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兩京分治?”劉協沉吟道。
的確有人提過這樣的方案,既然長安、洛陽各有利弊,不如兼而有之。甚至有人提出了更詳細的方案,以天子守長安,太子監國洛陽。
也有提出相反意見的,天子守洛陽,太子守長安。
這麽做有一個好處,太子掌握兵權,既能熟悉邊疆事務,又不用擔心被廢,有利於帝位傳承的穩定。
當然,這個方案對皇帝明顯不利,所以沒人敢明著提,隻是隱晦的提出,僅供參考。
支持這個建議的人不少,但賈詡一直沒有發表過意見。他現在提出這一點,莫不是也心動了?
賈詡搖搖頭。“兩京何必是東西兩京,也可以分動靜、虛實嘛。”
劉協有點糊塗了,示意賈詡細說。
賈詡也打開了話匣子。
自從有人提議定都以來,各種方案都有支持者,但他覺得這些方案都有一個共同點:目光局限在中原地區,不夠開闊。
別說已經納入征伐目標的西域,就連大漢現有疆域之內的各州都無法顧及。
不管是長安還是洛陽,真正能控製的區域其實還隻是長城以內,五嶺以北。天子重點關注的幽燕都護府、燕然都護府以及重建的中山國都不在其中。將來孫策出海征伐,大概率也會成為鞭長莫及的屬國,遊離於朝廷的有效控製之外。
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形勢,也無法滿足將來的需要。
因為,賈詡建議維持巡狩製度,建動靜二都。
靜都負責日常政務的處理,動都則巡視天下,尤其是對各地軍事力量的巡視,並兼負監察的職能。
至於是天子巡視,太子守國,還是天子守國,太子巡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許。比如太子年幼的時候,應該守國,隨三公學習政務,年富力強的天子則巡視天下。等太子年歲稍長,有了一定閱曆,再去各地見習,而年歲漸高的天子則守國,順便教導皇太孫,培養繼承者。
有皇太孫這個因素在,皇太子也不敢對天子過份,可以維持相應的體麵。
如果此計可用,那長安、洛陽都可以做為都城,或者兼而有之。動都則不必拘泥,天子或太子所經之處都是都城。
劉協沒有立刻評價,而是認真思考了一番。
賈詡的辦法有其可取之處,但具體執行起來,問題也不少。
天子巡視天下,開銷很大,對地方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負擔。
賈詡說,開銷肯定有,但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首先,之前天子巡狩天下的開支之所以大,是因為各種禮儀製度約束,隨行人員多,動輒萬人,甚至數萬人,還有公卿大臣隨行,每個人都要有合乎他們官爵的待遇。如果隻是例行巡視,大可不必搞得那麽隆重,千餘人即可,也不必讓公卿大臣都跟著,派一個負責監察的卿臣官員就足夠了。
其次,雖說治國當以靜,不能過多的幹擾地方。但治兵則相反,如果長時間不巡視,鎮守地方的將士難免懈怠。經常性的刺激一下,進行校閱,有助於督促他們訓練,保持戰鬥力。
最後,天子、太子巡視天下,有助於地方維護道路暢通,也能刺激車馬、船隻等交通工具的研製,對發展商業有利。陛下若能開放馳道,供百姓使用,能帶來的效益足以抵銷一部分開支。
劉協聽懂了賈詡的意思。
賈詡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強調對軍隊的控製權,二是逼迫士大夫進行禮製改革,簡化製度,節省開支。
巡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各地的駐軍,天子、太子製度性巡視各地,與當地將士保持聯絡,可以更好的掌控軍隊。
巡視的開銷大,和禮儀有很大關係。簡化禮儀,就能縮減開支,更加務實。
這兩點,顯然都有利於維護關西人,對關東士大夫不利。
劉協決定先在身邊的小圈子裏進行討論,考慮成熟了,再向司徒、司空府提出建議。
但是他對賈詡的支持還是表示滿意的。
大體上,賈詡這個方案很對他的胃口。
賈詡也不反對,但是他更建議劉協趁此機會,走得更遠一些,就當是試行。
“交州尚未平定,陛下何不渡江,就近看看丁衝的部署,激勵將士,順便給士燮一些壓力,逼他早日自縛請罪?”
劉協笑了。“你覺得士燮會自縛請罪嗎?”
“會。臣與士燮曾有數麵之緣,當時他在洛陽,師從劉陶讀書,本非爭霸之人。不過是見中原大亂,無力節製嶺南,這才心生野望,效仿趙佗、呂嘉,想割據一方。如今陛下平定天下,士孫瑞、孫策兩路並進,連戰連捷,他們隻怕已經破膽,隻是擔心孫策好殺,不敢投降。隻要陛下一封詔書到,他必然袒衣自縛、束手來朝。”
“你和士燮還是舊相識?”
賈詡笑笑,帶著幾分自嘲。“臣在洛陽為郎十餘年,認識的人可不少。隻不過臣出自邊鄙,沒人願意與臣結交罷了。臣若是關東人,或者像士燮那樣,拜劉陶那樣的中原中士為師,或許會走得順利一些。”
“劉陶是哪裏人?”
“潁川郡潁陰縣。”
劉協心中一動。
原來士燮的老師劉陶和荀彧是同縣,怪不得士燮以一介邊郡書生,升遷卻這麽快,不到四十歲就出任交阯太守,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比起士燮,賈詡當年真是望塵莫及,不得不回西涼,自謀出路。
董卓之亂,本質上是山東士大夫對涼州武人係統性壓製帶來的反抗。
他們太自以為是了,真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不把涼州人放在眼裏。不管是皇甫規、張奐以讀書治學示好,還是董卓以強迫手段招攬,都無法得到他們的認可。
作為涼州人的一員,作為董卓曾經的親信,賈詡對此刻骨銘心,不失時機的給他們上了一次眼藥。
士燮既然是潁川人劉陶的弟子,就算是汝潁士大夫圈子中的一員。他割據交州這麽久,進行甚至已經派大軍征討,汝潁人卻始終無動於衷,沒有一點表示。要說他們沒又保留,實在解釋不通。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走一趟,去看看九嶷山。”
的確有人提過這樣的方案,既然長安、洛陽各有利弊,不如兼而有之。甚至有人提出了更詳細的方案,以天子守長安,太子監國洛陽。
也有提出相反意見的,天子守洛陽,太子守長安。
這麽做有一個好處,太子掌握兵權,既能熟悉邊疆事務,又不用擔心被廢,有利於帝位傳承的穩定。
當然,這個方案對皇帝明顯不利,所以沒人敢明著提,隻是隱晦的提出,僅供參考。
支持這個建議的人不少,但賈詡一直沒有發表過意見。他現在提出這一點,莫不是也心動了?
賈詡搖搖頭。“兩京何必是東西兩京,也可以分動靜、虛實嘛。”
劉協有點糊塗了,示意賈詡細說。
賈詡也打開了話匣子。
自從有人提議定都以來,各種方案都有支持者,但他覺得這些方案都有一個共同點:目光局限在中原地區,不夠開闊。
別說已經納入征伐目標的西域,就連大漢現有疆域之內的各州都無法顧及。
不管是長安還是洛陽,真正能控製的區域其實還隻是長城以內,五嶺以北。天子重點關注的幽燕都護府、燕然都護府以及重建的中山國都不在其中。將來孫策出海征伐,大概率也會成為鞭長莫及的屬國,遊離於朝廷的有效控製之外。
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形勢,也無法滿足將來的需要。
因為,賈詡建議維持巡狩製度,建動靜二都。
靜都負責日常政務的處理,動都則巡視天下,尤其是對各地軍事力量的巡視,並兼負監察的職能。
至於是天子巡視,太子守國,還是天子守國,太子巡視,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實許。比如太子年幼的時候,應該守國,隨三公學習政務,年富力強的天子則巡視天下。等太子年歲稍長,有了一定閱曆,再去各地見習,而年歲漸高的天子則守國,順便教導皇太孫,培養繼承者。
有皇太孫這個因素在,皇太子也不敢對天子過份,可以維持相應的體麵。
如果此計可用,那長安、洛陽都可以做為都城,或者兼而有之。動都則不必拘泥,天子或太子所經之處都是都城。
劉協沒有立刻評價,而是認真思考了一番。
賈詡的辦法有其可取之處,但具體執行起來,問題也不少。
天子巡視天下,開銷很大,對地方來說,也是難以承受的負擔。
賈詡說,開銷肯定有,但沒有想象的那麽大。
首先,之前天子巡狩天下的開支之所以大,是因為各種禮儀製度約束,隨行人員多,動輒萬人,甚至數萬人,還有公卿大臣隨行,每個人都要有合乎他們官爵的待遇。如果隻是例行巡視,大可不必搞得那麽隆重,千餘人即可,也不必讓公卿大臣都跟著,派一個負責監察的卿臣官員就足夠了。
其次,雖說治國當以靜,不能過多的幹擾地方。但治兵則相反,如果長時間不巡視,鎮守地方的將士難免懈怠。經常性的刺激一下,進行校閱,有助於督促他們訓練,保持戰鬥力。
最後,天子、太子巡視天下,有助於地方維護道路暢通,也能刺激車馬、船隻等交通工具的研製,對發展商業有利。陛下若能開放馳道,供百姓使用,能帶來的效益足以抵銷一部分開支。
劉協聽懂了賈詡的意思。
賈詡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強調對軍隊的控製權,二是逼迫士大夫進行禮製改革,簡化製度,節省開支。
巡視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各地的駐軍,天子、太子製度性巡視各地,與當地將士保持聯絡,可以更好的掌控軍隊。
巡視的開銷大,和禮儀有很大關係。簡化禮儀,就能縮減開支,更加務實。
這兩點,顯然都有利於維護關西人,對關東士大夫不利。
劉協決定先在身邊的小圈子裏進行討論,考慮成熟了,再向司徒、司空府提出建議。
但是他對賈詡的支持還是表示滿意的。
大體上,賈詡這個方案很對他的胃口。
賈詡也不反對,但是他更建議劉協趁此機會,走得更遠一些,就當是試行。
“交州尚未平定,陛下何不渡江,就近看看丁衝的部署,激勵將士,順便給士燮一些壓力,逼他早日自縛請罪?”
劉協笑了。“你覺得士燮會自縛請罪嗎?”
“會。臣與士燮曾有數麵之緣,當時他在洛陽,師從劉陶讀書,本非爭霸之人。不過是見中原大亂,無力節製嶺南,這才心生野望,效仿趙佗、呂嘉,想割據一方。如今陛下平定天下,士孫瑞、孫策兩路並進,連戰連捷,他們隻怕已經破膽,隻是擔心孫策好殺,不敢投降。隻要陛下一封詔書到,他必然袒衣自縛、束手來朝。”
“你和士燮還是舊相識?”
賈詡笑笑,帶著幾分自嘲。“臣在洛陽為郎十餘年,認識的人可不少。隻不過臣出自邊鄙,沒人願意與臣結交罷了。臣若是關東人,或者像士燮那樣,拜劉陶那樣的中原中士為師,或許會走得順利一些。”
“劉陶是哪裏人?”
“潁川郡潁陰縣。”
劉協心中一動。
原來士燮的老師劉陶和荀彧是同縣,怪不得士燮以一介邊郡書生,升遷卻這麽快,不到四十歲就出任交阯太守,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比起士燮,賈詡當年真是望塵莫及,不得不回西涼,自謀出路。
董卓之亂,本質上是山東士大夫對涼州武人係統性壓製帶來的反抗。
他們太自以為是了,真以為自己可以為所欲為,不把涼州人放在眼裏。不管是皇甫規、張奐以讀書治學示好,還是董卓以強迫手段招攬,都無法得到他們的認可。
作為涼州人的一員,作為董卓曾經的親信,賈詡對此刻骨銘心,不失時機的給他們上了一次眼藥。
士燮既然是潁川人劉陶的弟子,就算是汝潁士大夫圈子中的一員。他割據交州這麽久,進行甚至已經派大軍征討,汝潁人卻始終無動於衷,沒有一點表示。要說他們沒又保留,實在解釋不通。
“既然如此,那我們就走一趟,去看看九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