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離退開五六丈,就在一棵大槐樹下停下身來。以兩大高手交手的餘波,即使魏離退出千丈開外,仍然不能避免被波及,但魏離相信達到浪翻雲和屈原這種高度,即使舍命相搏,也能控製勁力到精微,不會波及於他。
魏離灌注精神至雙眼之上,眼前的景色立即一變,樹林之中到處是衝天紅光,龍氣濃鬱如煙霧,直衝霄漢。不過魏離精神大進,對於龍氣的感應,對於陣法脈絡的梳理也上升一個台階,此時麵對這個陣法,他已經有把握自己走出去。
此陣法一千五百步為一景,一千五百步外絲毫看不到陣法內的狀況,所以魏離也不怕有人看見他,即使有高手察覺到屈原和浪翻雲的氣勢比拚,聞訊趕來,也不敢進入一千五百步內。
浪翻雲將覆雨劍連鞘插在地上,卻並不拔出,慵懶道:“屈兄請,我來領教你的九問天刀。”
屈原十年前和浪翻雲一戰之後,細心思量,創出九招刀法,以問天道,他也靠著這九式刀法,會盡天下高手,被評為天下十大高手之一。這九式刀法即是武道,同時也窮盡天下至理,昭示屈原一片問道之心,正符合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誌。由於屈原每次交戰時,都是手演刀法,口念歌訣,所以這九招就連普通的江湖客也能叫出名字。
魏離靠在大樹上,口中默默念道: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自明及晦,所行幾裏?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何所不死?長人何守?
釋舟陵行,何之遷之?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屈原緩緩摘下背上的天刀,平靜道:“九問天刀,即是問敵,也是問己,這些年我苦心思索,在九問的基礎上,嚐試突破,做天刀九答,今日特請浪兄品鑒。”
浪翻雲終於重視起來,屈原的九問天刀已經是窮盡招式變化,意境宏闊,獨步武林,如今更進一步創出九答,想必會更加厲害,他伸手道:“請!”
屈原緩緩將寶刀拔出,鄭重道:“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但屈某卻突發奇想,傳道為何要從古至今,何不能從今至古?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難道就不能有所改變嗎?浪兄接我一招“刀傳遂古”。”
隨著屈原話音落地,它手中寶刀一寸一寸被拔出刀鞘,無量刀光聚攏成一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向浪翻雲湧去。隨著寶刀出鞘,刀光越來越盛,確實有突破時間與空間,向古人傳授大道的威勢。
魏離似乎能夠看到在遙遠的先古,一個原始人正在拿著一柄粗陋的石質兵器同野獸搏鬥,他兵器使用方法更是簡陋,根本不成章法,全身多處被野獸抓傷,即將喪生獸口。突然一道刀光從天而降,照入他腦海,千百式招法在他腦海中閃過,他手中的石質兵器立刻煥發出生命力,左劈右削,三招兩式將野獸擊斃。
魏離手捏“不動明王印”,內蘊精神,調動三世經,幻象瞬間崩碎,腦海恢複清明。隻見屈原寶刀已經完全出鞘,化作萬丈毫光,卻絲毫不分散,全部射向浪翻雲。浪翻雲手中的覆雨劍早已出鞘,同樣化作一團劍光,與刀光撞在一起。刀光和劍光交接處,形成一團一團的黑色湮滅。
魏離凝神觀看,卻要小心翼翼,保持清明。屈原這一招“刀傳遂古”不但刀氣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化作刀光攻敵,其中更是蘊含著可怕的精神攻擊,剛才魏離就被帶入刀光的幻象之中,他若是同屈原交手,那瞬間的遲疑,早已被刀光秒殺千萬次。
魏離心中震撼,若他所料不錯,二人交手處形成的那一團一團的漆黑,很可能就是小型黑洞,若是普通人遇到這種小型黑洞,頃刻間就被吸入其中,化作最微小的顆粒,招式威力如此,天下誰能擋之?
刀光劍影僅僅一次碰撞,魏離就聽到不分先後的兩聲脆響,那是屈原和浪翻雲刀劍回鞘的聲音。魏離還敏銳發現,二人臉上都閃過一團紅暈,不過隨即就被二人壓下。這一式比拚,二人不相上下。
浪翻雲讚道:“好一個刀傳遂古,屈兄刀法威力若能更進一步,刀光化白為黑,自生湮滅,恐怕真能傳道於古人,達到與三大宗師比肩的高度。”
屈原搖頭苦笑道:“合浪兄你我二人比拚之力,陰陽激蕩,才能才生那一絲湮滅,想要獨自使出,不知要何年何月。浪兄勿要誇我,你這劍光化雨的手段,更進一步,也是能夠自生湮滅吧。”說道此處,他轉過頭向魏離道:“小友看明白了嗎?”
魏離搖搖頭道:“看的清清楚楚,但是一點也不明白。前輩所言的湮滅,就是黑洞吧,在它之中無前無後,無古無今,空間被壓縮至極致,時間混亂。任何東西被丟入其中,都會被粉碎成微末,然後被傳送至未知之處。但是如何發招才能達到這樣的威力呢,晚輩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屈原認真咀嚼魏離的話,讚道:“黑洞?這兩個字卻也貼切。小友不必拘泥於招式的用法,甚至不必拘泥於心法,隻要能看出招式的效果,就是大收獲。對小友來說,眼光見識比任何神功秘籍都重要千倍,等你功夫到時,自然能想明白招式的關竅。”
魏離感激點點頭,道:“多謝前輩提點。”他剛才確實陷入招法的迷霧之中,在苦思冥想這樣威力宏大的招式要靠什麽來催動,顯然這不僅僅是內力和精神意誌造成的結果,還要有其他東西參與其中,才能達成如此恐怖的效果,但是越想反而越糊塗,有一種鑽入牛角尖,退不出來的感覺。屈原一句話點醒了他,他隻要知道招式有這個結果,以後照著這個結果努力就行,哪用思考那麽清?(未完待續。)
魏離灌注精神至雙眼之上,眼前的景色立即一變,樹林之中到處是衝天紅光,龍氣濃鬱如煙霧,直衝霄漢。不過魏離精神大進,對於龍氣的感應,對於陣法脈絡的梳理也上升一個台階,此時麵對這個陣法,他已經有把握自己走出去。
此陣法一千五百步為一景,一千五百步外絲毫看不到陣法內的狀況,所以魏離也不怕有人看見他,即使有高手察覺到屈原和浪翻雲的氣勢比拚,聞訊趕來,也不敢進入一千五百步內。
浪翻雲將覆雨劍連鞘插在地上,卻並不拔出,慵懶道:“屈兄請,我來領教你的九問天刀。”
屈原十年前和浪翻雲一戰之後,細心思量,創出九招刀法,以問天道,他也靠著這九式刀法,會盡天下高手,被評為天下十大高手之一。這九式刀法即是武道,同時也窮盡天下至理,昭示屈原一片問道之心,正符合他“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意誌。由於屈原每次交戰時,都是手演刀法,口念歌訣,所以這九招就連普通的江湖客也能叫出名字。
魏離靠在大樹上,口中默默念道:
遂古之初,誰傳道之?
陰陽三合,何本何化?
自明及晦,所行幾裏?
伯強何處?惠氣安在?
順欲成功,帝何刑焉?
東流不溢,孰知其故?
何所不死?長人何守?
釋舟陵行,何之遷之?
悟過改更,我又何言?
屈原緩緩摘下背上的天刀,平靜道:“九問天刀,即是問敵,也是問己,這些年我苦心思索,在九問的基礎上,嚐試突破,做天刀九答,今日特請浪兄品鑒。”
浪翻雲終於重視起來,屈原的九問天刀已經是窮盡招式變化,意境宏闊,獨步武林,如今更進一步創出九答,想必會更加厲害,他伸手道:“請!”
屈原緩緩將寶刀拔出,鄭重道:“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但屈某卻突發奇想,傳道為何要從古至今,何不能從今至古?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難道就不能有所改變嗎?浪兄接我一招“刀傳遂古”。”
隨著屈原話音落地,它手中寶刀一寸一寸被拔出刀鞘,無量刀光聚攏成一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向浪翻雲湧去。隨著寶刀出鞘,刀光越來越盛,確實有突破時間與空間,向古人傳授大道的威勢。
魏離似乎能夠看到在遙遠的先古,一個原始人正在拿著一柄粗陋的石質兵器同野獸搏鬥,他兵器使用方法更是簡陋,根本不成章法,全身多處被野獸抓傷,即將喪生獸口。突然一道刀光從天而降,照入他腦海,千百式招法在他腦海中閃過,他手中的石質兵器立刻煥發出生命力,左劈右削,三招兩式將野獸擊斃。
魏離手捏“不動明王印”,內蘊精神,調動三世經,幻象瞬間崩碎,腦海恢複清明。隻見屈原寶刀已經完全出鞘,化作萬丈毫光,卻絲毫不分散,全部射向浪翻雲。浪翻雲手中的覆雨劍早已出鞘,同樣化作一團劍光,與刀光撞在一起。刀光和劍光交接處,形成一團一團的黑色湮滅。
魏離凝神觀看,卻要小心翼翼,保持清明。屈原這一招“刀傳遂古”不但刀氣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製,化作刀光攻敵,其中更是蘊含著可怕的精神攻擊,剛才魏離就被帶入刀光的幻象之中,他若是同屈原交手,那瞬間的遲疑,早已被刀光秒殺千萬次。
魏離心中震撼,若他所料不錯,二人交手處形成的那一團一團的漆黑,很可能就是小型黑洞,若是普通人遇到這種小型黑洞,頃刻間就被吸入其中,化作最微小的顆粒,招式威力如此,天下誰能擋之?
刀光劍影僅僅一次碰撞,魏離就聽到不分先後的兩聲脆響,那是屈原和浪翻雲刀劍回鞘的聲音。魏離還敏銳發現,二人臉上都閃過一團紅暈,不過隨即就被二人壓下。這一式比拚,二人不相上下。
浪翻雲讚道:“好一個刀傳遂古,屈兄刀法威力若能更進一步,刀光化白為黑,自生湮滅,恐怕真能傳道於古人,達到與三大宗師比肩的高度。”
屈原搖頭苦笑道:“合浪兄你我二人比拚之力,陰陽激蕩,才能才生那一絲湮滅,想要獨自使出,不知要何年何月。浪兄勿要誇我,你這劍光化雨的手段,更進一步,也是能夠自生湮滅吧。”說道此處,他轉過頭向魏離道:“小友看明白了嗎?”
魏離搖搖頭道:“看的清清楚楚,但是一點也不明白。前輩所言的湮滅,就是黑洞吧,在它之中無前無後,無古無今,空間被壓縮至極致,時間混亂。任何東西被丟入其中,都會被粉碎成微末,然後被傳送至未知之處。但是如何發招才能達到這樣的威力呢,晚輩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
屈原認真咀嚼魏離的話,讚道:“黑洞?這兩個字卻也貼切。小友不必拘泥於招式的用法,甚至不必拘泥於心法,隻要能看出招式的效果,就是大收獲。對小友來說,眼光見識比任何神功秘籍都重要千倍,等你功夫到時,自然能想明白招式的關竅。”
魏離感激點點頭,道:“多謝前輩提點。”他剛才確實陷入招法的迷霧之中,在苦思冥想這樣威力宏大的招式要靠什麽來催動,顯然這不僅僅是內力和精神意誌造成的結果,還要有其他東西參與其中,才能達成如此恐怖的效果,但是越想反而越糊塗,有一種鑽入牛角尖,退不出來的感覺。屈原一句話點醒了他,他隻要知道招式有這個結果,以後照著這個結果努力就行,哪用思考那麽清?(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