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麵對紂王的命令,似乎很是疑惑,不解的問道:“陛下,來此之前,李靖為了不辜負陛下的信任,早已經將陳塘關的一切事務交給守將殷破敗老將軍。如果想要進城陛下盡管去便是,何故前來問我。”
麵對李靖如此顛倒黑白,但又和合情合理毫無破綻,或者說無跡可尋的謊言,特別是李靖的表情,一副本來就是如此的樣子。營帳中包括黃飛虎等人,都有了一種無力的感覺,這位李總兵裝傻的本事真是高。
紂王看著眼前老辣,滴水不漏,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陳塘關重兵,心中暗道:這才是你本來的麵目嗎,如此睜著眼說瞎話,沒有想到我到頭來還是砸了自己的腳。
知道李靖似乎是想要死扛到底,完全沒有其他餘地。紂王屏退左右,隻留黃飛虎一人在這營帳之中。
“好了現在這營帳之中也沒有外人,李靖你說吧,你到底想要幹什麽,我已經沒有了耐心,如果你不願意幫助我的話,我也準備直接攻城了。”
之前紂王的一係列攻勢,都是一些比較虛的東西。其實也是紂王自己的誤判,想要從大義上,也就是君臣之義上來壓迫李靖。
可惜李靖心中壓根沒有這種概念,或者說隻是在一般情況下李靖也會入鄉隨俗,適當的表示自己對於人皇的尊重。
可是內心深處,李靖其實並沒有將紂王這一商王的位子太當一回事情,又怎麽可能在會被這些所謂的道義束縛住。李靖畢竟是自幼訪仙問道,現在又有望成神,與殷破敗,黃飛虎這些臣子是不同的。
如果說大商當中有個類似的人,可能便是聞仲吧。對於人皇我尊敬,對於大商我忠誠,但是當自己認為商王的舉動政策有誤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指出,用自己的方法讓他改正。
“陛下,為什麽你一定就要戰爭呢,隻要按照我的政策,再等上這麽十年或是百年,這東夷族自然也就慢慢的融入我大商,能夠不通過殺戮,便能夠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不好嗎。”
李靖沒有理會紂王的威脅,見到紂王這麽開門見山,他也不裝腔作勢,直接勸說道。
“李靖,當年在牧野,我們不是說的很清楚嗎,為什麽你現在又反悔了。還是說從一開始你便隻是為了得到一個總兵的位子,其他的都是一些敷衍之言。”
紂王突然嚴肅的的盯著李靖,一種作為九州之主的威嚴之氣頓生,直接向著李靖壓了過來。李靖也是當仁不讓的與子辛對視,問心無愧的說道:“當年我李靖所說的一番話覺得是出自真心,對於陛下的宏韜偉略也很是信服,不過對陛下的一些政策卻是不敢苟同。”
當時的李靖雖然覺得紂王想要直接通過一場戰爭達到徹底一統洪荒東部的戰略有一些不妥,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支持的。
可是後來李靖仔細思量,覺得緊緊憑借一場戰爭便能夠像紂王想象的那樣,一勞永逸,是覺得不可能的。
或者說是隻能夠達到暫時的的和平,那仇恨的種子則必然埋下,除非能夠將這些外族,包括其他諸侯,徹底滅絕,不然終有一天,大商會自食惡果。
為了做好一個總兵,特別是陳塘關這種各方實力交界之處的總兵,李靖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仔細研究了的。
縱觀人族的曆史,除了對於凶獸的戰爭,可以說是非我族人,其心必異。而後曆代曆朝的壯大,各民族,各部落的融合從來不是通過戰爭的手段。
往往都是和平,互利,便如當年軒轅聖皇對於三苗,蚩尤後裔,清虛大帝對於東夷,都不是單憑戰爭。
當然這種理念也與李靖的主張,或者說是神道之途不謀而合。將東夷作為自己神道根基的李靖自然更加不可能同意紂王的戰略了。
“陛下,可能你並不清楚,但是你也應該感到奇怪,為什麽東夷一族如此之弱,為什麽曆代商王陛下都沒有能夠徹底的吞並東夷。這些年來我卻也慢慢的搞清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那位現在這些遺留下來的東夷一支,他們的先祖仍然活著,還成為了冥府的至尊,有他在,又怎麽可能坐視東夷徹底滅亡。”為了能夠說服紂王,李靖也是想盡辦法,理由,不再有所保留了。
“哼,你以為我作為大商的帝王,會對這個沒有數嗎,所以一直以來我的戰略目的便不是東夷,而是東海與北海的諸侯,這一點,難道你不清楚嗎。”紂王不屑的笑了笑,然後回答道。
“好吧,既然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我也不在有所保留了。二哥,之所以不願意你反動這場戰爭,我也並非一直標榜的那樣都是了陳塘關的百姓,為了那些東夷人能夠免受戰爭之苦。我也是有私心的,二哥相比也聽說過神靈,不同於仙人的另外一批能夠長生的人。這神道便是我李靖準備走的路,那些東夷人為我自己準備的信徒,所以我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這場戰爭反生的,還希望二哥能夠成全。”
見到自己所說的有關大羿的秘聞並不能夠動搖紂王的信念,李靖則是換了另外一種方法。直接告訴紂王,我李靖是因為私欲,是為了能夠成神,為了長生。同時還稱呼紂王為二哥,希望能夠通過親情使得紂王動搖。
聽到李靖這麽說,紂王卻也是有些意外,但他又覺得實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李靖竟然不準備成仙,覺得符合情理是因為,他覺得也許這個才是李靖與自己對抗到底的根本原因。紂王其實真的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那種完全沒有私心的聖賢,他認為隻要是人族,都會有私心。
所以李靖的這一番話,似乎也確實起到了效果,紂王聽完之後沉默了好久,便是黃飛虎也是饒有興趣的往李靖看來。
“為什麽偏偏需要東夷人,其他的地方的人不行嗎。你需要成神,需要信徒,隻要這一次你肯幫我,大商任何一處地方,你都可以去傳播你的信仰。”
不過紂王仍舊是不為所動,反而是以此來勸告李靖,希望李靖能夠放棄東夷,放棄陳塘關。當然李靖自然不會同意,覺得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態度也已經放在這邊,當下也是保持沉默。其實李靖之所以將一切都告訴紂王,也不是為了別的,目的便是為了說明自己的態度有多麽的堅定,不可動搖。
見李靖不為所動,紂王有一些無奈,接著歎息了一聲,又說道:
“李靖,你為什麽不早說,現在我已經昭告天下,說是要征討東夷,而且還帶了十萬大軍前來,你叫我如何反悔。現在已經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了,為了大商王室的榮譽,為了作為天子的威嚴,這一戰我必須打。”
麵對李靖如此顛倒黑白,但又和合情合理毫無破綻,或者說無跡可尋的謊言,特別是李靖的表情,一副本來就是如此的樣子。營帳中包括黃飛虎等人,都有了一種無力的感覺,這位李總兵裝傻的本事真是高。
紂王看著眼前老辣,滴水不漏,自己一手提拔起來的陳塘關重兵,心中暗道:這才是你本來的麵目嗎,如此睜著眼說瞎話,沒有想到我到頭來還是砸了自己的腳。
知道李靖似乎是想要死扛到底,完全沒有其他餘地。紂王屏退左右,隻留黃飛虎一人在這營帳之中。
“好了現在這營帳之中也沒有外人,李靖你說吧,你到底想要幹什麽,我已經沒有了耐心,如果你不願意幫助我的話,我也準備直接攻城了。”
之前紂王的一係列攻勢,都是一些比較虛的東西。其實也是紂王自己的誤判,想要從大義上,也就是君臣之義上來壓迫李靖。
可惜李靖心中壓根沒有這種概念,或者說隻是在一般情況下李靖也會入鄉隨俗,適當的表示自己對於人皇的尊重。
可是內心深處,李靖其實並沒有將紂王這一商王的位子太當一回事情,又怎麽可能在會被這些所謂的道義束縛住。李靖畢竟是自幼訪仙問道,現在又有望成神,與殷破敗,黃飛虎這些臣子是不同的。
如果說大商當中有個類似的人,可能便是聞仲吧。對於人皇我尊敬,對於大商我忠誠,但是當自己認為商王的舉動政策有誤的時候,也會毫不留情指出,用自己的方法讓他改正。
“陛下,為什麽你一定就要戰爭呢,隻要按照我的政策,再等上這麽十年或是百年,這東夷族自然也就慢慢的融入我大商,能夠不通過殺戮,便能夠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不好嗎。”
李靖沒有理會紂王的威脅,見到紂王這麽開門見山,他也不裝腔作勢,直接勸說道。
“李靖,當年在牧野,我們不是說的很清楚嗎,為什麽你現在又反悔了。還是說從一開始你便隻是為了得到一個總兵的位子,其他的都是一些敷衍之言。”
紂王突然嚴肅的的盯著李靖,一種作為九州之主的威嚴之氣頓生,直接向著李靖壓了過來。李靖也是當仁不讓的與子辛對視,問心無愧的說道:“當年我李靖所說的一番話覺得是出自真心,對於陛下的宏韜偉略也很是信服,不過對陛下的一些政策卻是不敢苟同。”
當時的李靖雖然覺得紂王想要直接通過一場戰爭達到徹底一統洪荒東部的戰略有一些不妥,但是總體上來說還是支持的。
可是後來李靖仔細思量,覺得緊緊憑借一場戰爭便能夠像紂王想象的那樣,一勞永逸,是覺得不可能的。
或者說是隻能夠達到暫時的的和平,那仇恨的種子則必然埋下,除非能夠將這些外族,包括其他諸侯,徹底滅絕,不然終有一天,大商會自食惡果。
為了做好一個總兵,特別是陳塘關這種各方實力交界之處的總兵,李靖也是下了一番苦功夫,仔細研究了的。
縱觀人族的曆史,除了對於凶獸的戰爭,可以說是非我族人,其心必異。而後曆代曆朝的壯大,各民族,各部落的融合從來不是通過戰爭的手段。
往往都是和平,互利,便如當年軒轅聖皇對於三苗,蚩尤後裔,清虛大帝對於東夷,都不是單憑戰爭。
當然這種理念也與李靖的主張,或者說是神道之途不謀而合。將東夷作為自己神道根基的李靖自然更加不可能同意紂王的戰略了。
“陛下,可能你並不清楚,但是你也應該感到奇怪,為什麽東夷一族如此之弱,為什麽曆代商王陛下都沒有能夠徹底的吞並東夷。這些年來我卻也慢慢的搞清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那位現在這些遺留下來的東夷一支,他們的先祖仍然活著,還成為了冥府的至尊,有他在,又怎麽可能坐視東夷徹底滅亡。”為了能夠說服紂王,李靖也是想盡辦法,理由,不再有所保留了。
“哼,你以為我作為大商的帝王,會對這個沒有數嗎,所以一直以來我的戰略目的便不是東夷,而是東海與北海的諸侯,這一點,難道你不清楚嗎。”紂王不屑的笑了笑,然後回答道。
“好吧,既然話已經說道這個份上了,我也不在有所保留了。二哥,之所以不願意你反動這場戰爭,我也並非一直標榜的那樣都是了陳塘關的百姓,為了那些東夷人能夠免受戰爭之苦。我也是有私心的,二哥相比也聽說過神靈,不同於仙人的另外一批能夠長生的人。這神道便是我李靖準備走的路,那些東夷人為我自己準備的信徒,所以我是無論如何不會讓這場戰爭反生的,還希望二哥能夠成全。”
見到自己所說的有關大羿的秘聞並不能夠動搖紂王的信念,李靖則是換了另外一種方法。直接告訴紂王,我李靖是因為私欲,是為了能夠成神,為了長生。同時還稱呼紂王為二哥,希望能夠通過親情使得紂王動搖。
聽到李靖這麽說,紂王卻也是有些意外,但他又覺得實在情理之中。意外的是李靖竟然不準備成仙,覺得符合情理是因為,他覺得也許這個才是李靖與自己對抗到底的根本原因。紂王其實真的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那種完全沒有私心的聖賢,他認為隻要是人族,都會有私心。
所以李靖的這一番話,似乎也確實起到了效果,紂王聽完之後沉默了好久,便是黃飛虎也是饒有興趣的往李靖看來。
“為什麽偏偏需要東夷人,其他的地方的人不行嗎。你需要成神,需要信徒,隻要這一次你肯幫我,大商任何一處地方,你都可以去傳播你的信仰。”
不過紂王仍舊是不為所動,反而是以此來勸告李靖,希望李靖能夠放棄東夷,放棄陳塘關。當然李靖自然不會同意,覺得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態度也已經放在這邊,當下也是保持沉默。其實李靖之所以將一切都告訴紂王,也不是為了別的,目的便是為了說明自己的態度有多麽的堅定,不可動搖。
見李靖不為所動,紂王有一些無奈,接著歎息了一聲,又說道:
“李靖,你為什麽不早說,現在我已經昭告天下,說是要征討東夷,而且還帶了十萬大軍前來,你叫我如何反悔。現在已經不是我想不想的問題了,為了大商王室的榮譽,為了作為天子的威嚴,這一戰我必須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