,多數集中在那些大戶手裏,而真正到了災年,許多大戶越的囤積糧食,更不可能放出來。於是一邊是普通百姓大量餓死,一麵卻是大族家裏囤積著大量糧食卻不肯拿出來,這讓糧食的缺口更大。
現在李就是要把大戶們手裏的糧食盡量的拿出來,收到官府手裏,統一調度,讓這些糧食成為活命糧,而不是僵屍糧,死糧。
“一百萬石啊!”
“我的個天啊,居然有這麽多。”
“你沒聽說這還隻是一部份嘛,如果全按規定的量收齊,估計還能增加不少。”
“他娘-的,這些家夥手裏的糧食還真多啊。”
“你不是廢話嘛,這天下糧食,起碼有一半是在這些土豪地主們手裏的,普通百姓家裏的糧食自己溫飽都不勉強的,哪有什麽存糧。朝廷每年征收的糧食,其實也是有限的。大量的糧食,還是在那些糧商和地主們的手裏,都在他們的糧倉裏麵。”
“一個山南東道,就增加了幾百萬石糧食,有了這幾百萬石糧食,官府底氣大多了。”
李也笑著點頭。
幾百萬石糧食在那些地主糧商們手裏,跟在官府手裏,那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一個可能是在災情爆時,也可能拿不出來揮不了作用的僵屍糧,一個是能夠統一調配,能充分揮出作用的救命糧,當然是不同的。
“老師,既然這些人手裏有這麽多糧食,那我們把他們其它的糧食也買下來不好嗎,我們也是給他們留了口糧額度的啊!”承乾問李。
“太子啊,做事情,不能直來直去,更不能一棍子就把人打死了。得一點點來,慢慢來。咱們要是直接開口就要收走大戶們所有的糧食,情況肯定又不一樣了。我們現在隻是收了額的一半,他們就不太情願,還是得殺雞儆猴,才能讓他們拿出糧來。得留餘地!”
“可如果我們籌不夠糧食,難道就看著他們囤積糧食?”
“當然不行,但還是那句話,得一步步來。”
“我們現在和買了他們一半的糧,先把這些糧食收進庫中再說。等過段時間,旱情更嚴重些,我們可以有理由,找他們再和買他們手中一半的糧食。等糧食收上以後,找機會,我們可以再來一次。總之,每次我們收一半,給他們留一半,總是留有餘地的。”
一次隻收一半,聽起來好像很高大上,很為大戶們考慮,但其實這就是個數字遊戲。
好比地主有一百石糧,第一次的一半,是五十。而如果是第二次,那地主們就隻能留下二十五石了,再來一次,那地主就隻剩下十二石半,再來一次,就隻剩下六石半。
隻要來上這麽三四次征一半,糧再多的地主,也會很快就沒多少了。
四次一半,實際存糧就縮水了十五倍。
可就因為每次隻征一半留一半,這就顯得朝廷很有底線,給了餘地。
“難道他們不會算這個賬?”
“當然能算,可你征四次,征走他們九成以上的糧食,跟你一上來就要他們九成糧,這是完全不同的。太子啊,做事情,同樣的目的,但可以有不同的手段,我們要注意方式方法!”(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