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欣喜若狂,近乎失態。
劉備、孫策卻有些懵。
久聞天子開明,能容人,是以大臣們不管是否與天子意見一致,很少會與天子反目成仇。頑固如周忠,因為反對天子的意見,在家賦閑近兩年,最後還是被天子的誠意感動,欣然接任司空。
但天子答應張昭,在渤海罷度田令,還是讓他們大感意外。
孫策與張昭相處四五年,最清楚張昭的脾氣。若非天子所言正中下懷,張昭是不會這麽激動,甚至說出“以身證道”這樣的誓言。
一瞬間,之前的種種猜疑都化為煙雲。
天子的胸懷之廣,超出他們的想象。他們大可不必為之前的遲疑擔心受怕,一心想著保存實力,脫離天子的掌控,以求自身安全。
“陛下氣度,臣欽佩之至。”劉備起身施禮。
孫策也跟著起身,表達了類似的感覺。
劉協搖搖手,心情卻有些無奈。
他之所以給張昭這個機會,不是他大度,而是無奈。
憑借著度田帶來的軍心士氣,他在戰場上高歌猛進,攻城掠地。可是世家、儒生的反抗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荀彧親赴行在,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城池可以圍而不攻,也可以強行突破,但人心卻不能如法炮製。
如果說黨錮是強行突破,最後搞得一地雞毛,那河東就是圍而不攻。從這幾年的效果來看,實在談不上理想。那些大族占著土地不放,同時又吃到了重蠶桑、通西域的紅利,活得很滋潤。
想來想去,圍三闕一可能才是上策。
你們不是懷疑度田的好處嗎?那就讓你們看看度田真正的威力。
不想度田也可以,你們全部搬到渤海去,按照你們希望的方式發展。時代的紅利,你們也別想蹭。看你們能發展到什麽程度,又能堅持到什麽時候,最後在懸殊的利益麵前,能不能堅守你們的原則。
就算張昭一時獲得了成功,將試點的郡國擴展到十個,他也不用擔心。
大漢有一百多個郡國,拿出十個來做試點,不會影響大局。
相反,給這些頑固分子一個驗證的機會,避免他們鋌而走險,緩解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利大於弊。
有比較才有鑒別,到時候,他們的失敗會進一步證明度田的意義。
在這一點上,劉協有足夠的自信。
兩千年的曆史,已經反複證明了這個規律。
“施政當寬,治軍當專。”劉協調整了一下情緒,再次露出笑容。“大漢疆域廣大,風土人情殊異,非三代之方國可比,當因地製宜,因時而異,不可一概論之。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張卿,你說是麽?”
張昭心情正好,也不計較天子的細微差別,點頭附和。
劉協話鋒一轉。“治軍則不然。軍議時,固然可以暢所欲言,各呈己見。執行的時候卻須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不能令出多門,否則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取勝。二位以為然否?”
劉備、孫策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說道:“陛下所言甚是。”
劉協又看了張昭一眼。“張卿意下如何?”
張昭沉默了片刻,躬身說道:“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非天子誰能為?”
劉協嘴角輕挑,滿意地點了點頭。
有你這句話,渤海這個試點就值了一半。
——
張昭出帳,就扔下了孫策,直接找到了荀彧。
天子同意在渤海罷免度田令,並不代表這件事就行了。按照朝廷當前的製度,他要提出試行方案,提交司徒府審批,很可能還要經過朝議這樣的流程。
他與朝中大臣素無往來,人微言輕,能否通過尚未可知。如果能得到荀彧的支持,成功率就大多了。
兩人客套一番後,張昭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他想請荀彧與他合作,一起擬定方案,並說服三公九卿。
荀彧聽了,大為驚訝,隨即又喜上眉梢。
冀州平定,遼東的戰事交給了荀攸,益州的戰事交給了士孫瑞,天子的重心必然會轉向朝政,兗豫青徐的度田該如何進行,就成了擺在他麵前的問題。
他最擔心的就是天子挾戰勝之威,依冀州例,在中原強行度田。
他不反對度田,但強行度田很可能會造成流血,甚至發生叛亂,他不能不關注。
如今天子有意讓張昭在渤海試行,無異於打開了一個缺口,也表達了足夠的誠意和耐心。
如果張昭能夠成功,不僅可以避免激烈的衝突,還能證明度田不是王道的必經之路,德政一樣可以實現王道,對儒門的意義非比尋常。
荀彧立刻表示,願意支持張昭完成方案,並說服朝中公卿。
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荀彧隨即又提醒張昭,你應該和虞翻聯絡一下,征詢他的意見。
虞翻是難得的奇才,深得天子信任。如今主持講武堂,在公卿在臣中也頗有影響力。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將來朝會時會順利很多。
張昭聽了,卻有些為難。
他雖然曾與虞翻共侍孫策,相處卻不怎麽和諧,經常意見相左。這次虞翻去渤海協助孫策軍事,兩人幾乎沒怎麽交流。對他在渤海推行的度田,虞翻也不怎麽讚同。
想尋求虞翻的幫助,恐怕是緣木求魚。
荀彧見狀,決定親自出麵,和虞翻談談。
在等待宴會開始前的短暫空檔,荀彧和荀攸聊起了這件事。
荀攸聽完,對荀彧說道:“叔父不必找虞翻商量了,他不會支持的。”
“為何?”
“因為這是必敗之局,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荀攸悄聲說道:“叔父真以為周製可以複興,禮樂可以致王道?”
荀彧驚訝地看著荀攸。“公達,你竟是這樣認為的?你還是儒門子弟嗎?”
荀攸反問道:“叔父說的是哪個儒門?夫子之儒門,孟子之儒門,還是我先祖荀子之儒門?”
荀彧一時語塞,竟不知從何答起。
荀攸歎了一口氣。“叔父,儒門內鬥了幾百年,今文、古文,師法、家法,眾說紛紜,德政具體是什麽都沒有定論,想在四年之內實現王道,談何容易?恕我直言,真要是大量世家遷入渤海,渤海就是具體而微的東京。朱門酒臭,路有餓殍。處士橫議,政令不行。所幸明主在朝,不會有再有董卓進京這樣的事發生。你們需要擔心的,隻是海賊而已。”
7017k
劉備、孫策卻有些懵。
久聞天子開明,能容人,是以大臣們不管是否與天子意見一致,很少會與天子反目成仇。頑固如周忠,因為反對天子的意見,在家賦閑近兩年,最後還是被天子的誠意感動,欣然接任司空。
但天子答應張昭,在渤海罷度田令,還是讓他們大感意外。
孫策與張昭相處四五年,最清楚張昭的脾氣。若非天子所言正中下懷,張昭是不會這麽激動,甚至說出“以身證道”這樣的誓言。
一瞬間,之前的種種猜疑都化為煙雲。
天子的胸懷之廣,超出他們的想象。他們大可不必為之前的遲疑擔心受怕,一心想著保存實力,脫離天子的掌控,以求自身安全。
“陛下氣度,臣欽佩之至。”劉備起身施禮。
孫策也跟著起身,表達了類似的感覺。
劉協搖搖手,心情卻有些無奈。
他之所以給張昭這個機會,不是他大度,而是無奈。
憑借著度田帶來的軍心士氣,他在戰場上高歌猛進,攻城掠地。可是世家、儒生的反抗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激烈。荀彧親赴行在,就是一個明顯的信號。
城池可以圍而不攻,也可以強行突破,但人心卻不能如法炮製。
如果說黨錮是強行突破,最後搞得一地雞毛,那河東就是圍而不攻。從這幾年的效果來看,實在談不上理想。那些大族占著土地不放,同時又吃到了重蠶桑、通西域的紅利,活得很滋潤。
想來想去,圍三闕一可能才是上策。
你們不是懷疑度田的好處嗎?那就讓你們看看度田真正的威力。
不想度田也可以,你們全部搬到渤海去,按照你們希望的方式發展。時代的紅利,你們也別想蹭。看你們能發展到什麽程度,又能堅持到什麽時候,最後在懸殊的利益麵前,能不能堅守你們的原則。
就算張昭一時獲得了成功,將試點的郡國擴展到十個,他也不用擔心。
大漢有一百多個郡國,拿出十個來做試點,不會影響大局。
相反,給這些頑固分子一個驗證的機會,避免他們鋌而走險,緩解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利大於弊。
有比較才有鑒別,到時候,他們的失敗會進一步證明度田的意義。
在這一點上,劉協有足夠的自信。
兩千年的曆史,已經反複證明了這個規律。
“施政當寬,治軍當專。”劉協調整了一下情緒,再次露出笑容。“大漢疆域廣大,風土人情殊異,非三代之方國可比,當因地製宜,因時而異,不可一概論之。在目標一致的情況下,應該允許不同的聲音存在。張卿,你說是麽?”
張昭心情正好,也不計較天子的細微差別,點頭附和。
劉協話鋒一轉。“治軍則不然。軍議時,固然可以暢所欲言,各呈己見。執行的時候卻須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不能令出多門,否則縱有百萬大軍也難以取勝。二位以為然否?”
劉備、孫策互相看了一眼,不約而同的說道:“陛下所言甚是。”
劉協又看了張昭一眼。“張卿意下如何?”
張昭沉默了片刻,躬身說道:“子曰:天下有道,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國之大事,唯祀與戎,非天子誰能為?”
劉協嘴角輕挑,滿意地點了點頭。
有你這句話,渤海這個試點就值了一半。
——
張昭出帳,就扔下了孫策,直接找到了荀彧。
天子同意在渤海罷免度田令,並不代表這件事就行了。按照朝廷當前的製度,他要提出試行方案,提交司徒府審批,很可能還要經過朝議這樣的流程。
他與朝中大臣素無往來,人微言輕,能否通過尚未可知。如果能得到荀彧的支持,成功率就大多了。
兩人客套一番後,張昭開門見山的說明了來意。
他想請荀彧與他合作,一起擬定方案,並說服三公九卿。
荀彧聽了,大為驚訝,隨即又喜上眉梢。
冀州平定,遼東的戰事交給了荀攸,益州的戰事交給了士孫瑞,天子的重心必然會轉向朝政,兗豫青徐的度田該如何進行,就成了擺在他麵前的問題。
他最擔心的就是天子挾戰勝之威,依冀州例,在中原強行度田。
他不反對度田,但強行度田很可能會造成流血,甚至發生叛亂,他不能不關注。
如今天子有意讓張昭在渤海試行,無異於打開了一個缺口,也表達了足夠的誠意和耐心。
如果張昭能夠成功,不僅可以避免激烈的衝突,還能證明度田不是王道的必經之路,德政一樣可以實現王道,對儒門的意義非比尋常。
荀彧立刻表示,願意支持張昭完成方案,並說服朝中公卿。
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荀彧隨即又提醒張昭,你應該和虞翻聯絡一下,征詢他的意見。
虞翻是難得的奇才,深得天子信任。如今主持講武堂,在公卿在臣中也頗有影響力。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將來朝會時會順利很多。
張昭聽了,卻有些為難。
他雖然曾與虞翻共侍孫策,相處卻不怎麽和諧,經常意見相左。這次虞翻去渤海協助孫策軍事,兩人幾乎沒怎麽交流。對他在渤海推行的度田,虞翻也不怎麽讚同。
想尋求虞翻的幫助,恐怕是緣木求魚。
荀彧見狀,決定親自出麵,和虞翻談談。
在等待宴會開始前的短暫空檔,荀彧和荀攸聊起了這件事。
荀攸聽完,對荀彧說道:“叔父不必找虞翻商量了,他不會支持的。”
“為何?”
“因為這是必敗之局,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荀攸悄聲說道:“叔父真以為周製可以複興,禮樂可以致王道?”
荀彧驚訝地看著荀攸。“公達,你竟是這樣認為的?你還是儒門子弟嗎?”
荀攸反問道:“叔父說的是哪個儒門?夫子之儒門,孟子之儒門,還是我先祖荀子之儒門?”
荀彧一時語塞,竟不知從何答起。
荀攸歎了一口氣。“叔父,儒門內鬥了幾百年,今文、古文,師法、家法,眾說紛紜,德政具體是什麽都沒有定論,想在四年之內實現王道,談何容易?恕我直言,真要是大量世家遷入渤海,渤海就是具體而微的東京。朱門酒臭,路有餓殍。處士橫議,政令不行。所幸明主在朝,不會有再有董卓進京這樣的事發生。你們需要擔心的,隻是海賊而已。”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