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好攝像機鏡頭之後,梁恩和貞德兩個人開始一件一件的裏麵的那些盒子打開,而當盒子被打開,裏麵那堆東西幾乎晃花了梁恩他們的眼睛。


    第一個被從長條形盒子裏取出的是一串鑽石扣三層珍珠項鏈,由119顆天然珍珠組成,考慮到那個年代根本就沒有人工珍珠養殖技術。


    所以像這一百多顆尺寸差不多一般大的珍湊成一串殊為難得,按照梁恩的觀點, 這串古董珍珠項鏈賣個三四十萬美元絕對沒問題。


    而這串珍珠項鏈也隻是一個開胃菜而已,隨著一個個盒子被打開,更多的珠寶出現在了梁恩的麵前,包括項鏈,戒指,王冠以及胸針,基本上都是鑽石首飾。


    其中最顯眼的首飾是一枚鑲有大顆珍珠的鑽石吊墜, 珍珠的尺寸為26mm X 18mm, 梁恩的初步估價200萬美元。


    當然了,這些首飾並不僅僅隻是原材料非常珍貴,其中許多巧妙的設計也令人拍案叫絕,比如說一隻鑽石徽章就是如此。


    這枚徽章由三個部分組成,最上麵的一層是月桂花冠,中間一層是火焰,下邊的一層是金色綿羊,這枚徽章可以整體使用,也可拆分為上中下三枚獨立的胸針。


    另外兩頂鑽石王冠也是如此,上麵全都是統一的百合花形象,之所以選擇百合圖案,則是因為在基督教徒的信仰中,百合是最聖潔的花朵。


    上麵的百合是可以拆卸下來的,單獨的百合則是一枚精致的胸針。王冠上有梨形鑽石,也有玫瑰形鑽石, 體現了當時工匠的鑽石切割手藝。


    “實話實說, 能做到這一點的都是珠寶製作大師。”作為同行, 梁恩致能夠判斷出這些首飾究竟什麽水平。


    比如像這種能夠拆分的組合式首飾對於製作者的要求比較高,很多水平不夠的首飾工匠往往在那些首飾分開使用的時候看上去不錯, 但是組合在一起不夠和諧。


    而現在梁恩他們找出的這些珠寶首飾基本看不出有這方麵的問題,從某種角度來說在手工業時代隻有頂級工匠能夠做到。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把那些首飾的零部件組合在一起並固定住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並不是隨便哪個工匠都能夠做出來的,尤其是在純手工的狀態下。


    水平不夠的工匠做出來的東西要麽連接的過鬆導致很容易自動脫落,要麽就是連接的過緊拔都拔不出來,甚至讓使用者在拆開的時候因為用力太大給首飾造成損傷。


    除了看出這個首飾這個作者的手藝水平以外,梁恩也能確定這批東西是在18世紀中後期製作出來的首飾,帶有濃鬱的洛可可風格。


    “也就是說這是路易15或者路易16時期製作出的首飾,或者說是拿破侖時期。”貞德來到這邊之後認真的研究過法國曆史,所以她趕很快的想起了這對應的是哪個時代。


    雖然從珠寶首飾製作方麵而言,拿破侖時代後的首飾被稱作帝政時期的首飾整體風格以彩色寶石為主石,周圍有小鑽石作為裝飾,和現在這些首飾完全不同。


    但是考慮到首飾的風格不可能轉換的非常快。這些首飾的風格轉化並不會突然轉換,所以對於這個首飾本身年代的猜測範圍自然要更廣一些。


    “我想我知道些首飾的主人原來是誰了。”就在清理到一個裝了三件首飾的白銀首飾盒的時候,梁恩拿起了一枚鑽戒說道。


    這是一枚用小型玫瑰型鑽石鑲嵌的鑽戒,在這次發現的一大堆珠寶之中並不顯眼,但關鍵在於戒麵上那個寫著大寫字母MA的花體簽名。


    這個簽名實際上就是名字縮寫,而背後的全名是Maria Antonia Josepha Johanna,瑪麗亞·安東尼亞·約瑟法·約翰娜,或者一個更熟的名字,瑪麗·安托瓦內特。


    幾年前,梁恩曾經找到了一個兔子形狀的鎖,在那個鎖上就曾經見到個簽名,而今天他再一次找到了和那位著名的王後有關的東西。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這位王後在可以法國曆代王後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個,因為她身前正處於曆史大時代中,同時身上也發生了很多具有爭議性的事情。


    <a id="wzsy" href="http://www.baimengshu.com">baimengshu.com</a>


    如果仔細研究的話會這位王後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的。1766年,為政治上的需求,法國王室正式向11歲的瑪麗亞·安東尼婭女大公(瑪麗·安托瓦內特)求婚。


    奧地利宮廷欣然應允。但由於種種原因,這場婚禮被拖了數年。


    直到1770年,瑪麗·安托瓦內特14歲時,才終於踏上法國國土,成為法國王太子路易·奧古斯特·德·波旁(即日後的路易十六)的王太子妃。


    1774年,路易十五駕崩,路易十六即位。瑪麗·安托瓦內特成為法國王後,母儀法蘭西。但很可惜,她本人並沒有作為一名王後所應該具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從進入法國宮廷之後,瑪麗·安托瓦內特在政治上毫無建樹。每天隻是熱衷於舞會、時裝、玩樂、喬裝打扮和慶宴,修飾花園,奢侈無度,有“赤字夫人”之稱。


    不過在法國大革命開始後,她身上卻意外地體現出一位王後的驕傲美麗與嬌豔尊嚴,表現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見,更為頑固。


    1789年7月14日,群眾攻打巴士底獄時,瑪麗·安托瓦內特勸說路易十六帶兵去梅斯避難。她支持國王拒絕了國民議會提出的廢除封建製度和限製王權的要求,結果成為眾矢之的。


    1789年10月,隨同路易十六從凡爾賽宮遷回巴黎,處於革命群眾的監視之下。她暗中活動,向一批流亡貴族求援。


    但他們不但沒有幫忙,還落井下石,每個人都想用國王的頭來換一筆贖金。這批貴族中包括國王的弟弟,普羅旺斯伯爵(即日後的路易十八),和更小的弟弟阿圖瓦伯爵(即日後的查理十世)。


    國王夫婦苦於左右無援,迫於形勢,他們不得不自行謀劃一次又一次的逃亡。瑪麗王後於1791年6月與國王一同秘密出逃,至邊境城市瓦倫時被發現,外逃未遂。


    1792年,法國對奧地利宣戰,她繼續勾結奧地利,並把作戰計劃提供給外國幹涉軍,企圖借外部勢力鎮壓革命。


    叛國的事情敗露後激怒了法國人民,導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徹底推翻了君主製。隨後,她和國王一起被囚禁在當普爾堡。


    次年10月,被交付給革命法庭審判,判處死刑,送上斷頭台。享年38歲。死後屍體一度被扔在萬人坑埋葬。


    直到22年之後,普羅旺斯伯爵複辟成為路易十八,才將她的白骨重新挖出,並妥善安葬。


    而現在,梁恩他們找到的應該是在被處決前瑪麗王後送出的幾批財物中的一部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尋寶從英倫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子爵的青花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子爵的青花瓷並收藏尋寶從英倫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