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南太平洋海域。</p>


    就在以齊國探索艦隊司令陸祖生決定穿越麥哲倫海峽,前往巴西的時候,“風行4號”探索船正孤寂的航行在浩瀚的南太平洋中。</p>


    二十多天前,“風行4號”行駛到智利瓦爾帕來索附近海域時,未曾尋到主力艦隊任何信息。隨即,艦長匡有傑命令船隻調轉船頭,轉向西北,準備慢慢航行至南半球的信風帶,回返漢洲本土。</p>


    這段旅程注定是極為枯燥和乏味的,因為不在信風帶,海上風力非常弱,船行速度隨之也變得較為緩慢,大概維持在2-3節。太平洋,無愧於其名稱,確實為一個巨大而又平靜的洋麵。</p>


    在航行的二十餘天時間裏,目力所及,均是無盡的海水,仿佛永遠看不到海洋的盡頭,所經之處,也沒有任何島嶼的存在,讓艦上官兵多少感到一種難言的恐懼。</p>


    為了維持船上的物資保障,艦長匡有傑下令所有食物和澹水實施配給製,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個補給地點會在何時出現。在偶爾遇到下雨天的時候,船上會將能盛水的器皿全都擺在了甲板上,盡可能多的收集澹水。</p>


    “1656年1月1日,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為了提升船上官兵的士氣,命令軍需官拿出了五罐蜜酒(甘蔗酒)和三罐高粱酒,同時將船上有些腐臭的醃肉在加入了過量香料後,置於鍋中,燉煮了足足六鍋肉湯。以此,犒勞全艦官兵。</p>


    船上的水手們似乎為了排解太多的苦悶,許多人未等肉湯燉好,便喝得有些微醉,趴在船舷,不斷地大聲嘶吼著。為防意外,命令船上的幾名軍官,不得飲用過量酒水,務必要安撫和照看醉酒的水手。</p>


    曾數次詢問瞭望手,是否探知大陸存在。但令人失望,總是否定的回答。”</p>


    “……”</p>


    “1月3日,一股強勁的東北風升起,命令航海長立即調整風帆,盡全力搶風航行。雖然使得艦船航向稍稍有些偏西南,但也無所顧忌了。隻要能持續、快速地使船隻往西邊前進,那就意味著,距離漢洲會更近一點。</p>


    另外,經過近月航行,可以得出一個初步的結論,這片廣闊的海域中很可能不存在陸地。即使存在,可能也會在遙遠的南邊(南極大陸)。可能因為冰雪原因,人類或許無法抵達那裏。當然,在夏天,可以試著進行一番探索。可是,如此寒冷的環境,恐怕難以適合人類生存。故而,我認為那裏的價值,相對而言太低了。”</p>


    “……”</p>


    “1月8日,清晨,九點。桅杆上的瞭望手突然發出信號,在西方約三十公裏外,發現一塊陸地。</p>


    驚喜之餘,不由反複再三與瞭望手確認。最終,得到了非常肯定的答複,確實遇到了一塊陸地,而並非是一片某種海上綠色藻類覆蓋區域。</p>


    當即命令船隻開始搶風航行,朝那個海角的西邊駛去,那裏隱約間有一條海灣。不過,還未抵達目的地,夜幕便已降臨。但船上的水手們都極為興奮,航行四十多天,終於能接近一塊陸地。</p>


    在夜裏,海浪將大船時而推向海岸,時而又將大船帶離海灣,仿佛如同一個撩人的婦人,在操弄著一群渴望接近陸地的期盼者。也許,在人類內心深處,對堅實的大陸擁有一種深切的卷戀,並且還對無盡的海洋充滿了畏懼之心。”</p>


    “1月9日,清晨,八時。就在大船極力向海岸靠近時,從附近的海灣駛來了一條獨木舟,兩名土著人好奇地駛近大船,抬頭張望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p>


    他們朝船上喊了一陣話,就在所有船員不知所措的時候,他們把一束大蕉用繩子捆住,扔到了大船上。這個舉動,頓時引起了全體船員的好感。在贈送了幾件精巧的小禮物後,這條獨木舟上的土著人朝我們揚了揚手,似乎示意我們跟著他們行駛。</p>


    艦船沿著海岸航行,最後轉過了島嶼北邊的海角,隨即拋錨於海岸邊。</p>


    下午2時,我帶領著十名水手上了岸,想看看能從這個島上獲得些什麽補給。在沙灘上,聚集了一百多名土著,他們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見到我們,以至於一見到我們登上岸來就擁了過來。這些人沒有攜帶任何武器,使得我們稍稍鬆了一口氣。</p>


    我們將一些小飾品和小刀、鐵釘分發給土著人後,便詢問他們是否能提供一些吃的東西。土著人馬上返回附近的部落,拿來了一些甘薯、大蕉和甘蔗。</p>


    島上顯得一片荒涼,但在島嶼東邊靠近大海的地方,我們發現許多巨大的石像豎在那裏。土著們似乎對那些巨大石像非常崇拜,經過時,會跪倒在地,口中不知念叨著什麽,隨後會以誇張的動作,張開雙臂,跳躍著,高聲呼喊著。嗯,應該是在進行一種宗教儀式吧。</p>


    真是一個讓人感到神奇的小島。</p>


    經過這些石像後,我們來到了一處鬱鬱蔥蔥的地方,有很多大蕉樹,地裏似乎也生長著某種農作物,密密麻麻的。隨行的幾個土著伸手指著我們手裏拿的甘薯,大概是表示,他們島上種植的就是這種作物。</p>


    我們走了數裏遠,沒有發現任何水源,倒是土著給我們送了三次水。盡管那些水又鹹又澀,但對於極度口渴的船員們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p>


    島上的土著大概有數千人,看到的婦人很少,想來是不能隨意拋頭露麵的緣故吧。土著普遍身材纖細,幾乎沒有一個男子身高會超過1.7米。他們動作敏捷,行動活潑,五官也較為端正,麵容和藹,對待陌生人態度友好而親切。</p>


    不過,大概是因為島上物資太過貧乏的原因,這些土著似乎對我們帶來的一切物品都充滿了好奇和無盡的……占有欲。在短短半天的接觸中,我們登岸拜訪土著的船員們就丟失了許多物品,隨身的小刀、各種錢幣、挎包,以及頭上的軍帽。甚至還有幾名船員,因為稍不留神,竟然還將軍服丟失在島上。”</p>


    “1月10日,隨著島上的土著表露出完全的善意,船上官兵陸續全部登岸,準備在此休整幾天,以緩解海上長途航行的苦悶和疲憊。在這個小島的東部地區聳立著許多巨大的凋像,其中一些凋像成群結隊地站立在石頭平台上,也有一些單個的凋像直接聳立在地麵上,而這些凋像比平台上的凋像要大得多。</p>


    有些好事的船員,拿出卷尺,測量了一尊倒在地上的凋像,發現其長度接近八米,兩肩之間的寬度在2.5米以上。不過,這尊凋像還是要比那些站立的凋像還要小很多。</p>


    島上除了少數鳥兒,我們再沒有發現任何其他動物。毫無疑問,這座小島無疑是非常貧瘠的,沒有什麽價值意義,更沒有黃金白銀,以及銅鐵等礦產。島上的地貌大多是平滑的小山丘、草原和火山。島上的海灘上多是岩石,懸崖峭壁遍地都是。境內散布著一些寄生的凝灰岩火山口和火山錐,其他地區則有許多遭侵蝕的熔岩區,區內遍布黑曜岩。無石的表麵土壤瘠薄。唯一能適於大麵積耕作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島嶼西南部。</p>


    島上的土著好像很少吃魚,在停留的兩天時間裏,我們幾乎沒有看見過魚。他們身上沒有穿著布帛之類的衣物,而是用一些大蕉樹葉,或者一些樹皮圍在身上的羞處。當然,也有土著索性什麽也沒有穿,赤果著身體,此地溫熱的氣候環境,應該無虞受凍。他們比起火地島那些可憐的土著,似乎要強出那麽一點點。”</p>


    “……”</p>


    “1月14日,風行4號在該島數百土著的注視下,緩緩駛離海岸,航向偏西北。</p>


    離開前,我們在土著的指引下,在位於島嶼內陸西南部,補充了足夠多的澹水,那裏有一條時斷時續的小河從不高的山坡上流下,最後注入附近能滲水的土壤中。另外,我們還從土著那裏獲得了許多大蕉(在這般炎熱氣溫下,估計保存不了多長時間)和甘蔗。</p>


    作為回報,我們贈送了他們一些棉布、小鏡子,以及數隻還活著的公雞和母雞,希望這些微薄的物資,可以對島上土著的生活,有所改善。</p>


    為了紀念這座小島,我決定將這座位於大洋深處的島嶼,命名為孤心島(今複活節島)。當然為了宣示我們齊國對這個小島的所有權,我們在離開時,在島嶼的西北海岸邊,埋設了一塊齊國界碑。”</p>


    </p>


    “風行4號”艦長匡有傑放下炭筆,輕輕地合上了航海日誌,端起固定桌子上的一杯清茶,慢慢的品啄著,然後順手拿起航海圖,開始研究著下一段未知的旅程。</p>


    -------------------------</p>


    1月16日,麥哲倫海峽。</p>


    齊國兩艘主力探索船在以大風、急浪而著稱的麥哲倫海峽中,已經航行了十餘天。在這條猛烈風浪的海峽中,兩岸陡壁聳立,海岬、島嶼密布。峽中風大多霧,潮高流急,多漩渦逆流,海上時有浮冰,非常不利於航行。</p>


    艦隊一行兩艘船上,雖然有幾名原西班牙裔軍官和老水手領航,但畢竟過了二十多年時間,許多海況和地形地貌,已然很模湖了。</p>


    因而,為了確保船隊的安全,船行速度放得很慢,同時,借此機會,艦隊司令陸祖生一邊指揮船隻謹慎駕駛,一邊命令水手和測繪人員對沿途海域進行測量和地形勘繪。他發現,此次離開漢洲本土攜帶的所有美洲和火地島的地圖幾乎沒有任何用處。這些地圖大部分是從荷蘭東印度公司那裏獲取,其中還有一份有關海峽的地圖,是1624年根據荷蘭海軍上校埃爾米特的粗略草圖繪製的,但是,對探索艦隊而言,它根本沒有借鑒的價值。</p>


    此時,海峽裏刮起了強勁的西風,卷起的大浪高達五六米。為了安全起見,艦隊駛入海峽東側一處海灣,以暫時躲避巨大的風浪。</p>


    這處港灣(今智利火地島省首府波韋尼爾市),外部狹窄,而內部寬闊,且深入內陸十餘裏,是一個天然的避風港。更為難得是,岸邊就有一條小河,水流緩緩而又清澈。附近還有幾名當地的土著人,看見探索艦隊船員登陸上岸後,立刻迎了上來。</p>


    為了表示友好,土著人把手上類似回旋鏢的小棍子扔給了登陸探查的船員。隨後,他們決定帶著幾名陌生人去見自己的同伴,那個地方可能離岸邊有一段路程。於是,幾名土著在前麵帶路,邊走邊留下記號,以便探索船的水手們跟上。</p>


    不久,他們抵達了目的地,果然見到了許多土著人,這些土著人友好的接待了十餘位遠道而來的客人。十幾座木屋建在樹木茂密的小山上,所有的建築毫無藝術性和規律性可言,僅僅由一些枝幹靠在一起,搭成箭塔的形狀。向風的那一麵覆蓋著幹草和樹枝,以便遮擋風雪,背風麵則開著一道門,供人進出。</p>


    整個部落營地大概居住著五六十名土著,他們用高度拋光的木頭做成弓箭,用於狩獵。這些土著四肢短小,體格健壯,頭上又黑又直的頭發耷拉在耳朵和前額上。他們全都披著海豹和駱馬的皮毛,一些婦人的腳踝上戴著一小串飾品。她們把小孩背在背上,低著頭正在埋頭做著手裏的活計。</p>


    土著們過著非常原始的生活,貝類是他們唯一的食物來源,當然,有時也會獵殺一些偶爾遊到岸邊的海豹、海獅等海洋動物。他們連最簡單粗糙的工具都沒有,甚至沒有器皿盛放食物。</p>


    “我決定,將我們齊國位於美洲大陸的第一處秘密據點就設在此處。”陸祖生在帶著幾名軍官仔細考察了周邊環境後,如是說道。</p>


    “在此處建立據點的話,他們的日常補給如何提供?”風行3號艦長、仁勇校尉(中尉)樊福德問道:“待我們返回漢洲本土,可能將是數月之後,若是再組織一支探索艦隊前來美洲,恐怕將在一年後。如此,卑職擔心,沒有船員願意留在這裏。”</p>


    “此處海灣平靜,魚類豐富,低空中還有不少飛翔的信天翁,以及零星海豹海獅等動物,這些都是食物。我們還可以給留守人員準備一些土豆和穀物,看能否種植。”陸祖生笑著說道:“此處苦寒,前期必然生活艱難。我們的船員不願留下,可以理解,也不必強求。所以,我們需另外安排一些誌願者。”</p>


    “另外的……誌願者?”幾名軍官不明所以,疑惑地看著陸祖生。</p>


    “船上不是俘獲了數十名英國海盜和西班牙漁民嗎?”陸祖生悠悠地說道:“他們就是這處據點最為合適的誌願者。”</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1635漢風再起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重慶老Q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重慶老Q並收藏1635漢風再起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