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青健是真的在講道理。雖然這裏的賀客十之八九都是陸家的關係,雖然人之常情是幫親不幫理。但是錢青健還是要先講一講道理。就算是戴著麵具,他也不打算粗暴地以武服人。高手風範,總是先講道理。
他眼見陸展元張口結舌,便繼續環顧廳中眾人說道:“大家也來評評理,陸展元收了李姑娘的錦帕,就表示他接受了李姑娘的情意,這個我沒說錯吧?然後他在移情別戀何沅君之時,難道不該首先主動將錦帕退還給李姑娘麽?咱們做人做事,這麽搞真的好麽?”
沒有人應和錢青健的話,縱然他說的都是道理,也不會有人幫腔,大家是來喝喜酒的,不是來批鬥新郎的。
就是一葉大師也不得不在心裏承認,這個錢不圖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何沅君重新遮住了臉麵的紅蓋頭也在微微翕動。她雖然也覺得這人說得對,奈何已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總的說來,她不願陸展元被人挑理。
李莫愁和武三通當然讚同青袍人這番話語,他們很想表示讚同,但是他們都被點了啞穴,無法做出任何表示。
當然,啞穴是錢青健點的,限製他們行動的穴道也是錢青健點的,在人們把注意力放在一葉大師表演一陽指淩空解穴的時候,錢青健在更遠的距離同時淩空點穴,沒有人注意到他手指的輕輕幾下點戳。
陸展元被錢青健說的啞口無言,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辯駁。隻因為他本人也認為錢青健說的沒錯,他心裏就是想著留下李莫愁的錦帕,保留和李莫愁的感情,然後在某天將李莫愁也娶來當作妾室。
雖然錢青健這番話語鏗鏘有力道理十足,但是有一件事他卻沒有猜對——陸展元的眼睛也不瞎,陸展元也不是看不見李莫愁比何沅君漂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莫愁的美貌同樣是陸展元無法舍棄的誘惑。
陸展元移情別戀找上何沅君,不是因為他嫌棄李莫愁哪裏不好,而是因為他最初的打算是請何沅君帶他一同去找武三通,從而間接找到一燈的師弟天竺神僧,為他治療益發嚴重的花柳病。
雖然陸展元和李莫愁第一次登上武三通的家門後,陸展元與何沅君吟詩作對很是投機,但是那時陸展元還真的沒有想就此拋棄李莫愁轉戀何沅君,與何沅君溝通交友是必須要做的,他打的是請何沅君幫忙找武三通的主意。
然而李莫愁卻因為醋意大發而掀了桌子,陸展元隻好跟何沅君陪了不是,又留下了回轉的餘地之後去追李莫愁。
後來他假作去找“漁樵讀”三人的家,在半途中甩掉了李莫愁,這都是想好的策略。他甩了李莫愁重返武三通的家裏,一開始是以客人兼文友的身份客居。何沅君的養母武三娘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女人,見女兒喜歡這位陸大才子,便也沒有多話。
何沅君不知道陸展元為何要找養父武三通,但是她知道武三通每隔三個月都會回家來住上幾天,因此每日陪著陸展元等待養父來探親。武三通當然也是有探親的機會的,一燈大師對每個弟子都很寬宏。
但是武三通回到家裏之後,發現了小白臉陸展元,頓時暴怒,不僅不幫陸展元的忙,反而不由分說就把陸展元轟了出去。若不是何沅君擋著,陸展元都險些喪命。武三通的做法讓何沅君很沒麵子,也很傷心,更覺得對不起陸展元。
說起來這件事的過程裏麵,也有錢青健的首尾參與其中。那就是兩年前錢青健上桃源去找一燈時,曾經騙了武三通一次,當時錢青健跟錢不圖演了一場戲,說何沅君被一個小白臉給騙走了,結果嚇得武三通當場回家去看。
雖然當時發覺是上了錢青健的當,但是之後隨著何沅君長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武三通腦子裏的這根弦也是越繃越緊。當他這一次回家探親時看見陸展元與女兒你儂我儂之時,如何還能忍住脾氣不發?
陸展元治病不成,怨毒之下遂生一計,企圖與何沅君締結鴛盟,再把花柳病傳染給何沅君,到時武三通不可能不設法帶他女兒去治病,這樣他就可以通過何沅君的病體獲知天竺神僧的所在地點。
因此陸展元就在武三通探親結束離開家後,再次找到何沅君,並在與何沅君談詩論詞時表露了“心跡”。何沅君對陸展元早已情根深種,隻是擔心陸展元的情侶李莫愁不許陸展元納妾,便提出了這個疑慮。
陸展元為了能夠迅速與何沅君奠定夫妻之實,背著李莫愁當著何沅君的麵,一口咬定他並不喜歡李莫愁,一切都是李莫愁倒貼他陸展元,並且信誓旦旦地跟何沅君保證,說他隻娶何沅君一個,令何沅君大為感動,立即答應與之偕老。
然而何沅君也是堅持要等到洞房花燭才肯把身子獻給陸展元,陸展元無奈之下就隻好帶著何沅君私奔,為了不被武三通得知後阻撓他成就好事,還特意去大理天龍寺請了姥爺一起回到嘉興為他主持婚禮。
陸展元急切之下,連住在山陰的弟弟和父母都沒有通知,隻請了嘉興知府和姥爺一葉大師共同主婚,這才有了今天的這場婚禮。
事到如今,陸展元卻已經焦頭爛額。他沒有料到成親的當天武三通和李莫愁都找上了家門,雖然他們都被一葉大師打壓立下了毒誓,但是這事態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陸展元心憂的是,根據誓言,十年之內李莫愁不來找他,那麽等到他治療結束,身體痊愈之後,李莫愁還會給他解釋的機會麽?
他之所以保留著“紅花綠葉錦帕”,和在李莫愁質問他時,始終不給李莫愁一個明確的說法,不親口告訴李莫愁他看不上她,其實都是一個目的,這目的就是保留他身體痊愈後再找李莫愁的可能。
然而此時卻被這個叫做錢不圖的青袍人無情地把這件事擺在了桌麵上,事態已經完全不可控製了。
陸展元原本計劃今夜和何沅君行過房事,第二天就帶著何沅君跟隨一葉大師南返的。這樣基本上到了大理,何沅君的病狀也就出來了,屆時再讓何沅君回家等候武三通,他在暗中跟隨何沅君即可找到天竺神僧。
可是在眼前的局麵下,這個治病的辦法或許還能繼續實施下去,但是李莫愁,李莫愁還會回到他身邊麽?陸展元又急又惱又怒不可遏,講道理沒有道理,那麽我就不講道理:“你是什麽東西?我陸某人與人聚散,娶誰舍誰,用得著你來這裏指手畫腳麽?”
青袍人微微點頭,似是不怒也不惱,隻緩緩起身,從桌案後走了出來,說道:“說得好啊,沒有道理便不用講理,反正這是你陸家的地盤……”
他說話間走到了嘉興知府的麵前:“人家陸公子愛怎麽玩就怎麽玩,這嘉興有座青樓叫做鳴鳳樓,兩年前,鳴鳳樓裏的姑娘們可是都陪陸大公子睡過覺的,據說歸知府跟陸公子愛好相近,若是從鳴鳳樓的姑娘們的身子上來論,歸知府你還是陸公子的連襟,不知道歸知府可否做個證明。”
嘉興知府歸有德本在津津有味地聽這青袍人抖露陸展元的風流史,卻不想青袍人說到末尾竟然把他給聯係上了,立即勃然作色:“一派胡言!本官一生清廉、兩袖清風,何曾做那***狎妓之事?你再敢汙蔑本官,休怪本官拿了你去衙門問罪……”
青袍人擺手道:“不知道歸大人是否還記得完顏康小王爺?兩年前你難道沒有在鳴鳳樓上安排你和陸公子睡過的姑娘們陪小王爺作樂?”
歸有德聽了這話,立即變得麵如土色。在宋朝,官員上青樓是儒雅風流並無大錯,但是此時金國勢微,大宋宰執史彌遠也不再跪舔金國,因此無論廟堂江湖,盡是一片滅金雪恥的呼聲。這時再讓人揭出他兩年前與金國勾結殘害大宋武林人士的事情,實屬不妙。
歸有德更加恐懼的是,這青袍人言之鑿鑿,對當日鳴鳳樓上的事情宛如親見,這人難道是神仙麽?一時之間,冷汗潸然而下,不敢再做強辯之舉。
青袍人並沒有過多為難知府歸有德,而是又走到了李莫愁的麵前,一雙眼睛盯在李莫愁的臉上說道:“你說你賤不賤啊?如今你可以去嘉興城西鳴鳳樓打聽打聽,看看那座青樓上的鴇兒和**是否與陸大公子相熟。不是我說你李莫愁,就是那青樓上的**也比你的眼光好啊,兩年前就沒人肯和陸大公子做那露水夫妻了,可是你李莫愁還不如一名千人操、萬人騎的**要臉皮,你還要跑到陸家莊來跟何沅君爭這麽一個……”
“啪!”的一聲大響,廳中眾人盡皆看見陸展元從青袍人的背後欺近,一掌拍在了青袍人的背心。
李莫愁和武三通與錢青健麵對麵,想要提醒青袍人,卻又無法做出任何提醒的舉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陸展元蓄足了勁道打出這一掌。(未完待續。)
他眼見陸展元張口結舌,便繼續環顧廳中眾人說道:“大家也來評評理,陸展元收了李姑娘的錦帕,就表示他接受了李姑娘的情意,這個我沒說錯吧?然後他在移情別戀何沅君之時,難道不該首先主動將錦帕退還給李姑娘麽?咱們做人做事,這麽搞真的好麽?”
沒有人應和錢青健的話,縱然他說的都是道理,也不會有人幫腔,大家是來喝喜酒的,不是來批鬥新郎的。
就是一葉大師也不得不在心裏承認,這個錢不圖說的話是有道理的。
何沅君重新遮住了臉麵的紅蓋頭也在微微翕動。她雖然也覺得這人說得對,奈何已經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了,總的說來,她不願陸展元被人挑理。
李莫愁和武三通當然讚同青袍人這番話語,他們很想表示讚同,但是他們都被點了啞穴,無法做出任何表示。
當然,啞穴是錢青健點的,限製他們行動的穴道也是錢青健點的,在人們把注意力放在一葉大師表演一陽指淩空解穴的時候,錢青健在更遠的距離同時淩空點穴,沒有人注意到他手指的輕輕幾下點戳。
陸展元被錢青健說的啞口無言,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辯駁。隻因為他本人也認為錢青健說的沒錯,他心裏就是想著留下李莫愁的錦帕,保留和李莫愁的感情,然後在某天將李莫愁也娶來當作妾室。
雖然錢青健這番話語鏗鏘有力道理十足,但是有一件事他卻沒有猜對——陸展元的眼睛也不瞎,陸展元也不是看不見李莫愁比何沅君漂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莫愁的美貌同樣是陸展元無法舍棄的誘惑。
陸展元移情別戀找上何沅君,不是因為他嫌棄李莫愁哪裏不好,而是因為他最初的打算是請何沅君帶他一同去找武三通,從而間接找到一燈的師弟天竺神僧,為他治療益發嚴重的花柳病。
雖然陸展元和李莫愁第一次登上武三通的家門後,陸展元與何沅君吟詩作對很是投機,但是那時陸展元還真的沒有想就此拋棄李莫愁轉戀何沅君,與何沅君溝通交友是必須要做的,他打的是請何沅君幫忙找武三通的主意。
然而李莫愁卻因為醋意大發而掀了桌子,陸展元隻好跟何沅君陪了不是,又留下了回轉的餘地之後去追李莫愁。
後來他假作去找“漁樵讀”三人的家,在半途中甩掉了李莫愁,這都是想好的策略。他甩了李莫愁重返武三通的家裏,一開始是以客人兼文友的身份客居。何沅君的養母武三娘是一個脾氣很好的女人,見女兒喜歡這位陸大才子,便也沒有多話。
何沅君不知道陸展元為何要找養父武三通,但是她知道武三通每隔三個月都會回家來住上幾天,因此每日陪著陸展元等待養父來探親。武三通當然也是有探親的機會的,一燈大師對每個弟子都很寬宏。
但是武三通回到家裏之後,發現了小白臉陸展元,頓時暴怒,不僅不幫陸展元的忙,反而不由分說就把陸展元轟了出去。若不是何沅君擋著,陸展元都險些喪命。武三通的做法讓何沅君很沒麵子,也很傷心,更覺得對不起陸展元。
說起來這件事的過程裏麵,也有錢青健的首尾參與其中。那就是兩年前錢青健上桃源去找一燈時,曾經騙了武三通一次,當時錢青健跟錢不圖演了一場戲,說何沅君被一個小白臉給騙走了,結果嚇得武三通當場回家去看。
雖然當時發覺是上了錢青健的當,但是之後隨著何沅君長成了一個如花似玉的大姑娘,武三通腦子裏的這根弦也是越繃越緊。當他這一次回家探親時看見陸展元與女兒你儂我儂之時,如何還能忍住脾氣不發?
陸展元治病不成,怨毒之下遂生一計,企圖與何沅君締結鴛盟,再把花柳病傳染給何沅君,到時武三通不可能不設法帶他女兒去治病,這樣他就可以通過何沅君的病體獲知天竺神僧的所在地點。
因此陸展元就在武三通探親結束離開家後,再次找到何沅君,並在與何沅君談詩論詞時表露了“心跡”。何沅君對陸展元早已情根深種,隻是擔心陸展元的情侶李莫愁不許陸展元納妾,便提出了這個疑慮。
陸展元為了能夠迅速與何沅君奠定夫妻之實,背著李莫愁當著何沅君的麵,一口咬定他並不喜歡李莫愁,一切都是李莫愁倒貼他陸展元,並且信誓旦旦地跟何沅君保證,說他隻娶何沅君一個,令何沅君大為感動,立即答應與之偕老。
然而何沅君也是堅持要等到洞房花燭才肯把身子獻給陸展元,陸展元無奈之下就隻好帶著何沅君私奔,為了不被武三通得知後阻撓他成就好事,還特意去大理天龍寺請了姥爺一起回到嘉興為他主持婚禮。
陸展元急切之下,連住在山陰的弟弟和父母都沒有通知,隻請了嘉興知府和姥爺一葉大師共同主婚,這才有了今天的這場婚禮。
事到如今,陸展元卻已經焦頭爛額。他沒有料到成親的當天武三通和李莫愁都找上了家門,雖然他們都被一葉大師打壓立下了毒誓,但是這事態已經超出了他的預料。
陸展元心憂的是,根據誓言,十年之內李莫愁不來找他,那麽等到他治療結束,身體痊愈之後,李莫愁還會給他解釋的機會麽?
他之所以保留著“紅花綠葉錦帕”,和在李莫愁質問他時,始終不給李莫愁一個明確的說法,不親口告訴李莫愁他看不上她,其實都是一個目的,這目的就是保留他身體痊愈後再找李莫愁的可能。
然而此時卻被這個叫做錢不圖的青袍人無情地把這件事擺在了桌麵上,事態已經完全不可控製了。
陸展元原本計劃今夜和何沅君行過房事,第二天就帶著何沅君跟隨一葉大師南返的。這樣基本上到了大理,何沅君的病狀也就出來了,屆時再讓何沅君回家等候武三通,他在暗中跟隨何沅君即可找到天竺神僧。
可是在眼前的局麵下,這個治病的辦法或許還能繼續實施下去,但是李莫愁,李莫愁還會回到他身邊麽?陸展元又急又惱又怒不可遏,講道理沒有道理,那麽我就不講道理:“你是什麽東西?我陸某人與人聚散,娶誰舍誰,用得著你來這裏指手畫腳麽?”
青袍人微微點頭,似是不怒也不惱,隻緩緩起身,從桌案後走了出來,說道:“說得好啊,沒有道理便不用講理,反正這是你陸家的地盤……”
他說話間走到了嘉興知府的麵前:“人家陸公子愛怎麽玩就怎麽玩,這嘉興有座青樓叫做鳴鳳樓,兩年前,鳴鳳樓裏的姑娘們可是都陪陸大公子睡過覺的,據說歸知府跟陸公子愛好相近,若是從鳴鳳樓的姑娘們的身子上來論,歸知府你還是陸公子的連襟,不知道歸知府可否做個證明。”
嘉興知府歸有德本在津津有味地聽這青袍人抖露陸展元的風流史,卻不想青袍人說到末尾竟然把他給聯係上了,立即勃然作色:“一派胡言!本官一生清廉、兩袖清風,何曾做那***狎妓之事?你再敢汙蔑本官,休怪本官拿了你去衙門問罪……”
青袍人擺手道:“不知道歸大人是否還記得完顏康小王爺?兩年前你難道沒有在鳴鳳樓上安排你和陸公子睡過的姑娘們陪小王爺作樂?”
歸有德聽了這話,立即變得麵如土色。在宋朝,官員上青樓是儒雅風流並無大錯,但是此時金國勢微,大宋宰執史彌遠也不再跪舔金國,因此無論廟堂江湖,盡是一片滅金雪恥的呼聲。這時再讓人揭出他兩年前與金國勾結殘害大宋武林人士的事情,實屬不妙。
歸有德更加恐懼的是,這青袍人言之鑿鑿,對當日鳴鳳樓上的事情宛如親見,這人難道是神仙麽?一時之間,冷汗潸然而下,不敢再做強辯之舉。
青袍人並沒有過多為難知府歸有德,而是又走到了李莫愁的麵前,一雙眼睛盯在李莫愁的臉上說道:“你說你賤不賤啊?如今你可以去嘉興城西鳴鳳樓打聽打聽,看看那座青樓上的鴇兒和**是否與陸大公子相熟。不是我說你李莫愁,就是那青樓上的**也比你的眼光好啊,兩年前就沒人肯和陸大公子做那露水夫妻了,可是你李莫愁還不如一名千人操、萬人騎的**要臉皮,你還要跑到陸家莊來跟何沅君爭這麽一個……”
“啪!”的一聲大響,廳中眾人盡皆看見陸展元從青袍人的背後欺近,一掌拍在了青袍人的背心。
李莫愁和武三通與錢青健麵對麵,想要提醒青袍人,卻又無法做出任何提醒的舉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陸展元蓄足了勁道打出這一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