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這西伯侯姬昌被紂王關押在這羑裏已經有七載光陰,作為人子的伯邑考再也不願讓這父親受苦,便帶著家傳之寶來到這朝歌城中,準備進貢給紂王,代父贖罪。


    卻不想這伯邑考剛剛才到這朝歌,還未麵見紂王,便已經驚動了一直盤旋在朝歌王宮之內的軒轅墳三妖,而且對伯邑考起了歹意。


    這伯邑考與這軒轅三妖可以說從未見麵,怎會生出仇怨,究其原因問題便是出現在伯邑考所獻三寶之上。


    伯邑考所獻的第一件寶貝,可以說是相當的出名,乃是自姬姓始祖契所遺留下來的寶物,名叫七香車。這七香車又名指南車,乃當年軒轅黃帝破蚩尤於北海之時,所造之車。傳說黃帝與蚩尤作戰時,那雨師赤鬆子施展驚天神通,強行改天換地,使得戰場被大霧所彌漫,黃帝便找能工巧匠造出這指南車,若人坐上麵,不用推引,欲東則東,欲西則西。用著七香車為士兵引路,使得赤鬆子法術失效,最終贏得戰爭的勝利。


    要說這七香車也多大的用途卻也是沒有,可他卻是軒轅之物,帝王象征,故而伯邑考認為紂王應該會喜歡。


    伯邑考所獻這第二寶,名為醒酒氈,顧名思義,倘若人喝醉了,隻需躺在此氈上,不消片刻功夫,自然能夠醒來,同樣是華而不實之物。隻不過伯邑考考慮到紂王整日飲酒,獻出此物也算是投其所好。


    為伯邑考招惹仇恨的便是這第三件寶貝,這白麵猿猴,袁洪。在伯邑考的印象中,這白猿雖然是是妖類,可是卻擅長三千小曲,八百大曲,能謳宴前之歌,善為掌上之舞,獻上白猿。與這醒酒氈算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幫助紂王找樂子,說白了便是以為這紂王真的昏庸了。


    可惜他不知道這袁洪的身份卻為自己招來了殺身之禍,不過這其實也在這九天玄女的計劃之內。安排袁洪來此便是為了借助女嬌等人之手,殺了這伯邑考。


    這伯邑考不亡,那正真的聖主姬發如何上位,這伯邑考不亡,他如何去爭屬於他的中天北極紫薇大帝之位。


    而之所以女嬌的人對這袁洪有著刻骨銘心的仇恨。也是拜這玄女瑤姬所賜,軒轅三妖何人,大姐女嬌是大禹之妻,大夏的開國王後,這二姐喜妹乃是大夏亡國之君的王後。而這大夏亡於何人之手,這九天玄女可以說是罪魁禍首,所以他們怎能不恨。


    甚至在他們第一眼看到這袁洪之時,辨認出這個白猿乃是當年一直伴隨在瑤姬左右的那隻,那九天玄女身份尊貴,法力通天不好招惹。這白猿也是頗具修為,需要細細謀劃,以免打草驚蛇。


    所以這手無寸鐵的伯邑考作為白猿如今的主人,便成了最佳的報複對象,繼續了上千年的仇恨,仇人就在眼前,總要發泄出去。


    當然他們不會直接出手,但是卻可以找這紂王代勞,借助大勢將這伯邑考弄死,也算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所以在這伯邑考進貢之前。軒轅三妖便主動找來蘇妲己,交代一番,欲至伯邑考於死地。故而伯邑考在這比幹的丞相府邸之中,沒有等幾天。便接到王命,令這伯邑考見駕。


    邑考來到這摘星樓閣見到紂王,跪在大殿之上,紂王看著眼前這伯邑考豐姿都雅,目秀眉清,還頗具王者貴氣。不由的在心中感歎道:“卻是是好個風流人物,隻可惜……”


    隻聽紂王不怒自威,說道:“汝父姬昌犯有欺君之罪,如今你納貢為父贖罪,也可為孝矣。”伯邑考起身,恭敬的低著頭,回答道:“犯臣姬昌罪犯忤君,赦宥免死,暫居羑裏。臣等舉室感陛下天高海闊之洪恩,仰地厚山高之大德……”


    這個時候在一邊垂憐聽政的妲己走了出來,對紂王說道:“妾聞西岐伯邑考善能鼓琴,乃世上無雙,人間絕少,不在那陳塘關總兵李靖之下。陛下浩蕩之恩赦這西伯侯父子歸西岐,固然是好,但卻不能長久的聽到伯邑考的琴曲,豈不可惜。”


    紂王之前便與妲己通過氣,知道要對這伯邑考動手,自然明白妲己的意思,於是配合道:“如此為之奈何?”


    “臣妾有一法,可兩全其美,陛下可留邑考在此傳授琴技,等妾身學的精熟,早晚侍陛下左右,以助皇上清暇之樂,豈不快哉。”


    紂王自然應允。


    而這伯邑考不知妲己真實目的,還因為她真想學琴,想著如今這妲己頗受紂王寵愛,如果能夠得到妲己的支持,自己父子必然能夠平安回到西岐。


    可惜伯邑考想法是不錯,奈何這妲己卻另有圖謀,便是想要引得伯邑考犯錯,好有個借口,將其拿下。所以在伯邑考傳授琴道的過程之中,妲己竟然不自覺的在其身邊開始跳舞,這舞姿可以說是魅惑至極,對於伯邑考更是百般勾引,妖豔程度比之前李靖那次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


    奈何此世伯邑考飽讀聖賢之書,乃是以為坦蕩蕩的君子,更是這聖賢堯帝轉世,對於妲己的勾引,自然能夠做到心如鐵石,意若鋼堅,眼不旁觀,一心隻顧彈琴。


    妲己見到絲毫不起一絲雜念的伯邑考,頓生無力隻感,仿佛是遇到了另外一個李靖,想著女嬌交代的任務,妲己無奈,直接坐於伯邑考身邊,輕輕環住其腰身,將整個身子幾乎都貼近博弈考的身上,想要用這赤裸裸的誘惑,逼其就範。


    當然一旦伯邑考真的對自己動手,妲己自然便會停手,說是這邑考強迫於他,從而將其拿下。


    而一邊的邑考,卻是早已難以忍受,一把掙脫妲己的懷抱,並且嗬斥道:“娘娘休將我當做不忠、不孝、不德、不仁、不義、不智、不良之徒,想我始祖契在堯時為臣,官居司農之職,相傳數十世,世代忠良。我伯邑考寧受萬刃之誅,也不做敗壞姬家門風之事。不然九泉之下,何顏相見始祖。”(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李靖本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木子立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木子立青並收藏李靖本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