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太府寺卿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向皇帝稟報帝國新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帝國的財政非常良好,沒有赤字。


    而且還有非常良好的結餘,尤其是隨著帝國的登萊金礦、石見銀山以及別子銅礦這三大金銀銅礦的產出,帝國鑄幣總局的材料現在是相當的充裕。鑄幣車間日夜不停的鑄造著金屬貨幣。


    “預計今年帝國黃金年產量達到一百萬兩,白銀年產量達三百萬兩,而銅年產量能達到三百萬斤以上。”


    大華以銅錢為主幣,以金銀幣為輔幣,又發行鈔票流通。紙鈔為是貨幣,隻是金屬貨幣的代替品,本身依靠的還是能夠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信用。


    大華的貨幣靠的還是金銀銅幣,過去中原的金銀銅產量一直很低,雖然千百年的貴金屬累積,但依然是長期錢荒,貨幣不足。在發行了紙鈔之後,才算是勉強解決了一些錢荒問題。


    隋唐之時,每年黃金開采量不過萬兩左右,白銀的產量也同樣極低,就算是銅的產量,也一直不高。


    而現在,大華的堪探和開采技術不斷提升,在各地不斷的發現金銀銅礦,開采力度也大增,尤其是這兩年這三大超級巨礦的發現以及開采,更是讓大華將步入不再缺金少銀沒有銅可用的新局麵。


    金銀銅都算是貴金屬,甚至是天然的貨幣。這可不比完全靠信用的紙鈔,紙鈔本身一錢不值,但金銀銅卻是天然貨幣,哪怕離開了大華帝國的疆域,到了番邦外國,也一樣能夠做為貨幣使用。


    一年一百萬兩黃金產量,三百萬兩的白銀產量,還有高達三百萬斤的銅產量。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震驚的數字。


    這麽多的金銀銅,能鑄成多少貨幣?


    金銀幣都隻有八成八的含量,這意味著每年開采的金銀都鑄成金銀幣,那一年能鑄成一百多萬金幣,和三百多萬銀幣。一金現在值五銀或二十貫銅錢,那就是價值兩千多萬貫的金幣,一千多萬貫的銀幣。


    三百多萬斤銅,也有鑄造大量的銅錢,麵額兩文和五文的銅錢,一枚含銅並沒多少,這麽多銅,至少能鑄出三百多萬貫。


    加起來,一年的金銀銅開采量拿來鑄幣,就能得到三千多萬貫銅錢。這僅是一年而已,如果每年都有這麽多,十年可就是三億多貫。


    大華如今貿易興旺,工商繁榮,但經濟總量也頂多幾十億而已。


    可以說,這麽大的金銀銅開采量,很快就能徹底改變錢荒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帶來貨幣過多,進而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錢少了愁人,現在錢多了也一樣愁人。


    朝廷獲得這麽多的金銀銅,也是一個麻煩。


    雖然這些金銀銅開采過來並不就是屬於朝廷,就以三大礦為例,都是私人投資,招募股本建礦開采。


    朝廷向他們收承包費、收礦稅以及企業所得稅這些,其餘的大頭是歸礦場商人和股東們所有的,他們產出的金銀銅,除上繳礦課的那部份外,其餘的則按收購價由官府收購。


    所以,得到這些貴金屬,朝廷一年也得花不少錢。


    當然,朝廷轉手鑄造成貨幣,鑄幣的利潤能達到一成。轉手就賺了一成的利潤,那就是起碼三百多萬貫,這些貴金屬成為貨幣,一部份用做付給礦商的收購款,剩餘的就進入國庫。


    國庫的貨幣再轉存銀行,進入流通,又能放貸收息。


    錢會越滾越多。


    太府寺卿想著以後不缺錢,是非常高興。


    但皇帝張超卻開始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曆史上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銀礦金礦,每年運回去的金銀無數。


    但挖了無數金銀的西班牙卻沒因此強大太久,反而很快衰弱,倒是成就了英法等國的崛起。


    究其原因,還是大量金銀流入西班牙,導致王室貴族以及那些大商人們開始揮霍成性,奢侈無比,而這些金銀並沒讓普通百姓受益,反而因為大量的金銀湧入,導致物價過高,百姓生活更難。


    西班牙人有錢後,沒有發展自己的工業,反倒是一味的到英法去買買買,英法拿著西班牙人的訂單和錢,慢慢的發展起了自己的基礎工業,最後這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成就了他們崛起之路。


    所以說,有時候錢多了也不是好事。


    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就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當然,沒錢也不行。


    “陛下?”


    太府寺卿見皇帝神遊天外,等了一會也沒見回神,隻得小聲呼喚。


    “嗯。”張超終於回過神來。


    “愛卿,朕以為如今朝廷自從有了鈔票之後,其實對於貨幣需求依賴減少了許多。這兩年朝廷回收舊幣,改鑄發行新幣,到目前為止,也發行了不少幣了吧?”


    太府寺卿做為專管財務的大管家,當然很清楚這些。


    那些數字他熟記在心,幾乎脫口而出。


    “陛下,大華開國以來,禁舊幣流通,統統回收改鑄為新幣發行。銅錢發行二文和五文錢,而金銀幣皆發行一元幣。另發行可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紙票流通於市。得益於我大華的金銀銅儲量,以及鑄幣技術。三年來,總共鑄造發行二文銅錢三百億個,五文銅錢二百億個。一元金幣五百萬個,一元銀幣五千萬個。”


    太府寺卿說的都是整數,但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要知道,在唐朝的時候,全國錢監在各地有一百個鑄錢爐,每爐一年鑄錢不過三千貫左右,全國一年鑄造的銅錢總量不過三十來萬貫。


    三十萬貫銅錢,不過三億枚銅錢。


    而大華立國不過三年時間不到,通過回收舊幣獲得大量材料,利用在貞觀之時已經成熟的先進鑄幣技術,每年鑄造銅幣過百億個。這是唐初鑄幣量的幾十倍之多。


    而鑄幣量更高,因為大華的銅錢沒有一文的銅錢,而是兩文和五文銅錢,使得這五百多億個銅錢,實際上價值更高。


    一千六百億文銅錢,那就是價值一億六千萬貫,三年相當於鑄造了唐初五百年的貨幣量。


    這還不說鑄了五百多萬個金幣和五千萬個銀幣。


    五百萬金幣又值一億貫,五千萬銀幣更值兩個億。


    三年鑄幣的金銀銅貨幣量,達到了四億六千萬貫值。


    而紙鈔也發行了兩個億。


    這其實還並不就是大華的所有貨幣總量,因為大華雖然下令回收舊錢,但這個回收也給了時限,並不是馬上就禁止流通舊幣,還有大量的貨幣依然在使用。


    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依然直接把金銀稱重來講價交易,更有些地方,還拿著漢朝時的五銖錢在用的。


    有這麽多的金銀銅貨幣,以及大量的金銀儲量,其實大華完全可以以此為準備金發行更多的紙鈔。


    畢竟如今的趨勢是大家越來越習慣於用紙鈔,紙鈔交易發便,銅錢最小的麵額都是兩文錢,而紙鈔不但有一文錢,甚至還有半文錢的麵額,這大大方便了平時的生活零用。


    紙鈔不但有小麵額,而且也有百文的麵額。


    至於更大額的交易,則可以直接到銀行轉賬,或者用銀行的支票,哪怕是用金銀幣也可以。


    如果拿一年的金銀產量做為準備發行金,三千萬貫價值的金銀,可以直接發行一億五千萬鈔票。以現在的金銀儲量來說,哪怕朝廷發行個十億二十億鈔票都是可以的。


    “以後不用把所有的金銀都用來鑄幣,朕以為每年鑄造大約一百萬枚金幣,和五百萬枚銀幣就可以了,再二文和五文銅錢各鑄五十億。”


    這個量,相當於金銀幣值四千萬貫,銅錢三千五百萬貫,總值七千五百萬貫。


    “每年再發行三千五百萬貫紙鈔。”


    如此一來,每年貨幣發行總量一億貫。


    “陛下,那剩下的金銀呢?”


    “一部份做為紙鈔的發行準備金,按一比五的準備金直接鑄成金磚儲存。剩下的,一部分可以放開出售給民間,用做金銀首飾器物等。餘下的,朕另有他用。”


    大華現在的金銀產量確實非常多了,從缺金少銀,一下子成為金銀產量大國。甚至可以說,現在大華的金銀產量可能已經能占到全球產量的絕大部份了。


    在歐洲,金銀產量比在一比十之間,所以羅馬的金銀比率在一比十到一比十三之間,而在法蘭克,因為銀產量高些,並且能從蠻國得到不少銀,因此金銀比更高。


    而大華現在的金銀比卻隻有一比五。


    大華的銀子比歐洲的銀子那是貴多了,貴了兩三倍。


    如果把大華的黃金拿到歐洲卻套現白銀,能換回更多白銀。不過如今大華的白銀產量這麽高,也並不需要白銀進口,大華反而是可以做白銀出口。大華的黃金現在也產量高,拿黃金到歐洲去套白銀,再換成各種物資,比如奴隸、皮毛、礦產等倒也還是有的賺的。


    甚至可以給歐洲各國借款放貸,貸款的時候以黃金為單位,然後結算的時候,要他們用白銀為單位結算,一進一出,能賺不少。


    有了錢,到時到歐洲去買買買,買地皮買奴隸,有什麽就買什麽回來,隻要買的都是資源類的就絕不會虧,這些資源弄回來,在中原深加工一下,到時還能再賣回去,又能賺一筆。


    張超捏著自己的下巴,感覺自己這賬一點都不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好地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藍色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藍色並收藏唐朝好地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