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李來亨和老九對麵而坐,他們沉默了半天了。匆匆趕回來的趙丙站在身後,等候李來亨的指示。


    趙丙是在鄭州附近得到李岩被殺的消息,雖然消息很確鑿,再去伏牛山已經救不了李岩,但他還是潛入伏牛山中,這時,馬世耀已經離開,劉芳亮將軍正在收攏軍隊,準備南下。


    馬世耀和劉芳亮配合相當緊密,馬世耀才到伏牛山,劉芳亮就領兵而來,這隻能說明李自成的部署不是臨時安排的,他們殺害李岩的準備十分的充分。


    “老九,看來我們困守北京這一招,已經是多餘的了。我擔心,長安很快就會崩潰,下一步我們該怎麽走好呢?”李來亨聽完趙丙的回報以後,他沒有對李自成殺害李岩的事多說什麽,似乎,在他思維裏,李岩的死是必然的,上天注定了的。半晌,他問了老九這麽一個問題。


    “戰略非我所長,聽將軍您的吧。”老九說。


    “長安那邊還有什麽情報?”


    李來亨當然擔心陝西的軍務,但他更擔心陝西的政治。近幾個月來,牛金星治理陝西可以說一塌糊塗,他不但沒有讓百姓對未來產生美好的期盼,反而讓百姓反感。


    老九把陝西的情況說了一遍,對長安的局勢也詳細向李來亨匯報了一番,包括幾個主要官員的私生活。


    聽完,李來亨說,這幾天你們別打擾我,我得好好考慮一下了。李來亨隻有在非常難以決策之時會這麽說,他要用幾天時間不讓人打擾地思考問題,說明他要做一個巨大的決策。


    李來亨現在沒有太多的人可商量大事,他必須自己拿主意。郝搖旗、穀英、穀可誠都是不錯的戰將,也有一定的戰略眼光,但是李來亨不是作一般的戰略決策,他在做一個改變曆史的重大決策。


    所以,他必須摒除一切幹擾,全心身去思考一個問題。


    ----------。


    長安,皇宮內,李自成才和米脂的那位妃子溫存了一會,就被一名太監的聲音打擾了。


    “皇上,緊急軍報!”


    李自成很久沒有聽到這種緊急的報告了,知道肯定出了大事,忙爬起來,就在床上看著軍報。


    “該死!馬世耀竟然投敵叛變?”


    他重重地把折子摔在被子上,不小心,剛好摔在妃子雪白的玉峰上,害得這美嬌娘哎呀一聲哼的很痛苦。


    馬世耀叛敵了?


    不錯。李自成留給馬世耀一萬兵馬受潼關,另外的兩萬兵力調往商州一帶布防。潼關頓時陷入了焦慮之中,潼關的防守本就很吃緊了,現在關鍵之時突然又調走兩萬人馬,使守軍們頓覺失望。就在第二天,馬世耀他在部下的裹挾之下,投降了多鐸。


    為什麽李自成會有這麽一招“昏著”把部隊調離?其實,這錯誤剛好是李自成自己造成的。他把李岩這支兵馬從河南搬走到湖北,空虛的河南立即就被多爾袞的部隊填補,此時,陝西的防線突然就擴大了,他不得不從潼關抽兵。從潼關抽兵,李自成知道潼關危險,但他絕對沒想到馬世耀會投降,一萬精兵,駐守潼關頑強抵抗的話,半月至一月是沒大問題的。他本來準備從其他地方再抽兵填補潼關的不足,可是沒等到他做出部署,潼關失守了。


    潼關失守,等於陝西失守,西安的大門洞開,現在擺在麵前的選擇隻有兩個,一是奪回潼關,一是撤離陝西。


    奪回潼關,希望渺茫。


    撤離陝西,往哪裏撤?兩條路,一是四川,可是那裏有張獻忠,二是湖廣,劉芳亮的大隊人馬在襄陽,這是他唯一可以選擇的撤退方向。


    所以,李自成的下一步,必走襄陽。


    廷議很匆忙,他們隻有十來天的準備時間,十天之後,多鐸會大舉進攻陝西,阿濟格也很可能突破李過的防線全線攻擊大順的部隊。李自成準備南下襄陽,在漢水以南割據一方地區。


    當然,李自成相信,左良玉會和他合作,他有十萬精兵,將來,在荊楚之地建立一個國家也是可行的。


    第三天,兩件事讓李自成又有些猶豫了。


    一是潼關來了密信,馬世耀親筆來信說,他願意為內應,請皇上派人攻打潼關。馬世耀本沒有背叛李自成的想法,但是,最近發生的事他不得不考慮背叛李自成了,因為,李岩的事,他非常糾結,他知道,李自成遲早會找他算賬的。其次,馬世耀也覺察到,自從李自成西安做皇帝以後,他過去的作風變了,特別是一連貫的決策失誤使人看不到希望,所以當他的部下裹挾他叛變時,他沒有強烈抗拒。但是,一旦變成事實之後,雖然多鐸對他不錯,但他的內心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他追隨李自成十多年,怎麽在李自成最需要人幫助的時候叛變投敵呢?所以,他決定再次反水。他的部下很多人也有這種想法,他們準備在關內配合李自成奪回潼關。即使李自成治他們的罪,他們也願意。


    李自成有了奪回潼關的念頭。


    第二件事就是田見秀再次抗命,讓李自成心裏很不是滋味。前幾天決定撤退大計時,田見秀被安排斷後,最後離開長安,在他離開長安時李自成要他做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焚燒糧庫的所有糧食,不能讓糧食被清兵得到一顆。可是,田見秀幾次請求,要把長安城內的糧食發給市民,李自成很不高興。李自成說,糧食不管在哪裏,都會被清兵搜刮去的,隻有一把火少了,他們才得不到。田間秀堅持己見,他不願意焚燒糧食,他說,燒了糧食,長安人會恨我們大順朝的。這句話刺痛了李自成。


    長安人會恨我李自成嗎?


    就在李自成猶豫不決之際,突然一個消息傳來,他驚呆了。


    有消息從潼關傳來,馬世耀等一萬將士全部被清兵屠殺,馬世耀自己是被清兵儈子手剝皮活活痛死的。


    離開長安的事再不能猶豫了,大順主力全部南撤。


    李自成怎麽也沒有想到,殺了一個李岩,丟了一個西安。其實,他哪裏知道,他丟了的遠不止一個西安。(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問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隱士記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隱士記憶並收藏問鼎最新章節