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情背後自然有著李靖的影子,當然其實李靖也沒有做什麽,隻不過早在幾日前便已經派出了心腹,將紂王的戰略,目的,稍加修改的泄露給紂王的老丈人東伯侯。
接下來的情況也正如李靖預料的那般,任憑這東伯侯是忠臣也好是梟雄也罷肯定便會主動的配合李靖,阻止九州東部的這場有可能爆發的大戰。
因為如果真的去東征東夷的話,東伯侯東魯這邊肯定是免不了要出大力氣的。最關鍵的是紂王本身的戰略,這場戰爭一定也不會很快結束,到時候東魯免不了真會元氣大傷。
作為東海諸侯中的最大的一個,東伯侯就算是對紂王十分的忠心,但是他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便是各大諸侯的利益,所以注定與這場戰爭是對立的。
然後才有這麽一出,東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與其被動的被紂王當槍使,去征討東夷,還不如主動出擊,將戰爭的主導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當然這一切也都要李靖的配合,隻有李靖的態度比較堅決,可以說是寧死不從。紂王讓覺得東征確實無望,才會改變他的策略,然後這樣的一個台階才會有效。
然後接下來的事情便變得很是簡單,在李靖的陪伴下,紂王巡視了一下陳塘關,了解陳塘關這些年來的變換,建設情況,然後還在陳塘關就此次東征事宜,做出了解釋。
解釋的目的也很是簡單,便是為了挽回他作為大商之主的顏麵,信用,為那一場告知天下的誓師大會做出一個說明。
而這種事情,作為一個帝王,一個從小玩弄權術政治的王室成員,當然不再話下,更不用說李靖將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所以紂王當即宣布此次他在朝歌召開的這麽一場誓師大會,完完全全是一個幌子,主要便是為了蒙蔽東海那些叛亂的諸侯。
而且解釋道,早在一個月之前,朝廷便已經得到了情報,說是東海的那些諸侯,密謀叛亂,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借口調兵前來,這才說要征討東夷族。
隨後紂王又肯定了李靖在陳塘關所做的一切,肯定了陳塘關這些年的做法,當然對於東夷族,他是半點都沒有提。
盡管被逼無奈下,紂王決定不再攻打東夷,但是他對於東夷族的偏見並未改變。所以在李靖對於東夷族的政策上,他並未做出任何的評論。
總兵府內院的一間房間之中,紂王、黃飛虎與李靖三人好似當初在朝歌城一般,似乎忘記了之前的種種衝突,矛盾,仍舊能夠坐在一起,飲酒作樂。
“李靖,你此刻一定在心中偷著樂吧,將我與武成王以及那十萬大軍耍的是團團轉,似乎一路都是按照你的意思,如同棋子一般。”紂王在喝了幾杯之後,似笑非笑的對著李靖說道。
李靖當即停下酒杯,似乎十分認真的說道:“這些都是陛下寬宏大量,我便是知道陛下一定是一個英明之主,這才敢如此放肆。”
“你少給我裝出這麽一副死樣,當年我們在朝歌的時候就是被你這一副正經的樣子給騙了。還有你少給我灌迷魂湯,這一次算是你狠,我子辛記住了。”見李靖到此刻還仍然是這樣的一種剛正不阿的表情,紂王忍不住笑罵道。
“李靖,你早就應該和我明說,這東夷族是你需要的信徒,我們何至於搞出這麽多的誤會出來。你是我親妹的丈夫,為了能夠讓你成神,我當然能夠為你改變一下策略。你可好,總是躲躲閃閃差一點就不可挽回了。你對我們如此的不信任,真的讓我們好失望呀。”
當然對此紂王的此等言論,李靖也就是聽聽,沒有當真,天知道如果照實和他說,實際情況會怎麽樣。
“二哥,這一次確實是我李靖有私心,對不住你。不過我能夠保證,隻要有我在這陳塘關一日,朝歌城的東麵,便一日無憂。”不管怎麽說,李靖利用了紂王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李靖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愧疚的,當下主動向紂王保證道。
而紂王對於李靖的此番保證,也隻是笑了笑,沒有其他言語。
九州之主親臨此地,可以說在陳塘關建立至今,幾乎還是未曾有過的事情。再加上之前那戰爭的傳聞,現在經過紂王證實,也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當地的百姓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歡之中,因為紂王到這陳塘關,全國的商人得到了這樣的消息,也紛紛的往這邊湧了過來,進一步加快了陳塘關經濟的發展,這對於李靖來說也算是一種意外之喜。
當然作為大商的天子,紂王不可能長期的呆在這陳塘關之中,在李靖府邸逗留了幾日之後,便準備返回這朝歌。
畢竟那裏還有這一大堆的政務等待著他去處理,之所以這一次親自前來,一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逼迫李靖,當時覺得其他人可能根本拿不住李靖,當然事實證明他自己也沒有辦法。
二是對於這場戰爭前所未有的重視,所以必須要親自把關。不過現在則是沒有這個必要,就東海的那些個諸侯,說是七十二路,也不過是誇張了一些罷了,黃飛虎一人完全可以應付。
不過臨走之前,紂王也重新下達了一個新的任命,便是任命這竇榮為遊魂關的總兵。對於這樣一個新出現在紂王身邊的這樣一個人,因為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接觸,所以李靖並沒有過多的了解。隻是知道,他和自己有一些像,同樣熟讀兵法,夫人同樣是闡教仙人。
當然對於紂王這樣的一個安排,李靖很明顯的感覺到,子辛對於自己不再那麽的信任了。如果說陳塘關是大商東部各方勢力的一個交叉點,那遊魂關便是防備東海諸侯的第一個關口。
派這樣一個能人坐鎮遊魂關,意圖當然很是明顯。不過李靖也沒有什麽異議,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沒有什麽其他的心思,所以對於這竇榮,自然不會感到頭疼。
接下來的情況也正如李靖預料的那般,任憑這東伯侯是忠臣也好是梟雄也罷肯定便會主動的配合李靖,阻止九州東部的這場有可能爆發的大戰。
因為如果真的去東征東夷的話,東伯侯東魯這邊肯定是免不了要出大力氣的。最關鍵的是紂王本身的戰略,這場戰爭一定也不會很快結束,到時候東魯免不了真會元氣大傷。
作為東海諸侯中的最大的一個,東伯侯就算是對紂王十分的忠心,但是他自己所代表的利益,便是各大諸侯的利益,所以注定與這場戰爭是對立的。
然後才有這麽一出,東海七十二路諸侯叛亂,與其被動的被紂王當槍使,去征討東夷,還不如主動出擊,將戰爭的主導權控製在自己的手中。
當然這一切也都要李靖的配合,隻有李靖的態度比較堅決,可以說是寧死不從。紂王讓覺得東征確實無望,才會改變他的策略,然後這樣的一個台階才會有效。
然後接下來的事情便變得很是簡單,在李靖的陪伴下,紂王巡視了一下陳塘關,了解陳塘關這些年來的變換,建設情況,然後還在陳塘關就此次東征事宜,做出了解釋。
解釋的目的也很是簡單,便是為了挽回他作為大商之主的顏麵,信用,為那一場告知天下的誓師大會做出一個說明。
而這種事情,作為一個帝王,一個從小玩弄權術政治的王室成員,當然不再話下,更不用說李靖將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
所以紂王當即宣布此次他在朝歌召開的這麽一場誓師大會,完完全全是一個幌子,主要便是為了蒙蔽東海那些叛亂的諸侯。
而且解釋道,早在一個月之前,朝廷便已經得到了情報,說是東海的那些諸侯,密謀叛亂,所以為了能夠有一個借口調兵前來,這才說要征討東夷族。
隨後紂王又肯定了李靖在陳塘關所做的一切,肯定了陳塘關這些年的做法,當然對於東夷族,他是半點都沒有提。
盡管被逼無奈下,紂王決定不再攻打東夷,但是他對於東夷族的偏見並未改變。所以在李靖對於東夷族的政策上,他並未做出任何的評論。
總兵府內院的一間房間之中,紂王、黃飛虎與李靖三人好似當初在朝歌城一般,似乎忘記了之前的種種衝突,矛盾,仍舊能夠坐在一起,飲酒作樂。
“李靖,你此刻一定在心中偷著樂吧,將我與武成王以及那十萬大軍耍的是團團轉,似乎一路都是按照你的意思,如同棋子一般。”紂王在喝了幾杯之後,似笑非笑的對著李靖說道。
李靖當即停下酒杯,似乎十分認真的說道:“這些都是陛下寬宏大量,我便是知道陛下一定是一個英明之主,這才敢如此放肆。”
“你少給我裝出這麽一副死樣,當年我們在朝歌的時候就是被你這一副正經的樣子給騙了。還有你少給我灌迷魂湯,這一次算是你狠,我子辛記住了。”見李靖到此刻還仍然是這樣的一種剛正不阿的表情,紂王忍不住笑罵道。
“李靖,你早就應該和我明說,這東夷族是你需要的信徒,我們何至於搞出這麽多的誤會出來。你是我親妹的丈夫,為了能夠讓你成神,我當然能夠為你改變一下策略。你可好,總是躲躲閃閃差一點就不可挽回了。你對我們如此的不信任,真的讓我們好失望呀。”
當然對此紂王的此等言論,李靖也就是聽聽,沒有當真,天知道如果照實和他說,實際情況會怎麽樣。
“二哥,這一次確實是我李靖有私心,對不住你。不過我能夠保證,隻要有我在這陳塘關一日,朝歌城的東麵,便一日無憂。”不管怎麽說,李靖利用了紂王這確實是一個事實,李靖的內心還是有一些愧疚的,當下主動向紂王保證道。
而紂王對於李靖的此番保證,也隻是笑了笑,沒有其他言語。
九州之主親臨此地,可以說在陳塘關建立至今,幾乎還是未曾有過的事情。再加上之前那戰爭的傳聞,現在經過紂王證實,也是子虛烏有的事情。
當地的百姓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狂歡之中,因為紂王到這陳塘關,全國的商人得到了這樣的消息,也紛紛的往這邊湧了過來,進一步加快了陳塘關經濟的發展,這對於李靖來說也算是一種意外之喜。
當然作為大商的天子,紂王不可能長期的呆在這陳塘關之中,在李靖府邸逗留了幾日之後,便準備返回這朝歌。
畢竟那裏還有這一大堆的政務等待著他去處理,之所以這一次親自前來,一是為了能夠更好的逼迫李靖,當時覺得其他人可能根本拿不住李靖,當然事實證明他自己也沒有辦法。
二是對於這場戰爭前所未有的重視,所以必須要親自把關。不過現在則是沒有這個必要,就東海的那些個諸侯,說是七十二路,也不過是誇張了一些罷了,黃飛虎一人完全可以應付。
不過臨走之前,紂王也重新下達了一個新的任命,便是任命這竇榮為遊魂關的總兵。對於這樣一個新出現在紂王身邊的這樣一個人,因為並沒有什麽實際的接觸,所以李靖並沒有過多的了解。隻是知道,他和自己有一些像,同樣熟讀兵法,夫人同樣是闡教仙人。
當然對於紂王這樣的一個安排,李靖很明顯的感覺到,子辛對於自己不再那麽的信任了。如果說陳塘關是大商東部各方勢力的一個交叉點,那遊魂關便是防備東海諸侯的第一個關口。
派這樣一個能人坐鎮遊魂關,意圖當然很是明顯。不過李靖也沒有什麽異議,因為他自己本身就沒有什麽其他的心思,所以對於這竇榮,自然不會感到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