禰衡的發言很大膽,也激起了不少的反對聲。


    但反對的聲音不是支持天子的,而是想從天子手中取走兵權的老臣。


    他們認為,兵權也不能留在天子手中,應該歸於大臣。天子就應該完全放手,才是真正的垂拱而治。


    楊彪雖然沒有明說,但他也有這樣的想法,聽到禰衡的觀點之後,第一時間找到禰衡,詢問禰衡的真實想法。


    你是因為現狀如此,選擇向天子妥協,以求鞏固現有的成果,還是真的認為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禰衡直接說,大臣掌兵,不利於君臣之間的平衡。


    軍隊是國家的根基,這樣的力量控製在任何人手中,都會讓其他人不安。就算天子願意交給大臣,誰又能承擔起這樣的重任?


    大將軍掌兵就好嗎?從過去的幾任大將軍來看,絕對不是好事。那些人不是威脅到皇權,就是擠壓了其他大臣的空間,更不乏公器私用,圖謀不軌的。


    兩害相權取其輕,不如將兵權留在天子手中。


    一來,這樣可以消除天子的不安。兵權在手,他至少不用擔心大臣謀逆。


    二來,與軍隊多接觸,多少可以強壯天子體魄、心誌,使天子不至於四體不勤。


    最後,天子就算掌兵,也離不開士大夫的支持。大量的軍官要從士大夫中選拔,征戰用的錢糧也要由司徒府供給,沒有士大夫的支持,他什麽也做不成。


    就目前的發展形勢而言,文武分途已成必然。太尉作為武官之首,選拔途徑與司徒、司空不同,三公站在同一立場的基礎已經不存在了。就算兵權歸於三公,太尉也不可能與司徒、司空同心同德。


    與其如此,不如將兵權留給天子,由天子來節製太尉,消除武夫當國的隱患。


    楊彪反複權衡之後,覺得禰衡這個辦法雖然不合乎理想,卻也是一個選擇。


    小書亭app


    他又與楊修商量,楊修也讚成這個方案。


    國之大事,唯禮與戎,從古至今,兵權都掌握在國君手中。大臣掌兵,幾乎都會出事,不是大臣有不臣之心,就是國君猜忌大臣,必置之於死地而後快。


    他進一步提出,將兵權留給天子,也有利於司徒做事。天子直接主持兵事,了解養兵的消耗巨大,更能理解好戰的危險,從而提倡寬政,盡可能減少民變的可能。就算他想窮兵黷武,沒有司徒府提供的錢糧,他也走不遠。


    聽了幾個年輕人的建議,楊彪覺得有些道理,轉頭又和司空周忠商量。


    周忠考慮的方向與楊彪略有不同。


    一來,他覺得天子的態度很清楚,還兵權於太尉的難度太大,沒什麽實現的可能。勉強行之,眼下與天子和諧相處的現狀有被打破的可能,風險太大。


    二來,他覺得天子掌兵也不壞。眼下的天子經過苦難,有窮兵黷武的可能,但後世之君未必能吃這樣的苦,讓他遠征也未必有興趣。


    從長遠看,這個方案利大於弊。


    他還以半開玩笑的口吻提了一個建議:為了更方便司徒獨攬治民大權,應該讓天子大部分時間在外巡狩,別留在京師掣肘。


    楊彪瞪了周忠一眼,又覺得這個建議也不錯。


    文武分途,天子專注於軍事,也的確應該四處巡狩,了解各地的形勢。


    不同的地理,決定不同的作戰方式,這可不是坐在宮裏就能了解的情況。


    隻是這樣一來,必須控製好軍隊的規模,要不然這巡狩的費用會成為無法承受之重。


    楊彪隨即決定,與天子好好談一談,有些事情必須說清楚。


    ——


    決定將兵權留給天子後,如何教育嗣君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天子的重心是軍事,對朝政的了解更接近於監察,知道如何評價司徒的優劣即可,卻不必自己精通政務。


    而學習軍事比學習施政相對容易一些,關鍵是能不能吃苦。


    這一點也給選擇嗣君帶了便利。


    如果不能承受軍旅之苦,就等於主動放棄了繼承權。


    而能承受軍旅之苦的嗣君,大概率也不會是一個軟弱的人,就算不是優秀的名將、雄主,做個守成之君也綽綽有餘。


    隻是這樣一來,立太子的事至少要往後推十幾年,至少要等幾個皇嫡子成年了才能決定。


    在正式討論之前,這個消息傳到皇後伏壽耳中時,伏壽的憂慮又添了三分。


    就軍事而言,皇嫡子顯然不如皇長子有優勢。等他成年,皇長子可能已經隨天子征戰多年,得到軍中將領擁護。


    除此之外,馬貴人、呂貴人、董貴人也比她有優勢,她們生的皇子將來都有軍中將領支持,而伏家在軍中一點根基也沒有。


    在一次閑談時,伏壽將自己的擔心說給了劉協聽。


    在最終決定之前,她還有影響天子的機會。


    劉協安慰伏壽說,不管是皇長子還是皇嫡子,最大的依靠都是我。


    軍中將領都是我一手提拔起來的,他們隻會服從我的決定。


    而且天下這麽大,每個皇子都有足夠的發展空間,沒有必要非與皇嫡子爭奪太子之位。


    至少你的有生之年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百年之後,兒孫們會找到更好的辦法。


    伏壽想來想去,也隻能接受這個事實。


    她也有些明白過來了,天子如此維護她的地位,可能正是看中了伏家在軍中沒有影響力,皇嫡子要想保住嗣君之位,隻能依賴他,沒有其他的選擇。


    天子要做一番事業,不希望有任何人掣肘。


    所有人都隻能成為助力,不能成為阻力。


    包括皇子。


    皇長子劉泰、皇次子劉冀都出生在天子身邊,從會走路起,就開始伸拳踢腳,鍛煉身體。劉泰小小年紀,劍已經舞得有模有樣。要想不被這些兄長比下去,皇嫡子將來也必須跟著天子錘煉身心,修習武藝、兵法。


    為了能和孩子在一起,她也必須適應這樣的生活,不能再長時間與天子分居。


    毫無疑問,對她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考驗。


    伏壽再一次意識到,皇後不好做,鳳冠太重了。


    如果再給她一個選擇的機會,她未必還會接受這樣的挑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道天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莊不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莊不周並收藏漢道天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