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整改方案確定,隨即進行兵員補充,並展開訓練。
為了方便整合,士孫瑞很快就帶著挑選出的將士北上,趕赴太原,與留守的步兵營、射聲營匯合,一起東進。
劉表去送士孫瑞,兩人在小平津握手道別。
士孫瑞對劉表說,你可以跟著天子東進,一路上多看看,自然能明白天子新政的高明之處。有了真切的感悟,你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說服別人。
否則就是一堆廢話,連自己都不相信。
劉表深表讚同的同時,又有些擔心。萬一我遲遲寫不出文章,天子沒耐心了,那怎麽辦?
士孫瑞深深地看了劉表一眼,無聲而笑。
他知道劉表在擔心什麽。
劉表年近六十,做不做官的不重要,劉琦、劉琮兄弟卻耽誤不得。一個家族能不能持續興盛,關鍵就看子孫有沒有出息。
“景升,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讓伯玉先跟著我。北軍剛剛調整完,還有不少空缺。校尉、假校尉、長史之類不敢說,安排個其他官職,我還是可以做到的。”
士孫瑞頓了頓,又道:“我給本初送了信,也是這麽說的。”
劉表看了士孫瑞兩眼,露出一絲釋然的淺笑。
士孫瑞的麵子就是大,連袁紹的兒子都敢護。
不過話又說回來,天子想攔也攔不過來。天下官員還是以士大夫居多,朝廷管得再嚴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與其搞得針鋒相對,互相隱瞞,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一點,他深有體會。
在荊州時,他也曾有同樣的無奈。
“多謝君榮的好意。隻是犬子與劉玄德有約,不能食言。”
士孫瑞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劉備身邊人少,劉琦有更多的出頭機會,自然比入北軍更佳。
“就此別過。”士孫瑞拱拱手。“希望能早日讀到你的高論。”
劉表哈哈一笑,拱手告別。“謹祝君榮一路順風,馬到功成。”
——
袁紹抬起手,輕輕的敲了敲車壁。
跟在車旁的袁譚連忙附身過去,將車窗拉開一條縫。
“阿翁?”
袁紹睜開眼睛,目光漸漸聚攏。“到哪兒了?”
袁譚抬頭看了一眼四周。“已經進了汝陽界,再有十幾裏就到家了。阿翁若是累了,不妨休息一下,臥雪亭就在前麵。”
“臥雪亭啊。”袁紹沉吟了片刻,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袁氏四世三公,為大漢第一流的世家,始祖袁安的事跡自然廣為流傳,臥雪的故事更是如此。天下鄉亭中以臥雪為名的很多,汝陽也有一個。
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家鄉,在臥雪亭歇歇腳,或許不是壞事。
馬車又向前走了裏餘,便到了臥雪亭。馬車停住,袁譚親自抱起袁紹下車,準備到亭中休息片刻。
“就在外麵吧。”袁紹突然說道。
袁譚愣了一下,卻還是照辦,命人在亭外設了擋風的帷幕和案幾,又墊上厚厚的軟墊,這才將袁紹抱了過去。
袁紹靠著案幾,正對著臥雪亭,看著門上匾額中兩個端莊的隸書,一時感慨。
如果他記得不錯的話,這兩個字應該是蔡邕手書。
汝南袁氏與陳留蔡氏是世交,袁氏有人去世,常由蔡邕編撰碑文甚至書丹。隻可惜,蔡邕被王允殺了,沒辦法再給他寫碑文了。
多年以來,袁紹第一次覺得王允殺蔡邕有些魯莽。
一個書生而已,何必搞得滿城風雨,留著又何妨?
盯著“臥雪”二字看了一會兒,袁紹的有些累了,閉上眼睛。
但他的心情卻平靜了許多,仿佛從袁安臥雪的故事中得到了撫慰。
袁譚拱手站在一旁,神情肅穆。
郭圖站在不遠處,抬頭看著遠處,神情有些蕭索。
逢紀、荀諶都沒有跟來。荀諶回了家鄉潁陰,逢紀說是去訪友,具體訪誰,不得而知。
袁紹知道這些,卻沒有問。
韓馥死後,荀諶就與他貌合神離。之所以跟著他回豫州,不過是天子不肯輕易接納他。隻是以荀氏的影響力,荀諶重新入仕是遲早的事,自然沒必要一直跟著他。
逢紀也差不多,沒有去路的隻有郭圖。
郭圖曾遭天子折辱,不想再受委屈,所以跟著他來了汝南。雖然袁紹已經知道是郭圖不經他同意,親筆寫了請罪疏,袁紹還是原諒了他。
事到如今,還有誰是不可原諒的呢。
真要計較起來,隻怕連親兒子袁譚都靠不住。
見袁紹閉目養神,袁譚躡手躡腳地走到郭圖身邊,使了個眼色,一起走到幾十步開外。
“馬上就到了。”袁譚輕聲說道,神情不安。
郭圖嗯了一聲。
“會不會有意外?”袁譚又道,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帷幕。“阿翁病成這樣,怕是受不住羞辱。”
郭圖咂了咂嘴。“不會,我已經安排好了,不會驚動別人的。他現在應該不想見人,否則也不會留在亭外吹風了。”
袁譚眼神閃了閃,沒吭聲。
他也想到了袁紹不肯進亭的原因,隻是沒像郭圖說得這麽直白。
這一路走來,他們刻意與外人保持距離,就是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以免刺激袁紹。
袁紹大概也清楚這一點,非常配合,極其低調。就像當年棄官奔喪,生怕被許劭批評,進汝南之前就遣散隨從遊俠一樣。
郭圖提前派人購置了一座偏僻的宅子,就在城外的袁氏塋附近。他們不用進城,可以直接入住,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有騎士從遠處馳來,遠遠地就下了馬,將坐騎係在道旁的樹上,快步趕到郭圖麵前,躬身一拜。
“郭君,大事不好。”
“怎麽了?”郭圖眉頭一跳,語氣有些惶急。
“袁術派人回鄉,說是收回成命,同意袁公重歸袁氏宗族。”
郭圖大喜,與袁譚交換了一個眼神,異口同聲的說道:“這是好事啊。”
騎士臉上卻看不出一點喜色,反倒極其尷尬。
郭圖迅速冷靜下來。“還有什麽事?”
“他……”騎士咽了一口唾沫。“他讓人刻了一塊碑,就在文開公(袁成)的墓旁。”
郭圖的臉色頓時煞白,隨即又漲得通紅。
不用騎士再說,他也猜得到了。
不用說,那塊碑上肯定就是他代袁紹寫的請罪疏。
7017k
為了方便整合,士孫瑞很快就帶著挑選出的將士北上,趕赴太原,與留守的步兵營、射聲營匯合,一起東進。
劉表去送士孫瑞,兩人在小平津握手道別。
士孫瑞對劉表說,你可以跟著天子東進,一路上多看看,自然能明白天子新政的高明之處。有了真切的感悟,你寫出來的文章才能說服別人。
否則就是一堆廢話,連自己都不相信。
劉表深表讚同的同時,又有些擔心。萬一我遲遲寫不出文章,天子沒耐心了,那怎麽辦?
士孫瑞深深地看了劉表一眼,無聲而笑。
他知道劉表在擔心什麽。
劉表年近六十,做不做官的不重要,劉琦、劉琮兄弟卻耽誤不得。一個家族能不能持續興盛,關鍵就看子孫有沒有出息。
“景升,你要是不放心,可以讓伯玉先跟著我。北軍剛剛調整完,還有不少空缺。校尉、假校尉、長史之類不敢說,安排個其他官職,我還是可以做到的。”
士孫瑞頓了頓,又道:“我給本初送了信,也是這麽說的。”
劉表看了士孫瑞兩眼,露出一絲釋然的淺笑。
士孫瑞的麵子就是大,連袁紹的兒子都敢護。
不過話又說回來,天子想攔也攔不過來。天下官員還是以士大夫居多,朝廷管得再嚴也不可能麵麵俱到。與其搞得針鋒相對,互相隱瞞,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一點,他深有體會。
在荊州時,他也曾有同樣的無奈。
“多謝君榮的好意。隻是犬子與劉玄德有約,不能食言。”
士孫瑞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麽。
劉備身邊人少,劉琦有更多的出頭機會,自然比入北軍更佳。
“就此別過。”士孫瑞拱拱手。“希望能早日讀到你的高論。”
劉表哈哈一笑,拱手告別。“謹祝君榮一路順風,馬到功成。”
——
袁紹抬起手,輕輕的敲了敲車壁。
跟在車旁的袁譚連忙附身過去,將車窗拉開一條縫。
“阿翁?”
袁紹睜開眼睛,目光漸漸聚攏。“到哪兒了?”
袁譚抬頭看了一眼四周。“已經進了汝陽界,再有十幾裏就到家了。阿翁若是累了,不妨休息一下,臥雪亭就在前麵。”
“臥雪亭啊。”袁紹沉吟了片刻,點點頭,算是答應了。
袁氏四世三公,為大漢第一流的世家,始祖袁安的事跡自然廣為流傳,臥雪的故事更是如此。天下鄉亭中以臥雪為名的很多,汝陽也有一個。
回到闊別二十餘年的家鄉,在臥雪亭歇歇腳,或許不是壞事。
馬車又向前走了裏餘,便到了臥雪亭。馬車停住,袁譚親自抱起袁紹下車,準備到亭中休息片刻。
“就在外麵吧。”袁紹突然說道。
袁譚愣了一下,卻還是照辦,命人在亭外設了擋風的帷幕和案幾,又墊上厚厚的軟墊,這才將袁紹抱了過去。
袁紹靠著案幾,正對著臥雪亭,看著門上匾額中兩個端莊的隸書,一時感慨。
如果他記得不錯的話,這兩個字應該是蔡邕手書。
汝南袁氏與陳留蔡氏是世交,袁氏有人去世,常由蔡邕編撰碑文甚至書丹。隻可惜,蔡邕被王允殺了,沒辦法再給他寫碑文了。
多年以來,袁紹第一次覺得王允殺蔡邕有些魯莽。
一個書生而已,何必搞得滿城風雨,留著又何妨?
盯著“臥雪”二字看了一會兒,袁紹的有些累了,閉上眼睛。
但他的心情卻平靜了許多,仿佛從袁安臥雪的故事中得到了撫慰。
袁譚拱手站在一旁,神情肅穆。
郭圖站在不遠處,抬頭看著遠處,神情有些蕭索。
逢紀、荀諶都沒有跟來。荀諶回了家鄉潁陰,逢紀說是去訪友,具體訪誰,不得而知。
袁紹知道這些,卻沒有問。
韓馥死後,荀諶就與他貌合神離。之所以跟著他回豫州,不過是天子不肯輕易接納他。隻是以荀氏的影響力,荀諶重新入仕是遲早的事,自然沒必要一直跟著他。
逢紀也差不多,沒有去路的隻有郭圖。
郭圖曾遭天子折辱,不想再受委屈,所以跟著他來了汝南。雖然袁紹已經知道是郭圖不經他同意,親筆寫了請罪疏,袁紹還是原諒了他。
事到如今,還有誰是不可原諒的呢。
真要計較起來,隻怕連親兒子袁譚都靠不住。
見袁紹閉目養神,袁譚躡手躡腳地走到郭圖身邊,使了個眼色,一起走到幾十步開外。
“馬上就到了。”袁譚輕聲說道,神情不安。
郭圖嗯了一聲。
“會不會有意外?”袁譚又道,下意識地回頭看了一眼帷幕。“阿翁病成這樣,怕是受不住羞辱。”
郭圖咂了咂嘴。“不會,我已經安排好了,不會驚動別人的。他現在應該不想見人,否則也不會留在亭外吹風了。”
袁譚眼神閃了閃,沒吭聲。
他也想到了袁紹不肯進亭的原因,隻是沒像郭圖說得這麽直白。
這一路走來,他們刻意與外人保持距離,就是不想引起別人的注意,以免刺激袁紹。
袁紹大概也清楚這一點,非常配合,極其低調。就像當年棄官奔喪,生怕被許劭批評,進汝南之前就遣散隨從遊俠一樣。
郭圖提前派人購置了一座偏僻的宅子,就在城外的袁氏塋附近。他們不用進城,可以直接入住,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有騎士從遠處馳來,遠遠地就下了馬,將坐騎係在道旁的樹上,快步趕到郭圖麵前,躬身一拜。
“郭君,大事不好。”
“怎麽了?”郭圖眉頭一跳,語氣有些惶急。
“袁術派人回鄉,說是收回成命,同意袁公重歸袁氏宗族。”
郭圖大喜,與袁譚交換了一個眼神,異口同聲的說道:“這是好事啊。”
騎士臉上卻看不出一點喜色,反倒極其尷尬。
郭圖迅速冷靜下來。“還有什麽事?”
“他……”騎士咽了一口唾沫。“他讓人刻了一塊碑,就在文開公(袁成)的墓旁。”
郭圖的臉色頓時煞白,隨即又漲得通紅。
不用騎士再說,他也猜得到了。
不用說,那塊碑上肯定就是他代袁紹寫的請罪疏。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