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時分,天剛破曉,淡青色的天空還鑲著幾顆稀落的殘星。


    可是居住在的陳塘關的人們卻是已經早早的起床,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城池門口處來往的商客也早已經是絡繹不絕。


    自從新任總兵李靖大人坐鎮以來,陳塘關一改三年前鳥不拉屎,無人問津的狀態。這裏似乎再也不是大商的邊陲之地,儼然成為了大商東部的一個商業中心。


    在李總兵的英明領導下,陳塘關子民在東北方向樹立起一座城,取名新塘,西南方向同樣樹立起了一座城,取名羿城。同時也將陳塘關原本這座雄偉的主城重新擴建了一番,三個城成犄角之勢,大大提高了陳塘關的安全。


    幾乎是重生了一般的陳塘關,綻放出了難以想象的生命力。在李靖的大力支持下,經濟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僅僅三年,通過陳塘關的商客便已經是從早到晚,川流不息。


    那座羿城,顧名思義,便是與東夷的祖先大羿同名。為了進一步彰顯自己的決心,兩族親如一家的願望,李靖特地將這座城取名羿,其意義不言而喻。


    而這座城池便如李靖在東夷山城中所提到的那樣,是專門為東夷族人準備的一座新城,而且這座城也從兩年前開始便陸續有東夷人搬入其中,從此東夷族也算是正式開始納入陳塘關的統治之中。


    現在陳塘關甚至可以隨處可以見到一個東夷漢子和大商的百姓親密的交談,再也沒有敵視,沒有仇恨。


    當然其實最一開始的時候,李靖的政策其實並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因為兩族,特別是陳塘關的這些子民與東夷的仇恨那是積攢了百年甚至上千年。他們普遍都是覺得東夷人便是凶殘狡詐的化身,讓他們入住陳塘關一定是引狼入室。


    不過李靖也憑借這自己在之前大那場守城之戰之中積累的巨大聲望,強硬的執行了自己的各項有利於兩族交流融合的計劃。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相處之後,陳塘關的百姓其實和自己沒有什麽太大的區別,除了服飾,習俗,容貌特征略有不同以外,其他的並沒有什麽不同。


    同樣的淳樸,勤勞,善良,熱血,在不知不覺得他們便也慢慢的接受了周圍有這麽一批身體強壯,長相凶悍,但是其實卻很憨厚的東夷大漢的存在。


    其實普通的百姓並沒有有什麽太大的要求,隻希望能夠安居樂業。至於所什麽一統九州,什麽宏圖霸業離他們太過遙遠,他們從來沒有這種抱負,當然也不會追求。


    千百年來與東夷族你來我往的廝殺使得兩方都元氣大傷,當年虞舜時期的陳塘關也曾今繁極一時,可是就是因為不斷的戰亂,慢慢的衰落,最後淪為大商邊疆的一個普通的軍鎮。


    三年後的今天,陳塘關的人們也慢慢的開始理解李靖的用心。三年的安定祥和說明了一切,對於這一個為他們帶來和平和美好的總兵大人更加的擁護。


    而此時的李靖也早已經從自己的府邸之中出來,來到了城樓之上。身著一件簡單的青色道袍,拿出自己的那把古琴,悠然自得的坐下來,開始每天的比作的功課。


    自從三年前從東夷族回來,李靖便開始了自己對於自己精魄的修煉,每天都會在來到了城樓之上,通過琴曲收集民眾的恐懼之力。


    不過恐懼之力卻是不比悲哀之力那麽尋常,再加上李靖的到來使得陳塘關免於戰亂,百姓的得以修生養息,一邊祥和景象,心中的恐懼自然越來越少。所以比起之前在軍營之中李靖能夠在一年之中就能夠收集到足夠的情愫之力,李靖這一次便花了三年。


    不過那些普通民眾的並不知道李靖需要修行什麽精魄之神,隻知道每天清晨到此處,都會聽到總兵大人在此處彈琴,聽完之後人會變得很舒服,心中的不痛快,悲傷,恐懼便會一掃而光。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在城樓之下,往往都會聚集大量的各種各樣,各行各業的人們。他們也不說話,相互之間也不做太多的交流。每次等到李靖一曲結束,都會井然有序的各回各家,各歸各路。


    不過李靖身上的那種神秘神彩卻也是越來越濃鬱,不斷被人們談論,流傳,銘記。戰場之中如同猛虎狂龍,無人可擋,箭術通神堪比大羿,九星連珠,平時一身青色道袍,儒雅平和,更有談的一首好琴,動人心魄。


    入主陳塘關沒有多久便有鳳凰降臨,疑似聖賢在世,身邊常有神仙眷戀相伴,豔福無邊,羨煞旁人。再加上李靖自己向來比較低調,很少出行,一心修行。便是每天早晨在那城樓之上,也從不言語,往往百姓們也隻能遠遠的看這麽一眼,隻見其聲,不聞其人。


    所以盡管陳塘關內外到處充斥著李靖的各項惠民政策,對於李靖神乎其神的事跡,陳塘關的男女老少總是能夠說上這麽幾條。但是陳塘關真正能夠與李靖接觸,並且交流的始終也就那麽幾位,而普通的百姓更是幾乎沒有。


    當然這個情況李靖也是很樂意見到,李靖自己知道他遲早便是要成神的。在這陳塘關李靖花費了自己大量功夫,苦心,智慧去經營的地方,作為享受到福利的百姓自然也是最適合轉化自己的信徒。


    而做為神靈,是不可能與自己的信徒太過親近,熟悉,因為那樣卻很難產生產生真正的信仰。隻有保持一個差不多的度,讓人感覺似乎神就在身邊,衣食住行,無處不再,但又似乎從來沒有存在過,看不清,摸不著,神神秘秘,若隱若現,若即若離。


    所以可以說,目前陳塘關百姓對於自己總兵的這一感官,也是李靖故意醞釀的結果。隻有保持這一樣一種神秘感,隻留下各種各樣的傳奇,身影卻慢慢淡出人們的視線,不斷神話自己。


    有了這樣一個感覺,等到李靖成神的那一天,這群人自然不會覺得太過突兀,自然而然的成為李靖的信徒。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靖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立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立青並收藏李靖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