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每家一個月也不到一千塊,老大打工還好點,一個月能拿一千六、七百塊,老三完全看天吃飯,運氣好幾千塊到手,運氣不好一個月算上地裏的收成也就五六百塊。還比不上他家平均每月八百多塊呢。
至於老四一個月也就五百塊左右,等結婚的時候,還得大家給他湊錢才行。在他們這取個媳婦前後需要花費五六萬。
這裏包括了聘禮以及酒席等相關置辦,見麵禮就要4451塊,寓意事事如意。酒席大約需要十桌,也要三千塊左右。
“這材料我想過了,我們直接就地取材,就建一個泥塑小廟,到時候做功細一點就行,然後用火燒,反複火燒加修補,應該就不怕風吹雨打了。”呂德來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張口就來。
聽到老大這樣說,老二也沒什麽意見,這事隻要不花錢,就不算大事,大不了多出些力氣,農村人別的沒有,就隻有力氣了。
並且這事他也感覺玄乎,老大,老三都遇到了,他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個自己也會遇到,遇到之後又會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內心來說,他對這山神娘娘也感覺很好奇,但又很害怕,他們都是農村山民,對於山神還是比較相信的。
就算已經和外麵有了交流接觸,也多少上了些學,但就算不信,也沒人會主動招惹,對神明天然有著敬畏。
這事就這麽定下了,但今天已經很晚了,他們可不敢夜裏幹活,老大這次回來,車上還帶著點肉,第一天兄弟聚了聚吃了一些,今晚索性把剩下的全吃了。
這肉是放在井裏的,倒也不怕腐壞,於是兄弟四個以及呂丹丹都吃的很飽。至於劉雅潔以及老二家的卻都沒有過來,這事男人們商議就行了,女人沒必要亂摻合。
酒足飯飽,第二日清晨兄弟四人早早就齊聚在呂老大家中,各自都帶著工具。家裏的農活都交給各自媳婦先處理著,一些重活等他們回來再說。
四人帶著農具以及一些食物就上路了,他們所在的山村離五色山一帶並不近,但是也不算太遠,單程兩小時,來回一般就需要半天。
去五色山建廟是他們昨晚吃飯時就討論過的,雖說山神娘娘第一次宣稱自己是山神並不是在五色山,而是在他們村子所在的大山山路上。但是自家村子所在的大山畢竟人來人往,他們也不想搞得太興師動眾,他們建廟也最多就是圖個心安。如果真的靈驗,或許以後會公開出去,宣傳信仰。但是現在他們還沒有這個信心。
因此隻能選在第二次發現山神娘娘蹤跡的五色山了,那裏平時人煙稀少,如果不是呂老三采藥經過,也不會發現,而且說不好山神娘娘真是在那裏安家也說不定。
兄弟四人來到五色山時已經是氣喘籲籲,雖然他們都身強力壯,但是趁著早涼想多趕點路,一路馬不停蹄。因此在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後,已經是渾身乏力了。不過乏力也隻是暫時的,在原地休息了十幾分鍾後,他們便開始在四周尋找能夠作為立廟的所在。
其實沒有立廟的好地方,他們也能隨手建起一個泥屋,最多不過多砍點樹木焚燒罷了。但要是有天然石適合的地形就更好了。
或許在他們看來,真的是神仙有意吧,真讓他們找到一個不錯的建廟地點。隻見在一處山腳下,有著一塊巨石從山體中延伸出來,延伸出來的遮光麵積正好能夠做一麵屋頂,跟他們設想的小廟屋頂大小相差不多。而巨石以下全部是沒有東西的,距離地秒也隻有兩米多。
四人一番商議後,就決定以這塊巨石來做小廟的屋頂,在巨石下方四周用泥土築牆。雖然附近以山石居多,但是僅僅隻是建幾堵牆的泥土對於四人而言還是很輕鬆的。四人都是農村裏經常幹活的,因此築造這樣的泥牆很是容易。
四人分工協作,兩人負責挖土澆水,兩人負責到附近砍伐一些幹枝枯柴。到了中午東西材料基本上也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糊牆了,這裏最重要的就是兌水的問題,因此需要分出一人專門負責到附近挑水過來。
好在要建的小廟確實很小,並不大,倘若在裏麵擺上香案的話,裏麵也就站著他們兄弟四人也就滿了。就算是人擠人,也隻能塞下七八人而已。三麵泥牆,後麵就是山體,隻要簡單處理一下雜草就行了,至於屋頂和後牆的凹凸不平處,則用泥土糊平。保證基本的平整。
在太陽已經在西邊高掛之時,此時已經漸漸進入傍晚,四人草草收工,整個小麵的大體形態已經有了。他們先是用一半的枯柴焚燒泥屋,然後再次用新泥糊平,最後再一次煆燒。方才真正顯示出小廟該有的特點來。
不過這時四人已經無心欣賞了。由於太陽漸漸下山,他們也不會大晚上待在荒郊野外,因此見事情已經差不多了,便起身離開。他們之前也討論過,這麽將這座小廟放在這裏,會不會遭到損害。
但考慮到他們是建的的山神廟,在這大山之上,應該不會有事發生。況且這裏可是荒無人煙啊,雖然這裏草木茂盛,並且有著動物棲息,但是卻沒有什麽特色。唯一的特色,就是五處明顯不同層階梯式的植被層罷了。但僅僅因為這個是很少有人穿過幾座大山來到中間這座山的。
四人就在夕陽的餘暉下,往自家所在村莊而去,等他們回到家時,已經是繁星滿天了。
而這一夜,陳海燕卻是和陰司的幾位老大待在一起,雙方都是給同一個老板打工,起步還不是很了解,在經過一番交流後,也就開始熟悉起來。陰司要幫助陳海燕獲得一個外圍勢力的資格自然是不必說的。
不過這一點讓陰司的幾位還是不能理解,陰司本身就是王小德在後麵支持,為什麽還要在陰司下麵再設立一個同樣直屬王小德的冥界勢力,但是又掛在陰司名下呢。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不能讓外界知曉,兩者的真實隸屬關係。
但是陰司的人也不是笨人,就算一開始不理解,後來也琢磨出一點意思。
而陳海燕則將她對所謂的厲鬼議會的事情全盤告訴了陰司幾人,張漢明已經很清楚了,這個所謂的厲鬼議會必然和自己之前絞殺的幾個厲鬼野鬼有著關係,但是現在對方卻是已經和王小德搭上了線,這就不好處理了。雙方已經結仇,不太可能化解。
張漢明可不敢惱怒王小德,雖說先前擊殺這些遊蕩厲鬼是王小德吩咐,但是自己隻是手下,隻能執行。但是現在王小德既然要接納這些遊蕩的厲鬼,他們也沒有辦法。
不過還好,王小德雖然給了厲鬼議會的一些生存權利,但是總的而言,還是偏向陰司一方的。比如監督,懲治不法,給他們劃分地盤,都是要經過他們同意才行的。
而對於厲鬼議會而言,隻是僅僅光明正大的擁有一片土地,在裏麵可以光明正大生存而已。其他的一無所有。而且很容易就暴露了實力。
但是陰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雖然陰司必須遵從王小德指揮,但是處理好壞,還是要看他們。因此適當提出一些條件並不過分。
陳海燕雖然沒想到陰司還會在這上麵提條件,但是也明白,厲鬼議會的存在確實是對陰司的威脅和挑釁。倒也不是很反對,因此問著到底是什麽樣的條件,
“他們必須換個名字,不能用議會這兩個字,並且一切和現在凡俗政權掛鉤的稱呼都不得使用。”張漢明斬釘截鐵的說道。
對於陰司而言,他們的存在就相當於半個地府,是冥界最正規的統治機構,就算原本不是,強者為王,陰司不是也是。
但是現在卻有一個實力不弱於他們的機構存在,這已經讓他們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幸好他們手上有著強大的陰兵法器,可以讓手下士兵越階而戰,不然怎麽可能依然安坐在這裏。
兵器充足,修煉資源充足是他們實力不斷提高的保障,而另外一個就是陰司城的存在,使得他們根本不懼怕外敵的入侵。
在沒有性命危險的情況下,又有著強大的資源提供,實力隻會不斷提升。這才是他們不懼怕所謂厲鬼議會最重要的的一點。
“我會和他們說的,我想他們也確實不適合用這個名字。”陳海燕說道。
陳海燕之所以這麽說,是確實認為這個組織的形式隻能算是一個社團組織,一個協會。根本不能代表廣大鬼魂的利益,因此認為這個議會的描述確實不應該。
“主上也說了,既然現在有了這個厲鬼組織的出現,以往他製定的隻有高二級的軍官才能在平時調軍的決定就暫停吧。”陳海燕又說到。
之前王小德曾經有過規定,非戰時調兵需要高二級才行,最低都是連長隻能調動親兵一個班下屬一個班,一共才20陰兵。
上次絞殺厲鬼窩點,還調了當地巡查兵,算是鑽了規定的空子。就算這樣,也不過三十兵,連一個排都不到。
現在好了,王小德解除了禁令,他們就能調動全連陰兵觸動了。也讓心懷不軌的家夥多多收斂一些。
可不要以為整個陰司就是鐵板一塊,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但是時間長了,一些家夥摸清了陰司的情況就可能要有不該有的心思了。
但有了這些陰兵,張漢明的實力就會增長許多,這整個陰司的實力,也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變化。
張漢明以及其他五位陰司的巨頭聽到王小德竟然解除了禁令,讓他們能夠掌握全部兵權,都是麵露欣喜之色。
應是英軍的實力,她們是知道的,沒,而且都是她們自己訓練出來的,凶鬼都普遍擁有厲鬼實力,而厲鬼在身披重甲攜帶各種鬼器法器的時候,其戰鬥力已經可以堪比一個厲鬼了,也就是說,即使是陳海燕,如果在沒有利用一些神通手段的情況下,和張萬民她們交手,也不一定就能取得上風。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陳海燕就不如他們,成了平手,打不贏她們,陳海燕的神通神通妙用可不是張漢明她們那些陰兵能夠比擬的,並且如果陳海燕同樣使用那些,法氣鬼氣的話,其實力就要比他們強大許多倍。
陳海燕這邊和陰司的人又詳細交代了一番,並且詢問了關於厲鬼組織的轄區規劃。陰司對於轄區化在哪裏,意見到不大,主要是不能在陰司附近,也不能離其他陰司外圍組織太近,而且範圍大小必須受到限製。
至於其他的可以和對方共同商議,由於陰司對其仍有管轄和監督之權,因此陰司也需要派人參與進去。
陳海燕帶著陰司的兩個隨從使者一起去聯係了鬼老大,鬼老大在陳海燕當初離開後就回到了自己原本駐地,他知道陳海燕隻能來這裏找他。
等陳海燕到來的時候,發現鬼老大手下又多出兩個凶鬼,現在是一個厲鬼,四個凶鬼。
這讓陳海燕再一次認識了所謂厲鬼議會的實力。雖然自己不怕,但是放在外麵沒人鎮壓的話,輕易就能統治大半冥土世界。
陳海燕向鬼老大通知了陰司以及神秘主上對於厲鬼議會的各自態度。在這件事上,陳海燕起到的還是中間人的作用。因此,關於厲鬼議會的事情,還是要有鬼佬大和隨行而來的兩人進行進一步磋商,最後各自匯總,交給身後的老板來進行敲定。
陳海燕既然已經將厲鬼議會和陰司聯係上了,接下來就完全看雙方的態度了,陳海燕也不便多加插手,她起到的關鍵還是調和和中間人的作用。雙方大概形成一份可行方案,,陳海燕也就可以離開了。
她還需要去忙活關於在五色山上建立法陣的事情,這可是大工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不過雙方畢竟有著成見,而且涉及到很多東西,有些是離不開陳海燕的調停的,因此還需要幾日才行。(未完待續。)
至於老四一個月也就五百塊左右,等結婚的時候,還得大家給他湊錢才行。在他們這取個媳婦前後需要花費五六萬。
這裏包括了聘禮以及酒席等相關置辦,見麵禮就要4451塊,寓意事事如意。酒席大約需要十桌,也要三千塊左右。
“這材料我想過了,我們直接就地取材,就建一個泥塑小廟,到時候做功細一點就行,然後用火燒,反複火燒加修補,應該就不怕風吹雨打了。”呂德來顯然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張口就來。
聽到老大這樣說,老二也沒什麽意見,這事隻要不花錢,就不算大事,大不了多出些力氣,農村人別的沒有,就隻有力氣了。
並且這事他也感覺玄乎,老大,老三都遇到了,他不知道是不是下一個自己也會遇到,遇到之後又會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內心來說,他對這山神娘娘也感覺很好奇,但又很害怕,他們都是農村山民,對於山神還是比較相信的。
就算已經和外麵有了交流接觸,也多少上了些學,但就算不信,也沒人會主動招惹,對神明天然有著敬畏。
這事就這麽定下了,但今天已經很晚了,他們可不敢夜裏幹活,老大這次回來,車上還帶著點肉,第一天兄弟聚了聚吃了一些,今晚索性把剩下的全吃了。
這肉是放在井裏的,倒也不怕腐壞,於是兄弟四個以及呂丹丹都吃的很飽。至於劉雅潔以及老二家的卻都沒有過來,這事男人們商議就行了,女人沒必要亂摻合。
酒足飯飽,第二日清晨兄弟四人早早就齊聚在呂老大家中,各自都帶著工具。家裏的農活都交給各自媳婦先處理著,一些重活等他們回來再說。
四人帶著農具以及一些食物就上路了,他們所在的山村離五色山一帶並不近,但是也不算太遠,單程兩小時,來回一般就需要半天。
去五色山建廟是他們昨晚吃飯時就討論過的,雖說山神娘娘第一次宣稱自己是山神並不是在五色山,而是在他們村子所在的大山山路上。但是自家村子所在的大山畢竟人來人往,他們也不想搞得太興師動眾,他們建廟也最多就是圖個心安。如果真的靈驗,或許以後會公開出去,宣傳信仰。但是現在他們還沒有這個信心。
因此隻能選在第二次發現山神娘娘蹤跡的五色山了,那裏平時人煙稀少,如果不是呂老三采藥經過,也不會發現,而且說不好山神娘娘真是在那裏安家也說不定。
兄弟四人來到五色山時已經是氣喘籲籲,雖然他們都身強力壯,但是趁著早涼想多趕點路,一路馬不停蹄。因此在花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後,已經是渾身乏力了。不過乏力也隻是暫時的,在原地休息了十幾分鍾後,他們便開始在四周尋找能夠作為立廟的所在。
其實沒有立廟的好地方,他們也能隨手建起一個泥屋,最多不過多砍點樹木焚燒罷了。但要是有天然石適合的地形就更好了。
或許在他們看來,真的是神仙有意吧,真讓他們找到一個不錯的建廟地點。隻見在一處山腳下,有著一塊巨石從山體中延伸出來,延伸出來的遮光麵積正好能夠做一麵屋頂,跟他們設想的小廟屋頂大小相差不多。而巨石以下全部是沒有東西的,距離地秒也隻有兩米多。
四人一番商議後,就決定以這塊巨石來做小廟的屋頂,在巨石下方四周用泥土築牆。雖然附近以山石居多,但是僅僅隻是建幾堵牆的泥土對於四人而言還是很輕鬆的。四人都是農村裏經常幹活的,因此築造這樣的泥牆很是容易。
四人分工協作,兩人負責挖土澆水,兩人負責到附近砍伐一些幹枝枯柴。到了中午東西材料基本上也準備好了,接下來就是糊牆了,這裏最重要的就是兌水的問題,因此需要分出一人專門負責到附近挑水過來。
好在要建的小廟確實很小,並不大,倘若在裏麵擺上香案的話,裏麵也就站著他們兄弟四人也就滿了。就算是人擠人,也隻能塞下七八人而已。三麵泥牆,後麵就是山體,隻要簡單處理一下雜草就行了,至於屋頂和後牆的凹凸不平處,則用泥土糊平。保證基本的平整。
在太陽已經在西邊高掛之時,此時已經漸漸進入傍晚,四人草草收工,整個小麵的大體形態已經有了。他們先是用一半的枯柴焚燒泥屋,然後再次用新泥糊平,最後再一次煆燒。方才真正顯示出小廟該有的特點來。
不過這時四人已經無心欣賞了。由於太陽漸漸下山,他們也不會大晚上待在荒郊野外,因此見事情已經差不多了,便起身離開。他們之前也討論過,這麽將這座小廟放在這裏,會不會遭到損害。
但考慮到他們是建的的山神廟,在這大山之上,應該不會有事發生。況且這裏可是荒無人煙啊,雖然這裏草木茂盛,並且有著動物棲息,但是卻沒有什麽特色。唯一的特色,就是五處明顯不同層階梯式的植被層罷了。但僅僅因為這個是很少有人穿過幾座大山來到中間這座山的。
四人就在夕陽的餘暉下,往自家所在村莊而去,等他們回到家時,已經是繁星滿天了。
而這一夜,陳海燕卻是和陰司的幾位老大待在一起,雙方都是給同一個老板打工,起步還不是很了解,在經過一番交流後,也就開始熟悉起來。陰司要幫助陳海燕獲得一個外圍勢力的資格自然是不必說的。
不過這一點讓陰司的幾位還是不能理解,陰司本身就是王小德在後麵支持,為什麽還要在陰司下麵再設立一個同樣直屬王小德的冥界勢力,但是又掛在陰司名下呢。而且還有一點就是不能讓外界知曉,兩者的真實隸屬關係。
但是陰司的人也不是笨人,就算一開始不理解,後來也琢磨出一點意思。
而陳海燕則將她對所謂的厲鬼議會的事情全盤告訴了陰司幾人,張漢明已經很清楚了,這個所謂的厲鬼議會必然和自己之前絞殺的幾個厲鬼野鬼有著關係,但是現在對方卻是已經和王小德搭上了線,這就不好處理了。雙方已經結仇,不太可能化解。
張漢明可不敢惱怒王小德,雖說先前擊殺這些遊蕩厲鬼是王小德吩咐,但是自己隻是手下,隻能執行。但是現在王小德既然要接納這些遊蕩的厲鬼,他們也沒有辦法。
不過還好,王小德雖然給了厲鬼議會的一些生存權利,但是總的而言,還是偏向陰司一方的。比如監督,懲治不法,給他們劃分地盤,都是要經過他們同意才行的。
而對於厲鬼議會而言,隻是僅僅光明正大的擁有一片土地,在裏麵可以光明正大生存而已。其他的一無所有。而且很容易就暴露了實力。
但是陰司也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雖然陰司必須遵從王小德指揮,但是處理好壞,還是要看他們。因此適當提出一些條件並不過分。
陳海燕雖然沒想到陰司還會在這上麵提條件,但是也明白,厲鬼議會的存在確實是對陰司的威脅和挑釁。倒也不是很反對,因此問著到底是什麽樣的條件,
“他們必須換個名字,不能用議會這兩個字,並且一切和現在凡俗政權掛鉤的稱呼都不得使用。”張漢明斬釘截鐵的說道。
對於陰司而言,他們的存在就相當於半個地府,是冥界最正規的統治機構,就算原本不是,強者為王,陰司不是也是。
但是現在卻有一個實力不弱於他們的機構存在,這已經讓他們感受到沉重的壓力,幸好他們手上有著強大的陰兵法器,可以讓手下士兵越階而戰,不然怎麽可能依然安坐在這裏。
兵器充足,修煉資源充足是他們實力不斷提高的保障,而另外一個就是陰司城的存在,使得他們根本不懼怕外敵的入侵。
在沒有性命危險的情況下,又有著強大的資源提供,實力隻會不斷提升。這才是他們不懼怕所謂厲鬼議會最重要的的一點。
“我會和他們說的,我想他們也確實不適合用這個名字。”陳海燕說道。
陳海燕之所以這麽說,是確實認為這個組織的形式隻能算是一個社團組織,一個協會。根本不能代表廣大鬼魂的利益,因此認為這個議會的描述確實不應該。
“主上也說了,既然現在有了這個厲鬼組織的出現,以往他製定的隻有高二級的軍官才能在平時調軍的決定就暫停吧。”陳海燕又說到。
之前王小德曾經有過規定,非戰時調兵需要高二級才行,最低都是連長隻能調動親兵一個班下屬一個班,一共才20陰兵。
上次絞殺厲鬼窩點,還調了當地巡查兵,算是鑽了規定的空子。就算這樣,也不過三十兵,連一個排都不到。
現在好了,王小德解除了禁令,他們就能調動全連陰兵觸動了。也讓心懷不軌的家夥多多收斂一些。
可不要以為整個陰司就是鐵板一塊,現在還看不出什麽,但是時間長了,一些家夥摸清了陰司的情況就可能要有不該有的心思了。
但有了這些陰兵,張漢明的實力就會增長許多,這整個陰司的實力,也會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變化。
張漢明以及其他五位陰司的巨頭聽到王小德竟然解除了禁令,讓他們能夠掌握全部兵權,都是麵露欣喜之色。
應是英軍的實力,她們是知道的,沒,而且都是她們自己訓練出來的,凶鬼都普遍擁有厲鬼實力,而厲鬼在身披重甲攜帶各種鬼器法器的時候,其戰鬥力已經可以堪比一個厲鬼了,也就是說,即使是陳海燕,如果在沒有利用一些神通手段的情況下,和張萬民她們交手,也不一定就能取得上風。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陳海燕就不如他們,成了平手,打不贏她們,陳海燕的神通神通妙用可不是張漢明她們那些陰兵能夠比擬的,並且如果陳海燕同樣使用那些,法氣鬼氣的話,其實力就要比他們強大許多倍。
陳海燕這邊和陰司的人又詳細交代了一番,並且詢問了關於厲鬼組織的轄區規劃。陰司對於轄區化在哪裏,意見到不大,主要是不能在陰司附近,也不能離其他陰司外圍組織太近,而且範圍大小必須受到限製。
至於其他的可以和對方共同商議,由於陰司對其仍有管轄和監督之權,因此陰司也需要派人參與進去。
陳海燕帶著陰司的兩個隨從使者一起去聯係了鬼老大,鬼老大在陳海燕當初離開後就回到了自己原本駐地,他知道陳海燕隻能來這裏找他。
等陳海燕到來的時候,發現鬼老大手下又多出兩個凶鬼,現在是一個厲鬼,四個凶鬼。
這讓陳海燕再一次認識了所謂厲鬼議會的實力。雖然自己不怕,但是放在外麵沒人鎮壓的話,輕易就能統治大半冥土世界。
陳海燕向鬼老大通知了陰司以及神秘主上對於厲鬼議會的各自態度。在這件事上,陳海燕起到的還是中間人的作用。因此,關於厲鬼議會的事情,還是要有鬼佬大和隨行而來的兩人進行進一步磋商,最後各自匯總,交給身後的老板來進行敲定。
陳海燕既然已經將厲鬼議會和陰司聯係上了,接下來就完全看雙方的態度了,陳海燕也不便多加插手,她起到的關鍵還是調和和中間人的作用。雙方大概形成一份可行方案,,陳海燕也就可以離開了。
她還需要去忙活關於在五色山上建立法陣的事情,這可是大工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成。不過雙方畢竟有著成見,而且涉及到很多東西,有些是離不開陳海燕的調停的,因此還需要幾日才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