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請進,叔父今天去郡守府與殷郡守商議征發戍卒去嶺南的事情了,可能晚點才回,請稍做歇息。”項羽站在項府門口向張良招呼道。
張良邊走邊打量著項府,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很難想象在一座縣城中,居然有如此雄偉的建築。圍牆很高,最矮的地方至少也有十尺,大部分都是石頭砌成的,有些粗糙,隨便用手敲敲,非常地結實,至少有兩尺厚。
這樣的高牆大戶,就算在南方諸郡也不多見,不過聯想到始皇帝曾將大量犯人流放到會稽山陰一帶,也就不難理解了。
可以感覺到圍牆上有人在悄悄的監視著他們,雖然感覺不到非常濃烈的殺氣,但是偶爾反射過來的絲絲陽光,還是可以推斷出對方是有兵刃在手的,由此可見,項府的確是警備森嚴。
踏入項府,朱漆大門背後是廣闊的練武場,大約有二百步長,六十步寬,一眼看過去,就一個感覺:大。練武場地上全部鋪著大青磚,非常地平整,同時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就算有風吹過,也沒有太多的灰塵。
訓練場的後麵才是高高的台階,對整個練武場虎視眈眈,至少也有六十多級,上了台階以後,才是項家的前庭,那裏擺有紅木桌椅,顯得十分文雅。
隻看到百來個家將正在操練,動作整齊劃一,口號聲也洪亮有力,他們雖然沒有正式的軍服,但是青一色的白頭巾,白短褂,白綁腿,看起來也是精神抖擻,武器也是相當的精銳,清一色的越國長劍。
??在家將的前麵,有個臉色黝黑,身材魁梧的漢子,正在教授劍法,但見他單劍在手,上下翻飛,將自己全身都籠罩在劍光中,那些家將都露出非常敬佩的目光來。
項羽有點洋洋得意的說道:“那是羽堂弟項聲,自小習武,讓先生見笑了。”“真乃一員虎將,故國雖亡,但項氏家族門風依舊。”張良稱讚道。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項氏一族,雖然淪落為尋常百姓,但他們貴族的意識未曾泯滅,依然矜持地維持著戰國分封的流風餘韻。
六國滅亡之後,各國貴族執政出仕的投徑斷絕了。懦弱無能的人意氣消沉,或者種田,或者放羊,脫胎換骨,變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強項不屈的人,隱身於民間社會,結交不軌誌士,遊俠任氣,一心一意要恢複故國舊土,變天複辟。項氏一族,屬於後者。
“不知公子對這次征發戍卒去嶺南怎麽看?”張良微笑的問項羽道。通過路上的交談,而項羽又刻意交結這位謀聖,拿出兩千多年的學識觀點對當今帝國的狀況發表了獨特看法,一些觀點讓張良都拍案叫絕。
“始皇帝搞大遷徙,目的在於鏟除六國的地方勢力,把族人和故土分開,交叉匯編,徙到南蠻之地戍邊,也就連根拔起,使之不能對秦的關中故地構成威脅,茲生複國複舊之夢。
還可同化當地的土著,讓我華夏族的先進技術傳入嶺南,促進當地發展,讓其徹底歸心於我中原朝廷。”項羽慢慢說道。
“說的好,公子果乃文武雙全之人,將來成就必在令祖之上。”張良頷首道。“先生,請用茶。”先一同去打獵的項莊把兩杯茶放到二人麵前,禮貌的對張良說道。
“貴府沒有奴婢了嗎?怎麽叫令弟幹下人的活。”張良這時吃驚道。“叔父說:‘女人能讓好男兒失去鬥誌,沉迷其中,’所以家中沒有奴婢。
我們府中除了叔父和我們三兄弟外,其他全是精壯的家將。”項莊恭敬的回道。“看來自己這次拜訪是來對了。”一心以滅秦恢複故國的張良想道。
“子房,讓你久等了,哈哈哈。。。”一陣腳步聲傳來,隨即項梁龍且出現在練武場上。
“項兄,良打擾了。”張良急忙站起來致禮道。“我們兄弟倆還說這些話幹什麽,你盡管在這住下來。”項梁雙手抓著張良的手道。
隨即又吩咐立在庭下的家將道:“快去把他們今天打的野味做好送來,我要與客人痛飲幾杯。”轉過身又朝正在練武的項聲招手,叫他過來。
“都坐下吧,正好子房在這,幫我們謀劃一下。”項梁見人都到齊了,向眾人招呼道。“叔父,出了什麽事?”項羽看出了項梁眼中的一絲隱憂。
“今天我去郡守府商議征發軍民去戍邊,殷郡守告訴我,一直與我們項家做對的郡尉馮田悄悄上書鹹陽,說我項家乃楚國王族之後,籍兒、莊兒、聲兒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恐日後為秦國之隱患,要你們三人去嶺南。
殷郡守便讓我快回來早作安排,回來路上我聽龍且說子房到了,想來可以教我。”項梁朝張良拱手道。
張良奇道:“聽聞郡尉馮田乃當朝右丞相的侄子,在朝中關係甚廣,似這等人物項兄一般即使結交不上,也不至於成為仇家啊?”項羽看了一眼項梁回道:“吳中地區世風熏染,遊俠結交,主從依附的風氣很是盛行。
吳中人士早就景仰我項氏名族,久聞叔父大名,我們到來之後,很多人歸心低首,都依附在我們門下。這就引起了郡裏負責武事的馮田不滿,所以他打擊我項家並不奇怪。”
張良想道:早就聽說客居吳中的項梁隱然成了民間社會的領袖,地方上的頭麵人物,其影響和勢力之大,連郡縣長官都對他另眼相看,成為會稽郡府、吳縣縣衙的座上客。
吳中地方上有大的徭役征發和喪葬祭祀等事情,項梁都會被推出來主持其事。唉,樹大招風啊。
“不如反了吧。”性急的項聲說道。“不可!”張良立即說道:“當今天下始皇帝未死,威望足以鎮住天下百姓。
六國後裔想複國者要麽被殺,要麽還隱藏在各個角落裏麵,在等待最佳時機,現在起事,隻會招來滅門之禍。不如你們三人外出遊曆一番,一來避禍,二來長長見識。”
“子房說的有理,現在我們以暗中發展實力為上,這樣吧,籍兒你們三個去收拾收拾,訓練家將就由龍且負責。
我再攜重金去拜訪一下殷郡守,他在朝中是屬於左丞相李斯一派的人,他既然將事情告訴了我,還讓我早作安排,肯定也會有應對之法。”
“諾。”三人答道。年輕人都想出去見見外麵的世界,聽說出去遊曆,當然高興,立馬去收拾行李去了。
“項兄,你這三個侄兒確乃人中之龍啊,尤其是項羽,非同尋常,有王者風範啊。”張良笑著對項梁說道.“籍兒確實不凡,三兄弟其利斷金,是振興我項氏的希望。
子房從外地來我吳中,想必對現在天下形勢多有了解,可給我講述一番。”項梁自豪的說道。
“項兄,當今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酷使民力,弄得民怨沸騰,天下苦秦久矣。我可為兄台算一筆帳,前年,匈奴犯邊,始皇帝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在收複河套地區之後,大軍駐紮邊疆。
接著今年又征發五十萬軍民戍嶺南,聽說始皇帝已下令明年再征七十萬人修阿房宮和驪山陵,還準備大修直道。這邊疆的八十萬軍民的後勤供應要由內郡遠距離轉運,動員的人力,按高效率算,要四百萬人負責。
現在一個家庭一般有五口人,這四百八十萬人又涉及到兩千四百萬家屬。還有那七十萬民夫,由於秦國的統一戰爭,巴蜀和關中的糧倉已經消耗殆盡。
這些人吃的糧食也要從函穀關外的關東地區轉運,也按高效率算,需要動用三百五十萬人,這又影響到一千四百萬家屬,整個帝國才近四千萬人口,還加上要大修直道,將會牽動帝國的全部人口。
南到五嶺,北到長城沙漠,西到隴西臨洮,東到大海,四千萬芸芸眾生,往來不停地奔走在道路上,勞作死鬥於大地上。”張良低沉的給項梁說道。
“論北擊匈奴戍衛邊疆,花大的代價,天下民眾都可以理解,但是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純粹是為滿足君王私欲,現在各地守備空虛,百姓疲憊不堪,官府的威壓,讓庶民躲避逃亡,嚴厲的刑法,引來民眾的反感抗拒。
我感覺現在的秦帝國就像一輛不斷加速的馬車,已經失去了控馭,這輛馬車的墜毀,隻是時間的早晚和機會的引發而已。自到了此地之後,我一直在暗中考察用人,現在吳中地區的人力物力的調配使用,也已經掌握在我手中。
隻要時機一到,我們就高舉義旗,反秦複國。我知子房胸藏韜略,還望能留下來教我。”說道此項梁便鞠躬下拜。
“項兄萬萬不可。”張良立即將項梁扶了起來,鄭重的對項梁說:“自故國滅亡之後,我一直四處流浪,尋找機會反秦。
然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後機緣巧合,得高人傳授《太公兵法》尋找明主寄托抱負,今與項兄在此相聚,看來是天意,良願以後跟隨左右,共鑄大業。”
項梁握著張良的雙手,高興的說道:“吾得子房,勝十萬大軍。”
張良邊走邊打量著項府,如果不是親眼看見,很難想象在一座縣城中,居然有如此雄偉的建築。圍牆很高,最矮的地方至少也有十尺,大部分都是石頭砌成的,有些粗糙,隨便用手敲敲,非常地結實,至少有兩尺厚。
這樣的高牆大戶,就算在南方諸郡也不多見,不過聯想到始皇帝曾將大量犯人流放到會稽山陰一帶,也就不難理解了。
可以感覺到圍牆上有人在悄悄的監視著他們,雖然感覺不到非常濃烈的殺氣,但是偶爾反射過來的絲絲陽光,還是可以推斷出對方是有兵刃在手的,由此可見,項府的確是警備森嚴。
踏入項府,朱漆大門背後是廣闊的練武場,大約有二百步長,六十步寬,一眼看過去,就一個感覺:大。練武場地上全部鋪著大青磚,非常地平整,同時打掃得幹幹淨淨的,就算有風吹過,也沒有太多的灰塵。
訓練場的後麵才是高高的台階,對整個練武場虎視眈眈,至少也有六十多級,上了台階以後,才是項家的前庭,那裏擺有紅木桌椅,顯得十分文雅。
隻看到百來個家將正在操練,動作整齊劃一,口號聲也洪亮有力,他們雖然沒有正式的軍服,但是青一色的白頭巾,白短褂,白綁腿,看起來也是精神抖擻,武器也是相當的精銳,清一色的越國長劍。
??在家將的前麵,有個臉色黝黑,身材魁梧的漢子,正在教授劍法,但見他單劍在手,上下翻飛,將自己全身都籠罩在劍光中,那些家將都露出非常敬佩的目光來。
項羽有點洋洋得意的說道:“那是羽堂弟項聲,自小習武,讓先生見笑了。”“真乃一員虎將,故國雖亡,但項氏家族門風依舊。”張良稱讚道。
俗話說,百足之蟲,死而不僵。項氏一族,雖然淪落為尋常百姓,但他們貴族的意識未曾泯滅,依然矜持地維持著戰國分封的流風餘韻。
六國滅亡之後,各國貴族執政出仕的投徑斷絕了。懦弱無能的人意氣消沉,或者種田,或者放羊,脫胎換骨,變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強項不屈的人,隱身於民間社會,結交不軌誌士,遊俠任氣,一心一意要恢複故國舊土,變天複辟。項氏一族,屬於後者。
“不知公子對這次征發戍卒去嶺南怎麽看?”張良微笑的問項羽道。通過路上的交談,而項羽又刻意交結這位謀聖,拿出兩千多年的學識觀點對當今帝國的狀況發表了獨特看法,一些觀點讓張良都拍案叫絕。
“始皇帝搞大遷徙,目的在於鏟除六國的地方勢力,把族人和故土分開,交叉匯編,徙到南蠻之地戍邊,也就連根拔起,使之不能對秦的關中故地構成威脅,茲生複國複舊之夢。
還可同化當地的土著,讓我華夏族的先進技術傳入嶺南,促進當地發展,讓其徹底歸心於我中原朝廷。”項羽慢慢說道。
“說的好,公子果乃文武雙全之人,將來成就必在令祖之上。”張良頷首道。“先生,請用茶。”先一同去打獵的項莊把兩杯茶放到二人麵前,禮貌的對張良說道。
“貴府沒有奴婢了嗎?怎麽叫令弟幹下人的活。”張良這時吃驚道。“叔父說:‘女人能讓好男兒失去鬥誌,沉迷其中,’所以家中沒有奴婢。
我們府中除了叔父和我們三兄弟外,其他全是精壯的家將。”項莊恭敬的回道。“看來自己這次拜訪是來對了。”一心以滅秦恢複故國的張良想道。
“子房,讓你久等了,哈哈哈。。。”一陣腳步聲傳來,隨即項梁龍且出現在練武場上。
“項兄,良打擾了。”張良急忙站起來致禮道。“我們兄弟倆還說這些話幹什麽,你盡管在這住下來。”項梁雙手抓著張良的手道。
隨即又吩咐立在庭下的家將道:“快去把他們今天打的野味做好送來,我要與客人痛飲幾杯。”轉過身又朝正在練武的項聲招手,叫他過來。
“都坐下吧,正好子房在這,幫我們謀劃一下。”項梁見人都到齊了,向眾人招呼道。“叔父,出了什麽事?”項羽看出了項梁眼中的一絲隱憂。
“今天我去郡守府商議征發軍民去戍邊,殷郡守告訴我,一直與我們項家做對的郡尉馮田悄悄上書鹹陽,說我項家乃楚國王族之後,籍兒、莊兒、聲兒都是天下一等一的高手,恐日後為秦國之隱患,要你們三人去嶺南。
殷郡守便讓我快回來早作安排,回來路上我聽龍且說子房到了,想來可以教我。”項梁朝張良拱手道。
張良奇道:“聽聞郡尉馮田乃當朝右丞相的侄子,在朝中關係甚廣,似這等人物項兄一般即使結交不上,也不至於成為仇家啊?”項羽看了一眼項梁回道:“吳中地區世風熏染,遊俠結交,主從依附的風氣很是盛行。
吳中人士早就景仰我項氏名族,久聞叔父大名,我們到來之後,很多人歸心低首,都依附在我們門下。這就引起了郡裏負責武事的馮田不滿,所以他打擊我項家並不奇怪。”
張良想道:早就聽說客居吳中的項梁隱然成了民間社會的領袖,地方上的頭麵人物,其影響和勢力之大,連郡縣長官都對他另眼相看,成為會稽郡府、吳縣縣衙的座上客。
吳中地方上有大的徭役征發和喪葬祭祀等事情,項梁都會被推出來主持其事。唉,樹大招風啊。
“不如反了吧。”性急的項聲說道。“不可!”張良立即說道:“當今天下始皇帝未死,威望足以鎮住天下百姓。
六國後裔想複國者要麽被殺,要麽還隱藏在各個角落裏麵,在等待最佳時機,現在起事,隻會招來滅門之禍。不如你們三人外出遊曆一番,一來避禍,二來長長見識。”
“子房說的有理,現在我們以暗中發展實力為上,這樣吧,籍兒你們三個去收拾收拾,訓練家將就由龍且負責。
我再攜重金去拜訪一下殷郡守,他在朝中是屬於左丞相李斯一派的人,他既然將事情告訴了我,還讓我早作安排,肯定也會有應對之法。”
“諾。”三人答道。年輕人都想出去見見外麵的世界,聽說出去遊曆,當然高興,立馬去收拾行李去了。
“項兄,你這三個侄兒確乃人中之龍啊,尤其是項羽,非同尋常,有王者風範啊。”張良笑著對項梁說道.“籍兒確實不凡,三兄弟其利斷金,是振興我項氏的希望。
子房從外地來我吳中,想必對現在天下形勢多有了解,可給我講述一番。”項梁自豪的說道。
“項兄,當今始皇帝統一天下之後,酷使民力,弄得民怨沸騰,天下苦秦久矣。我可為兄台算一筆帳,前年,匈奴犯邊,始皇帝派蒙恬率三十萬大軍北擊匈奴,在收複河套地區之後,大軍駐紮邊疆。
接著今年又征發五十萬軍民戍嶺南,聽說始皇帝已下令明年再征七十萬人修阿房宮和驪山陵,還準備大修直道。這邊疆的八十萬軍民的後勤供應要由內郡遠距離轉運,動員的人力,按高效率算,要四百萬人負責。
現在一個家庭一般有五口人,這四百八十萬人又涉及到兩千四百萬家屬。還有那七十萬民夫,由於秦國的統一戰爭,巴蜀和關中的糧倉已經消耗殆盡。
這些人吃的糧食也要從函穀關外的關東地區轉運,也按高效率算,需要動用三百五十萬人,這又影響到一千四百萬家屬,整個帝國才近四千萬人口,還加上要大修直道,將會牽動帝國的全部人口。
南到五嶺,北到長城沙漠,西到隴西臨洮,東到大海,四千萬芸芸眾生,往來不停地奔走在道路上,勞作死鬥於大地上。”張良低沉的給項梁說道。
“論北擊匈奴戍衛邊疆,花大的代價,天下民眾都可以理解,但是修建阿房宮和驪山陵,純粹是為滿足君王私欲,現在各地守備空虛,百姓疲憊不堪,官府的威壓,讓庶民躲避逃亡,嚴厲的刑法,引來民眾的反感抗拒。
我感覺現在的秦帝國就像一輛不斷加速的馬車,已經失去了控馭,這輛馬車的墜毀,隻是時間的早晚和機會的引發而已。自到了此地之後,我一直在暗中考察用人,現在吳中地區的人力物力的調配使用,也已經掌握在我手中。
隻要時機一到,我們就高舉義旗,反秦複國。我知子房胸藏韜略,還望能留下來教我。”說道此項梁便鞠躬下拜。
“項兄萬萬不可。”張良立即將項梁扶了起來,鄭重的對項梁說:“自故國滅亡之後,我一直四處流浪,尋找機會反秦。
然每次都以失敗告終,後機緣巧合,得高人傳授《太公兵法》尋找明主寄托抱負,今與項兄在此相聚,看來是天意,良願以後跟隨左右,共鑄大業。”
項梁握著張良的雙手,高興的說道:“吾得子房,勝十萬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