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平離開後,書房屏風後轉出一個英武雄壯的少年,這少年僅十八九歲,身高八尺有餘,頭上紮著英雄巾,手中提著一把寶劍,威風凜凜。


    他先向呂不韋躬身施禮,這才盤膝坐在書房一旁的席位上,將寶劍橫在膝前,道:“父親,你對二叔太寵愛了,這樣早晚會害了他。”


    呂不韋喟然歎道:“我又何嚐不知,你二叔從小受了太多苦,看到他受苦,爹爹別自己受苦還難受。”


    這少年正是四絕仙之一的呂正陽,他聽到父親如此說,也歎了一口氣。轉移話題道:“二叔雖然懦弱,可是卻很聰明,咱們的布置,他難免不會瞧出破綻,剛才父親對他略加試探,他的表現實在是不堪。”呂正陽一邊說一邊搖頭,絲毫不顧及談論的是他的二叔。


    呂不韋搖頭道:“這件事目前就咱們兩個知道,其他人都不宜知道,包括你二叔。今天之後,我會將家族一部分暗中力量交給你,你全力推進這件事。”


    呂正陽拱手道:“是!”


    呂不韋看著英武的兒子,滿懷欣慰,道:“正陽啊,咱們呂家雖然人才濟濟,卻隻有你和你二叔值得信任,你以後定要重視你二叔,他雖然膽小懦弱,但是卻不會背叛你。”


    呂正陽拱手道:“是,緊遵父親教誨。”


    呂不韋搖了搖頭,他如何不知道這個兒子心高氣傲,看不起弟弟呂平的好色懦弱,看來以後還要給弟弟安排一條退路才好。


    呂不韋將這件事放在心中,這才向呂正陽詢問道:“嵕山論劍的事,你準備的如何了?”


    呂正陽傲然道:“經過爹爹指點,我已經將咱們的呂氏春秋劍那一招“奇貨可居”練成,這次論劍之後,鹹陽再沒有四絕劍仙之說。”


    呂不韋撚須微笑,他有三個兒子,唯有這個兒子最像他,不到二十歲就已是實打實的先天境界,而且練成了呂家除了他之外,無人能夠練成的“奇貨可居”。


    當年呂不韋因重傷嫡子被禁閉,他在禁閉中苦修劍術,竟然將出奇製勝的“春秋呂氏劍”推陳出新,在一百零八招奇招之後,推出一招正招,他命之為“奇貨可居”。這一創舉,將呂家劍法提升了一個境界,他也因此奪得家主之位。從此之後呂家劍法奇中藏正,更加難防,可惜這一招需要極高的悟性,他雖然毫不藏私,將招式獻出,呂家出了他,卻無人能夠練成。


    不過呂不韋怕兒子驕傲,語重心長道:“正陽啊,你們四絕仙代表咱們鹹陽四大家族,各有絕學,你千萬不可固步自封,以為已經練成了“奇貨可居”。這一招奇中藏正,最是考驗出手時機,而且要以奇代正,將正招使出奇招的意境,最後奇正不分,才是最高境界,你目前隻是剛入門而已。”


    呂正陽忙躬身傾聽,他越是練習,越覺得這招“奇貨可居”之玄妙,說是一招,其實有千百招,近乎無窮無盡,因為這一招正招,是在一百零八招奇招上演化出來的,雖是正招,和一百零八招奇招依然是一脈相承,是一種劍術的升華,這讓他對父親的智慧佩服的五體投地。


    呂不韋見兒子恭聽,將他剛才所讀的那本《史記》遞給呂正陽,道:“這本書你拿回去,細心揣摩,若你能明白太史公的苦心,就是你武功大成之時,爹爹就是死了,也能含笑九泉。”


    呂正陽立即一副苦瓜臉,道:“父親,你知道兒子一向隻對武功秘籍感興趣,對於這種史書,實在提不起興趣。”


    呂不韋反問道:“正陽,你可曾真正讀過《史記》?”


    見呂正陽搖頭,呂不韋才道:“既然你沒有讀過,又怎麽知道它是一本史書呢?為人切莫人雲亦雲,否則永遠隻能追在別人身後吃灰,怎麽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呢!在爹爹看來,這根本不是一部史書,他是一本絕世武功秘籍。”


    呂正陽震驚道:“什麽?《史記》是一本武功秘籍?”


    呂不韋笑道:“這又有何驚奇,將武功寫入史書,自古有之。咱們呂家的呂氏春秋和左丘明的左氏春秋不都是從那部《春秋》中悟出的嗎?這部太史公書寫的《史記》,比之那本喻褒貶於一字之中的《春秋》更為大氣磅礴。《春秋》雖好,卻失之於奇、詭,比不得《史記》的堂堂正正。為父早已發現這點,苦讀《史記》才練成這招“奇貨可居”,外界都以為為父是在呂氏春秋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創出“奇貨可居”,實則這一招是從《史記》中悟出。”


    呂正陽充滿震驚,忍不住伸手撫摸這本《史記》,這書是秦國雕版刻本,在大街上僅需一兩銀子就能買到,誰能想到其中竟然蘊含著絕世武功,誰又能通過讀書悟到這絕世武功呢!


    呂不韋見兒子開始重視這本書,輕輕吟誦道:“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正陽,當你能明白這四句話的時候,就是你徹底讀透這本書的時候,也是你武功大成的時候。”


    呂正陽不解道:“世人都言太史公不阿權貴,為人最是正直,他寫的《史記》每一處都有考證,凡是拿不準者,必尋找當地嗜老請教,他寫的書即使不是全部尊重史實,也該大部分真實才對,為何父親要說這是滿紙荒唐言呢?”


    呂不韋道:“為父教過你,不管是讀書還是習武,切莫人雲亦雲,要學會自己思考,如此才能讀出書中之真意。這部《史記》文筆不遜與天刀屈原的《離騷》,其內容也是極盡想象之能,但書中所言,大部分不實,但是大部分人讀之,卻覺得真實的不能再真實,這才是太史公高明的地方,以假亂真。你若能讀懂書中真意,將之用之於劍法,融入咱們的春秋呂氏劍,這才是“奇貨可居”的精髓所在。”


    呂正陽徹底被父親這段“大逆不道”的言論所震住。(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魏離傳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人接輿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人接輿並收藏魏離傳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