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些都隻是你的猜測而已。”貞德聽完了梁恩對於現在情況的一係列分析之後托著下巴想了一會兒,然後說道。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雖然你的猜測非常的合理。但是你以前給我說過曆史學家在這方麵要學會懷疑一切,從這點來說,我覺得現在這些證據還有些不夠。”
“很好,學會懷疑往往是找到一些新的發現的開始。”看著貞德提出的問題,梁恩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貞德現在的進步, 他覺得很開心。
“既然你覺得現在的證據並不能直接指向事情的真相,那麽現在能說說你覺得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還需要什麽證據才能證明我剛說的那些分析?”
“我認為現在關鍵的證據是對方在華夏的活動軌跡,畢竟那門被稱作晉造150毫米火炮的重型火炮根據記載來看隻生產過兩門,所以很難判斷出設計者的具體情況。”
被梁恩提問之後,貞德先是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看著他的眼睛說到, 可能因為之前認真思考過的原因, 所以除了開始的時候因為緊張有些磕絆以外後邊越說越順。
“你知道,如果僅僅隻是一兩門炮的話, 完全可以通過類似於現在頂級車輛那樣純手工打造方式生產,但是這是無法判斷出對方究竟是有組織的還是簡單按照圖紙操作。”
“但是一旦有好幾種同樣類型的火炮出現的話,那就代表對方一定是一個有組織的設計團體,因為單憑散兵遊勇是做不到連續設計新的火炮的。”
貞德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當年的華夏大量來自國外的工程師。這些人中有不小的一部分有官方背景,但是還是有那種孤身來華夏的冒險家。
不過如果考慮到火炮複雜的設計與製作工藝,單打獨鬥的設計師也頂多能夠做到對於原有武器的一種模彷而已,基本上不可能做出大規模的改動。
所以隻要能夠從當時晉省的火炮中找到一些和這門150mm榴彈炮類似存在的話,那麽就的確能夠證明瑞士方麵的設計團隊在當時的晉陽兵工廠負責設計。
但是想要完成這項工作靠梁恩他們肯定不行,必須要得到華夏方麵的支持才可以,好在梁恩之前在華夏的人脈讓他想要完成這個工作並不困難。
尤其是在表達自己的疑惑之後,那位華夏的博物館館長反響也很積極,畢竟他作為館長對博物館裏的那些展品有一部分搞不清來曆覺得有些遺憾。
所以在梁恩提出這方麵的意見之後,他立刻把自己搜羅到的資料全部通過網絡傳送給梁恩, 幫助梁恩解決自己現在麵對的這個問題。
得到了這些資料之後梁恩很快就對這些資料進行了分析, 因為這些資料非常詳盡的緣故,所以梁恩從快從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內容。
按照資料上的說法,抗戰爆發前和第一階段的戰略防禦,第二階段的戰略相持期間, 這位晉省軍閥閻老西雖然嘴上說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但實際很長一段時間裏和日寇暗中多有勾結。
所以晉省軍工產業也同樣受到日本的影響甚至是掌控,比如說晉軍裝備的步槍就是彷造日本三八大蓋的晉造六五步槍。
火炮方麵,抗戰前晉陽兵工廠製造數量最多的火炮也是晉十三式和晉十七式75mm山炮,就是日本大正六年式和四一式75mm山炮的彷製型。
但是有規則就有例外,從資料上來看,除了這些彷造的日本火炮以外,抗戰爆發前夜的一段時間裏,晉陽兵工廠有一對非常具有歐洲風格的火炮型號。
這兩款火炮一個是晉造105mm重型山炮,而另一個則是88mm野戰炮,雖然因為長期戰亂導致華夏方麵有關這兩款火炮的設計和生產資料已基本喪失。
不過和之前那一門150mm榴彈炮不同,這兩門火炮至少有自己的編號——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與晉十八式88mm野炮。
好在雖然設計製造方麵的資料遺失,但是這些火炮留下了大量的實物,所以很多東西能夠通過火炮本身分析起來。
比如說這兩門火炮都有濃厚的歐洲風情,像是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采取了橫楔式炮閂,套管自緊式身管技術,單腿大梁, 可部分折疊的火炮炮盾等。
至於88mm野戰炮除了設計風格類似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 同時二者部分零件通用以外, 這種口徑的野戰炮本身就是徹頭徹尾的歐洲風格。
這是因為一戰結束之後,不少歐洲國家認為原有75~76mm的火炮威力不足,而100mm以上的火炮實在太重,機動有些困難。
這種思想指導下,歐洲很多國家都推出了口徑80mm以上100mm以下的中間口徑野戰火炮來滿足這一需求。
但是最後造出來才發現這些火炮明顯超重,機動的難度並不比那些100mm以上的火炮簡單到哪去,但是威力卻大大不足。
嗯。所以曆史上除了英國的25磅炮和蘇聯D44,85mm加農炮以外大部分都隻是小批量生產而已,大批量生產的這兩款火炮也大部分被當做反坦克火炮,而不是野戰炮使用。
所以晉造88mm火炮很明顯就是那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產物,也體現了那個設計團體對濃厚的歐洲背景。
除此之外,另一個能體現這些火炮背景的是這些火炮在資料上號稱能用六匹馬挽曳,但以當時華夏馬匹水平根本做不到,因此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歐洲重挽馬設計的。
這自然會給火炮的使用帶去一些問題,畢竟馬匹一旦超過六匹就不可能通過疊加馬匹數量來增加牽引力了。
好在設計師也注意到了這些事情,所以這些火炮很多都能夠拆開後運輸,為寶貴的火力帶去足夠的機動性。
必須要說設計師的設計很成功,相比較下當時禿子的軍隊這方麵整體就幾乎沒有考慮,所以哪怕在平原地帶也丟棄了幾乎所有的sHF—18重型榴彈炮。
但作為對比組敗的更狼狽的晉綏軍卻在溝壑縱橫的晉省保住了他們的150mm榴彈炮和105mm重山炮。
和地形平坦基礎完善的西歐相比,舊華夏的基礎建設無限趨近於零,尤其是在地形崎區的晉省,對於炮兵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把火炮運到發射陣地上而不是戰鬥本身。
即便是馬政很早就實現近現代化,汽車工業初具規模。同時還針對華夏情況進行專業設計的日本鬼子也不得不經常需要代馬輸卒,也就是用人來代替牲口,讓日軍或者偽軍人力搬運。
而當時的晉綏軍無論是馬政還是車輛都堪稱一塌湖塗,加上當時華夏石油產量很低,整個華北地區都不可能有足夠的燃料供給,這種情況下僅有的動力就是人力。
資料看到這裏後梁恩輕歎了一聲,從這也能看出當年華夏的不易。
<a id="wzsy" href="https://www.tsxsw.la">tsxsw.la</a>
“雖然你的猜測非常的合理。但是你以前給我說過曆史學家在這方麵要學會懷疑一切,從這點來說,我覺得現在這些證據還有些不夠。”
“很好,學會懷疑往往是找到一些新的發現的開始。”看著貞德提出的問題,梁恩滿意的點了點頭,對於貞德現在的進步, 他覺得很開心。
“既然你覺得現在的證據並不能直接指向事情的真相,那麽現在能說說你覺得在沒有直接證據的情況下還需要什麽證據才能證明我剛說的那些分析?”
“我認為現在關鍵的證據是對方在華夏的活動軌跡,畢竟那門被稱作晉造150毫米火炮的重型火炮根據記載來看隻生產過兩門,所以很難判斷出設計者的具體情況。”
被梁恩提問之後,貞德先是認真的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抬起頭看著他的眼睛說到, 可能因為之前認真思考過的原因, 所以除了開始的時候因為緊張有些磕絆以外後邊越說越順。
“你知道,如果僅僅隻是一兩門炮的話, 完全可以通過類似於現在頂級車輛那樣純手工打造方式生產,但是這是無法判斷出對方究竟是有組織的還是簡單按照圖紙操作。”
“但是一旦有好幾種同樣類型的火炮出現的話,那就代表對方一定是一個有組織的設計團體,因為單憑散兵遊勇是做不到連續設計新的火炮的。”
貞德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當年的華夏大量來自國外的工程師。這些人中有不小的一部分有官方背景,但是還是有那種孤身來華夏的冒險家。
不過如果考慮到火炮複雜的設計與製作工藝,單打獨鬥的設計師也頂多能夠做到對於原有武器的一種模彷而已,基本上不可能做出大規模的改動。
所以隻要能夠從當時晉省的火炮中找到一些和這門150mm榴彈炮類似存在的話,那麽就的確能夠證明瑞士方麵的設計團隊在當時的晉陽兵工廠負責設計。
但是想要完成這項工作靠梁恩他們肯定不行,必須要得到華夏方麵的支持才可以,好在梁恩之前在華夏的人脈讓他想要完成這個工作並不困難。
尤其是在表達自己的疑惑之後,那位華夏的博物館館長反響也很積極,畢竟他作為館長對博物館裏的那些展品有一部分搞不清來曆覺得有些遺憾。
所以在梁恩提出這方麵的意見之後,他立刻把自己搜羅到的資料全部通過網絡傳送給梁恩, 幫助梁恩解決自己現在麵對的這個問題。
得到了這些資料之後梁恩很快就對這些資料進行了分析, 因為這些資料非常詳盡的緣故,所以梁恩從快從中找到了自己需要的內容。
按照資料上的說法,抗戰爆發前和第一階段的戰略防禦,第二階段的戰略相持期間, 這位晉省軍閥閻老西雖然嘴上說在三個雞蛋上跳舞,但實際很長一段時間裏和日寇暗中多有勾結。
所以晉省軍工產業也同樣受到日本的影響甚至是掌控,比如說晉軍裝備的步槍就是彷造日本三八大蓋的晉造六五步槍。
火炮方麵,抗戰前晉陽兵工廠製造數量最多的火炮也是晉十三式和晉十七式75mm山炮,就是日本大正六年式和四一式75mm山炮的彷製型。
但是有規則就有例外,從資料上來看,除了這些彷造的日本火炮以外,抗戰爆發前夜的一段時間裏,晉陽兵工廠有一對非常具有歐洲風格的火炮型號。
這兩款火炮一個是晉造105mm重型山炮,而另一個則是88mm野戰炮,雖然因為長期戰亂導致華夏方麵有關這兩款火炮的設計和生產資料已基本喪失。
不過和之前那一門150mm榴彈炮不同,這兩門火炮至少有自己的編號——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與晉十八式88mm野炮。
好在雖然設計製造方麵的資料遺失,但是這些火炮留下了大量的實物,所以很多東西能夠通過火炮本身分析起來。
比如說這兩門火炮都有濃厚的歐洲風情,像是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采取了橫楔式炮閂,套管自緊式身管技術,單腿大梁, 可部分折疊的火炮炮盾等。
至於88mm野戰炮除了設計風格類似晉十六式105mm重山炮, 同時二者部分零件通用以外, 這種口徑的野戰炮本身就是徹頭徹尾的歐洲風格。
這是因為一戰結束之後,不少歐洲國家認為原有75~76mm的火炮威力不足,而100mm以上的火炮實在太重,機動有些困難。
這種思想指導下,歐洲很多國家都推出了口徑80mm以上100mm以下的中間口徑野戰火炮來滿足這一需求。
但是最後造出來才發現這些火炮明顯超重,機動的難度並不比那些100mm以上的火炮簡單到哪去,但是威力卻大大不足。
嗯。所以曆史上除了英國的25磅炮和蘇聯D44,85mm加農炮以外大部分都隻是小批量生產而已,大批量生產的這兩款火炮也大部分被當做反坦克火炮,而不是野戰炮使用。
所以晉造88mm火炮很明顯就是那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產物,也體現了那個設計團體對濃厚的歐洲背景。
除此之外,另一個能體現這些火炮背景的是這些火炮在資料上號稱能用六匹馬挽曳,但以當時華夏馬匹水平根本做不到,因此設計的時候就是按照歐洲重挽馬設計的。
這自然會給火炮的使用帶去一些問題,畢竟馬匹一旦超過六匹就不可能通過疊加馬匹數量來增加牽引力了。
好在設計師也注意到了這些事情,所以這些火炮很多都能夠拆開後運輸,為寶貴的火力帶去足夠的機動性。
必須要說設計師的設計很成功,相比較下當時禿子的軍隊這方麵整體就幾乎沒有考慮,所以哪怕在平原地帶也丟棄了幾乎所有的sHF—18重型榴彈炮。
但作為對比組敗的更狼狽的晉綏軍卻在溝壑縱橫的晉省保住了他們的150mm榴彈炮和105mm重山炮。
和地形平坦基礎完善的西歐相比,舊華夏的基礎建設無限趨近於零,尤其是在地形崎區的晉省,對於炮兵來說最大的問題是把火炮運到發射陣地上而不是戰鬥本身。
即便是馬政很早就實現近現代化,汽車工業初具規模。同時還針對華夏情況進行專業設計的日本鬼子也不得不經常需要代馬輸卒,也就是用人來代替牲口,讓日軍或者偽軍人力搬運。
而當時的晉綏軍無論是馬政還是車輛都堪稱一塌湖塗,加上當時華夏石油產量很低,整個華北地區都不可能有足夠的燃料供給,這種情況下僅有的動力就是人力。
資料看到這裏後梁恩輕歎了一聲,從這也能看出當年華夏的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